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某小學學年度作文訓練實施要求

某小學學年度作文訓練實施要求

2024-08-01 閱讀 9541

【一二年段】

內容:寫話訓練,每學期完成不少于20次的寫話訓練。

寫話訓練的形式:

1.選用詞語寫話,可以選用上課文中所學的幾個詞語試著寫兩三句話。

2.看圖寫話。可以用幾句話寫清圖意。

3.遷移訓練。比如:可以仿照文中好的句式寫一寫,也可以根據文本中某個話題或場景,試著讓學生寫一寫。

4.老師布置話題,學生練習寫話。

寫話訓練的要求:

能用幾句話,清楚地表達意思,做好語句通順,語意連貫。

老師批改要求:

1.改正學生寫錯的字、詞及標點符號,修改學生用得不恰當的詞語及寫得不通順的語句。

2.對于問題比較多、不會寫的學生,老師第一次可以面批,但在面批完后,

需要該生重新梳理并寫下來。

3.對于學生重寫的內容要求老師認真批改,并給予積極的暗示與鼓勵。(比如有些低年級老師會在作業本上蓋個“大拇指”,老師鼓勵的形式不做統一,可以自由發揮)

【三四年段】

寫作內容與要求:

1.片段練習,一學期不少于15次。

2.開展“每日一記”和“每周一寫”的寫作活動。

片段練習的做法:

1.結合教材,研究構段的基本形式,并形成序列。

2.結合教材,以構段形式為主要訓練點,讓學生熟練掌握基本構段方式。

“每日一記”具體做法:

每天記錄一個素材:可以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情,可以是看到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可以是寫某個人,也可以寫自己的內心感受、想法等,不限制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自己找尋素材,用兩三行字簡單地表述清楚即可,以此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日記習慣和搜集寫作素材的能力,豐富學生的寫作資源。

“每周一寫”具體做法:

每周要求學生寫一篇周記,可以從前幾天寫的“每日一記”中選擇一個素材擴寫成一篇周記,也可以重新選材來寫。

說明:為了減輕學生回家作業負擔,我們要盡量提醒、安排學生利用午自習等時間在校完成“每日一記”。

“每日一記”和“每周一寫”教師批改要求:

學生的“每日一記”和“每周一寫”統一寫在一本本子上,每周至少批改一次。批改的時間自自由確定。

由于“每日一記”是為了著力培養學生搜集素材的能力,所以老師批改的重點在于評價學生所寫的素材是否有價值、有意義,是否值得一寫,好的素材可以打“★”,沒有寫作價值的素材可以打“△”。寫錯的字幫助改正,而對于學生的字詞用得是否恰當、語句是否通順,我們不作為批改要求。

“每周一寫”的周記則要求老師關注字詞用得是否恰當,語句是否通順,中心是否明確等進行詳批,但是不要求像大作文批改一樣寫眉批和總批,實在問題嚴重的可以寫一兩句話指出問題所在。

【五六年段】

寫作內容與要求:

1.篇章訓練,一學期不少于15次。

2.開展“循環日記”的寫作活動。

篇章訓練的做法

1.結合教材,研究篇章的基本形式,并形成序列。

2.結合教材,以篇章表達為主要訓練點,讓學生熟練掌握基本的篇章結構

及基本表達方式。

“循環日記”具體做法:

每組準備一本本子,每天安排一位學生寫作文,內容自由選擇,第二天其余組員分別認真閱讀他的習作并對該生寫的作文做出點評(比如:星期一是橫向第一排同學寫,那么第二、三、四、五排學生就是點評。星期二是第二排同學寫,那么第一、三、四、五排學生閱讀點評),依次輪流下去。學生可以是點評一段話,也可以評價整篇習作;可以是夸獎寫得好的地方,也可以是指出缺點、問題;可以提出修改建議,也可以直接幫助修改,寫下你會如何進行表達。

需要強調的是,因為是高年段的學生,所以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在評價別人的習作時不要只是一味著眼于這個詞用得好,那個詞用得妙,更多地應該關注句子的描寫手法,段落的結構,段落與段落之間的聯系,全文的構思等,尤其是六年級的學生一定要看到并學習別人謀篇布局的方法。

點評的人發表自己的看法后要注上自己的大名,評價內容最好不要重復之前學生講的內容。輪到寫作文的同學看了組員的評價后,也需要認真閱讀、思考,做出一定的回應并評價誰的點評最有價值。

假如老師有好的話題,也可以安排同學們這一周都是寫同一主題的習作,這樣學生在傳閱他人的習作時與自己所寫的作文就有了清晰的比較,發現了別人習作中的優點,也便于學生更清楚地認識自己的不足。

教師批改要求:教師每天抽取兩組“循環日記”本批閱、點評習作,并對組員的評價做出綜合評定。也就是說教師除了修改錯別字、改通句子外,還要對習作和學生們的評價分別寫一段總批,這樣也能讓點評習作的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自己這個想法是否合理、妥當。

小小建議:

“循環日記”除了寫,還要評,這些都是需要學生們自覺完成的任務,為了提升學生的興趣,可以采取以下獎勵措施:

1.每小組的“循環日記”本可以設計統一掛在教室一角,哪一組最先傳閱點評完就最先掛上去,學生、老師都能一目了然。

2.每星期可以評選出寫作最優秀的學生為“寫作達人”。

3.每星期可以評選出點評最有質量的學生為“點評達人”。

4.為了鼓勵學生積極閱讀他人習作,感興趣的同學還可以閱讀其他組的成員寫的習作,并在后面寫上自己的看法。每周統計點評他人習作最多的學生被評為“智慧讀者”。

篇2:我談作文教學中細節描寫訓練

我談作文教學中的“細節描寫訓練”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不得不經常面對學生作文水平始終得不到提高的問題,尤其是重點段的描寫,老師往往花了大力氣,卻很難看到學生的作文有什么起色。縱觀一部分學生的作文,我們會發現主要存在兩種問題:一種是內容十分空洞,該具體記敘的內容,該細致描寫的情節往往一筆帶過,讀之索然無味;另一種是看似寫得很具體,實則廢話連篇,偏離了重點,讀后不知其所以然。細細分析一下,學生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我想原因當然有很多,如學生本身作文能力的薄弱、平時語言積累的平乏或對生活觀察不夠細致等等。那么,怎樣才能有效地幫助這部分學生提高寫作能力呢?我校近幾年一直在加強對學生細節描寫的訓練,我也嘗試著以“細節描寫”為突破口,帶領學生賞讀細節描寫,練習細節描寫、評價細節描寫,使學生逐步摸索到了細節描寫的技巧,掌握了把重點段寫具體、寫生動的方法。而我也從教學實踐中漸漸感受到:細節描寫,是學生寫好作文的基本功,只有練就了扎實的基本功,學生才能真正做到會寫作文,寫好作文。【細節描寫的評價】作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什么?我想我們老師不一定要求每位學生都能成為寫作高手,但卻一定要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充滿自信地去寫作文,都能品嘗到寫作的樂趣,體會成功后的喜悅。因此,在平時批閱和評價學生的作文時,我努力做到以下點:

1、公平對待不同作文水平的學生學生進入高年級,作文水平差距也越來越大。同樣面對一個作文題,優秀學生不需老師多指導,就能洋洋灑灑寫出幾百字的作文,而一些落后生,卻是絞盡腦汁,無從下筆。因此,每位學生在寫作文的過程中從最初的起點到最終完成的過程都是建立在不同水平上的,我們要公平地對待學生的作文,尤其要關注學生原有的作文水平,通過縱向比較評價其作文是否成功或有進步。

2、挖掘每位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相信每位老師都有這樣的體會,批閱優秀學生的作文賞心悅目,心情特別愉快,而批閱中差學生的作文總是會讓我們眉頭緊索,常常忍不住大發牢騷。其實,這都是因為我們把學生作文橫向比較的緣故,我想有時不妨放寬心態、靜下心來,好好讀一讀那些不起眼甚至是差學生的作文,你會發現他作文中某些句子盡管語言不美,卻寫得特別活潑,真實、不嬌柔做作;再讀讀,你會發現盡管文中有些語句不夠通順,但情感很真實,充滿生活氣息。所以,對于每位學生的作文,我們都要盡可能地挖掘其閃光點,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付出后收獲的快樂。

3、作文評講重全面輕個別、重表揚輕批評、重實效輕過場重全面輕個別:每次走進教室評講作文時,我總發現每個學生的眼神中都充滿期待,都渴望著自己的作文能得到老師的肯定,所以我想,每次評講作文時如果總是專為幾個好同學開“慶功宴”的話,那無形當中就抹殺了大部分同學所付出的努力。因此,評講時,我總喜歡把學生的作文分成好幾個類別,比如選材好的,開頭結尾不錯的,重點段特別突出的,某一處細節描寫特別成功的等等,讓全班至少一半的同學能感受到老師對自己作文的肯定,從而對寫作更充滿自信。重表揚輕批評:學生寫作文是十分辛苦的,尤其進入高年級,要求高,任務重,對于學生每一次完成的作文,我們應多表揚,少批評,只要學生不是敷衍了事、態度不認真,我們就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學生,相信學生寫作的潛能,多從好的方面去激勵學生寫作的熱情,肯定學生寫作方面的優點。重實效輕過場:作文評講不僅是對每次學生作文情況的總結,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發現作文中的不足,以待下一次能寫得更好,所以作文評講一定要有實效,所以每次作文評講都要做到有目標、有重點,比如細節描寫是否能圍繞中心來寫,是否真實、具體、用詞是否恰當、準確等等。

常言道: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陽的光輝。細節描寫給文章注入的活力和光彩是無窮的。通過實踐,我欣喜地看到細節描寫使同學們逐步感受到了平淡生活的多姿多彩,品嘗到了作文的樂趣,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更增強了他們寫作的信心。所以,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有責任幫助孩子練好“細節描寫”的基本功,讓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都能掌握細節描寫的基本方法,養成寫作文時進行細節描寫的良好習慣,使他們的每一次作文都因“細節描寫”而散發出熠熠光彩!

篇3:小學低年級作文起步教學訓練教學指導反思

小學低年級作文起步教學訓練教學指導反思

摘要:

眾所周知,作文起步教學是培養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核心環節,其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小學生日后的寫作過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們的實際情況,通過多種手段、方式的教學訓練,拓展學生的創作視野。只有切實加強小學低年級作文起步訓練,才能夠穩健地提高小學生作文能力。

關鍵詞:

作文起步教學小學生實際情況教學訓練低年級作文能力

引言

我國著名教授錢理群曾經說過,“語文課堂應該是一種精神漫游,是好玩而有趣的,但是如今的語文課堂卻顯得如此可怕,不害怕作文的學生簡直太少了。”可以說多數孩子是頭疼作文的,甚至低年級學生剛進入到寫作階段就有了“橫眉冷對方格紙,俯首咬碎鉛筆頭”的苦惱。加上低年級學生缺乏生活經驗,難以構成豐富的知識體系,因此在寫作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無米之炊”的感受。因此需要我們教師找到多種有效地途徑,幫助學生樹立起寫作的信心,奠定堅實的基礎,讓低年級學生寫作起好步。

一、創設情境,激勵學生說話

我們說要想寫好作文,就必須要求學生練習好口頭語言,許多低年級學生說話是不完整的,甚至還有學生有方言,我們要想讓學生準確無誤地將自己的主觀感受表達出來,就要他們能夠學會說出完整的一句話。我在訓練低年級學生說話訓練過程中,將如何培養學生說好完整而通順的話放在訓練首位,通過讓學生們觀察實物、看圖或者是將句子補充完整、造句來進行訓練。實際訓練過程中,我會將難易程度按照階梯式進行,例如我會讓學生去補充“我有一塊(?)的手絹”。然會我會加強難度,讓學生補充一些修飾語,所以會問學生們這樣的手絹畫著什么?學生會回答“我有一塊正方形的手絹,手絹上畫著光頭強和熊大、熊二在吃飯”,或者是“我有一塊白色的手絹,手絹有奧特曼、有柯南、有喜羊羊,他們在快樂地做游戲”。通過這樣循序漸進訓練的方式,讓學生可以從說一句話變成說幾句話,為后面寫作奠定基礎。

二、借助活動,培養學生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可是有些教師不知道如何才能夠調動起學生的興趣。我們應當去順應孩子們的心理,教師可以去想想自己小時候喜歡什么樣的事物,對什么感興趣,怎樣才能讓學生高漲熱情。通過教學可以發現,低年級學生對教學環節中豐富多彩的活動更具有興趣,所以我專門在教學中安排了“踩氣球”活動,把打好的氣球放在教室的各個角落,讓每組學生派出個代表,蒙著眼看一分鐘能踩爆多數氣球,誰數量最多誰是優勝者。學生們在活動中十分開心,趁著他們玩的興起,我讓學生們將剛才活動過程和感受寫出來,因為學生親身參與到活動中了,所以描寫地十分真實。例如有個學生是這樣寫的,“游戲終于輪到我了,老師給我蒙好眼睛,聽到開始一聲之后,我便慢慢向前試探,感覺就像無頭蒼蠅一樣。感覺到腳下氣球一個個被踩破,正在高興之時,忽然不小心將腦袋撞到墻上,瞬間感到撞出了一個大包。我聽到同學們在我身邊大笑,趕緊扯下頭巾,悄悄吐舌頭。”我們為學生創造出愉悅的寫作環境,能夠激發他們寫作的興趣與欲望,挖掘創造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