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作文試題名師點評
20**年高考語文作文試題名師點評
勿庸置疑,高考是指揮棒。它的指向,直接影響并制約著師生備考方略和中學語文教學。最近10年來,高考作文試題有如川劇絕活之頻繁變臉,頗讓師生眼花繚亂:“命題作文”、“材料作文”、“話題作文”輪流坐莊:時而“話題作文”走紅(20**年、20**年最盛),時而“命題作文”出彩(**年),20**年則是“材料作文”獨步江湖。此后呢?不得而知。曾幾何時,“議論文王朝”隱退,開始了“除詩歌外,文體不限”的時代,師生面有喜色;不幸的是,“議論文一統天下”淡出幾年之后,大約是**年,突然聽到高考作文研究專家的九鼎一言:“議論文有利于檢測考生綜合運用能力,值得重視!”師生們便心無旁騖,又大做“議論”文章。與此同時,另有權威人士卻力主文體應“全放開”,考生寫任何體裁都行,甚至包括詩歌。專家權威發布信息,命題者“消化”以后,或規定考生必須寫議論文,或允許考生選用詩歌以外的文體寫作。揮手之間,高考作文試題連年“變臉”,師生們于是陷入“二難”,遂“迷不知其所如”。
20**年全國及各省市高考作文試題,是怎樣一副“面孔”,指揮棒又是如何揮舞的呢?
其一,20**年高考作文命題最大亮點是:17套試題,無論是全國卷還是各省市卷,都不再強調“政治掛帥,思想領先”,不再誘引考生奢談大事要聞,說“假大空”的套話,沒有了“談中國崛起”(**年新課標卷)之類的沉重話題,而一律直面青年學生學習、生活、閱歷實際。所給的閱讀材料,內蘊豐富,主題鮮明,簡約典雅,難度適中;沒有晦澀言詞,沒有含混語義,也沒有幾段主旨相同、長達1200字的材料羅列(**年全國卷Ⅱ)。這副“面孔”,師生家長都覺得可近可親。
在眾多試題中,上海卷堪為典范: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
人們對自己心靈中閃過的微光,往往會將它舍棄,只因為這是自己的東西。而從天才的作品中,人們卻認出了曾被自己舍棄的微光。
這道題,語詞簡潔(題面文字僅50多字),意蘊多維,極易喚起所有考生的回憶,極易抒發實感真情。雖然是十幾歲的小青年,可誰都有“舍棄”過“心靈中閃過的微光”的往事;雖然所舍棄的是“自己的東西”,可回首當年的“舍棄”,情感都格外復雜難狀?!拔摇痹吧釛墶钡摹拔⒐狻笔鞘裁矗瑸槭裁础吧釛墶?,“天才的作品”是怎樣點通玄機,讓“我”如今有所悟覺?當年那“微光”雖已永遠逝去,但人生幾十年,還會出現各種其他“閃過的微光”,“我”還會“舍棄”嗎?諸如此類,諸如此類,都將因人而異,其反思和體悟,也千差萬別。換言之,這道題,人人有話可說??忌凇盎A等級”過關,難度不大;但要找好角度,確定體裁,結構華章,欲求在“深刻、豐富、有文采、有創新”等“發展等級”獲取高分,卻又絕非易事。
類似的好題不少。新課標卷、北京卷、重慶卷的閱讀材料,分別從不同側面展現了人性美??忌x后,會聯系實際,拷問靈魂,結合身邊的人與事,“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抒發自己特別的感動。
其二,20**年試題,不約而同地聚焦學生辯證思維,將檢測考生理性思考深度擺在重要位置,這是試題的另一大亮點。高中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結構和人生閱歷日漸復雜,他們習慣于獨立思考,發表意見,對任何問題、任何社會現象,都愿意剖析研究,并嘗試著逐步上升至理性層面。針對這一特質,今年高考作文試題所選用的材料,絕大多數正中下懷,能激發考生的理性思考。這副“面孔”,師生家長也能接受。
17套試卷中,有幾道試題很值得咀嚼、回味。
如廣東卷: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曾經說過,如果可以選擇出生的時代與地點,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紀的中國新疆,因為當時那里處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臘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國文化等多種文化的交匯地帶。
居里夫人在寫給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說:“你寫信對我說,你愿意生在一世紀以前……伊雷娜則對我肯定地說過,她寧可生得晚些,生在未來的世紀里。我以為,人們在每一個時期都可以過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請結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自定文體。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兩則難得的好材料,一道漂亮的作文命題!
湯因比和居里夫人女兒的感慨很容易引起青年共鳴:“我”生不逢時,出生在90年代。雖承前啟后,但許多科學難關已被前輩攻克;研發新的課題,談何容易?常言道:時勢造英雄,“我”怎么沒有生長在戰爭年代,生長在百廢待興的年代,生長在斷層期……涉世不深的青年人,這樣怨天尤人,情有可原。但考生若能聯想到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1889-1976)名言:“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聯想到農村俗語:“每片葉子都有露水滋養。”再讀讀居里夫人勸勉女兒的睿智之語:“我以為,人們在每一個時期都可以過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崩Щ蟮那嗄陮D悟:“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選擇?!睙o論生長在什么時代,什么家庭,只要能把握自己,生命便有價值,生活便會“有趣有用”;“我”幸而生于此時,長于斯地,無怨無悔!
這道題,寫作空間寬廣,切入角度多向,文體選擇活潑自由,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揚長避短,展示才情。
如江西卷: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說,不要老想著你沒有什么,要想到你擁有什么;也有人說,不要老想著你擁有什么,要想到你沒有什么。
對上述說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1)必須寫議論文。(2)不少于700字。(3)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4)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沒有什么”與“擁有什么”,是對立的,得焉失焉,福兮禍兮,相依相伏,相反相成,不可一概而論;換一個角度思考,同樣面對有無、得失、進退、榮辱,甚至生死等現實問題,由于各自的思維方向和認知深度的差異,感悟會大相徑庭。故爾考生寫這道題,文章將千姿百態,層級分明。
如福建卷: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
運動中的賽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內看你使用了多少時間;人生中的賽跑,是在有限的時間內看你跑了多少路程。(馮驥才)
要求:(1)必須符合文體要求;(2)角度自選;(3)立意自定;(4)題目自擬;(5)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這也是一道好題。馮驥才這段話可以引發學生深入思考:“運動中的賽跑”與“人生中的賽跑”,都是賽跑,評判標準卻不相同。速度和長度,勞作與效益,既相互關聯又相互排斥。怎樣一分為二,能否合而為一?可否跳出“賽跑”而論及其他,比如生存、尋覓、競爭、追求?可否在“賽跑”之外談人生,談友情,談理想,談憧憬?可否賦予“時間”和“路程”以新的內涵,可否反其意而用之……
以上3道題,共同的特點是,命題者注重檢測考生的辯證思維力,注重檢測考生的知識積淀厚度。類似的閱讀材料,還有全國卷之母親一語,天津卷之小魚感慨,遼寧卷之女鋼琴家回答,湖北卷之學生議論等……都極有哲思,極富哲理,都能激活學生思考力,寫出錦繡文章。
但是,20**年高考作文試題也有微瑕細疵,其指向似有些偏差:
一,不知是不謀而合,還是謀而后合,20**年高考作文命題形式竟然清一色,全是材料作文!連一直固守“命題作文”陣地的上海、重慶,也因大勢所趨,而改弦易轍,從善如流;湖南卷是圖片加提示語,也可視為材料作文。如此統一口徑,前所未有?!安牧献魑摹辈⒎遣缓?,事實上,任何一種命題方式,包括改寫、續寫、擴寫、縮寫等,都有它存在的理由。然而,作為“指揮棒”,指向如此一致,對于新一屆考生備考、對于中學作文教學,影響和制約將有多大,可想而知。老師們不會忘記,20**年高考之后,各出版社、各雜志社,全國各中學,目光全都盯住“話題作文”,“話題作文指津”、“話題作文解密”、“話題作文寶典”……競相出籠,令師生目不暇給。指揮棒威力之大,可見一斑。像今年這樣口徑一致,正負效應都難以逆料,很可能此起彼落,循環往復,不至**年高考前而能事不已。所以,命制作文試題,還是該“八仙飄海,各顯其能”;眾題如一,終究利少弊多。有人說,命題同下棋,要顧全大局;高手對弈,欲動一子,須想到后兩著、后三著甚至后若干著棋該怎么動。這對于命題老師,應該有所啟迪吧!
二,20**年高考作文試卷,有一個用語特別醒目:“不要套作!”這個“要求”,最早出現在**年全國卷I和江西卷;此后幾年,有的省市偶爾用之,也沒有引起師生足夠重視。今年17套試卷,除北京等6省市外,竟有11省市同時提出“不要套作”的要求,約占總數70%!“套作”,本是農業栽培方面的術語,指在前季作物生長后期的株、行或畦間播種或栽植后季作物的種植方式。用在寫作上,含義并不確定:文章出現2個或多個主旨者,不顧題目或作文材料,機械照搬原作內容,生拉硬扯他人文章者,套用原材料的主旨和情節,另編一個故事者……都可以視為“套作”。如此,以上種種“套作”行為,可理解為一種初級階段的“借鑒”或“模仿”,而不是真正意義的“抄襲”。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可能缺乏自己的思想;其認識和感悟,只有共性而無個性,更談不上創新。但是,作為考場作文,并不要求每個考生的文章都有創意,有個性,甚至有風格;只要能敘述清楚,議論恰當,抒情健康,文從字順,也就很不錯了。而在一定的語境里,借鑒或模仿,或套材料,或套開頭結尾,或套模式……都不背離寫作基本原則。須知,考生在考場寫的文章,多數只能在“基礎等級”得分;有創意,有個性,有風格的文章
篇2:高考語文作文試題名師點評
20**年高考語文作文試題名師點評
勿庸置疑,高考是指揮棒。它的指向,直接影響并制約著師生備考方略和中學語文教學。最近10年來,高考作文試題有如川劇絕活之頻繁變臉,頗讓師生眼花繚亂:“命題作文”、“材料作文”、“話題作文”輪流坐莊:時而“話題作文”走紅(20**年、20**年最盛),時而“命題作文”出彩(**年),20**年則是“材料作文”獨步江湖。此后呢?不得而知。曾幾何時,“議論文王朝”隱退,開始了“除詩歌外,文體不限”的時代,師生面有喜色;不幸的是,“議論文一統天下”淡出幾年之后,大約是**年,突然聽到高考作文研究專家的九鼎一言:“議論文有利于檢測考生綜合運用能力,值得重視!”師生們便心無旁騖,又大做“議論”文章。與此同時,另有權威人士卻力主文體應“全放開”,考生寫任何體裁都行,甚至包括詩歌。專家權威發布信息,命題者“消化”以后,或規定考生必須寫議論文,或允許考生選用詩歌以外的文體寫作。揮手之間,高考作文試題連年“變臉”,師生們于是陷入“二難”,遂“迷不知其所如”。
20**年全國及各省市高考作文試題,是怎樣一副“面孔”,指揮棒又是如何揮舞的呢?
其一,20**年高考作文命題最大亮點是:17套試題,無論是全國卷還是各省市卷,都不再強調“政治掛帥,思想領先”,不再誘引考生奢談大事要聞,說“假大空”的套話,沒有了“談中國崛起”(**年新課標卷)之類的沉重話題,而一律直面青年學生學習、生活、閱歷實際。所給的閱讀材料,內蘊豐富,主題鮮明,簡約典雅,難度適中;沒有晦澀言詞,沒有含混語義,也沒有幾段主旨相同、長達1200字的材料羅列(**年全國卷Ⅱ)。這副“面孔”,師生家長都覺得可近可親。
在眾多試題中,上海卷堪為典范: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
人們對自己心靈中閃過的微光,往往會將它舍棄,只因為這是自己的東西。而從天才的作品中,人們卻認出了曾被自己舍棄的微光。
這道題,語詞簡潔(題面文字僅50多字),意蘊多維,極易喚起所有考生的回憶,極易抒發實感真情。雖然是十幾歲的小青年,可誰都有“舍棄”過“心靈中閃過的微光”的往事;雖然所舍棄的是“自己的東西”,可回首當年的“舍棄”,情感都格外復雜難狀?!拔摇痹吧釛墶钡摹拔⒐狻笔鞘裁?,為什么“舍棄”,“天才的作品”是怎樣點通玄機,讓“我”如今有所悟覺?當年那“微光”雖已永遠逝去,但人生幾十年,還會出現各種其他“閃過的微光”,“我”還會“舍棄”嗎?諸如此類,諸如此類,都將因人而異,其反思和體悟,也千差萬別。換言之,這道題,人人有話可說。考生在“基礎等級”過關,難度不大;但要找好角度,確定體裁,結構華章,欲求在“深刻、豐富、有文采、有創新”等“發展等級”獲取高分,卻又絕非易事。
類似的好題不少。新課標卷、北京卷、重慶卷的閱讀材料,分別從不同側面展現了人性美??忌x后,會聯系實際,拷問靈魂,結合身邊的人與事,“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抒發自己特別的感動。
其二,20**年試題,不約而同地聚焦學生辯證思維,將檢測考生理性思考深度擺在重要位置,這是試題的另一大亮點。高中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結構和人生閱歷日漸復雜,他們習慣于獨立思考,發表意見,對任何問題、任何社會現象,都愿意剖析研究,并嘗試著逐步上升至理性層面。針對這一特質,今年高考作文試題所選用的材料,絕大多數正中下懷,能激發考生的理性思考。這副“面孔”,師生家長也能接受。
17套試卷中,有幾道試題很值得咀嚼、回味。
如廣東卷: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曾經說過,如果可以選擇出生的時代與地點,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紀的中國新疆,因為當時那里處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臘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國文化等多種文化的交匯地帶。
居里夫人在寫給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說:“你寫信對我說,你愿意生在一世紀以前……伊雷娜則對我肯定地說過,她寧可生得晚些,生在未來的世紀里。我以為,人們在每一個時期都可以過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p>
上面的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請結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自定文體。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兩則難得的好材料,一道漂亮的作文命題!
湯因比和居里夫人女兒的感慨很容易引起青年共鳴:“我”生不逢時,出生在90年代。雖承前啟后,但許多科學難關已被前輩攻克;研發新的課題,談何容易?常言道:時勢造英雄,“我”怎么沒有生長在戰爭年代,生長在百廢待興的年代,生長在斷層期……涉世不深的青年人,這樣怨天尤人,情有可原。但考生若能聯想到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1889-1976)名言:“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甭撓氲睫r村俗語:“每片葉子都有露水滋養?!痹僮x讀居里夫人勸勉女兒的睿智之語:“我以為,人們在每一個時期都可以過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崩Щ蟮那嗄陮D悟:“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選擇?!睙o論生長在什么時代,什么家庭,只要能把握自己,生命便有價值,生活便會“有趣有用”;“我”幸而生于此時,長于斯地,無怨無悔!
這道題,寫作空間寬廣,切入角度多向,文體選擇活潑自由,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揚長避短,展示才情。
如江西卷: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說,不要老想著你沒有什么,要想到你擁有什么;也有人說,不要老想著你擁有什么,要想到你沒有什么。
對上述說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1)必須寫議論文。(2)不少于700字。(3)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4)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沒有什么”與“擁有什么”,是對立的,得焉失焉,福兮禍兮,相依相伏,相反相成,不可一概而論;換一個角度思考,同樣面對有無、得失、進退、榮辱,甚至生死等現實問題,由于各自的思維方向和認知深度的差異,感悟會大相徑庭。故爾考生寫這道題,文章將千姿百態,層級分明。
如福建卷: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
運動中的賽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內看你使用了多少時間;人生中的賽跑,是在有限的時間內看你跑了多少路程。(馮驥才)
要求:(1)必須符合文體要求;(2)角度自選;(3)立意自定;(4)題目自擬;(5)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這也是一道好題。馮驥才這段話可以引發學生深入思考:“運動中的賽跑”與“人生中的賽跑”,都是賽跑,評判標準卻不相同。速度和長度,勞作與效益,既相互關聯又相互排斥。怎樣一分為二,能否合而為一?可否跳出“賽跑”而論及其他,比如生存、尋覓、競爭、追求?可否在“賽跑”之外談人生,談友情,談理想,談憧憬?可否賦予“時間”和“路程”以新的內涵,可否反其意而用之……
以上3道題,共同的特點是,命題者注重檢測考生的辯證思維力,注重檢測考生的知識積淀厚度。類似的閱讀材料,還有全國卷之母親一語,天津卷之小魚感慨,遼寧卷之女鋼琴家回答,湖北卷之學生議論等……都極有哲思,極富哲理,都能激活學生思考力,寫出錦繡文章。
但是,20**年高考作文試題也有微瑕細疵,其指向似有些偏差:
一,不知是不謀而合,還是謀而后合,20**年高考作文命題形式竟然清一色,全是材料作文!連一直固守“命題作文”陣地的上海、重慶,也因大勢所趨,而改弦易轍,從善如流;湖南卷是圖片加提示語,也可視為材料作文。如此統一口徑,前所未有?!安牧献魑摹辈⒎遣缓?,事實上,任何一種命題方式,包括改寫、續寫、擴寫、縮寫等,都有它存在的理由。然而,作為“指揮棒”,指向如此一致,對于新一屆考生備考、對于中學作文教學,影響和制約將有多大,可想而知。老師們不會忘記,20**年高考之后,各出版社、各雜志社,全國各中學,目光全都盯住“話題作文”,“話題作文指津”、“話題作文解密”、“話題作文寶典”……競相出籠,令師生目不暇給。指揮棒威力之大,可見一斑。像今年這樣口徑一致,正負效應都難以逆料,很可能此起彼落,循環往復,不至**年高考前而能事不已。所以,命制作文試題,還是該“八仙飄海,各顯其能”;眾題如一,終究利少弊多。有人說,命題同下棋,要顧全大局;高手對弈,欲動一子,須想到后兩著、后三著甚至后若干著棋該怎么動。這對于命題老師,應該有所啟迪吧!
二,20**年高考作文試卷,有一個用語特別醒目:“不要套作!”這個“要求”,最早出現在**年全國卷I和江西卷;此后幾年,有的省市偶爾用之,也沒有引起師生足夠重視。今年17套試卷,除北京等6省市外,竟有11省市同時提出“不要套作”的要求,約占總數70%!“套作”,本是農業栽培方面的術語,指在前季作物生長后期的株、行或畦間播種或栽植后季作物的種植方式。用在寫作上,含義并不確定:文章出現2個或多個主旨者,不顧題目或作文材料,機械照搬原作內容,生拉硬扯他人文章者,套用原材料的主旨和情節,另編一個故事者……都可以視為“套作”。如此,以上種種“套作”行為,可理解為一種初級階段的“借鑒”或“模仿”,而不是真正意義的“抄襲”。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可能缺乏自己的思想;其認識和感悟,只有共性而無個性,更談不上創新。但是,作為考場作文,并不要求每個考生的文章都有創意,有個性,甚至有風格;只要能敘述清楚,議論恰當,抒情健康,文從字順,也就很不錯了。而在一定的語境里,借鑒或模仿,或套材料,或套開頭結尾,或套模式……都不背離寫作基本原則。須知,考生在考場寫的文章,多數只能在“基礎等級”得分;有創意,有個性,有風格的文章
篇3:市保密法律法規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
市保密法律法規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
一、填空題(共25題,每題1分,共25分)
1、《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實施條例》)對機關、單位保密宣傳教育的基本內容作出規定,要求機關、單位應當定期對本機關、本單位工作人員進行保密形勢、保密法律法規、保密技術規范等方面的教育培訓。
2、根據工作職責,機關、單位分管保密工作的負責同志要擔負領導的責任,分管有關方面工作的負責同志要管好分管工作范圍內的保密工作。
3、定密工作政策性、專業性強,需要專人負責。《實施條例》第九條規定,關單位負責人為本機關、本單位的定密責任人。
4、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自日起計算;不能標明制發日的,確定該國家秘密的機關、單位應當書面通知知悉范圍內的機關、單位和人員,保密期限自通知之日起計算。
5、復制國家秘密載體或者摘錄、引用、匯編屬于國家秘密的內容,應當按照規定報批,不得擅自改變原件的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復制件應當加蓋復制機關單位戳記,并視同原件進行管理。
6、銷毀國家秘密載體應當符合國家保密規定和標準,確保銷毀的國家秘密信息無法還原。
7、機關、單位發生泄露國家秘密案件不按照規定報告或者未采取補救措施
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8、移動存儲介質不得在和用。
9、涉密場所中連接互聯網的計算機不得配備、安裝、使用和頻輸入設備。
10、不得在辦公網絡和連接及其他公共信息網絡的計算機上存儲、處理和傳輸涉密信息。
11、信息系統存儲、處理、傳遞、輸出的涉密信息要有相應的識,該標識不能與正文分離。
12、處理國家秘密信息的單臺計算機,應當根據所處理信息的最高密級,按照相應級別涉密信息系統的有關要求進行保護和管理。
13、國家秘密是關系間內只限一定范圍的人員知悉的事項。
14、國家機關和涉密單位按照“誰誰負責、誰誰負責”的要求,負責本機關、單位信息系統和信息設備使用保密管理工作。
15、涉及國家秘密的信息系統,不得直接或間接地與及其他信息網絡連接,必須實行物理隔離。
16防護措施。
17、國家機關和涉密單位采購安全保密產品應當選用經過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授權檢測機構檢測、符合國家保密標準要求的產品。
18、涉密信息設備使用人員、管理人員離職、離崗時,機關、單位應當回其使用、管理的涉密信息設備,及時取消有關涉密信息系統的訪問授
權。
19、保密要害部門部位使用進口設備和產品,應進行查。
20、制作國家秘密載體,應當由機關、單位或者經保密審查合格的單位承擔,制作場所應當符合保密要求。
21、書面形式的密件應當在其封面或首頁的密期限。
22、國家秘密的密級分為
23、不得將手機帶入、所和涉密要害部門。
24、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規定外,絕密級不超過年,機密級不超過20年,秘密級不超過10年。
25、確定國家秘密知悉范圍有兩個基本原則,一是是最小化原則。
二、單項選擇題(共25題,每題1分,共25分)
1、機關、單位定密工作的直接依據是(A)。
A.國家秘密及其密級的具體范圍B.國家秘密事項一覽表
C.上級文件的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D.保密法及有關規定
2、定密工作程序為:由(A)對照保密事項范圍提出國家秘密確定、變更和解除的具體意見,再由(A)審核批準并承擔(A)。
A.承辦人定密責任人法律責任B.定密責任人定密小組組長行政責任
C.承辦人定密小組組長法律責任D.承辦人定密責任人行政責任
3、(D)專業正式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實現了保密學歷教育的歷史性突破。
A.保密技術B.信息安全C.保密法學D.保密管理
4、核心涉密場所禁止帶入手機,重要涉密場所禁止使用手機,一般涉密場所(B)。
A.禁止使用手機B.限制使用手機C.可以使用手機D.定時使用手機
5、安全保密產品的檢測證書有效期通常為(B)。
A.2年B.3年C.5年D.在產品形態不改變的前提下,終生有效
6、以下不屬于保密違法行為的是(D)。
A.私自買賣涉密地圖B.利用連接互聯網計算機存儲、處理絕密信息
C.將涉密計算機連接互聯網D.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涉密載體進行銷毀
7、涉密信息系統測評中屬于一票否決項的是(A)。
A.物理隔離、信息傳輸密碼保護B.密級標識、用戶口令強度
C.訪問控制、使用移動存儲介質D.使用移動存儲介質、用戶身份鑒別
8、關于國家秘密載體銷毀的程序及有關規定正確的是(D)。
A.只要通過本單位主管部門審核批準,可立即進行銷毀
B.確因工作需要,自行銷毀少量國家秘密載體時,應嚴格履行清點、登記和審批手續,使用本單位具備的銷毀設備和方法進行銷毀
C.送銷國家秘密載體,應當分類封裝,安全運送,如無特殊情況,無需派專人現場監銷
D.應將需要銷毀的國家秘密載體送交保密行政管理部門設立的銷毀工作機構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指定的單位銷毀
9、領導同志處、核心涉密部門和場所所選設備應符合(C)標準,優先考慮(C)設備。
A.ISO9001進口B.國內信息安全認證功能齊全
C.國家保密國產D.國內認證性能好
10、非密事項需發傳真、電報的,(B)。
A.可以使用密碼傳真、密碼電報B.不得使用密碼傳真、密碼電報
C.有時可以使用密碼傳真、密碼電報
D.使用密碼傳真、密碼電報應當嚴格遵守規定
11、涉密打印機與涉密計算機之間(D)。
A.采用無線連接方式應當嚴格遵守規定B.可以采用無線連接方式
C.有時可以采用無線連接方式D.不能采用無線連接方式
12、保放結合,是指在開展保密工作時,要正確處理保密與信息公開的關系,做到(C)。
A.保要害保重點B.保中心保重點C.保核心保重點D.保核心保要害
13、《國家秘密定密管理暫行規定》第九條規定:沒有定密權但經常產生國家秘密事項的機關、單位,或者雖有定密權但經常產生超出其定密權限的國家秘密事項的機關、單位,可以向授權機關申請定密授權。這里“經?!笔侵?C)。
A.3年來年均產生5件以上國家秘密事項
B.2年來年均產生6件以上國家秘密事項
C.3年來年均產生6件以上國家秘密事項
D.2年來年均產生5件以上國家秘密事項
14、法定的定密責任人,是指法律明確規定作為定密責任人的人員,即機關、單位負責人。機關、單位負責人一般是指機關、單位的(A)。
A.正職負責人B.領導班子C.保密委員會主任D.紀委書記
15、承辦人,是指根據機關、單位內部崗位職責分工,負責具體處理、辦理涉及國家秘密事項的工作人員。承辦人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