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十個擁有,當個好班主任心得
做到十個“擁有”,當個好班主任心得
“作為教師如果一輩子不當班主任,就相當于一個女人一輩子沒生育。”這是我剛參加工作時,我們學校的校長鼓勵我當班主任時說過的一句話。雖然時隔十幾年了,但仍記著老校長的這句話。其實當老師誰都想當班主任,因為只有當了班主任才能體驗到當老師的樂趣,才能像擁有自己的孩子似的擁有自己的“親”學生,也只有當班主任才有可能讓自己不簡簡單單的成為學生一生的“過客”,當然當班主任者,都相當個好班主任,想把自己的班級管理的井井有條,成為同年級或同學校中出類拔萃的優秀班級。那么怎樣才能成為一個“相當好”的班主任呢呢?十幾年的班主任經驗告訴我,想當個好班主任,只需做到十個“擁有”。
一、擁有“熱情”
擁有熱情,也就是說班主任要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只有熱愛班主任工作,有為它付出一切的思想基礎和心理準備,我們才能積極面對工作中的一切困難,才有克服這些困難的決心和勇氣,我們才能夠在克服困難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當然,熱愛還包括熱愛自己的學生,要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心態來對待學生,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親人一樣看待,這樣,不管你工作有多么辛苦,內心卻充實、快樂。
一句話熱情就是指面對看似辛苦繁雜的班主任工作,在尚未達到熱愛、達到充滿激情的情況下,能做到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熱情洋溢地投入其中,這樣,班主任不會當不好的。
二、擁有“冷靜”
擁有冷靜中的“冷”,就是要理智、客觀地去工作,要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從教育對象上看,我們面對的是未成年人,是身心還不成熟的孩子,他們的身心特點決定了他們的舉止行為往往是幼稚的,甚至是“可氣”的,此時,“冷”處理會使我們不被情緒所左右。從工作本身來看,一個成熟的班主任,他的工作是有目標、有規劃的,只有冷靜地規劃工作,一切才會井然有序。“靜”,就是要寧靜、沉穩,不浮躁。處理問題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急功近利。問題出現后,先理性地觀察和分析,然后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可以說,寧靜和沉穩是當好班主任的基本功。
這個“冷”,還有冷峻的意思,也就是說,工作時我們往往不能感情用事。常見到班主任“好心”地替學生做一些他們原本力所能及的事情,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思考--作為老師,更多的時候,我們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合作者,但作為班主任,我們卻又兼具了幾種角色:當學生需要愛的時候,我們是他們的親人,甚至是家長;當學生需要交流傾訴的時候,我們又是他們的朋友;當學生需要撒歡的時候,我們又要當他們的玩伴......當角色需要轉變的時候,我們該怎么辦?我想,我們必須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給自己的角色定位,給自己的教育行為定位。我們要關心愛護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而良師是需要冷峻的思考和行為的,任何剝奪學生鍛煉機會的替代或縱容都是充滿“愛”心的誤人子弟。
三、擁有“才華”
所謂擁有才華,是指班主任要知識面寬廣。作為班主任,我們必須提高自己的學識水平,要見多識廣,博學多才,興趣廣泛;同時,我們更要了解學生的生活,了解他們普遍關注的問題(比如網絡語言、流行時尚等等),如果學生能發自內心覺得你“太有才了”,那他們不會不親近和佩服你吧!
四、擁有“魅力”
擁有魅力,是指教師自身的獨特的人格魅力。不敢說所有的學生都比班主任聰明,但在這個“知識反哺”的時代,可以說多半學生在某方面比我們強。但我覺得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有扎實專業基本功的班主任,對于學生來講是具有別樣人格魅力的。面對學生的問題,我們要力爭做到“難不倒”和“問不住”,前者是指我們自己的知識儲備、知識底蘊足夠“傳道、授業、解惑”,也就是要給學生一碗水我們首先要有一桶水的問題;后者是指我們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足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成長,也就是要給學生一碗水我們要做源頭活水的問題。相對來講,后者可能更重要,因為要當一個好老師,我們不一定能親自解決學生所有的問題(事實上也做不到),但是要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學習、學會處事、學會做人。
五、擁有“目標”
所謂擁有目標,一是指對學生培養要有高遠目標,一是指對自己要有成長目標。作為班主任,我們應該時常問一問自己:我要培養怎樣的人?他的品格高尚嗎?他的性格樂觀嗎?他的思維方式多樣化嗎?他的行為習慣良好嗎?他的綜合素質如何?他的實踐能力強嗎?......培養的目標是高層次的,我們才可能向著目標努力;如果我們每天所思所想都是學生能考多高的分數、今天又有幾個學生在知識競賽中得了什么獎,那這個班級的學生恐怕不會有太大的發展。
至于說對自己的成長目標,就是說我們教師也必須日有“所學”日有“所長”,這不單單是教師的個人修養問題,也是關乎教育的影響力問題。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我,會更好地幫我們提升自己的人生智慧,會讓我們自身的正面影響力越來越大。身教勝于言教,這是有道理的。
六、擁有“雙力”
所謂擁有雙力,一是指強力,一是指助力。這里所說的強力,是從工作效果的角度來講的。作為一個班級核心人物,班主任在工作時必須講求效果,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不論什么工作,做了就要見實效,否則等于沒有做,甚至還不如不做。要想做到有強力,第一次非常重要,無論什么工作,把第一次的效果抓出來了,然后再堅持一段時間,通過反復的訓練,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一種效果意識,強力就自然而然形成了。
君子當借力而行。班主任的工作紛繁復雜,更需要借助方方面面的力量為己所用。這借來的力量,就是我們所說的助力。能夠為我們提供幫助的力量是很多的:領導的力量,同事的力量,家長的力量,社會的力量等等,但這些都是輔助的力量,都不是主要的、根本的力量。最根本的力量其實來自學生本身,只有把他們的力量“借”到手,我們才會真正輕松減負。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樣,讓學生成為做人的主人,這是一個班主任應認識到的基本道理。只有充分調動學生自我管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他們在過程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自覺,在自覺中長大,我們的工作才會卓有實效。
七、擁有“設計”
教學工作,我們精心設計教案,而教育管理方面的設計往往比較欠缺,尤其是對學生個別教育的規劃設計,更是少之又少。其實,教育設計恰恰是我們做好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一個好的教育設計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精心的設計,精心的經營,最后讓一個教育過程成為引以為豪的精品,這時候,我們設計的不僅是教育,還設計了學生的未來,也設計了自己的能力。班主任工作既要有宏觀的整體籌劃,也需要有精細的觀察和落實。事實上,許多工作的成功取決于細節的落實,沒有精細的落實,再美好的宏愿也只是空中樓閣。好班主任應該在一學期初就對自己的班級有一個理想的“班級管理設計”,然后在班級的管理中一步步的去實現,這樣你最終不但會收獲一個“有些的班集體”,還會收獲一頂“優秀班主任”的桂冠。何樂而不為呢?
八、擁有“亮點”
擁有亮點是指工作要做出亮點。一個集體是通過什么來樹立自己的形象的呢?首先是能讓人看見的東西。誰都知道,形象是內涵的外在表現,作為一個班主任,我們有必要在進行班級內涵建設的同時,高度關注班級外部形象的建設和展示。凡是能引起關注的,都是我們要著力建設的內容,比如班集體活動時所有成員的形象和表現,班級的環境衛生等等。需要說明的是,這里所說的形象,是指班級良好內涵的外化,并不是所謂的“形象工程”。同樣的工作,我們盡量動腦筋把它完成的“出色”,也就是說班級工作只要做出了“特色”,班級就多增添一抹亮麗的色彩。
九、擁有“兩久”
擁有“兩久”,一是指工作耐力的長久,一是指工作效果的持久。持之以恒,這是班主任最需要練習的一項基本功。我們的工作很多時候是在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任何一個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何況養成一個良好行為習慣往往又是與改掉一個不良習慣相伴而行的,這時候,就需要班主任有良好的耐力,誰堅持得最長久,誰的效果就最持久。
十、擁有“智慧”
教育是需要智慧的。如果我們把處理問題的方法技巧稱為“智”的話,那么,對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我們姑且就把它叫做“慧”吧。我們需要有大智,這樣工作會做得很順利,但我們更需要大慧,更需要對人生有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只有這樣,我們的教育思想才是深刻的,我們的教育方式才是深入淺出,易于接受的。
另外作為老師,尤其是班主任,我們應該有“海納百川”的胸懷,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胸襟,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不為任何一個學生對自己的無理而“常戚戚”。
篇2:小學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表揚比責備更有力量
劉昊的字在我們班寫的是最不好的,每次改到他的作業我就頭疼,不改呢,怕傷了他的自尊心,改呢,實在是太傷腦筋了,我簡直就是猜。就連我做夢都是都在批改他的作業,竟然夢見他寫的字非常漂亮。
今天又做作業了,組長在發作業本,我無疑中看見了劉昊,一下想起來昨天做的夢,于是,我說:“昨天呀,我做了一個夢,我都笑醒了。”嘴快的學生迫不及待地問:“老師,啥夢?快告訴我們。”這時班里鴉雀無聲。我神秘地說:“真想聽?”學生們一個個點著頭。“好吧!我夢見劉昊的字寫得很漂亮!”學生們驚奇地問:“哇!老師,真的?”“真的呀!”我認真地說。有些學生說:“他真能寫好嗎?”我邊說邊看著劉昊說:“當然行,不信你們看看劉昊以后的作業,我相信劉昊一定能做到。”劉昊慢慢地點了點頭,什么也沒說。
下午,作業本交上來了,我連忙找著劉昊的作業翻開看,“啊,他的字果然有進步了”。第二天,他的作業在班中得到了表揚。從那以后,他的臉上有了笑容,課堂上也有他回答問題的聲音了。
后來,我經過反思,深深體會到:有時一句話能喚醒孩子的學習熱情,也能幫助他們重新找回學習的自信,更能為他們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因此,表揚比責備更有力量。
篇3:學習《班主任基本工作常規》心得體會
學習《班主任基本工作常規》心得體會
通過《班主任基本工作常規》的學習,我對班主任的角色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以下是我對如何做好一名班主任的幾點認識:
一、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
想要做好某項工作,首先就得熱愛這個工作。如果對這項工作都不熱愛,那么工作的時候就容易變成簡單的應付,無法深入地把工作做好。班主任是和學生相處時間最多的老師,要想把班級管理好,首先得有一顆愛生如子的心。有了愛,才能把班級這個大家庭變得和諧。
二、掌握班主任的業務。
班主任工作項目繁多,包括:集體談話、確立班委、安排座位、組織班會、組織家長會等。要通過實際工作中的不斷積累來提高這些基本業務的能力。只有班主任業務能力的提高,班級管理才能變得輕松,快樂。
三、營造優良學風塑造學生
優良的學風,是班集體的生命線。身為班主任,抓好班級學風,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一個班集體是否優秀,首先要看他在學習上的表現,勤奮的學風是促進班級不斷發展的動力,可以有效增進班集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因此,要當好班主任還應發展他們的動力,對課程改革的理念,我在班級管理中鼓勵學生多問,使學生養成善思好問的習慣。在學習中“問”是開啟知識殿堂的鑰匙,讓學生主動發問,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交流師生情感,縮短師生間的距離,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都得到落實,教學也相長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能培養學生善思好問的習慣。
四、不斷提升自身的人格修養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一定的人格,為一定的社會服務。人格是人的素質的核心。以人為本的教育,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核心就是優良人格的教育,這也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任務。而要培養優良的人格就得要求班主任具有優良的人格。因為人格欠缺的班主任可能會出現難以一視同仁、對學生認知偏差、影響師生關系等不良現象。所以班主任要從道德修養、個性品質、思想觀念、人文素養四個人格的基本因素提高自身的人格修養,以實現優良人格的教育。工作,學習,心得體會,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