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責任督學學校工作實施方案
丿曹小學責任督學學校工作實施方案
指導思想:
為配合市局教育督導工作規范化、常態化、制度化,促進我校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推動教育事業優質、均衡、協調發展。
學校職責:
1、與責任督學保持聯系,提供教育督導信息,舉行重大活動邀請責任督學觀摩、巡視。
2、在開展教育督導工作時,要主動配合、支持責任督學工作,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并為責任區督學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
3、學校收到責任督學反饋的督導報告或整改通知書后,應當針對存在的問題,認真進行整改,并在15個工作日內將整改情況書面報告責任督學,同時抄送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
4、學校對督導意見有異議的,可以向責任督學當面作出解釋和說明,也可向市人政府教育督導室或市教育局提交書面復核申請。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或教育局收到復核申請后,應當作出書面答復。
保障機制:
1、成立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
2、定期研究督學工作。召開專題會議,了解責任督學的工作狀況,分析和研究督學反映的情況、問題、建議,并落實整改方案,具書面報告和整改情況報告。
3、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為責任督學工作創造必要的物質條件和經費保障。
篇2:幼兒園園長負責制實施方案
垛梁幼兒園園長負責制實施方案
垛梁鎮中心幼兒園實行園長負責制,園長是幼兒園行政負責人,對園的教育教學和行政工作全面負責、統一領導;教代會教職工參與園工作的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園長的主要職責
垛梁鎮中心幼兒園實行園長負責制,園長主持園工作,對政府主管部門承擔管理園的責任,對園的教育、教學和行政工作全面負責、統一領導。副園長協助園長工作。
園長職責
一、根據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及教育行政部門的要求,從本園的實際出發,制訂幼兒園章程和發展的階段目標和措施,切實組織實施,不斷提高保教質量和辦園效益。
二、發揮副園長的助手作用,明確中層干部崗位職責,加強管理,團結協調,形成合力。
三、全面負責幼兒園教育、保育、科研工作,領導教職員工不斷探索辦園規律,深化課程改革,加強教學管理,開展教學研究,努力提升保教質量和管理水平。
四、根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規定,按照單位自主用人等原則,結合幼兒園實際聘用教師,簽訂聘用合同;制定幼兒園內部管理改革方案,按規定程序組織實施。負責師資隊伍建設,制訂幼兒師資隊伍建設方案和培訓計劃,通過多種途徑,不斷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采取有力措施,加快青年教師隊伍的管理,建立優化師資隊伍的長效管理機制。
五、加強幼兒園的科學管理,組織制定和實施幼兒園各項規章制度,并認真檢查執行情況。
六、負責總務后勤工作,貫徹勤儉辦學原則,堅持為保教工作和教職員工服務的方向;建立健全財務規章制度,嚴格財務管理,合理編制預算;加強園產管理,提高資金和教育資源使用效益;搞好校園環境建設,關心教職員工的生活,不斷改善辦園條件。
七、發揮幼兒園的積極作用,參與社區教育活動,并依靠社區努力促進幼兒園教育、家庭教育、社區教育的協調一致,形成良好的育人環境。
八、主持園務會議,研究有關全園性問題,進行決策,并付諸實施。
九、配合黨支部做好教職員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積極發揮工會、青年、婦女等群體組織的作用,支持群體組織開展各項活動。
十、處理園長職權內的其他一切事務。
來源:制度大全
來源:制度大全
篇3:小學語文課堂自主學習研究課題實施方案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自主學習研究》課題實施方案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反對填鴨式,注入式,教學,解放學生的思維,尊重學生的人格,發展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已經成為廣大教育者的共識。面向新時代的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掌握知識。更重要是掌握方法,學會如何學習,實現有“學會”到“會學”的轉變,在學習上獲得主動,自主和獨立。
二、課題研究的依據
1.建構主義認為:學習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獲取知識的過程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自主學習是一種主動的、建構性的學習過程。是學習所必備的能力,是學習所必須的條件。是學習活動開展的方式,是學習活動組織的模式。
2.自主性學習:是指學生為主體支配自己權力的意識、能力,集中表現為自尊、自立、自強等自我意識以及自我激勵、自我調控、自我評價的能力等,充分體現了個性化學習。心理學家布希爾指出,創造力的形成離不開個性這一因素。無數事例證明,有個性的人,才有思想,屬于自己的獨特思想,才有奇才,才能創造。
三、研究目標及內容:
1.通過研究,在各學科教學中構建新型自主學習教學樣式及其策略。
2.通過研究,致力于培養、提高學生獨立自主地獲取知識、信息的能力、創造性地運用知識、信息的意識和能力。自主學習,使身心得到和諧發展。具體表現為:
(1)具有獨立學習的意識和一定的能力。即對所學內容感興趣,樹立學好知識的責任感,并能主動參與學習活動,體驗到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感。
(2)能在自我激勵下不斷學習。這種自我激勵表現為:在學習上有自信心,相信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價值,并奮發自強,不甘落后。
(3)創造性地學習。不滿足獲得現成的答案或結果,對所學內容能展開獨立思考,進行多向思維,能創造性地運用所學到的內容去適應新的財政部,探索新的問題,拓寬自己的視野。
(4)培養責任感。就自主性的個性層面,我們要培養學生的自信與自尊,社會層面,我們主要發展學生對社會價值的體認和形成一定的責任感。
3.通過,轉變、更新教師的教學觀、質量觀、人才觀等教育觀念,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培養一支科研型的教師隊伍,形成融科學性。
四、研究對象:
1-6年級學生
五、研究方法:
1.被試的研究方法與組織形式。
在設計方案時,我們考慮支要切實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課堂教學中有關鍵的操作行為,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也考慮支建構主義理論(課題理論依據之一)本身的特點,在研究方法上我們采用個案分析法和行動研究法相結合。同時,實施三大策略:學習理論,尋找研究的支撐點;解讀案例,通過解讀,進一步提升理念;總結經驗,在研究中提練本質,對經驗進行系統化。
2.實驗變量的操作方法
“教學中開展自我學習”,不僅是在課堂教學中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各種學習活動,更主要的是使學生獲得自主發展動力和能力。對學生而言,主要是獲得理智的挑戰。這里,“自主”不僅是課堂教學的載體,而更多地看作課堂教學的目標。無論是語文、數學還是英語等其它課程,新的課程標準都把經歷、體驗、嘗試、探究作為教學目標最為重要的行為動詞。因此,我們也把這一過程作為課堂教學的目標,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活動中去發現,去經歷,去探究。我們讓自主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根基,成為能力生成的橋梁,成為情感態度價值觀成長的渠道。
3.變量的控制與觀測
影響學生學習方式形成因素包括顯性的和隱性的,我們用定期進行問卷調查、召開學生家長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及時了解分析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轉變情況(強調:不僅僅是根據成績的數據)。其中問卷測評形式一般屬于半投射式或半開放式,這樣能夠比較真實地反映學生的自主能力發展狀況,以便及時總結以制訂后繼策略。
六、組織機構:
負責人:戴艷平、楊紅英、
主研人員:陳錫銀、劉超、陳青、沈和、顧明剛、徐榮海、魯瑩瑩
劉冬、李建平、江曄、王軒、徐黎明
七、研究計劃進度
1.20**.10-20**.2(起始階段):文獻研究,課題論證,開題。
(1)20**.10-20**.12成立課題組,收集與課題相關的資料。根據課題研究的需要,對課題組成員進行理論與技術的培訓。
(2)20**.1-20**.2完成課題研究的設計和論證工作。
2.20**.3-20**.9(全面實施階段):實驗班教師進行課題研究,階段總結,調整、修正方案及操作過程
(1)20**.3對實驗班學生采用新的學習方式,著手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學生進行調查。
(2)20**.4.推出自主學習研討課,培訓學習。
(3)20**.5推出多節研討課,組織教師對課列進行分析,不斷改進策略和方法。
(4)20**.6根據研究情況寫出論文,寫出階段性的研究報告一份。
(5)20**.7寫出個案分析和論文各一篇,總結自主性學習的策論和方法。
在研究的過程中,不斷收集校本教材的有關資料,進行中期評估。
3.20**.10-20**.1(總結階段):召開課題鑒定會,結題。
(1)20**.10針對中期評估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完善方案,深化研究,
(2)撰寫研究報告,研究成果結集成冊。
(4)進行校內經驗交流;
(4)邀請專家對課題進行結題論證。
八、研究成果及展示方式
1.我們覺得,小學語文開展自主學習研究,師生雙方的智慧均在教學中得到了提升。
實驗為課程的動態生成構筑了一個平臺,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了一個站臺,為學生自主能力的提升展示了一個舞臺。經過三年課題實驗,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合作的互動中,實驗班的學生大多數具備了良好自主學習習慣,交流討論時表現出極強的主動意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發展。真正讓學生喜歡語文,會學語文。自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創造了一個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的主動性充分發揮,從而使自主學習真正落到實處。從而提高我校的語文教學質量。
2.研究成果展示方式
(1)課堂教學展示
(2)撰寫論文及實踐成果
(3)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