首頁 > 職責大全 > 環氧乙烷泄漏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環氧乙烷泄漏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2024-07-23 閱讀 6888

一、事故特征1、危險性分析由于環氧乙烷滅菌器的各種管道老化、密封圈變形老化或者操作人員操作不當,不安規定裝卸、儲存易造成環氧乙烷的泄漏。2、事故發生的區域和地點序號部門易發事故地點1環氧乙烷滅菌室23、事故發生和造成的危害程度事故的發生與操作和維護保養有關。事故的危害程度:中毒和火災爆炸4、事故前可能出現的征兆有異味。二、應急組織與職責組長:副組長:成員:應急救援辦公室:組長:組織指揮本單位的應急救援工作;負責向公司領導報告。副組長:協助組長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各司其職。各成員單位或人員的具體職責:應急救援辦公室:協助組長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事故處置工作;負責協助組長組織人員疏散;定期進行組織預案培訓和演練,并提交演練報告;負責向上級安全部門及時報告。成員:在應急救援小組的領導下積極、認真的開展好救援工作。三、應急處置(一)事故應急處置程序1、觸電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立即向車間值班人員和廠值班人員報告,同時按正確的方法進行施救。2、廠值班人員接到報警后立即趕往現場,根據事故發展的實際情況,是否啟動現場處置方案。3、事故超出現場處置能力時,應立即向當地相關部門報告。并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二)、現場應急處置措施1、發生泄漏后,所有人員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上風處,并立即隔離150m;2、嚴格限制人員出入,切斷火源。3、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4、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霧狀水稀釋、溶解。5、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如有可能,將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空曠地方或裝設適當噴頭燒掉。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

(三)報警電話、事故報告的基本要求和內容1、相關部門聯系電話廠值班電話:街道安監科:市安監部門:市消防部門:醫療急救:2、事故報告的基本要求和內容:泄漏事故發生后,從現場人員到廠長的各個環節都必須及時上報事故情況。上報內容必須是事故發生的真實情況,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規模、傷亡人數、救援情況等,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縮小,絕不能匿報或謊報,更不能虛報假報事故信息。四、注意事項1、參與救援的專業人員必須具備相應安全常識和觸電急救常識,其他救援人員必須穿戴合適的勞動防護用品。2、現場嚴禁吸煙。3、救護人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靜電工作服,戴橡膠手套。4、防止氣體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5、撥打急救電話時,必須向相關單位說明事故發生時間、地點、事故情況、人員受傷情況,并指派專人到車輛必經路口為車輛引路。6、如事故發生在夜間,應迅速解決臨時照明,以利于搶救,并避免擴大事故。

篇2:某環氧乙烷氣體泄漏處理流程

1.環氧乙烷氣體泄漏,氣體監測器報警。

2.關閉報警器,打開排風機。

3.通知設備科。

4.疏散人群。

5.維修人員著防護裝備。

6.進行搶修及處理。

EO氣體毒性吸入的處理:

急性吸入:過度接觸可引起:呼吸道刺激、頭昏、虛弱、惡心(立即或事后發生)、胸痛和神經毒性反應。

慢性吸入:OSHA(美國職業安全和健康局)認為:EO是可疑人體致癌、致畸物。

急救處理:過度接觸EO環氧乙烷后立即吸入新鮮空氣,盡快看醫生。

皮膚接觸:液態EO可引起皮膚刺激、皮炎和水泡。

急救處理:用水沖洗接觸處,至少15分鐘,同時脫去臟衣服,用水和肥皂沖洗污染區,盡快看醫生。

消化道接觸:消化道接觸EO是不常見的暴露途徑,液態EO進入消化道,具有腐蝕性,可對消化道粘膜引起嚴重的刺激和燒傷。

急救處理:立即通知醫生或毒物控制中心,喝1至2杯水,用手觸咽喉背面引發嘔吐,神志不清者,不能引發嘔吐或喂入任何物品。

眼接觸:眼睛接觸EO可引起嚴重眼損傷,高濃度氣體潑濺可引起嚴重眼刺激和損傷。

急救處理:對于液態EO或高濃度EO氣體至少沖洗眼10分鐘,立即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