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作業指導書
(1)儲油罐液位高度測量(人工測量)
a.停止使用與油罐相連的加油機,抄寫停機時累計泵碼數。
b.卸油后,待穩油15min后方可計量。
c.將量油尺尺帶用棉紗擦凈。
d.從固定測量點將量油尺垂直徐徐放入油罐,尺鉈接觸油面時應緩慢,以免破壞靜止的油面。
e.當量油尺鉈接近罐底時(約20cm)應放慢速度,不得沖擊罐底。
f.手感尺鉈觸底,就迅速將尺垂直向上提起,避免傾斜擺動,使液面發生波動。
g.卷尺提起后,應迅速觀察油面浸濕線高度,讀出油面高度;先讀小數,后讀大數,讀數時尺帶不應平放或倒放,以防油面變化。
h.測量結果應精確到毫米,每次測量至少兩次,兩次相差不大于1mm,取小的讀數,超過時應重測。
i.每次測量的最后結果應記入測量記量表中。
(2)油罐車液面高度測量(人工測量)
a.用于人工計量的停車場地,必須堅實平整,坡不大于0.5度。
b.油面平穩后再進行計量。
c.具體計量程序同儲油缺罐液面高度測量。
(3)儲油罐罐底水高測量
a.水的高度不超過300mm時應使用檢水尺;水的高度超過300mm時應使用量油尺。
b.測量時,在量油尺或檢水尺上涂抹一層薄的試水膏。
c.從固定測量點將量油尺垂直徐徐放入油罐,尺鉈接觸油面時應緩慢,以免破壞靜止的油面。
d.尺鉈或檢水尺觸底時,應靜置3~5s后提尺。
e.卷尺提起后,應迅速讀取試水膏變色處的毫米讀數;讀取時檢水尺不應平放或側置。
f.遇水、油界面不清晰、不平直,應重新按程序測量。
g.水高超出50mm,應及時報告站長,分析原因并進行處理。
h.每次測量的最后結果應記入測量記錄表中。
(4)油品溫度測量
a.溫度測量應在油品高度測量之后進行。
b.測量時將溫度計裝入保溫盒。
c.將溫度計置于油面高度的1/2處測量油溫,浸沒時間不少于5min。
d.提取溫度計時要迅速,溫度計離開油點到讀數時的時間不應超過10s;讀數時應使溫度計垂直,不讓盒內液體灑出,視線應垂直于溫度計,先讀大數。
e.使用分度值為0.5攝示度的溫度計,應估讀到0.1攝示度;使用分度值為1攝示度的溫度計,應估讀到0.2攝示度。
f.每次測量的最后結果應記入測量記錄表中。
(5)油品密度測量(密度計法)
a.從油罐采取油樣,將油樣沿量筒內壁倒入量筒,量筒應放在沒有氣流的地方,并保持平穩。
b.將干燥的密度計小心放入攪拌均勻的量筒風油樣中,操作時注意液面以上的密度計桿管浸濕不得超過兩個最小分度值。
c.待密度計穩定后按彎月面上緣讀數,讀數時必須注意密度計不得與量筒內壁接觸,眼睛要與彎月面上緣成同一水平線,并估計密度計讀數至0.0001g/cm3。
d.測量油樣的溫度。
e.測量完畢,將油樣倒回油罐,收好計量器具。
f.每次測量的最后結果應記入測量記錄表中。
篇2:加油站計量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1、目的
為規范加油站計量作業的安全管理,保障加油站員工健康與安全,保護環境,特制定本作業指導書。
2、范圍
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公司所轄范圍內加油站。
3、計量作業流程
加油站計量作業主要有:計量前準備工作、儲油罐液面高度測量、儲油罐底水面高度測量、油罐車液面高度測量、油罐車罐底水面高度測量、油品溫度測量、油品視溫度測量、油品視密度測量、清理作業現場、記錄等十個步驟組成。
3.1計量前準備工作
3.1.1計量員按規定著裝。
3.1.2計量員應持證上。
3.1.3上崗時不準攜帶易燃易爆品,不準攜帶通訊工具,不準使用化纖棉紗,不準使用非防爆燈具。
3.1.4計量員須準備好合格的計量器具。
3.1.5強風、雷雨天氣禁止作業。
3.2儲油罐液面高度測量(人工測量)
3.2.1計量時須確保油尺與量油口有合格的導線連接。
3.2.2儲油罐應有有效的容積表。
3.2.3計量作業時,停止使用與油罐相連的加油機,抄寫停機時泵碼累計數。
3.2.4卸油后需穩油15分鐘,方可計量;
3.2.5將量油尺對應的刻度范圍用棉紗擦凈;
3.2.6計量員站在儲油罐的上風口,估算油罐液面高度,從導尺槽將量油尺垂直徐徐放入油罐。尺砣接觸油面時的速度要緩慢,不準沖擊罐底;
3.2.7手感尺鉈觸底,迅速將尺鉈向上提起,避免傾斜擺動,使液面發生波動;
3.2.8卷尺提起后,迅速觀察油面浸濕線高度,讀油面高度時要先讀小數,后讀大數,讀數時尺帶不應平放或倒放,以防油面變化,連續檢尺兩次,當兩次測量值相差不超過1mm時,以第一次檢尺為準,否則要重新測量;讀數要準確、迅速,
3.2.9根據對應儲油罐容積表,查出相應的體積。
3.3儲油罐底水面高度測量
3.3.1使用量油尺或檢水尺測量。
3.3.2測量時,在量油尺或檢水尺上涂抹一層薄的試水膏,并保持量油尺尺帶拉緊垂直;
3.3.3站在油罐的上風口,從導尺槽將量油尺或檢水尺垂直徐徐放入油罐,接觸油面時要緩慢,以免破壞靜止的油面;
3.3.4尺鉈或檢水尺觸底時,靜止3-5秒后提尺;
3.3.5量油尺或檢水尺提起后,迅速讀取試水膏變色處的毫米讀數;讀取時尺子不應平放或側置;
3.3.6若量油尺或檢水尺上水、油界面不清晰、不平直時,應重新測量;
3.3.7水高超出50mm,要及時報告站長,分析原因并進行處理;
3.3.8每次測量的最后結果記入測量記錄表中。
3.4油罐車液面高度測量(人工測量)
3.4.1用于人工計量的停車場地,必須堅實平整,坡度≤0.5°(5‰);
3.4.2罐車油面靜止15分鐘后再進行計量;
3.4.3將量油尺對應的刻度范圍用棉紗擦凈;
3.4.4站在油罐車上風口,打開人孔蓋,估算油罐液面高度,從人孔中間部位將量油尺垂直徐徐放入油罐。尺砣接觸油面時的速度要緩慢,不準沖擊罐底;
3.4.5當量油尺接觸罐車油罐底部時,迅速向上提起,避免傾斜擺動,使液面發生波動;
3.4.6量油尺提起后,迅速觀察油面浸濕線高度,讀油面高度時要先讀小數,后讀大數,讀數時尺子不應平放或倒放,以防油面變化,連續檢尺兩次,當兩次測量值相差不超過1mm時,以第一次檢尺為準,否則要重新測量;
3.4.7根據對應罐車容積表,查出相應的體積。
3.5油罐車罐底水高測量
3.5.1使用量油尺或檢水尺測量;
3.5.2測量時,在量油尺或檢水尺上涂抹一層薄的試水膏,并保持量油尺尺帶拉緊垂直;
3.5.3站在油罐車的上風口,從人孔中間部位將量油尺或檢水尺垂直徐徐放入油罐,接觸油面時要緩慢,以免破壞靜止的油面;
3.5.4尺鉈或檢水尺觸底時,靜止3-5秒后提尺;
3.5.5量油尺或檢水尺提起后,辨別試水膏是否變色;
3.5.6若試水膏變色,要迅速讀取變色處的毫米讀數;讀取時尺子不應平放或側置;量油尺或檢水尺上水、油界面不清晰、不平直時,要重新測量;
3.5.7測量結果及時報告站經理,分析原因并進行處理;
3.5.8每次測量的最后結果記入測量記錄表中。
3.6儲油罐和油罐車油品溫度測量
3.6.1溫度測量應在油高、水高測量之后進行;
3.6.2測量時將溫度計裝入保溫盒;
3.6.3站在油罐或油罐車的上風口,將保溫盒置于油面高度的1/2處測量油溫,浸沒時間不少于5分鐘;
3.6.4提取溫度計時要迅速,溫度計離開油面到讀數的時間不應超過10秒;讀數時要使溫度計垂直,不讓盒內油品灑出,視線垂直于溫度計,先讀小數,后讀大數;
3.6.5使用分度值為0.5℃的溫度計,估讀到0.1℃;使用分度值為1℃的溫度計,估讀到0.2℃;
3.6.6測量完畢,將油樣倒回油罐,收好計量器具;
3.6.7每次測量的最后結果記入測量記錄表中。
3.7儲油罐和油罐車油品的視溫度測量
3.7.1視溫度測量應與視密度測量同時進行;
3.7.2站在油罐或油罐車的上風口,用取樣筒在罐內1/2油面高度處提取油樣,將油樣沿量杯內壁倒入,量杯放在沒有氣流的地方,并保持平穩;
3.7.3將溫度計置于油面高度的1/2處測量油溫,浸沒時間不少于5分鐘;
3.7.4提取溫度計時要迅速,溫度計離開油面到讀數時的時間不應超過10秒;讀數時要使溫度計垂直,不讓盒內油品灑出,視線垂直于溫度計,先讀小數,后讀大數;
3.7.5使用分度值為0.5℃的溫度計,估讀到0.1℃;使用分度值為1℃的溫度計,估讀到0.2℃;
3.7.6測量完畢,將油樣倒回油罐,收好計量器具;
3.7.7每次測量的最后結果記入測量記錄表中。
3.8儲油罐和油罐車油品視密度測量(密度計法)
3.8.1視密度測量應與視溫度測量同時進行;
3.8.2站在油罐或油罐車的上風口,用取樣筒在罐內1/2油面高度處提取油樣,將油樣沿量杯內壁倒入,量杯放在沒有氣流的地方,并保持平穩;
3.8.3將干燥的密度計小心放入量杯內的油樣中;操作時注意油面以上的密度計桿管浸濕浮動刻度不得超過兩個最小分度值;
3.8.4待密度計穩定后按彎月面上緣或下緣讀數(密度計上標有“彎月面上緣讀數”或“彎月面下緣讀數”字樣),讀數時必須注意密度計不得與量杯內壁接觸,眼睛要與彎月面的上緣或下緣成同一水平線,并估計密度計讀數至0.0001g/cm3;
3.8.5讀取視密度后立即讀取油樣的視溫度;
3.8.6測量完畢,將油樣倒回油罐,收好計量器具;
3.8.7每次測量的最后結果記入測量記錄表中。
3.9清理作業現場
3.9.1將設備準確復位;
3.9.2及時清理現場
3.10記錄
3.10.1計量結果準確;
3.10.2認真做好記錄;
3.10.3認真填寫賬、表、單,確保原始記錄完整。
4、危害識別與控制措施
4.1危害識別
4.1.1火災爆炸事故:作業區吸煙、打手機,計量油罐、罐車使用非銅制工具,未穿防靜電工作服、工作鞋進行計量作業,油車靜止時間不足即上車計量作業,雷雨天氣從事計量作業。
4.1.2人身傷害事故:油罐操作井滑跌、上罐車滑跌、大風天氣從事計量作業、油氣傷害。
4.2控制措施
4.2.1嚴格遵守計量作業規范。
4.2.2雷雨天氣禁止計量作業。
4.2.3大風天氣禁止計量作業。
4.2.4站在上風口從事計量作業。
4.2.5計量作業前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如穿防靜電服、防靜電鞋,戴安全帽、安全帶等。
5、應急程序
5.1油罐區火災事故應急處理程序
5.1.1當加油站人員發現油罐區發生火災事故險情后,第一發現人應立即報告應急組長,應急組長根據事故險情和撲救的具體情況采取適當措施;
5.1.2發生火災后,各應急小組按照分工各就各位,后勤保障組立即按下緊急開關、切斷電源,停止營業。
5.1.3搶險作戰小組成員立即用石棉毯捂蓋罐口,用干粉滅火器撲救,力爭盡快控制火勢并將火險消滅在初起狀態(切忌用水噴灑)。
5.1.4警戒疏散小組成員立即組織現場車輛和閑雜人員撤離危險區域。
5.1.5如火勢較大,2分鐘內無法撲滅,通訊聯絡組應立即撥打外部火警119電話,報告火災位置、盛裝油品名稱、數量及嚴重程度,同時應急組長組織員工撤離現場,后勤保障組將現金、賬簿和憑證放入保險柜鎖好后撤離現場。
5.1.6應急組長要組織員工沿逃生路線(油站進、出口)撤離到加油站外安全區指定地點,同時清點人數。
5.1.7通訊聯絡小組成員告之周邊群眾疏散,如有人員受傷,撥打120求助。
5.1.8應急組長立即將事故情況上報公司主管部門。
5.2油罐車火災事故應急處理程序
5.2.1當油罐車發生初期火災事故時,加油站第一發現人應立即報告應急組長。
5.2.2搶險作戰小組成員立即對火情組織自救,迅速關閉油車卸油閥門、合上油罐車頂蓋,用石棉毯堵住儲油罐罐口,用干粉滅火器全力撲救。
5.2.3后勤保障小組成員迅速按下緊急開關、切斷電源,停止營業。
5.2.4如火勢較大,2分鐘內無法撲滅,通訊聯絡組應立即撥打外部火警119電話,報告火災位置、盛裝油品名稱、數量及嚴重程度,同時應急組長組織員工撤離現場,后勤保障組將現金、賬簿和憑證放入保險柜鎖好后撤離現場。
5.2.5應急組長要組織員工沿逃生路線(油站進、出口)撤離到加油站外安全區指定地點,同時清點人數。
5.2.6如有人員傷亡,通訊聯絡小組成員撥打120求助。
5.2.7應急組長立即將事故情況上報公司主管部門。
5.3人身傷亡應急處理程序
5.3.1當傷員傷勢較輕時,可就地處理;致命或嚴重的傷害當班員工應及時撥打120求助,并報告應急組長,同時協助醫護人員將傷員安全轉送醫院。
5.3.2必要時停止營業,并及時將相關情況上報公司主管部門。
篇3:計量作業人員安全責任
1.在班長的領導下,認真學習上級下發的安全生產指令、文件,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嚴格遵守《電業安全工作規程》及本工種的現場操作規程。
2.進入配電室工作,要嚴格執行《電業安全工作規程》及本工種的現場操作規程,對配電室人員的操作起到監護作用。
3.到用戶現場開展工作要仔細了解現場安全狀況,明確帶電設備位置,工作中要小心謹慎。
4.要在工作負責人或監護人員指揮下認真操作,發現不安全因素應立即匯報,及時消除,發現其他人員違章作業和不安全行為應及時制止,做到“三不傷害”。
5.有義務使用和保護好安全用具、儀器、儀表,工作結束后清理工具和儀器儀表,清理工作現場。
6.熟悉消防知識,學會使用消防工具,下班后關好門窗,做好防盜防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