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班主任管理故事千姿百態課堂
今天早上我們學校檢查學生自身衛生,我們班有幾個孩子手不太干凈(可能是早上打掃衛生還沒來得及洗),于是乎我感覺到已經有段時間我沒強調孩子的行為習慣了……
隨著優美的上課鈴聲,我們開始了一天的學習;我站在講臺上環視一周,孩子們有“趴著坐的,靠椅子坐的,手執著下巴的,腳在地上畫圓的……”頓時間,千姿百態的“美麗畫面”呈現在我眼前。想想平時孩子們都是在我們的一聲聲“1,2,3”中坐端正的,可在這種無人管的自然狀態下,卻是令一番情景……
于是我說:“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的主題是‘千姿百態的課堂’”,我話音一落,班上幾個機靈的孩子立刻意識到怎么回事了,坐的很端正;其他孩子在小聲議論中,我就隨機叫了幾個“代表性姿勢”的小朋友搬著凳子坐在講臺上;起初有些孩子在竊喜,在迷茫,老師這到底要干什么啊?不過有一點:大家都在指指點點的議論著,諸如“某某的腳怎么這樣放,某某怎么手一直放在臉上;某某怎么扭著頭坐啊……”議論聲此起彼伏,“1,2,3,我坐端”,孩子們都目不轉睛的看著講壇上的同學,我說:“孩子們,老師看到你們剛剛熱烈的評論,其實這就是你們平時上課的姿勢……”我話音未落,孩子們都低下頭了,連班上最調皮的孩子也都紅了臉;“孩子們,今天你們僅僅看到這幾個孩子上課坐姿,就議論紛紛了,平時你們上課如此,老師站在講臺上看到你們這樣,老師心里會怎么想啊?”所以,孩子們,上課良好的坐姿習慣很重要,首先:上課精神滿滿的,學習知識時就更有信心;其次:寫字時良好的坐姿,可以避免近視;最后:良好的坐姿,給各個任課老師一個好印象,讓老師更加喜歡你,更想給我們班小朋友上課……
篇2:班主任教育故事:用愛心熔化學生用耐心等待學生
參加工作兩年多,對于初中數學知識,我認為:基礎知識即初中數學課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要求學生掌握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理清知識結構,形成整體的認識,并能綜合運用。例如初中代數中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二次函數圖形與x軸交點之間的關系,是中考常常涉及的內容,在復習時,應從整體上理解這部分內容,從結構上把握教材,達到熟練地將這兩部分知識相互轉化。
但在實際教學中,在對學生訓練過程中,總會發現有些知識學生還沒掌握好,解題還沒有思路,因此指導把這些問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弄明白,然后再找類似的題給學生做一做,直到學生真正弄懂會做為止,讓學生學會思考是從根本上提高成績,解決問題的良方,使學生處于“聽得懂,做得來”的狀態,而且我對基礎很差的學生也很有信心,相信他們能夠學好數學,我對學生的信心通過上課及課后交流自然地感染學生,使他們樹立起信心,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自然地培養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師還要充分留給學生進行自主探索、思考問題的時間和空間,這樣的教學,學生才能夠放飛思維,張楊個性。我們的教學中只有給學生自由的時間,學生才能擁有更大的創造性。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室里寂靜,學生集中思索,要珍惜這樣的時刻。教學中多留給學生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思維去學習,哪怕有時有些嘗試可能是錯誤的,但也能通過學生之間按照他們自己的思維方式相互質疑,相互補充使之完善。
記得在教學了長方體正方體體積表面積后,我和學生們正在學習“體積與表面積的對比”這一知識,通過討論,得出長方體正方體體積和面積不但計算方法不同,而且計量的單位也不同。看學生們像都明白了,心想下面就來做個練習吧:一個正方體,棱長6分米,問它的體積和表面積各是多少?學生列式做出: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6×6×6=216立方分米,表面積=棱長×棱長×6=6×6×6=216平方米。題目同學們都做對了,但他們是否真的理解了正方體體積和表面積的不同呢?我靈機一動,給學生們設下了一個“圈套”:“同學們,你們比比看,這個正方體的體積大還是表面積大?”原以為這個問題很簡單,同學們肯定會踴躍發言,達成共識,不料,真是讓我始料未及,我的問話剛落,孩子們便開始七嘴八舌地說開了,很多同學都不假思索的說:“一樣大。”也有的說:“表面積大。”還有少數說:“體積大”。此時學生的表現學生的心情以及他們的心理我都盡收眼底。我咕噥著說:“哎呀,只爭不行,請講出你的理由來。”“你看,都是6×6×6=216,當然一樣大了。”“不對不對,立方米要比平方米大得多,當然是體積大。”兩派學生互不相讓,你一言我一語,針鋒相對,相持不下。我暗暗搖頭:“唉!這幫孩子,概念教學時那么強調,還是沒有明白體積與表面積的含義。難道我還要再泛泛地跟他們重復強調嗎?我耐心的等待著,期待著。
正在這時,同學大聲說:“體積和表面積根本不能比,就像周長和面積一樣。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表面積是一個物體表面的大小,而體積是這個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所以它們不能比!雖然結果看起來都是216,可是一個是體積,一個是表面積。就像人和狗一樣。”好一個人和狗的比喻!引得同學們哈哈大笑,不約鼓起掌來,同時個個都仿若恍然大悟的樣子,更有甚者錘足頓后悔自己怎么沒有早一點想到......
篇3:小學班主任:我教育小故事
我曾在<<青年教師導報>>上看過關于賞識教育的文章,其中一篇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從責罵到賞識,從賞識到成功。這充分說明賞識教育的重要性。作為教師的我,就更需要借鑒這種理念,充分利用賞識這個有利的方式來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
在我們班有一個特別好動的小男孩他叫楊金軍.在課堂上他的自律性很差,不僅自己沒學什么東西還影響了別人,真讓任課老師頭痛。有一次我進教室上課,剛巧碰到英語老師也在,她有些生氣地說:“楊金軍,你真的是經不起表揚!”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沒多問就開始上課了。上課沒多久,他的“老毛病”又犯了,我也氣憤地說:“難怪剛才英語老師也說你經不起表揚!”誰知,他卻大聲地說:“你又沒有表揚我!”我一震,這一句突如其來的無忌童言讓我一時不知說什么好。
課后,他的話一直在我耳邊縈繞。想起來,平時我總覺得他調皮,的確很少表揚他。從今天這件小事看來他還是挺在乎老師的表揚和肯定的。是啊,調皮的學生也是學生,和大家一樣都希望得到賞識,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也許他比其他小朋友更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