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隨筆改作文有感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隨筆改作文有感

2024-08-01 閱讀 4640

改了十幾篇作文,我在想,是不是每個孩子對于景物的理解都各不相同。有的孩子認為,城市的建筑物既美觀又漂亮,那就是美景,有的孩子認為花花草草樹樹,大自然的贈與,天造之奇,才可以稱為景色;有的孩子認為那些有生命的,好看的是景,比如一條在水里游來游去的魚;有些孩子認為那些沒有生命的不會動的,漂亮的是景,比如魚缸里各色各樣的小石頭......

什么事景呢?我覺得孩子的想法都是正確的。大自然的千姿百態的是景,建筑物的美觀宏偉是景,賞心悅目的花草樹木是景,戲水漂游的小魚兒是景,哪怕是魚缸里色彩各異的小石頭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我知道,教育中,有景物,動物,生物,物體,但是并不是只有景物才能抒寫美景,就像所有題材的文章,并不是只有詩歌才能抒發情感。寫景的作文,范圍可大可小。一般而言,景即為景色,墨綠山川,滄海桑田,巧奪天工,美不盡收。可是,那是一般人眼中的景。孩子們的心中,有更為細致觀察與體會,有更為細膩的柔情美感。這些都是不可否認的聰明與才智。感嘆孩子們的同時,也為某些孩子擔心:同為景色,大家一致寫大自然的景,而少數學生卻寫了常人難以欣賞的景,作為老師,你會認為他是正確的嗎?

三人行,必有我師。或許,作為老師,我們不得不向孩子們學習他們的童心了。開放的教育,創新的思想,需要我們更快的進步與轉變。

篇2:參加‘陽光杯’作文習作教學研討活動有感

參加‘陽光杯’作文習作教學研討活動有感

20**年11月7日至8日,我有幸參加了“情系西部·第二屆‘陽光杯’作文論壇”,觀摩了九節由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教師執教的精彩紛呈的習作課。教者先進的教學理念、精湛的教學語言、與學生的和諧互動、嫻熟的駕馭課堂的能力,都讓與會者贊嘆不已。

我十分珍惜這次學習的機會,認真聽課,詳細記錄,及時評價、反思。滿載而歸的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別人是自己的鏡子,觀摩了同行的教學,感受了高效的課堂,再來反思自己時,我豁然開朗。我愿將我的收獲與大家分享。

重慶市渝中區第二實驗小學張莉老師執教的作文課《見證奇跡》,取材于春晚劉謙的近景魔術《橡筋分離》。首先老師讓學生觀看錄像,見證劉謙的魔術奇跡;接著在老師魔術秀,學生魔術秀的過程中見證課堂的魔術奇跡,并相機引導學生觀察說片斷,體驗寫片斷;最后老師請學生閱讀劉謙的博文《母親讓我快樂魔術》,見證奇跡背后的故事。這堂新穎別致的習作課激發了學生對習作的熱情,引導學生從“我”的世界走向“周圍”的世界,觀察體驗身邊的社會現象,并從中得到啟示--成功的背后是艱辛地付出,是永不放棄地追求,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武漢市洪山區華中師范大學附屬小學的陶佳喜老師執教的習作課《奇怪的氣球》,老師通過演示“氣球實驗”,引導學生觀察,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學習人物內心活動和外在表現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陶老師還要求學生將觀察和思考結合起來,請學生由實驗聯想到生活,而并不是按慣例去揭示實驗蘊含的科學道理。于是,學生對所觀察的事物產生了新鮮的感受和獨到的見解。這堂課帶給我最深的感受是:世界是多元的,那么學生的思維也應當是開放的、多維的、創新的。執教者以獨特的視角點燃了習作創新的火花。

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王志芳老師執教的《〈西游記〉新傳》是一堂充滿童趣,充滿想象的習作課。孫悟空是孩子們熟知并喜愛的神話人物,教師充分運用多媒體再現孫悟空個性鮮明的形象,讓學生猶如置身于神話故事里,使他們在觀賞圖片的過程中獲得寫作的材料和靈感。學生面對絢麗的色彩、迷人的畫面、說說議議、品評欣賞。王老師為學生大膽、盡情地想象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豐富的資源,讓學生放飛思維,彰顯個性。

來自山西省太原市萬柏林區第二實驗小學的李愛蓮老師教學嚴謹,語言干練,富有激情。李老師執教的習作課《愛是什么》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堂課李老師以愛的情感為主線巧妙安排了四個大的環節:

1、灰兔故事--激發愛老師深情講述童話故事《猜猜我有多愛你》,簡短但純真的對話中,展露無邊的親情,溫馨感人。激發學生對愛的思念與牽掛。

2、親情故事--感受愛老師請學生閱讀文章《神圣的跪拜》,在閱讀交流中感受母愛的神圣與偉大。

3、暢談理解--喚醒愛老師巧設“猜猜這份愛”這個環節,創設情境,讓學生暢談自己對愛的理解,講述生活中感受到的愛,喚起學生對愛的體驗。

4、激情寫作--分享愛通過師生間的交流,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寫作欲望,還讓學生習得了寫好細節描寫的方法,將樂于表達提升到善于表達的層面,盡情享受習作的快樂。

本次習作教學研討活動呈現給我們豐富而精彩的習作素材。每一位執教者都善于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用一雙會發現的“慧眼”去捕捉生活中的寫作素材,讓學生的習作源泉“活”起來,賦予“習作課堂”生命的活力。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地晝夜不息。”是的,生活是寫作的源泉,這是不辯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