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環氧乙烷氣體泄漏處理流程
1.環氧乙烷氣體泄漏,氣體監測器報警。
2.關閉報警器,打開排風機。
3.通知設備科。
4.疏散人群。
5.維修人員著防護裝備。
6.進行搶修及處理。
EO氣體毒性吸入的處理:
急性吸入:過度接觸可引起:呼吸道刺激、頭昏、虛弱、惡心(立即或事后發生)、胸痛和神經毒性反應。
慢性吸入:OSHA(美國職業安全和健康局)認為:EO是可疑人體致癌、致畸物。
急救處理:過度接觸EO環氧乙烷后立即吸入新鮮空氣,盡快看醫生。
皮膚接觸:液態EO可引起皮膚刺激、皮炎和水泡。
急救處理:用水沖洗接觸處,至少15分鐘,同時脫去臟衣服,用水和肥皂沖洗污染區,盡快看醫生。
消化道接觸:消化道接觸EO是不常見的暴露途徑,液態EO進入消化道,具有腐蝕性,可對消化道粘膜引起嚴重的刺激和燒傷。
急救處理:立即通知醫生或毒物控制中心,喝1至2杯水,用手觸咽喉背面引發嘔吐,神志不清者,不能引發嘔吐或喂入任何物品。
眼接觸:眼睛接觸EO可引起嚴重眼損傷,高濃度氣體潑濺可引起嚴重眼刺激和損傷。
急救處理:對于液態EO或高濃度EO氣體至少沖洗眼10分鐘,立即看醫生。
篇2:環氧乙烷乙二醇安全生產要點
1工藝簡述
生產環氧乙烷與乙二醇是采用以乙烯為原料,用純氧進行氧化的工藝路線。簡要工藝流程是將乙烯、純氧、致穩甲烷以一定的比例與循環氣混合送入氧化反應器,在銀催化劑作用下進行氧化反應,生成環氧乙烷。反應溫度200-290℃,反應壓力2MPa。反應生成的環氧乙烷氣體用水吸收其中的環氧乙烷,再經解析、精餾,得到純凈的環氧乙烷。
將純凈的環氧乙烷與水按一定比例送入乙二醇反應器,反應生成乙二醇。再經蒸發、脫水、精餾得到產品乙二醇。
該裝置的物料乙烯和環氧乙烷都是易燃、易爆物質,且有毒;乙二醇可燃,有輕毒。
2重點部位
2.1氧化反應器乙烯與純氧的氧化反應在氧化反應器中進行,反應產物是環氧乙烷。由于乙烯、環氧乙烷都是易燃易爆物質,且又有氧存在,因此如果控制不好,就可能發生爆炸事故。
2.2環氧乙烷泵環氧乙烷的分解爆炸溫度571℃,如果達到此溫度無需進空氣就會發生爆炸。由于環氧乙烷易氣化,如果對環氧乙烷泵操作不當,會產生氣蝕造成空轉,使泵內溫度升高,容易達到環氧乙烷的分解爆炸溫度;如環氧乙烷泵的葉輪安裝不正,會發生擦壁,也能使溫度升高達到分解爆炸溫度。為防止環氧乙烷泵的溫度升高,設有防止泵憋壓的聯鎖控制和軸承溫升聯鎖控制。該泵設有水噴淋保護。
2.3環氧慚烷貯罐環氧乙烷在有酸、堿、醛的環境下易發生聚合反應,能放出大量的熱;與水反應也能放出大量的熱。由于這些反應放出的大量熱,會導致環氧乙烷的分解操作,因此環氧乙烷的貯罐中絕不能有酸、堿、醛、水等物質。為保證環氧乙烷貯罐的安全,用冷凍鹽水保持5℃左右的低溫,而且用0.2MPa的氮氣進行氮封,以使氣相組成過離爆炸極限。環氧乙烷貯罐設有水噴淋保護。
3安全要點
3.1氧化反應器
3.1.1嚴格控制好乙烯、純氧、致穩甲烷的混合比例。
3.1.2嚴格控制反應溫度不超過290℃,反應壓力不超過2.0MPa。
3.1.3聯鎖控制系統要處于完好狀態。
3.1.4定期用高溫測厚儀對反應器壁厚及其管道進行檢測,并做好記錄。
3.1.5裝銀催化劑時,必須保護好,銀脫落催化劑球會萎縮。生產進水會使銀催化劑中毒。
3.2環氧乙烷泵
3.2.1該泵不能有泄漏,如有泄漏要立即檢修。
3.2.2防泵憋壓和軸承溫升的聯鎖控制要處于完好狀態。
3.2.3定期檢查水噴淋保護系統,要保持暢通好用。
3.3環氧乙烷貯罐
3.3.1貯罐的液位要低于80%。
3.3.2貯罐中絕不能混入酸、堿、醛、水等。
3.3.3氮封系統要維持正常。水噴淋系統要保證暢通好用。
3.4其它部位
3.4.1純氧由氧壓機供給。氧壓機易發生著火事故,因此要加強巡檢,做好記錄,準確分析判斷異常情況,以便及時采取有力的防護和補救措施。輸送純氧的管道必須干凈,不能有油脂。
3.4.2定期檢測接地系統,保證良好接地,符合靜電接地要求。
3.4.3環氧乙烷裝槽車或鋼瓶長距離運輸,要充以0.7MPa的氮封進行保護,槽車或鋼瓶要符合有關安全要求。
3.4.4環氧乙烷沸點低,極易發揮,不要用手接觸,以防凍傷。
3.4.5環氧乙烷進入眼內會造成眼發炎或失明,因此在排放環氧乙烷時,要做好個人防護。
3.4.6定期校驗可燃氣體報警儀,保證處于完好狀態。
篇3:環氧乙烷滅菌器安全操作規程
一、準備
1.檢查上水箱水位是否置于三分之二以上。
2.檢查電熱或蒸氣閥、循環閥、真空泵、加藥閥、放空閥是否置于關的狀態。
二、裝箱
1.開總電源。
2.開氣泵。(注:氣泵壓力設置為0.6MPa-0.8MPa,應在此后滅菌過程中始終維持在此范圍內,切忌增大或減少這個壓力。
3.開門。(檢查門封條是否完好、清潔,并給門封條上機油。若發現門封條破損,應
禁止使用,并且更換門封。)
4.裝箱。(滅菌物品及物品與滅菌器之間應保留一定距離。)
5.關門。
6.開門封充氣閥。
三、加熱
1.開電熱(或開節氣閥)。
2.開循環泵。
3.當滅菌室溫度達到滅菌溫度時(40℃-50℃),關電熱(或關蒸氣閥)開關和循環
泵。
四、滅菌室抽真空
1.檢查滅菌室溫度是否確實達到滅菌溫度。
2.開真空泵和真空閥。(注:真空泵和真空閥應同時開啟。若真空泵聲音不正常,應
立即關閉真空泵,檢查真空泵進水通路是否通暢。)
3.監視壓力表,當滅菌室壓力達到預真空壓力時(-0.015MPa-0.08MPa)關真空閥
和真空泵。
五、加藥
1.確定加藥量(0.8Kg/m3)。
2.打開氣體鋼瓶閥。(注:閥門略微開啟以防加藥過快)
3.開加藥閥。
4.當藥量達到規定量時,立即關閉加藥閥和鋼瓶閥門。
六、保溫(滅菌)
1.設定滅菌時間(6小時-8小時)。
2.開定時鐘。
3.保溫過程應隨時監視溫度表,包括水箱溫度和滅菌室溫度。
4.當滅菌室溫度低于滅菌溫度時,應開循環泵直到達到滅菌溫度。
5.當水箱溫度降到僅高于滅菌溫度7度時,應開電熱(或開蒸氣閥),直到其高于滅
菌溫度10度左右。
七、換氣(清洗)
1.當滅菌完畢報警時,說明滅菌時間到。
2.開真空泵和真空閥。
3.監視壓力表,當滅菌室壓力達到真空時(-0.015MPa--0.08MPa),關真空閥或真
空泵。
4.開放空閥。
5.監視壓力表,當壓力為零時,開真空泵或真空閥。經15-30分鐘后,關真空閥、
真空泵和放空閥。
八、出箱
1.檢查滅菌室壓力是否確實為零。
2.開真空泵。
3.真空泵工作數秒后將門封吸入閥開、關數次。(上述過程中應確認門封已真正吸入)
4.關真空泵和吸入閥。
5.開門。
6.出箱。
7.檢查滅菌批示片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