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學:期末總結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現代教育學-期末總結
1.“教育目的”的定義【40】
廣義:是指人們通過教育活動使受教育者在身心諸方面發生怎樣的變化,或達到怎樣的預期結果,它存在于一切教育活動之中。
狹義:是指學校教育目的,即一個國家或社會對各級各類教育對人才培養規格的總體要求。
2.現代教育目的的結構【42】
(1)國家的人才培養規格目的,是國家隊教育所要造就個體在質量規格上的總的規定和對教育培養的個體在從事社會職業時的各種基本素質的規定。
(2)學校培養目標。
(3)課程目標。
3.教育目的【56】
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規定:“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p>
4.我國教育目的的精神實質【56】
(1)堅持教育目的的社會主義方向。
(2)“培養勞動者”是社會主義教育目的的總要求。
(3)“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是社會主義教育目的的教育質量標準。
(4)注重全民族素質的提高。
5.“應試教育”的定義【64】
應試教育是一種“考什么、教什么、學什么”的教育,它以分數或升學率作為教育質量的標準,突出教育的篩選、甄別功能,是一種“選拔適合于教育的學生”的教育。
6.“素質教育”的定義【66】
素質教育是根據社會經濟發展和人的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準為宗旨的教育。
7.素質教育的特點【66】
(1)以人為本。
(2)突出主體精神。
(3)面向全體。
(4)關注終身發展。
8.人的身心發展特點【71-72】
(1)發展的順序性。
(2)發展的階段性。
(3)發展的差異性。
(4)發展的不均衡性。
9.“多因素論”定義【74】
多因素論是與單因素論相對的一種學說,主張人的發展受遺傳、環境、教育的影響以及個人已有發展水平和主觀能動性的制約。
10.“內發論”定義【74】
內發論認為人類的心理發展完全是由個體內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預先決定的,心理發展的實質是這種自然因素按其內在的目的或方向而展現的。
11.“學校教育”定義【80】
學校教育對人發展的影響是有目的、有計劃實現的,因而對人的發展的作用是任何別的因素也無法取代的,學習教育對人的身心發展的作用正是通過實現個體的個性化和個體的社會化而得以實現的。
12.現代教育在人的個性發展中的作用【81-82】
(1)現代教育促進人的主體性的發展。
(2)現代教育促進人的個體特征的發展。
(3)現代教育促進人的個體價值觀的實現。
13.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90-92】
(1)學校教育的特點
①學習教育具有較強的目的性。
②學習教育具有較強的系統性。
③學習教育具有較強的選擇性。
④學習教育具有較強的專門性。
⑤學習教育具有較強的基礎性。
(2)人的發展的階段性。
14.現代教育的社會功能【107-115】
(1)現代教育的經濟功能。
①現代教育能有效提高勞動生產率。
②現代教育能為經濟的發展提供可能性。
③現代教育能促進經濟發展的全球化。
(2)現代教育的政治功能
①現代教育促進政治民主化。
②現代教育有助于政治信息的加工和傳播。
③現代教育有助于世界政治求同存異、共同發展。
④現代教育是影響社會流動的重要因素。
(3)現代教育的文化功能
①現代教育有利于對社會主流文化的批判和繼承。
②現代教育有利于文化的傳承、交流和多元文化的發展。
③現代教育有利于文化創新。
(4)現代教育的科技功能
①現代教育是科技人才培養的搖籃。
②現代教育有利于科技知識的傳承和創新。
③現代教育有利于國民科技意識和科學精神的養成。
(5)現代教育的人口功能
①現代教育可以控制人口數量,是控制人口增長的重要手段。
②現代教育可以改善人口素質,提高人口質量。
③現代教育可以使人口結構趨向合理化。
④現代教育有助于人口遷移。
15.現代教育的相對獨立性【115-116】
(1)教育是一種相對獨立的社會實踐活動。
(2)教育是一種具有歷史繼承性的社會實踐活動。
(3)教育具有跟社會發展進程不相適應的一面。
16.“教師”定義【123】
教師是根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需要,以自己的而知識、智慧和思想品德向青年一代傳播人類知識財富和思想意識,并把他們培養成一定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17.現代教師的職業特點【126-127】
(1)教師勞動的復雜性。
(2)教師勞動的創造性、重組性。
(3)教師勞動的示范性。
(4)教師勞動的長周期性和遲效性。
18.現代教師的素質【127-129】
(1)職業道德。
(2)基礎知識。
(3)教學能力。
(4)身心素質。
19.“教師角色”定義【129】
教師角色是指教師在跟學校課程有關的關系中所表現的一種身份并由此而規定的行為規范和行為模式的總和。
20.現代教師角色定位【133-135】
(1)由教書匠轉變為教育研究者。
(2)由獨白者轉變為對話者。
(3)由課程的執行者轉變為課程發展的主體。
(4)由學生學習的評判者轉變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
21.“師生關系”定義【149】
師生關系是指教師與學生在教育交往過程中所發生的聯系,最基本的是工作關系,表現為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工作關系,此外還有人際關系、情感關系、組織關系、心理關系和認知關系。
22.現代師生關系的特點【153-154】
(1)民主平等性
(2)互利互惠性
(3)合作對話性
23.“課程”定義【164】
課程作為學校教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實現教育目標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其本質內涵是指學校教育環境中,旨在使學生獲得的促進其身心全面發展的教育性經驗體系。
24.現代課程類型【174-177】
(1)德育課程、智育課程、體育課程、美育課程、勞動技術教育課程
①德育課程:思想品德課程、思想政治課程、道德課程、公民課程
②智育課程:
A.二分法:工具學科、知識學科
B.三分法:社會學科、自然學科、思維學科
C.四分法:語文學科、數學學科、自然學科、社會學科
(2)科目本位課程、相關課程、融合課程、廣域課程、核心課程、
經驗本位課程
(3)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
(4)正規課程、潛在課程、懸缺課程
25.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196-197】
(1)改變課程目標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2)改變課程結構過于強調學科本位和科目過多、缺乏整合的現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并設置綜合課程,以適應不同地區和學生發展的需求,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3)改變課程內容“難、煩、偏、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跟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4)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5)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教學實踐改進的能力。
(6)改變課程管理過于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模式,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26.“教學”定義【204】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組成的傳遞和掌握社會經驗的雙邊活動,具體而言,就是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的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同時身心獲得一定的發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27.“現代教學原則”定義【222】
現代教學原則是教學經驗的概括和總結。
28.現代教學原則體系建構【223-230】
(1)循序漸進原則
(2)因材施教原則
(3)啟發誘導原則
(4)聯系實際原則
(5)直觀性原則
(6)鞏固性原則
(7)量力性原則
29.一般教學方法【233】
(1)討論法
(2)發現法
(3)學導式教學法
(4)講授法
(5)實踐法
30.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252-255】
(1)備課
(2)上課
(3)作業的布置和批改
(4)課外輔導
(5)學業成績的考查與評定
31.“現代德育”定義【262】
現代德育即教育者根據現代社會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現代社會的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影響,并通過其品德內部矛盾運動,以使其養成與現代民主政治、市場經濟及現代法制等現代社會相契合及所期望的品德的教育活動。也就是說,現代德育是現代政治教育、現代思想教育、現代道德教育等方面的總稱。
32.學生品德結構【270】
學生的品德是一個立體的結構。在
這個結構中,底面道德認識、道德情感、
道德行為構成,頂端由頂端信仰構成。
當一定的道德認識和相應的道德情感
在道德行為的基礎上相結合,便會
構成一種高層次、高水平的品德。
德育就是促進學生的道德認識、
道德情感、道德行為的相互作用
和相互融合,最終達到形成
信仰的境界。
33.現代德育過程的特點【277-280】
(1)現代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進行社會活動與交往的過程,具有廣泛的社會性和很強的實踐性。
(2)現代德育過程是促進學生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發展的過程,即培養學生品德的過程,具有側重性和同時性。
(3)現代德育過程是教育與自我教育的過程,具有塑造性和能動性。
(4)現代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過程,具有漸進性和反復性。
(5)現代德育過程是一個多方面影響的復雜過程,具有可控性和不可控性。
34.“學校教育制度”簡稱“學制”的定義【306】
學校教育制度,簡稱學制,是指一個國家組織其學校教育活動的規則體系和各級各類學校體系。
35.我國現代學制的演變【309-310】
我國現代學制經歷了以下三個時期
(1)晚清的“癸卯學制”
(2)民初的“壬子癸丑學制”
(3)1922年的“壬戌(xū)學制”
36.我國現行學制的結構【311-312】
(1)幼兒教育
(2)初等教育
(3)中等教育
(4)高等教育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篇2:期末考試考風考紀總結班會方案
期末考試考風考紀總結班會方案
一.班會背景:轉眼大一就快結束了,我們即將迎來這個學期的期末考試,在這一學期里,我們經歷了很多,同時也需要更多的總結。
二.班會主題:考風考紀總結
三.班會目的:
通過開展“考風考紀總結”班會主題班會,讓同學們發揚我校優良的考風考紀傳統,端正和加深對考試舞弊帶來的嚴重后果的認識,避免期末考試過程中舞弊現象的發生,督促大家認真復習備考。
1.加強同學們誠信考試的意識,杜絕考場作弊的思想
2.通過優秀同學的經驗交流,讓同學們掌握更多的復習方法,以便大家更好的準備期末考試。
四.班會時間:5月22日
五.班會地點:c328
六.班會流程:
1.主持人開場白:講述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同樣考試也有考試的規則,創造公正的考試氛圍,使我們大家的希望,也是我們共同的責任“珍愛誠信,拒絕舞弊”用實際行動徹底驅散籠罩在考試上方的陰霾??????
2.團支書發言,談自己對考風考紀的看法:
考試不過是對我們前一段學習的一次檢測,我們需要的是看到一個真實的自我,發現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從而明確自己的定位,找準自己的目標,調整方法,提高學習的效率,面對考試,我們銘記考試規則,恪守誠信承諾??????
3.學習委員介紹學校關于考試違紀的處罰規定
4.同學們自由發言,談考試舞弊的手法及舞弊的嚴重后果。
5.班長做班會總結,宣布班會結束,并預祝大家期末考試取得好成績
七.班會總結:
本次班會,同學們認識到了考試舞弊對一個學生來說是一件如此令人可恥而且可悲的事,考試只是一時的測驗,誠信卻是人一生的承諾!堅守原則,以自己真實的能力接受考試的檢驗才是應有的態度。通過這次主題班會,同學們都端正了學習態度,準備積極投入到復習中,自覺遵守考紀,爭取在期末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篇3:小學教師期末個人工作總結
小學**-20**年教師期末個人工作總結
轉眼間,一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結束了。忙忙碌碌中留下多少足跡,多少回味!
今天,我坐下來,聽著音樂,回顧一下。
一、組內工作
組內工作是我工作的一部分,我們本著絕不做學校短木頭,時刻為學校著想,為組員著想的原則,本學期在以下幾方面做以突破。
1、資源共享,團隊提高
開學時,大家就坐在一起,集體共享管理班級、課堂教學方法,力爭在學校建設高校課堂的今天,我們組能在原來的基礎上,分享大家的智慧,把教育教學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2、齊心協力,主題教研
在主題教研現場會上,我們組在大家身體都不是很好,研究內容不是很明確,思路并非十分清晰的基礎上,克難求進,全體出色完成的“創設情境,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研究”主題論壇活動,為學校出了力,爭了光。
3、設法動員,增入伙人
后勤也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增加學校創收,我們組曾大家集體商量,如何把入伙學生全部動員上來。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三學年應該有半數以上的班級人數為滿員,使學校利益最大化。
4、上交材料,快、好、齊
上交材料,是學校衡量學年組工作的一項。我們組本著團隊和諧一致、上交快、好、齊的標準力爭做到最好,保證了學校檢查工作的順利進行。
5、能力驗收,走在前頭
我們在期初,就制定計劃。在三月一個月內開展“感恩父母”活動,然后經過班級初賽、學年復賽、學年決賽把學校的能力驗收活動落實好。結果,在三月末的周五班會課上“三年級感恩的心主題演講活動”趁工作成功召開,走在學校整體活動的最前列,全體學生參加并得到了鍛煉、提高。
二、班主任工作
擔當這個班級的班主任工作已經整三個年頭,除了欣慰之外,更感覺疲憊。
1、狠抓常規工作
紀律衛生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我在開學初,就在班級和學生共同設立了班規,讓學生去遵守,學生們應該說比以前有所進步。但是我覺得還存在一定問題,就是執法不嚴。面對孩子的不經意,或者一些客觀因素,在班規的落實方面不是很好,因此也沒有更好的發揮其效力。下學期應該考慮更全面些,更人性化些。
2、活動力爭上游
本學期,在收舊利費得活動中,我們認真布置,我們班級賣掉廢品一百六十多元,居學年前列。
在拔河比賽中,我們班力戰群雄,戰勝所有對手,獲得學年第一名的好成績。
在日記比賽中,我們班在日行一善周記的基礎上,形成了比較好的日記水平,在三學年日記比賽中,獲得學年第一名的好成績。
三、教學工作
1、備課。教學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為建設高效課堂,我們加強集體備課,提前準備、保證人員,共同提高。我在集體備課中,認真吸取他人精華,平時把備課當成大事來抓,力爭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上課。上課時,面向全體學生。認真落實每一個知識點。不壓堂。
3、批改。批改高校課堂的延續。本學期我狠抓了2套練習冊、2套的卷子的批改和講解。爭取課堂不留死角。
4、輔導。本學期,我利用課間、午休時間把問題學生留在班級單給他們留任務,讓優秀的學生給他們輔導,讓先進帶動后進。提高教學質量。
5、考試。我經常搞小測,把知識落實。但是期末階段因為身體不是很好,家人勸說應該休息的時候,我不顧他們反對,堅持到最后。成績不管怎樣,我只想說,我盡力了。
以上是我對本學期的工作進行了大致的總結,不夠全面,也不夠細致。但是歲月留下了耕耘的腳步,孩子成長的故事里有我們共同拔節的聲音。
……
希望下學期有我們美好的未來!
工作,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