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γ源使用安全措施

γ源使用安全措施

2024-07-23 閱讀 1477

因管廊結構原因,而導致部分固定口無法使用*射線進行RT檢驗,改用γ源代替進行射線作業。我公司現有一臺Ir192γ源射線探傷機,焦點尺寸為3*3mm,γ源曝光頭的尺寸為15*100mm,強度為16居里。射線的安全防護距離為50m。γ源射線探傷機存放在專用鉛箱內,鉛箱放在8噸的鉛棚內,鉛棚是按國際標準設計的。鉛棚放在長蘆預制廠。

關于射線防護距離的計算:

在50米處劑量率P=M/R2

M—以毫克鐳當量為當量的射源強度;

R—到點源的距離(厘米)

Ir192的γ當量是0.56毫克鐳當量/毫居里

M=0.56*38000=21280毫克鐳當量

R=50米=50000厘米

代入P=21280/50002=0.00085毫克鐳/時

1雷姆=10-2希沃特

P=0.0085微希沃特/時

公眾受到的年劑量當量低于50毫希沃特,作業人員每天受到的劑量當量低于175微希沃特,非作業人員每天受到的劑量當量低于17.5微希沃特。

一天按8小時計算。

在50米處一天受到的最大劑量=劑量率*時間=0.0085*8=0.07微希沃特

0.07微希沃特低于17.5微希沃特。

所以在50米處是安全的。

為保證射線安全作業,不發生事故,特制定以下措施。

γ源安全防護措施

1.從事γ射線作業人員,除了必須具有政府勞動部門組織考核頒發的資格證書外,還必須經過政府部門放射衛生防護知識培訓取得合格證和公司勞資處、安全處的安全操作訓練,并具備射線源泄漏事故的應急處理能力。凡未經以上培訓或培訓不合格者不準上崗。

2.γ射線作業人員需經職防部門體檢合格后方可上崗,有職業禁忌癥的人員嚴禁從事射線探傷作業。

3.在現場進行探傷作業時,操作人員應提前填寫《現場γ射線探傷作業通知單》,按通知單內容實施。

4.在工作現場,每次工作開始前,應根據射源強度大小,并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劃出安全防護區范圍界線。

5.射線作業人員必須在安全防護區界線四周設置警戒標志,并設專人監護,防止其它人員進入安全防護區界線內。

6.白天設置用紅黃小旗組成的警繩,其中黃色小旗上寫著“射線作業,注意安全”字樣;繩子距地面高度80cm—100cm。

7.夜間工作,除警繩外還需設置警燈,均勻分布在安全防護區界線四周。

8.操作前應檢查主機、附件、備件是否完好;γ射線探傷機應用劑量儀測試γ射源是否在主機內,屏蔽是否良好;特別要注意檢查管(纜)和輸源導管有無砸扁,伸縮性能;管內是否有異物或毛刺等,接頭是否有磨損或彎曲,若有異常,必須修復合格方可使用。嚴禁設備及附件帶病作業。

9.γ射線探傷機每天工作結束后,必須將裝有射源的主機送回固定的源庫內,不允許在現場存放。

10.使用γ射線探傷機作業時,必須有劑量儀,對整個工作過程進行不間斷監測。

11.劑量儀按規定定期送有關部門進行校驗。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12.操作人員接受的劑量不得超過國家標準規定,操作人員應具有明確的自我防護意識。

13.正常情況下,射線作業人員接受的劑量應控制在1mSv/µ之內。

14.操作人員工作時,必須穿個人防護服和佩戴個人劑量報警儀。工作時佩戴個人劑量元件牌,并定期交回職防部門。

15.γ射線作業人員應定期進行職業性體檢,體檢不合格者應給予適當的處理或脫離射線作業崗位。

16.γ射源應統一存放在γ射源庫的專用儲源箱內,并不得與易燃、易爆和腐蝕性物質一起存放。

17.γ射源由專人保管,源庫門設兩道安全鎖,鑰匙必須由兩人分別保管,兩人共同到時方可開門取源。

18.γ射源出入庫必須嚴格執行領用、交接制度,認真做好登記、簽字和記錄。

γ射線機操作規程

1.按公司《γ射線探傷安全操作規定》取得體檢合格和操作及安全衛生防護培訓合格并通過空機模擬操作、切實掌握操作技能的人方可進行γ射線操作。

2.將γ射線機運到現場后,選擇平衡牢固的地方安放好主機并指定出輻射頭安置的位置。依據輻射頭的位置確定防護場半徑,并沿防護場界限設置警戒標志。

3.將輸源導管輻射頭安放在所需探傷部位,并用固定夾(架)牢固地固定好。認真檢查輸源管有無砸扁或其他異常現象,彎曲半徑一定要大于500mm。鋪設控制導管,彎曲半徑不得小于900mm。認真檢查控制部件各接頭是否磨損(彎曲),操作是否靈活,有無卡死現象,行程計數是否回零。

4.打開計量儀,確定其工作狀態良好,通知主機手在計量儀的監測下,取下主機體“護套”將傳輸軟管軸端部的陽極頭與屏蔽連桿的陰極頭相連接關檢查陰極頭連接情況同時將軟管接頭插入機體輸入端。

5.主機手將機體的輸出端、“封堵”卸下,同時將輸出端接頭旋入機體的輸出端再將輸源導管接頭插入輸出接頭并檢查是否牢固。

6.以上操作完畢后,用該機專用鑰匙將主機上的安全鎖打開,旋轉機體上的搬把呈紅色標志處,并推至紅色標志上端。

7.全體操作人員撤到輸送導管手搖機構安放處,付機手確證劑量儀工作狀態良好,主機手在劑量儀監測下,穩定快速地搖動手柄、將源送至曝光位置,在搖動過程中,付機手觀察劑量儀指示應是劑量突然增大,繼而隨源被送出的距離增加而劑量逐漸減少到一定值,若使用周向或單向曝光頭,劑量應明顯下降,當發現異常情況時,應及時予以處理。

8.主機手在搖動手柄時,觀察行程計數器,當源快到曝光位置時,用力不要過猛,搖不動(即到位)停止搖動。注意計數器上顯示的該數是否與輸源管相符(前段為到位行程5m,加長后段到位行程為8m)。該數不符時,應立即出來,全體人員進入緊急源泄漏處理。躲在屏蔽物后面或在控制室內,同時用表記錄曝光時間。

10.曝光結束后,主機手反向搖動手柄,直到搖不動為止。注意行程計數器的顯示該數應為零,否則,應按緊急源泄漏處理,付機手應注意監測,在此過程中劑量儀的讀數逐漸升高,然后回到本底值。此時,源已回到主機內。這時,主機手將機體上搬把推到紅色標志下端再旋至綠色標志處。

11.付機手用劑量儀進一步檢查源是否已回到安全屏蔽位置。當計量儀指示區表示發生緊急源泄漏處理。

12.需再次曝光時,同樣將搬把推旋至開,曝光結束后,將搬把推旋至關、每次曝光重復以上步驟。

13.當移動工作場所、需拆卸下前后端軟管時,應由原安裝人員拆卸,此時除關閉“閉鎖”外,同時必須由主機手將安全鎖壓下鎖好。在曝光透照時仍按2—10規定順序操作。

14.當使用自動電控裝置時,必須熟練其程序,檢查電源線接頭,自控裝置與主機連接管接管是否正常、牢固。

15.工作結束后,應由原安裝人員將γ源收回到機體內,將搬把推旋至關的位置,安全鎖壓下鎖好,取下機體兩端的軟管和輸出端接頭,裝上“護套”和“封堵”,使機體密封可靠。工作中的儀器工作情況應由記錄員做好記錄,應認真填寫“射線機運轉記錄表”。最后將主機送回射源庫,辦好交接手續。

γ射源泄露事故的緊急處理

1.本預案適用于我公司范圍內銥-192同位素放射源作業時的事故處理。

2.射線作業人員上崗前必須經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并能熟練掌握γ射線探傷機的操作原理和技能,嚴格執行公司《γ射線探傷安全防護管理規定》。

3.作業時一旦發生事故,作業人員應立即上報班長、安全部門和保衛部門,并成立由主管領導、探傷班長、主機手、γ源庫管理員和安全、保衛、施工等部門組成的事故處理小組,直接負責處理事故。

4.應立即疏散現場人員,保證人員不受大劑量照射。保衛部門應負責保護好事故現場,事故發生區域內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更不得使射線源丟失,并用明顯標志標出防護警戒區,設立監護人。

5.事故處理小組應立即分析事故,弄清放射源所在位置,制定出處理方案,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并組織實施。

6.對于分析清楚的事故,一般采取以下措施:

1)發生在探傷間的事故,立即撤離所有人員,將探傷間封閉并報請有關專業人員處理。

2)發生在探傷間以外的事故,如確認放射源卡在輸源管內,可用鉛罩將輸源管罩住,并采用遠距離操作,同時用儀器進行監測。當確認源已置于鉛罩內,用機械方法將輸源管切斷,迅速用長臂鉗將帶有放射源的輸源管段放入已準備好的鉛罐內封存,并立即轉移到安全的地方或專業廠家處理。

3)如確認源已掉出輸源管,在可確定源位置的情況下,可用長臂鉗迅速將源夾入已準備好的鉛罐內封存,并立即轉移到安全區域或送專業廠家處理。

4)對于較復雜的情況,可用儀器監測出安全范圍,設置警戒區,立即報請專業人員處理。

7.事故處理過程中,處理人員應盡量穿戴好鉛衣等防護用品。作業時間盡量利用墻角、建筑物等屏障物防護,動作迅速,盡量縮短作業時間,必要時可采用多人輪流作業的方式。作業時盡量遠離放射源,嚴禁用身體任何部位直接接觸放射源。

8.事故處理過程中,處理人員應佩帶個人劑量儀和劑量牌,對一次受照有效劑量當量超過50mSv的人員,應給予醫學檢查;對一次受照有效劑量當量超過100mSv的人員,應及時給予醫學檢查和必要的處理。

9.及時做好事故處理的各項資料的記錄,以備匯報、存檔和查詢。

篇2:商場燃氣安全使用管理規定

商場燃氣安全使用管理規定

為確保燃氣的安全使用,維護保障商場的正常經營秩序和利益,防止因燃氣使用不當發生火災,特制定本規定:

1、氣使用部門定期對燃氣管道及燃氣具進行安全檢查,杜絕因設施及設備的損壞、帶故障運行造成的安全隱患,發現損壞、銹蝕立即采取有效防護措施,并及時上報有關部門。

2、燃氣操作人員上崗前應由所在部門對其進行燃氣安全操作培訓,作到"二知三會"。

一知:燃氣安全使用規定二知:燃氣具構造

一會:燃氣安全操作使用二會:保養維護燃氣具

三會:發現隱患,處理意外險情

3、涉及使用燃氣的部門,須設有專職安全員,負責燃氣的日常管理。

4、燃氣具必須由專職操作人員使用,任何與燃氣操作無關或與之工作無關的人員,不得進入燃氣操作間。

5、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對燃氣管道、閥門、開關、計量表、灶具私自拆改,使用燃氣具嚴格按照先點火后開氣的順序進行操作。

6、定期清洗燃氣操作間的排煙道,避免因排煙道積油、積污過多而引起的火災事故。

7、燃氣操作間要保持良好的通風,發現燃氣外泄時,要采取應急措施,開窗、開排風扇,加大通風量,嚴禁吸煙、開燈、動火。

8、每日班前、班后燃氣使用部門要對燃氣操作間進行安全檢查并要有文字記錄。

9、對安保部門配置于燃氣使用區域內的消防器材需妥善保管,不得挪做它用,對閑置燃氣灶具要經常進行安全檢查。

篇3:安全帶使用管理規定

安全帶是用來保護高空及高處作業人員人身安全的重要防護用品之一,正確使用安全帶是防止現場高空工作人員高空跌落傷亡事故,保證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加強安全帶的日常使用管理,對保護工作人員人身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使用安全帶的規定:

1、凡進入生產工作場所,在距地面1.5米及以上的工作都應視作高處作業。

2、凡在沒有腳手架或者沒有欄桿的腳手架上的高處作業,必須使用安全帶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

3、凡在架構、主變、桿塔及其它高處作業而又有換位的工作,不但應使用安全帶還應使用安全繩。

4、安全帶及安全繩不得用于吊送工具材料或其它工作用具。

二、安全帶的日常管理規定:

1、安全帶應在每次使用前都應進行外觀檢查。

2、對使用中的安全帶每周進行一次外觀檢查。

3、安全帶每年要進行一次靜負荷重試驗。

4、安全帶每次受力后,必須做詳細的外觀檢查和靜負荷重試驗,不合格的不得繼續使用。

5、安全帶上的各種部件不得任意拆掉,更換新繩時要注意加繩套。

6、使用頻繁的繩,要經常做外觀檢查,發現異常時,應立即更換新繩。帶子使用期定為3至5年,發現異常,應提前報廢。

7、安全帶使用2年后,按批量購入情況,抽驗一次,圍桿帶做靜負荷試驗,以2206N(225Kgf)拉力拉5min,無破斷可繼續使用。懸掛安全帶沖擊試驗時,以80kg重量自由墜落試驗,若不破裂,該批安全帶可以繼續使用,對抽試過的樣帶,必須更換安全繩后,才能繼續使用。

三、安全帶的正確使用方法:

1、安全帶應系在腰下面、臀部上面的胯部位。

2、安全帶的小皮帶系緊,這樣在高處作業時,腰部不易受傷。

3、安全帶要高掛低用,注意防止擺動碰撞。使用3米以上長繩應加裝緩沖器,自鎖鉤用吊繩例外。

4、使用中的安全帶及后備繩應掛在結實牢固的構件上并要檢查是否扣好。安全繩要系在同一作業面上,禁止掛在移動及帶尖銳角不牢固的物件上,嚴禁低掛高用。

5、使用中的安全帶及后備繩的掛鉤鎖扣必須在鎖好位置。

6、由于作業的需要,安全繩超過3米應加裝緩沖器,這樣一旦發生高處墜落,能減少1/4的沖擊力,或者采用自鎖加速差式自控哭可以使墜落沖擊距離限制在1.5米以內。

7、緩沖器、速差式裝置和自鎖鉤可以串聯使用。

8、不準將繩打結使用,也不準將鉤直接掛在安全繩上使用,應掛在聯接環上用。

四、以下不正確使用安全帶的行為都應視為違章:

1、雙控安全帶系在腰部。(一旦發生高處墜落,墜落者腰部易受損傷)。

2、在高空作業時,只使用安全帶,不使用安全繩。

3、在作業轉移時,為圖方便,安全帶及安全繩都不使用。

4、安全帶低掛高用。

5、作業人員在附件安裝分項工程中,下瓷瓶卡導線時,安全繩扣在橫擔上,而安全帶扣在導線上。(若導線脫落,作業人員要受到嚴重傷害)。

6、為圖轉移方便,安全繩過長。(發生作業人中員墜落,腰部易受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