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技術組長個人思想總結
20*年10月個人思想總結
一、工作匯報
本年度我擔任現代教育技術組長,并兼任學校網絡管理員。9月份被學校校長室聘為信息處副主任,負責學校電化教育活動的組織和開展。
上半年擔任1個班的勞技教學和3個班的信息技術教學,下半年擔任1個會考班教學和4個班勞動技術教學。
二、思想匯報
我是*年12月19日被錫南高中黨支部接收為****預備黨員,今年12月15日,我向學校黨支部遞交轉正申請書。
一年來,我認真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和重要著作,特別是認真學習“****”重要思想,不斷提高自己,充實自己,嚴格按照黨員標準去要求自己,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努力把自己鍛煉成新時代的合格的共產黨員。
這一年中,我認真學習了《共產黨宣言》和******同志自*大以來所有的重要論述,特別是******同志“七一講話”以及在*大的工作報告。一年來,我積極參加黨組織的各項活動,虛心接受同志們的批評,注意在實踐中改正自己的缺點。但我還認識到,若嚴格按照黨員標準衡量,我在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在向周圍群眾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方面還有不足之處,今后要注意努力加強。作為預備黨員的我認識到自己還有很多不足,還有很多需要向身邊的同志學習請教,在日常工作中時刻注意向其他同志學習,尤其是向優秀黨員學習。我平時注意主動幫助其他同志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也在做的過程中得到鍛煉,增長了知識,提高了工作的能力。我在學校黨支部的指導、關心下,制作了學校“黨建在線”網站,理論聯系實際,落實到工作中來,1個月來,“黨建在線”受到學校師生的歡迎,訪問量非常大。
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學習中,我會在黨組織的關懷下,在同事們的幫助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缺點,取得更大的進步。我將努力工作,勤學苦練,使自己真正成為一個經受任何考驗的共產黨員。
三、主要活動及成績
*年2月份我設計制作學校主頁參加濱湖區中小學首屆校園網制作比賽獲得一等獎。
今年2月至3月春節假日期間緊張進行江蘇省勞技教材《識圖與鉗工》的修訂工作,9月修訂后教材在高一學生中使用。
*年3月負責無錫大市勞技《識圖與鉗工》操作考查試卷。
*年4月-5月組織輔導學生參加*年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和江蘇省信息學應用能力比賽。學校獲得*年江蘇省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最佳組織獎,輔導一名學生獲程序設計二等獎、二名學生獲得網頁制作優秀獎。
暑假7月-8月我被聘為無錫市*年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比賽《高中組參加決賽選手賽前集訓》班的主講教師,在無錫市光華私立學校對無錫市選手進行封閉式培訓。8月份被聘為無錫市*年暑期在職教師繼續教育培訓主講教師(dreamweaver4.0、asp動態網頁)。
*年7月輔導學生錢敏睿等三人參加*年第四屆江蘇省青少年奧林匹克計算機信息技術應用素質競賽中,榮獲二個二等獎、一個三等獎。
*年8月15日被濱湖區教育局聘任為計算機中學一級教師。
*年9月1日撰寫教學設計在*年無錫市中小學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教學設計評選活動中榮獲三等獎。
*年9月14日至17日,赴哈爾濱對哈爾濱十七中、哈爾濱六中等學校進行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考察。*年10月,在無錫市舉辦的“全國中小學基于網絡環境的教與學暨高中研究型學習研討會”上遞交論文《營造信息化環境--數碼校園的建設》一文獲二等獎,《新時期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實踐》一文獲三等獎。
*年9月至12月被無錫市電教館聘任為“江蘇省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希望之星無錫培訓班”高中網頁的主講教師。11月11日至14日參加無錫市教育系統首屆3com網絡技術培訓班學習。11月12日設計制作學校主頁參加無錫市首屆學校網頁設計比賽獲二等獎。*年11月-*年4月,擔任江蘇省高中勞動技術課《識圖與鉗工》的第二次修訂工作。
我積極組織和輔導學生參加*無錫市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活動,學校獲得電腦制作高中組團體總分第一名,我個人被評為*無錫市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優秀輔導員,輔導學生獲得3個一等獎、5個二等獎和6個三等獎。
篇2:現代教育學:期末總結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現代教育學-期末總結
1.“教育目的”的定義【40】
廣義:是指人們通過教育活動使受教育者在身心諸方面發生怎樣的變化,或達到怎樣的預期結果,它存在于一切教育活動之中。
狹義:是指學校教育目的,即一個國家或社會對各級各類教育對人才培養規格的總體要求。
2.現代教育目的的結構【42】
(1)國家的人才培養規格目的,是國家隊教育所要造就個體在質量規格上的總的規定和對教育培養的個體在從事社會職業時的各種基本素質的規定。
(2)學校培養目標。
(3)課程目標。
3.教育目的【56】
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規定:“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4.我國教育目的的精神實質【56】
(1)堅持教育目的的社會主義方向。
(2)“培養勞動者”是社會主義教育目的的總要求。
(3)“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是社會主義教育目的的教育質量標準。
(4)注重全民族素質的提高。
5.“應試教育”的定義【64】
應試教育是一種“考什么、教什么、學什么”的教育,它以分數或升學率作為教育質量的標準,突出教育的篩選、甄別功能,是一種“選拔適合于教育的學生”的教育。
6.“素質教育”的定義【66】
素質教育是根據社會經濟發展和人的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準為宗旨的教育。
7.素質教育的特點【66】
(1)以人為本。
(2)突出主體精神。
(3)面向全體。
(4)關注終身發展。
8.人的身心發展特點【71-72】
(1)發展的順序性。
(2)發展的階段性。
(3)發展的差異性。
(4)發展的不均衡性。
9.“多因素論”定義【74】
多因素論是與單因素論相對的一種學說,主張人的發展受遺傳、環境、教育的影響以及個人已有發展水平和主觀能動性的制約。
10.“內發論”定義【74】
內發論認為人類的心理發展完全是由個體內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預先決定的,心理發展的實質是這種自然因素按其內在的目的或方向而展現的。
11.“學校教育”定義【80】
學校教育對人發展的影響是有目的、有計劃實現的,因而對人的發展的作用是任何別的因素也無法取代的,學習教育對人的身心發展的作用正是通過實現個體的個性化和個體的社會化而得以實現的。
12.現代教育在人的個性發展中的作用【81-82】
(1)現代教育促進人的主體性的發展。
(2)現代教育促進人的個體特征的發展。
(3)現代教育促進人的個體價值觀的實現。
13.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90-92】
(1)學校教育的特點
①學習教育具有較強的目的性。
②學習教育具有較強的系統性。
③學習教育具有較強的選擇性。
④學習教育具有較強的專門性。
⑤學習教育具有較強的基礎性。
(2)人的發展的階段性。
14.現代教育的社會功能【107-115】
(1)現代教育的經濟功能。
①現代教育能有效提高勞動生產率。
②現代教育能為經濟的發展提供可能性。
③現代教育能促進經濟發展的全球化。
(2)現代教育的政治功能
①現代教育促進政治民主化。
②現代教育有助于政治信息的加工和傳播。
③現代教育有助于世界政治求同存異、共同發展。
④現代教育是影響社會流動的重要因素。
(3)現代教育的文化功能
①現代教育有利于對社會主流文化的批判和繼承。
②現代教育有利于文化的傳承、交流和多元文化的發展。
③現代教育有利于文化創新。
(4)現代教育的科技功能
①現代教育是科技人才培養的搖籃。
②現代教育有利于科技知識的傳承和創新。
③現代教育有利于國民科技意識和科學精神的養成。
(5)現代教育的人口功能
①現代教育可以控制人口數量,是控制人口增長的重要手段。
②現代教育可以改善人口素質,提高人口質量。
③現代教育可以使人口結構趨向合理化。
④現代教育有助于人口遷移。
15.現代教育的相對獨立性【115-116】
(1)教育是一種相對獨立的社會實踐活動。
(2)教育是一種具有歷史繼承性的社會實踐活動。
(3)教育具有跟社會發展進程不相適應的一面。
16.“教師”定義【123】
教師是根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需要,以自己的而知識、智慧和思想品德向青年一代傳播人類知識財富和思想意識,并把他們培養成一定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17.現代教師的職業特點【126-127】
(1)教師勞動的復雜性。
(2)教師勞動的創造性、重組性。
(3)教師勞動的示范性。
(4)教師勞動的長周期性和遲效性。
18.現代教師的素質【127-129】
(1)職業道德。
(2)基礎知識。
(3)教學能力。
(4)身心素質。
19.“教師角色”定義【129】
教師角色是指教師在跟學校課程有關的關系中所表現的一種身份并由此而規定的行為規范和行為模式的總和。
20.現代教師角色定位【133-135】
(1)由教書匠轉變為教育研究者。
(2)由獨白者轉變為對話者。
(3)由課程的執行者轉變為課程發展的主體。
(4)由學生學習的評判者轉變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
21.“師生關系”定義【149】
師生關系是指教師與學生在教育交往過程中所發生的聯系,最基本的是工作關系,表現為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工作關系,此外還有人際關系、情感關系、組織關系、心理關系和認知關系。
22.現代師生關系的特點【153-154】
(1)民主平等性
(2)互利互惠性
(3)合作對話性
23.“課程”定義【164】
課程作為學校教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實現教育目標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其本質內涵是指學校教育環境中,旨在使學生獲得的促進其身心全面發展的教育性經驗體系。
24.現代課程類型【174-177】
(1)德育課程、智育課程、體育課程、美育課程、勞動技術教育課程
①德育課程:思想品德課程、思想政治課程、道德課程、公民課程
②智育課程:
A.二分法:工具學科、知識學科
B.三分法:社會學科、自然學科、思維學科
C.四分法:語文學科、數學學科、自然學科、社會學科
(2)科目本位課程、相關課程、融合課程、廣域課程、核心課程、
經驗本位課程
(3)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
(4)正規課程、潛在課程、懸缺課程
25.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196-197】
(1)改變課程目標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2)改變課程結構過于強調學科本位和科目過多、缺乏整合的現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并設置綜合課程,以適應不同地區和學生發展的需求,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3)改變課程內容“難、煩、偏、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跟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4)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5)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教學實踐改進的能力。
(6)改變課程管理過于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模式,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26.“教學”定義【204】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組成的傳遞和掌握社會經驗的雙邊活動,具體而言,就是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的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同時身心獲得一定的發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27.“現代教學原則”定義【222】
現代教學原則是教學經驗的概括和總結。
28.現代教學原則體系建構【223-230】
(1)循序漸進原則
(2)因材施教原則
(3)啟發誘導原則
(4)聯系實際原則
(5)直觀性原則
(6)鞏固性原則
(7)量力性原則
29.一般教學方法【233】
(1)討論法
(2)發現法
(3)學導式教學法
(4)講授法
(5)實踐法
30.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252-255】
(1)備課
(2)上課
(3)作業的布置和批改
(4)課外輔導
(5)學業成績的考查與評定
31.“現代德育”定義【262】
現代德育即教育者根據現代社會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現代社會的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影響,并通過其品德內部矛盾運動,以使其養成與現代民主政治、市場經濟及現代法制等現代社會相契合及所期望的品德的教育活動。也就是說,現代德育是現代政治教育、現代思想教育、現代道德教育等方面的總稱。
32.學生品德結構【270】
學生的品德是一個立體的結構。在
這個結構中,底面道德認識、道德情感、
道德行為構成,頂端由頂端信仰構成。
當一定的道德認識和相應的道德情感
在道德行為的基礎上相結合,便會
構成一種高層次、高水平的品德。
德育就是促進學生的道德認識、
道德情感、道德行為的相互作用
和相互融合,最終達到形成
信仰的境界。
33.現代德育過程的特點【277-280】
(1)現代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進行社會活動與交往的過程,具有廣泛的社會性和很強的實踐性。
(2)現代德育過程是促進學生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發展的過程,即培養學生品德的過程,具有側重性和同時性。
(3)現代德育過程是教育與自我教育的過程,具有塑造性和能動性。
(4)現代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過程,具有漸進性和反復性。
(5)現代德育過程是一個多方面影響的復雜過程,具有可控性和不可控性。
34.“學校教育制度”簡稱“學制”的定義【306】
學校教育制度,簡稱學制,是指一個國家組織其學校教育活動的規則體系和各級各類學校體系。
35.我國現代學制的演變【309-310】
我國現代學制經歷了以下三個時期
(1)晚清的“癸卯學制”
(2)民初的“壬子癸丑學制”
(3)1922年的“壬戌(xū)學制”
36.我國現行學制的結構【311-312】
(1)幼兒教育
(2)初等教育
(3)中等教育
(4)高等教育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