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班主任教育故事演講材料優秀素材10份

小學班主任教育故事演講材料優秀素材10份

2024-07-31 閱讀 2342

給予愛,是一種幸福

廣州市越秀區雅荷塘小學孫靜

**年9月3日星期一天氣:陰有雨

今天是一年級新生正式開學第一天,這已經是我和班里的孩子見第四次面了。29、30號兩天,學校安排一年級新生進行培訓,之前我還登門家訪過孩子們。第四次見面,感覺似乎已經挺親切的了。

這是我工作以來第四次帶一年級新生。每次開新班,我的感覺一次比一次好,心里總是充滿了希望似的。

以前看到那些小孩子滿頭滿臉臟兮兮的,實在不敢恭維,更別說去牽那些可怕的小黑爪子了。也許是自己做了媽媽吧,我對孩子的感覺越發親近了起來。現在的我就特別能理解為什么那些老教師能如此從容地緊緊握著任何一個孩子的小黑手,甚至將他們抱于懷中,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親昵。現在每次帶隊離開原地,我很自然地牽起排頭第一個孩子的小手,像母雞媽媽帶著散步的小雞一樣,不急不慢地向目的地出發,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拼命地催促:“快、快、快點啦!”畢竟,孩子還小,腿也就那么長,能力也就那么高,你的催促不但無法加速孩子的動作,還會讓孩子在不斷地催促聲中感到自卑:為什么我總也達不到老師的要求,次次都要老師催呢?肯定是我笨吧……

什么事情都從容些,慢慢來,總有一天,再小的孩子都會長大的。

開學典禮上,我們幾個班主任老師碰在一起,又聊起這三個新班來。三個班比起來,大家都說我的班是最好的,其實我知道,我們班的孩子也有嘴巴特愛說的,也有內心依戀媽媽不愿和陌生人交往的,也有家庭經濟條件困難的……什么樣的孩子都有,我們的責任不是去挑選孩子的爸爸媽媽的素質、家庭背景、智商的高低,我們是提供教育教學服務的,說白了,就是把不懂事的孩子教成懂事的孩子,這才是我們的本分。至于把孩子教成個什么程度,那是我們的水平問題,這個是可以存在發展空間的。但是對待工作的態度,其實就是體現在對待孩子的態度上,態度應該是端正的,才可以成為一名捫心無愧的老師。為什么短短兩天的新生培訓,我的班便能從三個班的比較中明顯成為最好的呢。我知道這其中的奧秘──這都有賴于我長期教低年級的經驗以及自己當了媽媽的優勢。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吧,隔壁班有個男孩子從新生培訓第一天就哭,一直哭到今天,他的班主任請他離開自己的班單獨坐到一邊去,對他說:“不許哭。”然后就走開了。我剛好就站在那個男孩子的身邊,我走過去,摸摸他的頭,說:“先別哭,孫老師在這里陪著你呢。現在校長在講話,請你認真聽一聽好嗎?”那個一直哭泣的孩子似乎停了一下,眼睛睜開了一點縫,我馬上表揚他:“你真棒,是個聽老師話的孩子!”那個孩子抬頭看看我,已經沒有了哭泣的聲音,雖然眼睛還是紅紅的。我心里一陣輕松。我剛想離開去和旁邊的老師說句話,那個孩子馬上哭了起來。這時他的副班主任老師走過去:“哭什么嘛,不許哭。”那孩子的哭泣卻沒被老師的制止而打斷。我見小男孩班上的老師一直站在他身邊,我也不好走過去說什么。后來男孩身邊沒人了,我再次走過去,同樣的安慰又取得了之前同樣的效果。可我這回有了一個發現:只要我稍稍一離開那個孩子,他就開始哭泣。我離他越遠,他哭得越傷心。

一般的家長和老師可能會認為:那么嬌氣,那就讓你哭個夠吧!不給點顏色教訓你看看,以后還得了!

我曾經也是這樣認為的,不過現在我的看法和做法改變了。

每個人都需要歸屬感,孩子更需要來自歸屬團隊的安全感。在學校里,離開了爸爸媽媽的6歲孩童如何能更好地適應學校的生活,老師確實很關鍵。我們應該給予孩子的不應是懲罰,而是愛。愛太寬泛了,就這件事來說,老師讓孩子離開自己的班級獨自坐一邊,那就是剝奪了孩子歸屬團隊的安全感,老師想讓孩子不哭,應該是出于憐愛之心,而非厭惡之意。“不許哭!”對一個孩童來說,是個多讓孩子受傷的命令呀!你兇巴巴地對待孩子,又怎么能讓孩子親近你自己呢,孩子不親近你,就等于無法親近老師,老師是知識的象征及部分載體,不親師何以親知識呀!

我們班上有一個孩子,因為被確診為輕微小兒多動癥而延遲一年入學。他坐在同學堆里,因無法控制自己而搞這弄那的,確實影響了身邊同學的正常活動秩序。如果一味包容他,這是對其他同學的不負責,我處理這樣事情的原則就是:主動包容、征得諒解、一視同仁、不離不棄。

我從內心里憐愛這個孩子,他那些無法自主控制的行為我能從心理學層面上理解,也能從一位母親的愛去理解,我主動包容他,也是給其他的孩子做了一個無聲的榜樣。不見得每個孩子或者每位家長都能對這個孩子的背景了解甚多,我也不可能公開屬于這個孩子的個人隱私,如果他的行為確實影響了其他同學,我一定會誠懇地去向對方道歉,征得孩子們和家長們的諒解。不管什么孩子,嚴格要求就是愛。不同的孩子我們有不同的要求層次,但是嚴格要求的態度是要一碗水端平的,因此,一視同仁是衡量老師的愛的最好標尺。懲罰在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有效的懲罰是讓孩子在明白自己到底錯在哪里的基礎上,自己找個法子來“懲罰”自己,那對孩子來說,是一個更正錯誤的機會,一個成長的過程呢。如果孩子只做錯了一件事,他非要受到懲罰的話,也只能受到相應的一個懲罰,我們千萬不能橫生出多于一個的懲罰來。就在上面的事情里,孩子的哭也許確實影響了其他同學,老師本想給孩子一個教訓,讓他不要因為哭而影響他人。可是老師不但已經下了“不許哭!”的命令來制止他的哭,而且還強行讓他脫離團隊,孩子感到的孤獨無助又是一個痛苦的體驗,這無疑讓孩子受到了超出“應受”的懲罰范圍了。

每次我家的小姑娘做錯了事,我認為必須進行嚴肅的談話時,我會把我們兩個人同時“關”進書房里,要求小姑娘立正站好,不許她故意撒嬌地往我身上蹭從而試圖消磨我的意志,但我比較注意的是,我從來都是和她近距離地在一起,她站著我也站著,但我讓她站在床上,盡可能保持我們的視線為同一水平上,然后才開始嚴肅地談一番話。

自己的孩子是孩子,人家的孩子也一樣是孩子。對自己的孩子怎么樣愛,對人家的孩子也應該同等地去愛。

篇2:魏書生演講稿全文當好班主任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掌聲)

感謝大會組委領導,給了我又一次向老師們學習的機會。遵照領導的安排、指示,讓我說一說,我是怎樣當班主任的,我就遵命作文。

我是班主任愛好者,從當班主任那天,我當了二十多年班主任,后來被撤了。我當局長那天,就把我這個校長給免了,不讓當了。于是,不當校長了,班主任也就給撤掉了。但是我真的非常留戀班主任。我當班主任沒有什么新的辦法,就是老辦法,老祖宗都用了好多年的辦法,“民主”加“科學”,一靠民主,二靠科學。

民主呢,還是那么四個層次,我這個人哪,很多事不愿意怎么變化,上午我還說,《人民教育》讓咱們辦的那些事情,大的方面,您要聯系起來的話,建國以來,那培養目標啊,都說得明明白白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一直是這么說,跟現在提的新的觀念“素質教育”,是一樣劃等號的。然后怎樣培養學生,建國以來,《人民教育》都囑咐咱,要什么,讓學生積極、主動、快樂地發展哪,跟現在提的一樣一樣的。所以呢,在大的方面,我總跟我們的老師,跟我的學生說:“人生別折騰,瞅準了目標,堅定不移朝前走”,小的方面呢,怎樣奔這個目標,倒是可以采取一些具體的、可變化的、有點藝術性的做法。所以,大的方面,我還是說這些老話,“一靠民主,二靠科學”。

民主還是四段兒,老四段兒。第一,一個當老師的,牢牢地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思想。這個觀念我說了二十來年了。我覺得,我自己能夠做成一點事情,最要緊的還是這種出發點。到哪兒啊,咱就想,咱是給人家服務的,那么,各級各類學生,咱都得給人家服務啊,服務就得研究被服務對象的起點、能力、可接受性啊。

我二十七年以前,剛到中學,給我兩個班。一個班呢,全年組各個班選拔的,都是好學生組成的一個班,我當班主任,教語文課;另一個班呢,也是全年組各個班選拔出來的,但都是不太聽話的,學習比較差的,有的是好打架的,五十三名同學全是男同胞,沒有一個女同學,也讓我教。我給人家上課,我說:“同學們哪,咱們得學寫作文啦!”

“我們不會作文!”

我說:“不會作文不才要學嗎?”

“學也學不會!”

我說:“學也學不會,老師慢慢教。”

“慢慢教也不會!”(笑聲)

慢慢教也不會?!我說:“老師領著大家認識社會,體驗生活。”

我領著大家去祭掃烈士墓,這不是容易感動人的事情嗎?回來以后,我問感想如何,“老師,挺受感動的。”

我說就把這種感覺寫出來,就是好文章哎。

“老師,不就寫不出來嘛,能寫出來還說什么呢。”

我說:“那樣吧,我把我寫的文章慢慢地讀給大家聽,大家能聽寫下來,就算好文章,行嗎?”

“老師,我們有的字兒不會寫。”

你能說,“這個笨勁兒,聽寫還不行?那個班怎么都會?你們怎么不會呢?”

廢話!會,他不就上那個班兒了嘛!(笑聲)不會他才在這個班兒呢,所以只好跟學生們再商量:“同學們,哪個字兒不會用漢語拼音來代替,還不行嗎?”

“我們不會漢語拼音!”

我說:“那對不起同學們,老師忽視了這點。”

真的不會漢語拼音,“那怎么辦呢?這樣吧,哪個字不會咱就畫圈兒,行嗎?掃墓不會就先寫掃圈兒吧。”(笑聲)哪個學生好意思說,老師,我不會畫圈兒啊。于是呢,咱是給人家服務的,不管人家水平多低,咱不都得給人家服務嘛。服務,你就得研究,一,別難為人家,別說:人家能上去,你怎么上不去?那三樓,人家一下上去了,你怎么一樓都上不去?他就是上不去嘛!咱就研究他的起點。第二呢,既然給人家服務,不管人家起點多低,咱都什么,幫著人家,一步一步朝前走,一點一點朝前挪,這才是一個服務者的樣子,這樣才容易在行動中改變學生。

對好多學生來說,寫完了他有生以來的第一篇文兒啊。然后,我再教會同學們查字典,教會學生把圈兒變成漢字,于是,一點點兒地學起來。他覺得老師既不難為他,又不放縱他,他跟老師關系怎么能不和諧呀?后來呢,我再接班兒,做什么事兒,我都研究學生的可接受程度。比如說,后來我接一個班,我說:“同學們哪,魏老師班學生每天都要跑步啊,(剛入學問),大家愿不愿意跑啊?”“愿意!就是跑不動!”

我說:“肯定都能跑得動。我不要求大家一天跑五千米,十華里。”我領著我的學生,1979年哪,每天都是越野長跑十華里,五千米,一直跑到1997年,我當局長。我說我當教育局長,最吃虧的一件事兒,就是再也不能用公家時間鍛煉自己身體了。(笑聲)為啥呢?我原來每天都要用下午第三節課,整整一節課的時間跑步,五千米,十里地兒,沒有一個學生說我自私,說咱那個魏老師,這也太自私了,天天用共產黨時間鍛煉他個人身體。(笑聲)學生紛紛都頌揚我,說,你看,咱們魏老師多好啊,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他呀,冒著嚴寒酷暑啊,春夏秋冬啊,不辭勞苦啊,身先士卒啊,跑在我們隊伍之中啊,豈不知我都自私自立呢。但學生入學第一天你不能讓人家跑十里地啊,那不折騰人家嘛,所以入學第一天,“同學們,魏老師學生每天都跑步,大家愿跑嗎?”“愿意!跑不動!”我說,“肯定都能跑動,咱們哪,就跑一百米。”一百米還分成五個組,一男快組,二男慢組,三女快組,四女慢組,五走組。(笑聲)跑得快的進快組,跑得慢的進慢組,跑不動的進走組。如果有誰說,老師,我走不動,你也別說,人家都跑不動,你怎么走不動呢?凡是人家孩子這么說,人家肯定有自己的難處,所以咱只能研究這個服務對象,我們要提供什么樣的服務,“孩子啊,別著急啊,咱走不動就走不動,咱成立第六組,爬組!”(笑聲)

人要在行動中改變自我,改變他人,所以你從服務的角度提問題,特省勁兒,干工作。所以到了教育局后,我也是,我說:本人當局長了,其實局長是什么,不就是一大班主任嘛,(我多次在大會上都這么提)干什么的?不就是為在座的縣教育局長、區教育局長,為你們服務的,為副局長、科長們服務的,八年以來,我一直是這么一個態度,為大伙兒服務,大伙兒湊在一塊兒不容易,活的這一段。然后呢,需要我能干點什么活兒,就干點什么活兒。我對大家施政演說,也不提什么大的要求,就提五個“一分鐘”。考慮到大家的難處,從明天開始,盤錦市的學生每天每人回家做家務勞動,多了可以,最少不能少于一分鐘。愛祖國愛人民,看不見摸不著,一個人如果不愛自己父母的話,他說他愛祖國愛人民百分之百是騙人,絕對沒問題。愛父母不是掛在嘴邊上,說在口頭上,要干什么?落實在行動上!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很多人都問,魏老師,你怎么教育自己孩子?我說,很簡單,從小自個兒能干的事兒讓他自己干。有一段,孩子才九歲,我們倆太忙了,每天,那段兒,九歲的孩子中午做完了飯,我們倆回去負責吃。為啥?那段兒只有你有時間啊,你不干誰干啊?他也覺得自己很自豪。我兒子跟我出門的時候,十一二歲的時候,有兩個班的時候,他都是左手一個,右手一個,一提,讓我空著手走。有一天哪,出門有三個包,我說,兒啊,這回得給爸一個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