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數學課前預習習慣培養課題實施方案

數學課前預習習慣培養課題實施方案

2025-04-13 閱讀 9656

  “數學課前預習習慣培養”課題實施方案

  一、問題的提出

  數學課要不要預習這個傳統的話題一直是引發廣大數學教師爭論的一個焦點。當前初中數學教師中主要存在著這樣兩種觀點:一是怕,怕浪費時間,認為學生自己看書看不懂。因此,數學課堂有時呈現出“滿堂灌”,總認為教得越多越好,常常忽略預習,其效果并不是很好。其實仔細想一想,學生沒有時間預習,他的潛力也就發揮不出來,就會等待老師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中,學生的思路自然就會跟不上。二是不知道如何下手。雖然知道了預習的重要性,但是卻苦于不知道用何種方法來指導學生預習才能取得預設的效果。于是,產生了以下幾種后果:預習要求不具體,預習不到位;沒有預習方法,學生無從下手;布置了預習作業,第二天上課的時候老師卻不管不問,讓學生感覺預習、不預習一個樣,得不到及時的反饋。

  初中的學生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如果對學生的預習方法加以指導,學生就能掌握一定的預習方法,學生預習時學生會努力搜集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來理解、分析新知識,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好習慣,能更好的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課題的界定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維進入數學課堂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這就是要求學生進行課前預習。預習是學習過程中的第一步,是他們自己摸索,自己動腦,自己理解的過程,也是他們自學的過程。因此,預習是上好數學課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必要途徑,更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益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引導學生養成基本的預習習慣,掌握基本的預習方法,然后逐步放手讓學生學會自主、獨立地探索知識,嘗試自主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理念。

  三、研究的目標與內容

  1.通過調查問卷了解初中學生的預習興趣、預習態度、預習能力、預習習慣等現狀,從中發現存在問題。再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制定出可行的培養計劃。

  2.思考數學的預習有哪些自身的特點,與學生一起探究適合學生的、切實可行的、具有實效的數學預習的方法。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其終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3.研究布置學生進行預習后,如何有效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反饋,爭取取得預設的效果,激發和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

  4.使學生學會預習、樂于預習、學會學習,提高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及學生主動預習的習慣,全面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5.發揮學生預習的作用,真正實現“以學定教”和“雙主體互動”的有效課堂。

  四、研究的思路(課題研究的方法、實施步驟、時間安排及研究措施)

  研究步驟

  1.申報階段:(20**年12月):認真選題,學習、查閱有關資料,設計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分析,了解學生預習興趣、預習態度、預習能力、預習習慣等方面的現狀,形成調查報告,在此基礎上制定研究方案,申報課題。

  2.實施階段:(20**年12月-20**年4月):分析原因、制定對策、根據課題研究計劃深入開展各項數學預習習慣的培養,收集活動資料,撰寫相關論文。

  3.總結階段:(20**年5月-6月):收集整理課題的過程性資料。進行分析、歸納、提煉、總結,撰寫研究報告。

  研究方法

  (1)調查法:通過對學生進行調查,了解學生的預習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以便有針對性的預設研究計劃,也有利于在研究中對癥下藥。

  (2)行動研究法:此研究法將跟蹤本課題研究的全過程。通過不斷對如何指導學生自主預習,培養學生預習的習慣等方面的研究。

  (3)文獻資料法:學習初中數學教材教法、新課程標準等基本理論,吸收借鑒優秀成功的指導學生自主預習的教學理論及方法。

  (4)經驗總結法:及時進行小結,撰寫經驗總結,積累材料

  研究措施

  制定好研究方案、并對方案的實施進行調控,及時總結研究成果,確保課題研究正確、有效的開展。

  堅持學生“人人參與”促使教師課題研究的深入。經常學習有關理論,提高研究的策略和方法。

  加強課題研究,讓課題研究深入課堂。

  定期撰寫階段報告,積極探討,確保課題研究的進行。

  圍繞課題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是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是課題研究更好的為課堂教學服務。

  加強與同課頭老師的討論,精心設計實驗課公開課公開課的教案,推出優質課。

  五、預期成果:

  1.通過本課題研究,培養了學生主動預習的意識,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2.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科學的預習方法,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其終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4.真正實現“以學定教”和“雙主體互動”的有效課堂。

篇2:培養學生預習和復習習慣

培養學生預習和復習的習慣

有的老師認為,只有語文文科才有必要讓學生預習,可事實證明數學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一般是這樣安排學生預習的:第二天要上的例題,前一天下午就讓學生回家預習。預習時要求學生用筆勾出數學概念和結論,書上該填的地方自己獨立填好,如果遇到困難和不懂的地方,就寫在書上,第二天到校后與同學探討。預習完例題后,再看課后的練習自己會不會做,如果會做的獨立做一做。

課后復習也是必要的,如果不復習,久了知識就容易遺忘。因此,我要求學生每天回家要把當天所學的知識溫習一遍,該記住的要記住。

如果說課前預習對于優等生的效果會好得多,那么課后復習對于學困生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事實證明: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對于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