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發展規劃編制工作方案
十二五是全國農來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時期,科學而有效的推進“十二五”規劃的實施,關系著我省農業經濟的重要發展,這次“十二五”規劃是新中國60年后的一次再出發,所以我們要有新的發展思路,同時,它也是在國際金融危機后中國實行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因此具有積極的重要意義。根據省政府、農業部對“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的總體部署,結合全省農業發展實際,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導思想
編制“十二五”規劃要以落實*****為指導,認真分析和準確把握當前全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現狀和階段性特征,立足夯實發展基礎,創新發展模式,破解發展難題,合理確定“十二五”農業發展目標和任務,發展重點及保障措施。努力把“十二五”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重大部署、重大項目納入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
二、規劃編制任務和分工
在配合農業部和省發改委等部門編制總體規劃和相關專項重點規劃的同時,重點組織編制以幾個層次的規劃。
(一)總體規劃
總體規劃要突出我省農業優勢特色,明確全省農業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發展戰略目標、戰略任務、戰略布局,主導產業、優勢產業、特色產業的發展方向和目標,重大建設工程和重點項目布局,以及主要政策措施等。總體規劃由廳發展計劃處牽頭,會同有關處室編制(附規劃大綱)。
(二)行業規劃
根據“十二五”農業發展總體規劃,組織編制種植業、畜牧業、草業、漁業、農機化等四個行業發展規劃。具體由廳種植業處、畜牧處、漁業處、農機局分別牽頭,相關專業站配合編制。
(三)優勢特色產業規劃
主要編制草食畜、水果、蔬菜、馬鈴薯、中藥材、釀酒、特色漁業等7個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具體由產業化處、漁業處牽頭,相關業務處、站配合編制。
(四)專項建設規劃
1.種植業方面專項規劃:主要是旱作農業、節水農業、、種子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耕地質量建設工程建設規劃,由種植業處負責編制;
2.畜牧業專項規劃:動物防疫體系由省獸醫局負責編制;畜禽良種工程由畜牧處負責編制;
3.漁業專項規劃:水產良種工程由漁業處負責編制;
4.其它專項規劃:農技綜合服務體系由科教處負責編制;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規范體系由農經處負責編制;農業產業化經營、農產品加工業由產業處負責編制;農產品批發市場體系、農業信息服務體系由市場信息處負責編制;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由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負責編制;草原生態保護和利用建設規劃由草原處負責編制;農村能源建設規劃由科教處、能源辦負責編制;農村清潔工程由科教處、環保站負責編制。在具體在編制中,各相關處室分別協調廳屬相關業務站參與配合。
(五)市州農業發展總體規劃及區域產業發展規劃
各市州農牧主管部門可依據本級政府統一部署編制本轄區在牧業發展總體規劃和區域性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規劃。
三、進度安排
分為4個階段:
前期調研階段安排(20**年2月至4月底):印發規劃方案、成立編制機構。對規劃編制工作進行安排部署;開展“十一五”總體規劃執行情況的分析評估工作;加強與農業部和省上農業發展基本思路的銜接;各處室、單位確定規劃編制規劃重點領域,開展相關調研工作。
思路研究階段(20**年5月):研究確定“十二五”總體規劃基本思路、發展重點,擬定規劃編制提綱和重點領域,邀請省上有關部門、有關專家等座談征求意見。
草案起草階段(20**年6月至7月底):各處室、單位根據省委、省政府和農業部關于編制“十二五”規劃的指導意見,按照任務分工起草各類規劃基本框架,綱要基本框架。征求各方面意見,加強各方面的協調和銜接。
規劃評估完善階段(20**年8月至9月底):廳發展計劃處統一對各項規劃草案組織專家開展咨詢論證工作,吸納各方面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對規劃草案進行修改完善后,報廳務會議審定,并上報省政府,農業部報送省發改委。
四、編制要求
(一)認真開展重大問題研究。廳相關處室、單位要對本行業“十一五”發展規劃實施情況進行全面評估。認真分析總結“十一五”規劃實施取得的成效和存在問題,分析判斷“十五”期間發展存在的問題。主要制約因素及面臨的發展機遇。測算和確定“十二五”規劃指標、主攻方向、重點建設任務、保障措施等,為編制“十二五”規劃奠定基礎。
(二)加強重大項目謀劃儲備。在當前農業發展轉型升級,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的條件下,要把應對自然災害等各種復雜因素與促進長遠發展緊密結合,圍繞重點任務、重點領域、謀劃提出一批關系全局、意義深遠、帶動作用強的重大項目。研究提出確保項目順利實施的政策和工作措施。
(三)科學測算和設置規劃指標。一是兼顧全面和重點,在全面反映產量、產值、農民收入的同時,突出對促進產業發展、加強薄弱環節發展具有標志性意義的目標和指標;二是兼顧連續性和階段性,既要與“十一五”規劃主要目標保持一定連續性,又要與國家和省上農業方面新要求有機銜接;三是兼顧需要和可能,既要適度超前,滿足產業發展需求,又要切實可行,經過努力可以實現;四是兼顧預期性和約束性,既要適當設置一些引導市場的預期性指標,又要反映強基礎、保安全、促增收等的職責要求。
(四)增強規劃編制的民主性和科學性。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增強規劃工作的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提高編制工作的民主化和科學化水平。在編制程序上,要建立和完善規范化的民主制度、銜接制度、論證制度、公布制度和評估制度等。加強規劃評估論證工作,除本部門、本系統的專家參與評估論證外,還要吸收相關部門的專家參加評估論證。
(五)加強規劃間的銜接協調。重視規劃銜接工作,使各類規劃協調一致,以增強規劃在解決促進農業農村經濟重大問題上的合力。規劃銜接要遵循行業規劃、產業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服從本級和上級總體規劃,專項規劃、產業規劃、區域規劃之間相互不能矛盾的原則。要加強規劃間主要指標、規劃重點、重大政策等由各處相互銜接。同時,注重各重點專項規劃與國家有關規劃的銜接,爭取所提出的重大項目列入國家相應規劃。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農牧廳成立“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由廳長任組長,分管廳長任副組長,發展計劃處、相關處室負責人做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廳發展計劃處),具體負責規劃編制組織協調工作。各相關處室確定一名分管領導和具體編制工作人員,集中開展規劃編制工作。
各相關處室、廳屬單位加強各市縣“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的組織領導,做好規劃編制中的組織協調工作。
(二)組建專家隊伍。為充分發揮專家的作用,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從廳機關相關處室及直屬事業單位抽派專家,組成不同專業結構的規劃專家咨詢組,負責規劃的咨詢、論證、評估等。規劃編制過程中要認真聽取規劃專家咨詢組的意見,規劃初稿形成后,要組織專家進行深入討論。
(三)落實規劃經費。規劃編制所需經費,按照統一申請統籌安排的原則,由廳發展計劃處、財務處分別向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爭取,專項支持按各規劃承擔單位統籌安排使用。
篇2:企業發展規劃中長期發展規劃編制審查決策制度
為了適應123快速發展的需要,加強安全生產組織管理,加強鄧家巖煤礦中、長發展期規劃的管理,規范"123中、長期發展規劃"編制決策程序,提高規劃編制和實施的科學性、協調性和嚴肅性,進一步完善123決策機制,確保123科學有序、平衡協調、可持續發展。為此結合本礦實際,特制定本規則。
一、"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編制管理制度
(一)管理職責及分工:
"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編制管理由礦長總負責,分管副礦長和總工程師負責組織實施,企管科具體負責牽頭組織工作,生產技術科、地測科、機電科、通風科、安全科等單位負責各業務職能范圍內基礎資料的編制工作,各單位技術主管和相關專業技術人員是編制工作的具體負責人。
(二)各業務管理科室管理職責:
1.生產技術科:具體負責生產、銜接、采區接替等方面的各項規劃工作。
2.地測科:負責對各采區和采掘工作面的巷道走向長度、傾向長度、容重、儲量以及地質方面規劃工作。
3.機電科:根據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制定的生產銜接負責編制落實供電、設備租金、大動力設備大修更新及機電系統大修改造項目等計劃。
4.通風科:負責編制落實通風能力核定、通風作業計劃及本系統大修改造項目等計劃。
5.財務科:負責編制落實人員工資方面的指標。包括:職工工資總額、回采效率、掘進效率、原煤效率、全員效率、隊組個數、勞動用工、平均人數等計劃。
根據123煤礦生產實際情況每五年編制下一期"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123煤礦"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要確保123煤礦總體生產、經營目標穩健有序增長,并經礦領導班子決策通過后,上報公司。
二、"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編報、審查、決策制度
(一)管理職責與分工:
1.鄧家巖煤礦職工代表大會是礦最高決策層,負責對123煤礦全局性、長遠性等戰略問題進行研究決策。具體事項為:
(1)重大的經濟合同及投資方案,技術引進和對外聯營方案;
(2)重要規章制度的制定和實行;
(3)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
(4)重要經營項目的開發和經營發展戰略;
2.123煤礦董事會是礦的決策核心,研究決策鄧家巖煤礦建設、發展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和重要事項。
礦長是公司第一管理者,全面負責生產、經營管理工作,對日常管理業務和落實上級部署的工作進行決策。礦長對生產經營和行政管理中的較大問題進行決策時,應召開礦中層以上管理人員辦公會進行討論,征求意見,報礦董事會進行決策。礦長決策的事項:
(1)123的經營方針、經營目標、年度生產作業計劃;
(2)勞動組織改革,重要組織機構變動,下屬經營部門的增設、合并、撤銷方案;
(3)經濟承包責任制定及考評獎勵辦法的制定和修改;
(4)年度財務決算的審查意見;
(5)礦資金的分配、使用方案;
(6)勞動保護措施和改善職工福利方案;
3.各分管副礦長是礦長的參謀和助手,協助礦長做好審查、決策工作,負責分管范圍內生產規劃指導工作。
4.總工程師負責協助礦長做好"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審查、決策工作及"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具體編制審查工作。
5.123煤礦各單位是決策執行層。負責各項決策的貫徹和落實,確保決策付諸實施。各單位在落實上級各項決策的過程中,要結合本礦的具體生產、經營實際情況,制定礦內部各項管理辦法和工作制度,加強內部管理,提高生產效率和工作效率確保本礦各項目標的完成。
(二)編報、審查程序及制度:
1.煤炭產量:
生產技術科牽頭,與生產礦長及有關技術人員先拿出回采工作面銜接計劃,測算工作面生產能力,銜接日期、銜接時間、銜接隊組等。報生產礦長審查批準后,報技術科匯總。
2.掘進進尺:
生產技術科牽頭,與生產礦長及有關技術設計人員先拿出掘進與開拓隊銜接計劃,測算出逐條巷道銜接進尺,銜接日期、銜接時間、銜接隊組等。報生產礦長審查批準后,報技術科匯總。
3.其它指標:
根據123煤礦產量、進尺、品種煤計劃,由各單項指標管理單位提出建議規劃,報鄧家巖煤礦分管領導審查批準后,報生產科匯總。
(二)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的決策制度
1.技術科負責"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資料的編制匯總工作,經各分管副礦長審查后,由礦長進行最終審查,上報公司。
2.企管科負責"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最終方案的編制、匯總、下發工作。
三、考核:
(一)為將快速、準確、及時將"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上報公司及下達各單位,要求編制規劃的相關科室,要按照規定時間及時編報,對由于工作失誤,基礎數據測算不細,銜接工程考慮不周,需礦解決的問題反映不全面,影響了礦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對單位領導及責任人視情節給予一定的經濟處罰。
(二)依據123煤礦發展計劃部對礦反饋意見進行考核,凡有反饋意見,經落實確屬個人工作差錯的,有一項扣罰100-500元。
(三)為確保上報資料的時效性和嚴肅性,礦屬各單位上報資料需加蓋單位公章,科室主管審核簽字,并報礦分管領導審核簽字。并按照規定時間要求及時上報,每遲報一小時,按照誤時考核100-500元,由各單位落實到責任人,并進行通報。
篇3:企業發展規劃中長期發展規劃編制審查決策制度
為了適應山西礦業有限公司快速發展的需要,加強安全生產組織管理,加強重慶市昌榮礦業有限公司中、長發展期規劃的管理,規范“重慶市昌榮礦業有限公司中、長期發展規劃”編制決策程序,提高規劃編制和實施的科學性、協調性和嚴肅性,進一步完善重慶市昌榮礦業有限公司決策機制,確保重慶市昌榮礦業有限公司科學有序、平衡協調、可持續發展。為此結合本礦實際,特制定本規則。
一、“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編制管理制度
(一)管理職責及分工:
“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編制管理由礦長總負責,分管副礦長和技術負責人負責組織實施,辦公室具體負責牽頭組織工作,生產技術科、安全科、機電隊、通風隊等單位負責各業務職能范圍內基礎資料的編制工作,各單位技術主管和相關專業技術人員是編制工作的具體負責人。
(二)各業務管理部門管理職責:
1.生產技術科:具體負責生產、銜接、采區接替等方面的各項規劃工作。負責對各采區和采掘工作面的巷道走向長度、傾向長度、容重、儲量以及地質方面規劃工作。
3.機電隊:根據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制定的生產銜接負責編制落實供電、設備租金、大動力設備大修更新及機電系統大修改造項目等計劃。
3.通風隊:負責編制落實通風能力核定、通風作業計劃及本系統大修改造項目等計劃。
4.財務:負責編制落實人員工資方面的指標。包括:職工工資總額、回采效率、掘進效率、原煤效率、全員效率、隊組個數、勞動用工、平均人數等計劃。
根據山西礦業有限公司生產實際情況每五年編制下一期“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重慶市昌榮礦業有限公司“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要確保重慶市昌榮礦業有限公司總體生產、經營目標穩健有序增長,并經礦領導班子決策通過后,上報登電煤業公司。
二、“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編報、審查、決策制度
(一)管理職責與分工:
1.山西礦業有限公司職工代表大會是礦最高決策層,負責對重慶市昌榮礦業有限公司全局性、長遠性等戰略問題進行研究決策。具體事項為:
(1)重大的經濟合同及投資方案,技術引進和對外聯營方案;
(2)重要規章制度的制定和實行;
(3)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
(4)重要經營項目的開發和經營發展戰略;
2.山西礦業有限公司董事會是礦的決策核心,研究決策重慶市昌榮礦業有限公司建設、發展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和重要事項。
礦長是公司第一管理者,全面負責生產、經營管理工作,對日常管理業務和落實上級部署的工作進行決策。礦長對生產經營和行政管理中的較大問題進行決策時,應召開礦中層以上管理人員辦公會進行討論,征求意見,報礦董事會進行決策。礦長決策的事項:
(1)山西礦業有限公司的經營方針、經營目標、年度生產作業計劃;
(2)勞動組織改革,重要組織機構變動,下屬經營部門的增設、合并、撤銷方案;
(3)經濟承包責任制定及考評獎勵辦法的制定和修改;
(4)年度財務決算的審查意見;
(5)礦資金的分配、使用方案;
(6)勞動保護措施和改善職工福利方案;
3.各分管副礦長是礦長的參謀和助手,協助礦長做好審查、決策工作,負責分管范圍內生產規劃指導工作。
4.技術負責人負責協助礦長做好“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審查、決策工作及“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具體編制審查工作。
5.山西礦業有限公司各單位是決策執行層。負責各項決策的貫徹和落實,確保決策付諸實施。各單位在落實上級各項決策的過程中,要結合本部門的具體生產、經營實際情況,制定部門內部各項管理辦法和工作制度,加強內部管理,提高生產效率和工作效率確保礦各項目標的完成。
(二)編報、審查程序及制度:
1.煤炭產量:
生產技術科牽頭,與礦技術負責人及有關技術人員先拿出回采工作面銜接計劃,測算工作面生產能力,銜接日期、銜接時間、銜接隊組等。報生產礦長審查批準后,報技術科匯總。
2.掘進進尺:
生產技術科牽頭,與礦技術負責人及有關技術設計人員先拿出掘進與開拓隊銜接計劃,測算出逐條巷道銜接進尺,銜接日期、銜接時間、銜接隊組等。報生產礦長審查批準后,報技術科匯總。
3.其它指標:
根據山西礦業有限公司產量、進尺、品種煤計劃,由各單項指標管理單位提出建議規劃,報重慶市昌榮礦業有限公司分管領導審查批準后,報生產科匯總。
(二)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的決策制度
1.技術科負責“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資料的編制匯總工作,經各分管副礦長審查后,由礦長進行最終審查,上報黨政聯席會審議通過后,報請礦職工代表大會進行最終審議決策后,上報登電公司。
2.辦公室負責“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最終方案的編制、匯總、下發工作。
三、考核:
(一)為將快速、準確、及時將“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上報公司及下達各單位,要求編制規劃的相關部門,要按照規定時間及時編報,對由于工作失誤,基礎數據測算不細,銜接工程考慮不周,需礦解決的問題反映不全面,影響了礦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對單位領導及責任人視情節給予一定的經濟處罰。
(二)依據山西礦業有限公司發展計劃部對礦反饋意見進行考核,凡有反饋意見,經落實確屬個人工作差錯的,有一項扣罰100-500元。
(三)為確保上報資料的時效性和嚴肅性,礦屬各單位上報資料需加蓋單位公章,部門主管審核簽字,并報礦分管領導審核簽字。并按照規定時間要求及時上報,每遲報一小時,按照誤時考核500元,由各單位落實到責任人,并進行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