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名師講座聽后感:回歸教育的本來面貌

名師講座聽后感:回歸教育的本來面貌

2024-08-01 閱讀 8998

名師講座聽后感:回歸教育的本來面貌

記得多年前,曾經聽過黃愛華老師的課,當時他執教的是非常有名的一堂課《百分數》,這堂課據說上了很多次。那是我第一次聽他的課,聽之前很是期待。當時,黃老師一支粉筆,操著濃重的南方普通話,與湖南的孩子愉快的度過了40分鐘。時隔多年,課的細節已經記不清,但是仍然記得他在課堂上與孩子們你來我往,傾心交流的情景;記得孩子們那歡呼雀躍,自信大膽地樣子。今天,再次觀摩黃老師在講臺上執教,還和當年的感覺一樣。他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特有的風格,給我們上了一堂并不特別的課,但是,卻再次展示給我們他對學生的尊重、認同和熱愛。

我又想起前段時間聽浙江特級教師俞正強老師的課的情景。他和黃愛華老師的風格不同,他更幽默,更隨性。短短幾十分鐘的課,每一位聽課老師都會感覺俞老師對孩子發自心底的真實的愛。他親切地叫學生為小朋友,他一會像孩子的父親,把夠不到黑板的孩子抱起來;一會像孩子的兄弟,把一只胳膊搭到孩子的肩膀,另一只胳膊揮舞著在黑板上板書,給孩子講題;一會又像媽媽,掩蓋不住喜愛地摸摸孩子的頭發,拍拍孩子的小腦袋;有時也挺像一個老師,笑呵呵地說出一些嚴厲的話......俞老師提到過《圣經》中的一句話:“治一個人的病,先撫摸他的心。”種種愛的舉動和愛的表露,孩子們都會感受到。俞老師打比喻道:怎樣讓課堂這個雞蛋孵化成小雞呢?我們只能給雞蛋加加溫,讓雞蛋自己變成小雞。所謂加溫,就是溫暖老師的心,然后老師就會去溫暖學生的心。

聽了這么多名師的課,有很多感觸,課的內容、教學的方法隨著時間的流逝,都記不得了,也許剩下的才是我們真正值得學習和深思的。在他們的課堂上,我們感受到的是他們的教學目標的隱性,他們的低調,他們能夠靜下心來聆聽童言,他們沒有把自己扮演成“智者”和布道者的形象,無休無止地傳道授業解惑,而是把聰明讓給學生,時不時地需要小朋友們給他講題、講道理。俞正強老師告訴我們,這是他的教育智慧,智慧是讓出來的,是委屈出來的。不以大人的思維代替學生的思維是一種尊重,不代替的前提是知道學生怎么樣想的。同時,他們的課堂同樣是悠閑的課堂。悠閑這個詞似乎不應該用在課堂上,因為一直以來課堂應該是緊張和嚴肅的代名詞,然而,黃老師他們那舒展的面孔、幽默風趣的語言和游刃有余的教學姿態,確實給人一種悠閑的感覺。課堂的氛圍輕松自然,在悠閑的狀態下,想說就能說,想笑就能笑,看似隨意,但靈性恰在其中。

“絢爛至極,歸于平淡”,用這句話來形容這些名師的課堂很恰當。其實名師大多如此,沒有太多的外在的東西,在課堂上,他們全身投入,與學生融為一體,把自己放在與學生平等的位置上,尊重學生,回歸質樸,回歸教育的本真。也許,這才是我們最應該向名師學習的地方。

篇2:聽名師講座收獲用快樂心態面對教學

周一是一周新的開始,今天來到學校,面對各種工作安排,要是以前的我會非常煩悶與苦惱;但是,上周六在新教師培訓上聽過周慧玲教授的講座之后,我會用愉悅的心態來面對工作上的各式挑戰,因為周老師讓我明白了

凡事心態很重要。

周老師,一位六十六歲高齡的退休教師,利用自己的空閑時間來傳播教學理念,分享自己幾十年寶貴的教學經驗,我真的很佩服周老師的樂觀心態和無私精神,同時我也從周老師身上學習到無比可貴的精神財富。

首先,周老師認為教師應該用樂觀的心態面對工作,她提倡做一名快樂的老師。周老師提出了經典的教師快樂之道:快樂是人性、情緒、責任、態度、感覺、道德。每一個人都應該追求快樂,用愉悅的心情度過每一天是最幸福的事情;同時,尤其對于教師來說,應該具備調節情緒的能力,用自己的愉悅情緒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善于調動學生的情緒。的確,一位老師一堂課的情緒會影響到一個班級五十多位學生的情緒狀態,這一點值得引起教師的重視。就像周老師說的那樣,我們應該把快樂作為自己的職業習慣,我會用這句話時刻鞭策自己、調節自己,不讓自己的消極情緒影響到自己的教學以及學生。

其次,在班級管理方面,周老師認為班主任應該講求方法,因為“生命不在控制,在與點燃”。聽了周老師的這句話,我感慨頗深,因為作為班主任的我在班級管理方面一直在“控制”學生,總是會以命令的語氣告訴學生“你必須怎么做”“你不應該做什么…”,而我往往忽視的學生的主體性,忽視了如何教學生做事情。我覺得在今后的班級管理方面,我應該給學生一些空間,多放手給班干部,讓學生學習如何自己管理自己。此外,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第一次:第一次回答問題;第一次上臺演板;第一次參加體育比賽;第一次實踐活動…。的確,有時候在老師看來很正常、普通的一件事情對學生來說確實一次新鮮的體驗。這讓我想起了上學期我們班的第一次外出實踐活動,當時在去活動地點的路上,坐在校車上的學生顯得很亢奮,畢竟這是他們的第一次集體外出活動。當時由于激動,學生你一言我一語地相互說話,而一貫要求上課安靜的我有些受不了,就重申遵守紀律,要求學生不允許說話。現在想來,我覺得很愧疚,因為我剝奪了學生分享旅途心情的權利與機會,摧毀了他們的第一次;如果有下次,我一定會好好組織學生,選擇合適的話題讓他們在旅途中暢所欲言,我也會以享受的心態加入到他們討論的行列里來,因為我想在他們美好的童年記憶里留下絢麗的色彩。

此外,周老師也向我們透漏了快樂的秘訣:凡事往好處想,往開處想。短短的一句話,分量卻相當重。是呀,如果我們具備一個這樣的樂觀心態,學會調適自我,快樂就會時刻伴你我。當感覺到工作繁瑣,任務量大的時候,我們應該感激自己有工作可做,享受生活的充實;當感覺工作單調、乏味時,我們應該慶幸自己意識到了這一點,然后有所改變;當自己由于工作失誤而受到別人的提醒時,我們應該感謝別人,因為別人為了讓自己的工作有所提高而費心了;當學生犯錯時,為老師制造麻煩時,我們更應該感激,感謝學生讓老師發揮重要作用,為他們排憂解難,同時也鍛煉了老師的工作能力。這就是快樂的秘訣:具備積極、樂觀的心態吧,快樂其實離我們很近,我們要學會去靠近快樂。

回想起周六的講座,我感覺意猶未盡,周老師的話語還在我的耳邊回蕩,雖然雙休沒了,但我覺得能聽到周老師的一番講話,真的很幸運。除了教學方面自己收獲很多,從周老師身上我也學會了很多有意義的生活啟示:所謂命運,就是命在天,運在手,迎著光明向前走。無論怎樣,我會時刻用這句話來鼓勵、安慰自己:用快樂的心態來面對工作,用積極的態度來迎接挑戰,用樂觀的心態來調適自己的生活,因為我想做一個像周老師一樣積極、樂觀的人,享受教學、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