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使用氧氣注意事項
1.氧氣的性質
氧氣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廣泛的元素之一,已是生物賴于生存的物質。它以游離狀態存在于空氣中,按容積計算:空氣中含氧20.93%。氧還以化合狀態存在于水、礦物以及一切動物、植物體中。氧在常溫常壓下是無色透明、無味、無臭的氣體,比空氣略重。
在大氣壓力下,冷卻至-182.96℃時,氧氣凝結成天藍色、透明的易流動的液體:當溫度到-218.4℃時,則凝聚成藍色固體結晶。
氧的化學性質非常活潑,是強烈的氧化劑和助燃劑,它除了不與金、銀及惰性氣體氦、氖、氬、氪、氙等在一般情況下發生化合外,與其它物質都能化合生成氧化物。氧化反應的激烈程度取決于氧氣的濃度及壓力,如果氧化反應在純氧中進行,則過程非常劇烈,同時釋放出大量的熱。(如金屬在氧氣中反應,如果增加氧的純度和壓力會使氧化反應顯著加劇,金屬的燃點隨著氧氣壓力增高而降低),氧氣與可燃氣體(乙炔、氫、甲烷等)以一定比例混合時,遇火會發生爆炸。氧經壓縮后,在輸送的過程中,如有油脂,氧化鐵屑或小粒燃燒物(煤粉、炭粒或有機纖維)存在,隨著氣流運動與管壁或機體發生摩擦、撞擊,會產生大量摩擦熱,導致管道、機器燃燒。
2.氧氣軟管的選用
2.1氧氣軟管由膠管內、外膠層和中間棉織纖維層組成,整個膠管需經過特別的化學處理,以防止其高度燃燒性。膠管的制造、保存、運輸和使用應注意下列安全要求:
2.1.1膠管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阻燃特性;
2.1.2在保存、運輸和使用膠管是必須注意維護,保持膠管的清潔和不受損壞;如:避免陽光照射,雨雪浸淋、防止與酸、堿、油類及其他有機溶劑等影響膠管質量的物質接觸。存放溫度為-15-401℃。距離熱源應不少于
1M,如果由于保存和使用時維護不善,或膠管使用日
久老化脆硬,這些膠管硫磺質被分解出來,常常會因此引起回火爆炸事故;
2.1.3新膠管在使用前,必須先把膠管內壁滑石粉吹除干凈。在使用中應避免受外界擠壓和機械損傷,也不得與上述影響膠管質量的物質接觸,不得將管身折疊;
3.氧氣管道的脫脂
壓縮氧氣接觸到少量的油脂會立即劇烈燃燒而引發爆炸,因此氧氣管道的管子、配件、墊料及所有與氧氣接觸的材料都必須在安裝使用前進行嚴格的脫脂。
3.1脫脂劑
常用的脫脂劑的性能及用途可見下表:
常用脫脂劑性能用圖表
脫脂劑名稱適用范圍附注
工業二氧乙炔
C2H3CL2金屬件能水解成微量鹽酸
工業四氯化碳
CCL4黑色金屬、銅和非金屬件在水和金屬共同存在時,能發生水解生成微量鹽酸,與某些
灼熱輕金屬起強烈的分解反應,甚至爆炸工業三氯乙烯
C2HCL3產
品不許含穩定劑
金屬件含穩定劑的純三氯乙烯對一
般金屬無腐蝕
工業酒精
C2H5OH濃度
不低于
95.6%
脫脂要求不高的設備和零部件脫脂能力較弱
3.1.1二氯乙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在一定條件下能發生水解生成微量鹽酸,所以需要脫脂的管道和附件必須不含水分,否則會造成腐蝕;
3.2脫脂方法
管道脫脂前應將管道表面的鐵銹、油污及有機物去掉,然后再用脫脂劑脫脂。
3.2.1管子內表面脫脂,可在管內注入溶劑,管端用木堵或其它方法封密。灌入溶劑后把另一端也堵塞,平放保持水平位置15-20分鐘;在此時間內將管子流動3-4次:然后將脫脂劑?導入容器中;也可將管子傾斜在架上,然后用鐵絲將絨布捆住從管子中穿過,然后將脫脂劑導入管中,拉動鐵絲反復數次進行;
3.2.2當管子內外均需脫脂時,應將脫脂劑倒在特制槽中,將管子放入溶液內15-20分鐘,?在這個時間內把管子轉動數次,并用刷子清洗;槽子應有密封蓋,防止脫脂劑揮發,大口徑管子可用擦拭法擦洗;
3.2.3閥門在脫脂前應研磨試壓合格,再拆成零件,在脫脂劑內浸泡1-1.5小時,用紗布洗凈為合格;螺栓與金屬墊片用同樣方法脫脂,不便浸泡的閥門殼體,可用擦拭法進行;
3.2.4非金屬墊片的脫脂,應使用四氯化碳溶劑,墊片進入溶劑內1.5-2小時,然后取出懸掛在空氣流通處或通風裝置內逐個分開吹干,直到無溶劑氣味為止;
3.2.5脫脂件應在脫脂后及時將其內部的液態脫脂劑排放盡,可用清潔無油干燥的空氣或氮氣吹干;對易燃溶劑,應用純度大于
95%氮氣吹干;禁止用蒸發干燥的方法清除殘液;
4.氧氣的安全輸送及管理
4.1輸送氧氣過程中的火災危險性
輸氧管道的閥門引起燃燒和爆炸事故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氧氣管道中的鐵銹、焊渣及其他雜質與管道內壁摩擦,或與閥板、彎管沖撞以及這些物質間的相互沖撞,產生高溫而燃燒。其危險性與雜質的種類、粒度和氧氣流速有直接關系,如:管道中混有氧化鐵皮或焊渣,而氧氣在管道中的流速為
44米每秒時,或雜質為無煙煤
而氧氣流速為
13米每秒時。也能使管壁燒紅。鐵粉的粒度與燃燒溫度的關系如下表所列:
粒度(目)溫度(℃)
10-20421
20-30408
30-50392
100385
200315
4.2氧氣管道及其配件中的油脂、溶劑和橡膠等可燃物質,在高純度和高壓力的氧氣流中會
迅速燃燒,其燃點如下表所示:
幾種可燃物在氧氣中的燃點
名稱氧氣中的燃點℃
潤滑油273-305
鋼紙墊304
橡膠130-170
氬橡膠474
三氯乙烯392
聚四氟乙烯507
5.氧氣使用及氧氣設備維修要求
5.1生產車間要保持整潔。油紗頭、油抹布等應定時清除,潤滑油應貯存在隔離處,廢油要及時收集處理,接觸氧氣的工人受傷或衣服上沾染油脂應隨時洗凈或將衣服換掉,以免發生危險;
5.2氧氣的閥門使用等必須由專人負責;
5.3氧氣閥門的開啟必須緩慢進行,操作時人員應站在閥門的側面,采用帶旁通閥的閥門時應先開啟旁通閥。使下游側先充壓,當主閥兩側壓差小于等于
0.3MPa時再開啟主閥,且開
關氧氣閥門的人員不得戴占有油污的手套;
5.4閥門在未經專業人員許可時,不得亂動;
5.5閥門按規定開啟后,禁止非調節閥門做調節使用;
5.6氧氣管道著火時,應立即切斷上側氣源;
5.7碳鋼氧氣管道應每
5年進行一次吹掃,每
5年進行一次管壁測試;主要測定彎頭及調節
閥后的管道;(我公司現氧氣管道全部更換為不銹鋼管)
5.8使用濕氧的用戶應定期對管道進行排水作業;
5.9對氧氣管道進行動火作業前,須先制定動火方案;其內容包含負責人,作業流程圖操作方案安全措施人員分工監護人化驗人等,并經有關部門確認后方可進行;(氧氣含量必須控制在21%以下;)
5.10對氧氣管道或閥門等進行維修作業時應將氧氣進行排空,,確認壓力降為零后方可進行作業,作業前必須將工具及備件等進行嚴格的脫脂處理,以免發生燃燒爆炸;
5.11對氧氣管道閥門及管道進行維修時,維修人員不得戴占有油污的手套;維修工具必須是專用,且進行嚴格的脫脂;
5.12在氧氣維修點周圍
10M范圍內不得有明火作業,且維修人員及監護人員的通信工具必須處于關閉狀態;閑雜人員必須請出境界范圍之外;
5.13如果對氧氣軟管或單向閥的更換應用氮氣對軟管及單向閥進行吹掃,以免軟管內的雜質堵塞管路,發生安全事故;
5.14維修氧氣閥門及管道的備件嚴禁使用橡膠墊。
6.氧氣的壓縮
氧氣最大壓縮比
1:6;最高工作壓力:
35MPa;
氧氣是一種極活潑的元素,幾乎能與一切物質相化合氧氣是化學性質非常活潑的氣體,使用不當,易造成燃燒或爆炸類嚴重事故,所以在使用氧氣時必須嚴格遵守設備所規定的設備操作規程進行操作,確保氧氣的安全使用與管理。
篇2:氧氣減壓器使用注意事項
氧氣減壓器使用注意事項
氧氣減壓器一般是瓶裝氣體的減壓裝置,為了使鋼瓶內的高壓氣調節成工作時的低壓,而且使用過程中能保持低壓的穩定,因此要使用氧氣減壓器。使用氧氣減壓器時需要注意多個問題,下面小編就來具體介紹一下氧氣減壓器使用注意事項,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氧氣減壓器的使用注意事項
1、安裝減壓器之前,要略開氣瓶閥門吹降污物,以防灰塵和水份帶入減壓器內,然后才能裝上減壓器。在開啟氣瓶閥時,操作者不應站在瓶閥出氣口前,以防止高壓氣體突然沖出傷人。
2、應預先將減壓器調壓螺絲旋松后才能打開氣瓶閥,開啟氣瓶閥時要緩慢進行不要用力過猛,以防高壓氣體損壞減壓器及高壓表。
3、開啟氣瓶閥后,檢查各部位有無漏氣現象,壓力表是否工作正常,待檢查完畢后再接軟管。
4、調節工作壓力時,應緩緩地旋轉調壓螺絲,以防高壓氣體沖壞膜片或使低壓表損壞。
5、減壓器上不得沾染油脂,如有油脂必須控拭干凈后才能使用。
6、減壓器在使用過程中,如發生凍結,應用熱水或蒸氣解凍。不許用火烘烤。
7、停止工作時,應關閉瓶閥,并把減壓器內的氣體慢慢放盡,并使調壓彈簧處于自由狀態。
8、減壓器必須定期檢查,壓力表必須定期校驗,以確保調壓可靠和讀數準確。
9、氧氣減壓器和乙炔減壓器不和相互換用。
10、乙炔減壓器的工作壓力不應該大于0.1MPa.。
篇3:氧氣高壓鋼瓶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項
使用方法
1.使用前要檢查連接部位是否漏氣,可涂上肥皂液進行檢查,調整至確實不漏氣后才進行實驗。
2.使用時先逆時針打開鋼瓶總開關,觀察高壓表讀數,記錄高壓瓶內總的氧氣壓,然后順時針轉動低壓表壓力調節螺桿,使其壓縮主彈簧將活門打開。這樣進口的高壓氣體由高壓室經節流減壓后進入低壓室,并經出口通往工作系統。
3.使用結束后,先順時針關閉鋼瓶總開關,放盡余氣后,再逆時針旋松減壓閥。
注意事項
1.由于氧氣只要接觸油脂類物質,就會氧化發熱,甚至有燃燒、爆炸的危險。因此,必須十分注意,不要把氧氣裝入盛過油類物質之類的容器里,或把它置于這類容器的附近。
2.將氧氣排放到大氣中時,要查明在其附近不會引起火災等危險后,才可排放。保存時,要與氫氣等可燃性氣體的鋼瓶隔開。
3.禁止用(或誤用)盛其它可燃性氣體的氣瓶來充灌氧氣。氧氣瓶禁止放于陽光曝曬的地方。
4.不可將鋼瓶內的氣體全部用完,一定要保留0.05MPa以上的殘留壓力(減壓閥表壓)。
5.使用時,要把鋼瓶牢牢固定,以免搖動或翻倒。
6.開關氣門閥要慢慢地操作,切不可過急地或強行用力把它擰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