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氧乙烷安全操作與危害
別名:氧化乙烯、烷
分子式:C2H2O
一、物化特性
在室溫下,為無色氣體;低溫時,為無色易流動液體。有醚臭,高濃度時有刺激臭。熔點-112.65℃,沸點10.35℃,閃點低于-17.7℃,燃點429℃。易溶于水、多數有機溶劑。
二、危險性
⒈其蒸氣能與空氣形成范圍廣闊的爆炸性混合物。遇熱源和明火有燃燒爆炸的危險。若遇高熱可發生劇烈分解,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接觸堿金屬、氫氧化物或高活性催化劑如鐵、錫和鋁的無水氯化物及鐵和鋁的氧化物可大量放熱,并可能引起爆炸或著火。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加熱到500℃該物質發生分解,引起火災和爆炸。與許多化合物發生劇烈反應。
⒉吸入可引起頭暈、倦睡,頭痛、刺激呼吸道,惡心,嘔吐,高濃度吸收可能引起肺水腫,24-28小時后癥狀減緩;皮膚接觸會引起皮膚吸收、發紅、燒傷、燒灼感、起皰,與其液體接觸時,該液體迅速蒸發會造成凍傷;眼睛接觸會造成眼睛發紅、疼痛、視力模糊,可能導致白內障的推遲生長。反復或長期與皮膚接觸水溶液可能引起皮炎、皮膚過敏。該物質可能對中樞神經系統發生作用,引起神經衰弱綜合征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該物質可能是人體致癌物質。可能引起人類遺傳損害,損傷男性生育力。
⒊對環境有危害,應注意對大氣的污染。
三、工業產品規格
行業標準《環氧乙烷》(HG2-1379-80)規定,含量≥98%。
四、主要用途
是重要的有機合成原料之一,主要用于制造乙二醇(滌綸纖維原料)、合成洗滌劑、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消毒劑、谷物熏蒸劑、抗凍劑、乳化劑以及縮乙二醇類產品,也用于生產增塑劑、潤滑劑、橡膠和塑料等,還可用于火箭等噴氣式推進器的燃料。
五、安全操作指南
⒈包裝
用鋼質氣瓶盛裝,包裝容器上應加貼化學品安全標簽,標簽的編寫應符合國家標準《化學品安全標簽編寫規定》(GB15259-1999)。
⒉運輸
鐵路運輸時應嚴格按照鐵道部《危險貨物運輸規則》中的危險貨物配裝表進行配裝。采用剛瓶運輸時必須戴好鋼瓶上的安全帽。鋼瓶一般平放,并應將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過車輛的防護欄板,并用三角木墊卡牢,防止滾動。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裝運該物品的車輛排氣管必須配備阻火裝置,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嚴禁與酸類、堿類、醇類、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保證運輸過程中不因溫度、濕度或者壓力的變化而發生任何滲(灑)漏。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運輸時防止碰撞,注意密封。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
運輸車輛手續證件齊全,符合國家標準或法律法規對安全的要求;運輸和押送人員應進行相應的專業技術、安全知識和應急救援的培訓,要了解所運載危險品的性質、危害性和發生意外時的應急措施,配備必要的應急處理器材和防護用品。夏季應早晚運輸,防止日光曝曬。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公路運輸時要按規定路線行駛,禁止在居民區和人口稠密區停留。
⒊儲存
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避免光照。庫溫不宜超過30℃。應與酸類、堿類、醇類、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應嚴格執行極毒物品“五雙”管理制度。
⒋使用
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靜電工作服,戴橡膠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防止氣體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酸類、堿類、醇類接觸。在傳送過程中,鋼瓶和容器必須接地和跨接,防止產生靜電。禁止撞擊和震蕩。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作為消毒劑使用時,消毒場所遠離火源和熱源,消毒人員應注意個體防護:①避免吸入、食入,要戴口罩和護目鏡,要戴橡皮膠手套,以免損傷皮膚,穿防護服;②消毒所用衣物應當單獨清洗;③工作完畢,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六、應急處置
⒈火災
切斷氣源。若不能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泄漏處的火焰,維持燃燒。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霧狀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⒉泄漏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立即隔離150m,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用工業覆蓋層或吸附/吸收劑蓋住泄漏點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氣體進入。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霧狀水稀釋、溶解。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如有可能,將漏出氣體用排風機送至空曠地方或裝設適當噴頭燒掉。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
⒊急救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皮膚或淋浴至少15分鐘。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呼吸心跳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術。
治療:采取一般急救措施和對癥處理,注意控制肺水腫,防治腦水腫等。
篇2:環氧乙烷滅菌劑安全使用規定
一、危險概述
危險性類別:第2.1類易燃、易爆、有毒氣體。
侵入途徑:吸入、經皮膚吸收。
滅菌車間空氣中環氧乙烷最高濃度為2mg/m3。
健康危害:吸入可引起頭暈、頭痛、倦睡、刺激呼吸道、惡心嘔吐,經皮膚吸收接觸可引起皮膚發紅起水泡,眼睛接觸可引起眼睛發紅、視力模糊,高濃度的會引起燒灼傷感。
二、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衣物,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被接觸處15分鐘后立即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翻起眼簾,用大量流動清水徹底沖洗15分鐘后迅速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用自來水嗽口數次,喝大量的白開水。如出現呼吸困難立即輸氧急送就醫。
三、消防措施危險特性:環氧乙烷遇明火即燃爆,與空氣形成的爆炸極限3%~100%(V/V)
消防措施:滅菌車間嚴禁明火。滅菌車間如遇設備安裝、檢修,必須由企業安保部門協調停產、環氧乙烷撤離、人員撤離后簽署施工文件。
篇3:環氧乙烷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目的:保證從事滅菌操作人員的健康,防止環氧乙烷使用、存放過程中出現安全事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適用范圍:從事環氧乙烷采購、滅菌、安全監督工作人員。責任者:采購部;車間管理人員;公司安全監督人員;崗位操作人員。內容:1.設施要求1.1環氧乙烷設備設施的采購:環氧乙烷屬于易燃物質。環氧乙烷設備設施的采購要符合壓力容器安全管理規定,采購部要到有資質的企業購買,與公司安全部門進行評估符合安全管理規定后才能進行采購。1.2場地:環氧乙烷儲罐應放置在獨立的房間,場地遠離人群,現場100-200米范圍內不得有明火作業,以及其它產生明火的情況。1.3隔離:環氧乙烷儲罐安放的車間,必須有隔離措施,即環氧乙烷滅菌柜體、電氣控制柜、機架、環氧乙烷鋼瓶等,按照要求進行安裝。1.4通風:環氧乙烷儲罐安放的車間,要有良好的通風,通風條件差的要進行強制通風,嚴禁滅菌房間與戶外密閉。1.5消防:環氧乙烷滅菌房間及滅菌區域內,應有明顯防火、禁煙標記,應是重點消防區域,要有足夠的消防、滅火設備。2.滅菌操作:2.1人員:從事滅菌工作的人員,必須經過廠方的培訓,方可上崗操作,任何無培訓操作都將視為違章,由此而產生的后果自負;2.2操作規程:滅菌的操作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嚴禁擅自變更操作程序和違反操作規程操作;2.3守則:操作人員應有強烈的責任感。滅菌時,不得離開工作崗位。嚴禁滅菌器在無人狀態下工作,未經本廠允許,不得擅自更改電氣控制柜的線路和增減電氣設備,不得擅自增減、更改計算機系統的硬件和軟件設備;3.儲存條件:3.1環氧乙烷應儲存在單獨的房間內。房間應有通風、防爆、消防設施;3.2環氧乙烷鋼瓶應儲存在陰涼、遠離熱源處,環氧乙烷的儲存溫度應低于30度;3.3環氧乙烷鋼瓶應有固定支架。4.安全檢查:4.1設備完好:滅菌器的使用必須保持完好,特別是電氣控制柜、儲罐以及管道接頭處氣密性的完好。設備使用過程出現故障,應立即停止滅菌;4.2泄漏檢查:環氧乙烷滅菌時,應定期對滅菌柜、管道、接頭進行測漏(可用含1%酚酞的硫代硫酸鈉溶液浸濕的試紙,貼于可疑漏氣處,如試紙變紅,即證明有環氧乙烷漏出);4.3故障排除:故障排除應由操作人員和設備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可參考廠方提供的維護和保養手冊,若故障不能排除,應及時與廠方聯系。5.操作人員的安全防護:5.1著裝:操作人員應服裝整潔,不得穿帶釘的鞋子;5.2救護:操作人員如發現頭暈、惡心、嘔吐等中毒癥狀,應立即離開現場到通風處休息,嚴重者應及時送醫院診治;5.3健康保健:從事環氧乙烷滅菌的人員應定期進行體檢。6.修訂簡歷:版本號修訂內容備注00新制定01格式修改
檔案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