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業污水處理系統安全措施
化工企業生產過程中要消耗大量工業用水,需排放或凈化處理的污水量很大,污水中經常混雜有易燃易爆或有毒的物質,在污水處理系統中,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并且污水管網遍及廠區,一旦著火,易蔓延成災。污水處理系統是化工企業安全管理工作不可忽視的重點部位。
1化工企業污水處理系統火災爆炸危險性分析
1.1形成爆炸性氣體混合物
?化工企業的生產廢水或其他排水難以避免地含有易燃液體或可溶性的可燃氣體。在一定條件下,這些易燃液體或氣體因汽化在水道系統和凈化設施內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1)如果生產設備系統的密閉性損壞或違反操作規程造成溢料時,泄漏的易燃、易爆液體或氣體常易混入污水而進入下水道系統。
?(2)高溫污水和蒸汽排入下水道,造成污水系統溫度升高,可燃液體蒸發,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某公司合成橡膠廠的廠外排水管道爆炸,11個下水井蓋飛起,事故原因是排水中帶有可燃液體,遇食堂排出的熱水,油氣加速揮發,遇明火引起爆炸。
?(3)在氣體吸收和解吸過程中,如果吸收有可燃氣體或含易燃液體(吸收劑)的污水排入下水道,當溫度升高時,這些可燃氣體會解吸出來,易燃液體會汽化逸出。某氯堿廠在吸收氯化氫的過程中,由于吸收塔液體出口處的液封層厚度不夠,易爆氣體與鹽酸一起進入酸水的下水道系統,在該系統中,解吸出的氣體與空氣形成易爆混合物,而發生了爆炸。洗滌、沖刷的污水,往往含有多種火災危險性物質。這類污水也是下水道系統中形成蒸氣(或氣體)與空氣的爆炸性混合物的來源。
1.2混觸反應生成危險物質
?排入下水道的各種物質互相作用,可能產生其他易燃、易爆產物。例如,從工藝設備排出的洗滌液和沖洗地面的污水中往往含有化學活性較高,性質相互抵觸的物質,當它們在下水道中混合后,會形成爆炸性物質,甚至自燃性物質,這些物質常積聚在井壁和管壁上成為干料而構成潛在危險。硫化堿廢液同酸性污水流入下水道,會產生硫化氫易燃氣體。某廠過氧化氫和丙酮同時排入下水道,而生成丙酮過氧化物,以致在下水道中發生丙酮過氧化物爆炸事件。含亞硝酸銨、硝酸銨等鹽類的沖洗污水排入下水道后,也潛伏有很大的爆炸危險,因為結晶亞硝酸銨的化學性質極不穩定。
1.3引起火災的蔓延擴大
?污水管道貫通整個企業區,發生的火災或爆炸往往會沿著污水處理系統傳播,導致連鎖式的破壞。20**年10月30日17時42分,安徽省滁州市某加油站在卸油時,汽油從量油孔大量外溢,滲入站內下水道,流入市政下水管道,油蒸氣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遇火源引起持續5h連環爆炸,并燃起大火。此起彼伏的爆炸延續到當日23時才完全停止,而大火至次日凌晨4時才被完全撲滅。1985年6月27日,重慶市一下水道發生爆炸,爆炸范圍波及106m2,大片住宅成為廢墟,事故中有26人喪生,幾百人受傷,重傷91人,如此嚴重的引火源
?在污水處理系統中常見的引火源有:清理和檢修時的機械撞擊和摩擦火花;在下水道水井、澄清池設施附近進行焊接作業時產生的火花;燃著的煙頭;車輛排氣管的火星等。
2污水處理系統的安全措施
2.1安全合理設置污水管道
?(1)全廠性下水道不得從生產裝置、罐組、居住區等內部穿越。
?(2)易燃和可燃液體罐組內的下水道(包括雨水管或涵首)穿越防火堤時,應在防火堤外設置封閉設施。
?(3)車間內的污水下水道應采用管道和封閉的明溝。敞開的明溝只允許接受用凈水沖洗地面、設備和管道所產生的污水。
?(4)室外下水道管線應該是封閉的,采用暗管或覆土厚度不小于200mm的暗溝。其有在露天場地為排走雨水和洗滌用水,才允許明溝設置。
?(5)下水管道不應沿道路敷設在路肩上下。
?(6)生活下水道不應與其他下水道接通。對于生活污水和化學污水合在一起凈化的工廠,允許通過泵站將生活污水傳送到化學污水下水道中,但要設置防止易燃易爆氣體進入泵站的裝置。
2.2防止形成爆炸性氣體混合物
?從洗滌、萃取、吸收、解吸蒸發等工藝設備中排出的廢水,不應直接與下水道系統連接,應在排入下水道之前除去易燃液體和氣體。為此,應在車間中設置局部脫氣和蒸出系統,井設置全廠性污水脫氣設施。
?與排水點管道中的污水混合后,溫度超過40℃的水不得直接排入生產污水管道,防止污水升溫逸出可燃蒸氣。
?在工藝設備至下水道的排水管線上,應安裝液封和設備停車檢修時裝盲扳的法蘭。
?含油污水的下水道系統,應設置集中或分散的隔油池及相應的污油回收設施。隔油池實際上是一個沉降池,利用油和水的密度不同,使水沉降到池的下部排出,油浮在水面上定期排除,可燃氣體及氣體揮發物懸浮在上部空間飄散可強制排除。隔油池的保護高度不應小于400mm,防止隔油池超負荷運行時污油外溢,導致發生火災或造成環境污染。隔油池應設非燃燒材料的蓋板,并應設蒸汽滅火設施。
?在裝置區內的下水系統管道上設置排氣豎管,其作用是使下水管網內的可燃氣體或蒸氣排空,以防止積累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排氣豎管管徑不宜小于100mm,宜安裝在車間污水排放處的水井上和管線轉彎處,排氣管的出口應高出地面2.5m以上,并應高出距排氣管3m范圍內的操作平臺,且上面應安裝專用的排氣罩,甲、乙類工藝生產區內的排氣管末端應裝設阻火器,每隔550m應安裝1個排氣豎管。
2.3杜絕混觸可能造成的危險
?應禁止將混合時可能產生和分解出爆炸性物質的各種污水排入下水道。
?清洗設備和車間地面的洗滌水排入下水道的水井和管道后,一定要用凈水沖洗,以防形成和積聚易燃易爆物質。
?清洗危險物品設備產生的污水,在排入下水道主管前,要在一些設備內進行初步凈化處理,脫除其中的易燃、易爆物質及其他有害物質,中和酸堿,當符合排入要求時才允許排放。
2.4防止燃燒、爆炸沿污水管網蔓延擴展
?污水處理系統設置水封井,可防止燃燒、爆炸沿污水管網蔓延。水封的設置應能滿足如下要求:生產的污水排放系統必須設置水封,當2個水封井之間的管道長度超過300m時,管道上應增設水封井,水封的高度不得小于750mn水柱:工藝裝置內的塔、爐、泵、換熱設備區等圍堰的排水口應設水封;容易發生可燃氣體、液體泄漏的工藝裝置、罐組或其他設施及建(構)筑物、管溝等的排水口應設水封:全廠性的支干管與總干管交匯處的支干管上應設水封;重力流循環回水管道在工藝輕置總出口處應設水封;一幢建筑物用防火墻分隔成多個房間時,每個房間的生產污水管道應有獨立排出口,并設封;隔油池的進出水管道應設水封,并要求距隔油池5m以內的水封井,檢查井要采用密閉式,甲、乙類工藝生產區內的水封井也要求為密閉式;生產設施內部必須采用明溝排水時,應利用水封井將明溝隔成數段,每段長度不宜超過20m。
?污水處理系統爆炸案例表明,一旦下水道系統發生爆炸,往往造成若干個水封井蓋被炸開,因此,可在井內污水管進口處增設溢水槽,從而減弱爆炸波的擴大蔓延。
2.5預防污水處理系統損壞
?為了防止下水道管線、水井、水室等設施受腐蝕破壞,必須用耐污水腐蝕的材料建筑,通常大直徑的下水道集管采用內襯各種耐腐蝕層的鋼筋混凝土管,中、小直徑的管線采用耐酸陶瓷管鋪設,建造下水道、水井、水室及其他類似設施,采用耐酸磚、耐酸水泥和耐酸灰泥,建筑物結構則用瀝青涂抹,用酸溶液粉刷。處理污水和轉送污水的設備如泵、分離器、收集槽、熱交換器等,應用合金鋼制造,或用襯適當耐腐層的碳鋼制造,如襯耐酸板,耐酸磚、鋁、聚乙烯、聚氯乙烯塑料等,也可采用防腐涂層或橡膠襯里的碳鋼材料。
?為了防止污水帶入的沉淀物堵塞下水道、管線和設施,應在污水進入下水道之前采用澄清槽、沉砂槽等局部凈化裝置,消除懸浮顆粒。同時,為了防止固體顆粒積沉在自流下水道管線的內表面,下水道管線應傾斜敷設,管線的傾斜度根據可以保證將沉積物從管線內帶去的最佳速度計算。
?為了防止管道內表面由于污水中各種雜質相互作用形成沉淀附著物,必須嚴格控制污水組成,或加入某種溶解劑、分散劑等,將雜質除掉或清除附著的沉淀物。
?污水管線要定期清除沉淀物,可采用大量凈水沖洗,也可采用專門的可移動裝置進行水力清洗的方法,該法是用特別的噴嘴,高速噴水而將沉淀物層沖刷掉。
2.6控制和消除引火源
?在積存有可燃氣體或蒸汽的下水道內及其附近,沒有消除危險之前不能進行明火作業。距明火、散發火花地點15m半徑范圍內不應設排氣管。污水處理場內的設備、建(構)筑物與火源地點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50160—92)的規定。
?如果生產中易燃液體和可燃氣體不正常地排入下水道,或排入專用的事故排出液收集槽,必須發出事故警報,停止明火、檢修等操作,以免為排出的易燃液體和可燃氣體提供點火源。
2.7加強防火安全管理
?污水處理系統屬于非生產設施,消防安全管理上極易被忽視,必須將其作為重點火災危險部位來管理。排污崗位要有嚴格的安全制度,尤其是停產后再次恢復生產時,必須加強檢查,認真操作,防止違章作業、超正常排污而引起事故。
篇2:污水處理操作規程
1、崗位職責1.1?控制進水水質,使之穩定,達到符合技術要求。1.2?使外排廢水達到排放標準。1.3?負責保持好氧池進水規定溫度,并做好氧池出水溶解氧,出水含磷達到規定要求,負責排放剩余污泥和保持濕性污泥有足夠的營養劑。1.4?勤巡回、勤檢查、勤分析、勤調整,發現問題及時處理。2、工藝流程2.1?污水流程污水分別由產生點集中加壓后送至污水處理站,首先進入隔油池,污水在隔油池內靠比重差及鏈式刮油機的作用將重量質油和輕質油與水分離,隔油后的污水進入調節池,進行調節,均化水質,均化后的水由污水提升泵打入高效氣浮除油裝置,除去水中的焦油、浮化油、懸浮物以及其它污染物,氣浮裝置出水進入厭氧池,更難分解的大分子有機物發生水解反應,出水與好氧池回流混合后進入缺氧池進行反硝化反應,使污水中的NO2-N和NO3-N反硝化為N2和O2,缺氧池出水進入好氧池,在鼓風曝氣有氧的條件下,酚水中的可生化部分有害物質被活性污泥吸附,一部分轉化為微生物內能,使微生物繁殖,一部分轉化為CO2和H2O,去除有害物質,好氧池出水經2#分流器進入終沉池進行固液分離,沉降后的廢水流至回用水池,回用水一部分水至焦爐熄焦,一部分進行回流進一步處理。2.2?污泥流程終沉池排出的污泥大部分流入污泥池,由污泥泵打入好氧池或厭氧池進一步分解再生。3、工藝指標3.1?進水水質要求揮發酚?<250~300mg/L?BOD5<500mg/L氰化物?30mg/L?COD<200mg/L可溴化物?<400mg/L?含油<50mg/L氨氮?<350mg/L?硫化物?<50mg/L3.2?出水水質要求揮發酚?<0.5mg/L?BOD5?<50mg/L氰化物?0.5mg/LCOD<200mg/L硫化物?<50mg/L??含油<10mg/L含磷?1mg/L氨氮<25mg/LPH?6.0~9.03.3?生產操作控制條件好氧池溶解氧2~4mg出水溶解氧??1.0~1.5mg好氧池30分鐘混合液沉降比?20~40%回流污泥30分鐘沉降比?60~90%好氧池污泥濃度5~6g回流比??50~60%4、離心鼓風機操作4.1?開車前的準備工作4.1.1?按電動機說明書的要求,做好電動機開啟前的準備工作。4.1.2?檢查機組所有螺栓是否把緊,并檢查確認一切正常。4.1.3?檢查所有測量登記表的配置及其靈敏性。4.1.4?檢查氣體管道上所有閥門的手動部分是否靈活好用,對進氣管道中的蝶閥應調整到5~8℃的位置,出氣管道后的閘閥應關閉,并打開旁通管道上的閘閥。4.1.5?對機組應盤車無磨刮現象。4.2?機組啟動4.2.1?按說明書要求啟動電動機。4.2.2?機組在啟動過程中要仔細聽測各機體內部的聲響,并注意檢查運轉軸承,密封,溫度變化等情況,若發現有不正常的振動和磨刮聲響時,應立即采取措施或直接停車,檢查和排除引起不正常現象的原因。4.2.3?觀察鼓風機后機殼溫度上升時膨脹是否正常。4.2.4?開風機時先盤車,開電源,開出口閥門,打開放散,然后開進口關放散。4.2.5?機組在機械運轉正常后,逐步開啟進氣管上的閘閥,調節出氣管道上的氣體壓力,機組即可投入生產運行。4.3?機組的停車4.3.1?逐步打開旁通管道上的閥門,同時關閉進氣管道上的蝶閥和出氣管上的閥門。4.3.2?根據要求停電機。4.3.3?記錄從切斷電動機電源起到機組轉子完全停止時間,如果發現較正常時間短時,應檢查原因,是否有磨刮現象存在。4.4?運行檢查4.4.1?每小時檢查一次生產運行情況,并做好記錄,注意檢查泵體溫度。4.4.2?檢查電動機機殼溫度,不大于65℃。4.4.3?機組在運行過程中遇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立即停車處理。4.4.3.1?機組突然發生劇烈振動或機體內有摩擦聲音。4.4.3.2?任一軸承或密封處發生冒煙火時。4.4.3.3?軸承溫度急劇升高至75℃以上采取各種措施仍不能降低時。4.4.4?注意隨時突然停電。5、正常操作5.1?經常了解水質的變化情況及時通知化驗室分析,根據化驗分析結果和技術規程調節水質,水量和藥量。5.2?調節池水位在正常情況下保持1/2~2/3。5.3?每班根據兩次好氧池出水溶解氧測定結果,調節風量。5.4?及時排放剩余污泥。5.5?每班根據來水含氧測定結果,調節進水水質。5.6?隨時檢查設備的運轉情況,并做好操作記錄。5.7?負責事故的處理、匯報。5.8?負責各設備的潤滑加油及維護保養。5.9?負責調節風機壓力,并根據需要調節流量。6、停車操作6.1?停止向曝氣池進水后,繼續曝氣0.5~1小時,然后停止曝氣。6.2?停車時間如果超過2小時以上,先停止進水,繼續曝氣0.5~1小時,停止曝氣排放上層澄清液。6.3?將回流污泥提到好氧池。7、設備維護保養7.1?檢查各處壓力、溫度、液位、電流是否正常。7.2?檢查設備管道是否泄露,是否有不安全因素。7.3?設備外觀整齊清潔,無油泥積灰。7.4?溫度計、壓力表、保護罩配置齊全,工作可靠。7.5?電器設備保證齊全,能隨時開停。7.6?連接螺絲緊固良好,各操作閥轉動靈活。7.7?搞好設備的冬季防凍工作,以防阻塞,妨礙生產。7.8?配合維修人員搞好設備的維護保養。8、設備概況8.1?離心式鼓風機?D60—1.53臺8.2?鏈式刮油機?6YN—14.5×3×4—6?1臺8.3?氣浮裝置?QF型?1臺8.4?反沖洗水箱?S*G—40型1臺8.5?濾池?SY型?1臺8.6?溶堿罐φ1200×20501臺8.7?溶堿槽?1600×1200×1800?1臺8.8?耐腐蝕離心泵?1H65—50—125?1臺?Q=25m3/hH=20m8.9?加藥裝置D—II—300?2臺8.10?投堿槽?0.4m3/h1臺8.11?事故泵??WQ—2130—204—Z—502臺8.12?污水提升泵WQ—2130—204—Z—50?2臺8.13?污泥回流?WQ—2175—412—Z—80?2臺8.14?混合液回流泵WQ2260—437—Z—80?3臺8.15?回用水泵?WQ2210-408-Z-65?3臺8.16?自動分流器?Q=60m3/h3臺8.17?離心式清水泵DA-80×6?1臺?Q=32.4m3/hH-60.1m8.18?多孔布水疏散器?2臺8.19?旋流型布水器1臺8.20?潷水管??1臺8.21?混流曝氣器?1臺8.22?雙盤式伸縮器1臺8.23?手動單梁起重機5T/75mH=9m1臺9、糾正和預防措施9.1?泡沫過多廢水中含泡沫物質(如氨過多)加植物油或消泡劑。9.2?污泥膨脹膨脹的污泥結構松散,沾降性能差,造成污泥上升而流失。A、在進水濃度大和出水水質差時,應加強曝光,提高供氣量。B、加大排泥量,提高進水濃度,促進微生物新陳代謝過程,以新污泥置換考化污泥。C、曝氣池中含磷高時使C:N失調,投加含氮化合物。D、加鐵粉作為載體,把污泥壓下去。9.3?污泥解體由于曝氣量大造成污泥微細化,可減小氣量,增加磷和葡萄糖。9.4?污泥腐化曝氣量過小,造成回流不暢,可提高充氧量,增加回流量和疏通加流縫,提高充氧量。
篇3:污水處理崗位操作安全規程
1、進入崗位操作前,必須穿著工作服、鞋。
2、當設備啟動前,應作檢查,確認設備技術(安全)性能處于完好狀態下,才能啟動運行。
3、當登上曝氣池面作業時,不得跨出護欄;上落樓梯需握扶手,以防滑倒。
4、當采集水樣后,應將池口板蓋上,防止墜落事故發生。
5、必需經常清掃操作場地,保持場地清潔通暢。.
6、當設備進行維修時,應切斷電源,并掛出“禁止合閘”警示牌后才可進行維修。
7、遵守安全用電制度,不亂拉亂接,不得有裸露電線或接頭,接
地線要保持有效。
8、查看接觸氧化池的水質清濁情況,以及微生物的生長狀態,并
用顯微鏡觀察有無懸浮著菌膠團,判斷菌種是否存活。
9、每小時巡池一次,檢查設備的運行情況。
10、對水質化驗結果、設備運行情況做好記錄,填寫《污水處理
水質分析記錄表》和《污水處理站機械運轉情況表》。
11、工作期間內不得離崗、串崗、睡崗,應集中精神操作,按工
藝和安全操作規程完成工作任務,不發生安全事故;愛護機器設備,要勤巡檢,勤潤滑,按時填寫設備運行記錄;認真執行工藝規程,按時采集水樣進行檢測,準時填寫檢測記錄,在化驗工作中要愛護和小心使用各樣化驗儀器和器皿。
12、認真按工藝要求投料操作,注意節約各類原料、物料、水、
電資源。
13、經常進行設備的清掃抹擦、保養。
14、若發生設備事故、工藝控制等意外,應立即報告,并立即停
止運行,保護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