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育敘事教學隨筆:五篇
讓我們一起讀著書,快跑!
──寫給我和孩子們的話孩子們,九月份我們就讀二年級了,我們又要一起走進語文的殿堂,一起去領略那綺麗的風光,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每每想到又有一本嶄新且帶著墨香的語文書要發到我們手里,我們將一起睜大眼睛去發現感受書中那奧妙無窮的知識的時候,我的心就雀躍不止。它讓我們耳聰目明,學會做人。這是一本奇妙的會說話的書。它引領我們走進書的海洋,生活的世界,愚者因之而智,昧者因之而明。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打開這本奇妙的書,去探索知識的寶藏吧。
仙境般的封面
孩子們,把書捧在手里,我們先來看看這俏皮的封面吧。你們瞧,封面上的字體就有好幾種,有黑體字、行楷、宋體等,它們有的豪放,有的嚴謹,好像在說:“我就是神秘的漢字。”近處,可愛的小松鼠手拿紙船大聲地對山上的風箏說著話,猜猜看,它會說些什么呢?遠處,小白兔正好奇地瞅著周圍的世界,調皮的蒼耳跟著它也渾然不覺。這是一個個怎樣溫馨的小故事呀!所有的曼妙都在這本書里,我們此時正站在起跑線上,不用猶豫,只待槍響,即刻出發。
會說話的插圖
本冊教科書里除了第9課《歡慶》沒有插圖外,其余的都配有插圖,有的還以連環畫的形式出現,不看它,不觀察它,你會坐失珍寶。畫家的畫筆能引起我們無盡的遐思,沒有任何人能阻止得了你,那就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飛起來吧!先別看文,我們一起來猜猜看!現在,我們走進了一幅美麗的圖畫,你能知道這是什么季節的圖畫嗎?對,這是秋天的圖畫,因為樹上有黃黃的梨紅紅的蘋果?!安粚Γ粚?,”蘋果和梨自豪地抗議,“我們這樣說的──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比一比,看誰說得好?”現在,我們走進了《識字2》,一個簡單的三字詞組,畫家就能配上一幅生動的畫,真是魔力無比呀!所以,我們每預習一篇課文時,一定要先看看課文中的插圖,心里想想這幅圖說的是什么意思,然后再看看課文,也許你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像《小柳樹和小棗樹》一文中,院子里長著一棵柳樹和一棵棗樹,它們經歷了春夏秋冬,模樣也在悄悄地發生變化:柳樹春天吐新芽,長得婀娜多姿,秋天則容顏枯萎,形容蕭瑟;棗樹春天光禿禿的,到了秋天則碩果累累。柳樹和棗樹之間會說些什么呢?會發生什么故事呢?透過畫家、作家的創意,即使毫不起眼的小事,也可以變得新鮮有趣。思維始于驚異。我相信,對你們而言,越是不起眼的小事,越可能為你們帶來驚異的喜悅,就好像哪天偶爾在路邊發現了一朵盛開的小花一般……你們的理解和想象可能完全跟作者不一樣,這有什么,創造就蘊藏其中。再聯系現實,看看作者是怎么寫的,比較之中必有情的較量,想的搏擊,寫的分明。書與畫,畫與書,密不可分,水乳交融。
“踏花歸去馬蹄香”成就了千古佳畫,孩子們,我們也能行!
試著畫句子:
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著葡萄。
湖水像一面鏡子。
……
試著畫段落:
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
楓林舉起火紅的旗幟‘
藍天飛著潔白的鴿子,
大海奏起歡樂的樂曲。
試著畫連環畫:
《小鳥和牽?;ā愤€沒有插圖呢!請你給每個自然段配上一幅插圖吧。
繽紛的識字果
孩子們,當我們推開二年級語文的窗戶,撲面而來的是漢字那神秘的味道。我們只要信手翻閱幾頁書,你就能發現這冊書的課文注音都消失了,生字寶寶都在課后安家了,蘋果、桃以及各種各樣的樹葉就是它們的家。果子成熟了,才從樹上墜落下來。葉子成熟了,才從樹上飄落下來。這不是普通的果實,這是沉甸甸的識字果,笑盈盈的認字葉。孩子們,你們能俯拾起它們嗎?在秋天的山林里,在秀麗的黃山上,在清澈的湖水邊,在廣袤的田野里……一步一個腳印,一文一串果實。那一個個果子,那一片片葉子,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那是字寶寶的家呀!不信,你就仔細觀察,細心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
字典爺爺來幫忙。我們在一年級下學期已經學會了音序查字法,二年級我們就要好好利用這種方法來學習生字,而且不久部首查字法也要來幫助我們呢!這學期我們在預習課文的時候,一定要先請出字典爺爺,爺爺的肚子里裝著數不清的故事,遇到不認識的字找爺爺準沒錯。當爺爺告訴我們字寶寶的讀音意思后,再玩“詞語對對碰”游戲吧,“刺”可以組成“刺猬、魚刺、刺刀”等,這樣會弄清字的用法,以后遇到同音字就不會慌張了。
多種方法記字形。通過一年的學習,大家已經掌握了很多的記字方法。像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猜謎語等,很多同學都能自覺去運用。不過,萬變不離其宗,大家始終要牢記:認識新朋友,不忘老朋友。要利用熟字記新字,利用學過的部件學生字,做到新老朋友一齊走。比如《稱贊》這篇課文后面有“板、但、椅”這幾個生字,看到它們,你想到了哪些舊朋友呢?“板飯反,排排坐。但和旦,手牽手。椅和奇,肩并肩……”當你的耳畔響起這象征豐收的喜悅的聲音,當你的眼前看到這團結的畫面,你是不是感到快樂無比呢?
語境當中再鞏固。我們讀這本書的目的之一是為了認字,但不是一個一個地認,不能硬生生地把這些字剝離開來。每個漢字背后都有一個故事,而當它們找到自己的朋友組成詞串,詞串排隊變成句,它們如小天鵝般排著整齊的隊伍邁著輕盈的步伐向我們款款走來,你會發現小小課本天地寬了,它是顯微鏡,它是萬花筒。第21課《從現在開始》第一自然段中有一句話:從現在開始,你們輪流當“萬獸之王”,每個動物當一個星期。我們可別小瞧這句話,里面包含了“始、獸、之、輪、期”這五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把這句話多讀幾遍,我們不僅是和生字朋友多見了幾次面,再次熟悉這些陌生的臉龐,更重要的,我們還明白了意思。單獨看“輪流”這個詞,我們也許會不懂,但把這個詞放在句子里讀一讀,你就能明白其中的意思了,“每個動物當一個星期。”就是在補充說明“輪流”的意思是一個接一個。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這個好方法一定要記牢。再如第27課《清澈的湖水》第二自然段:看,那邊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這邊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飛的雄鷹半山腰的石兔、石龜,好像正在賽跑呢。讀著讀著,你是否發覺山石真的變成了欲跳的青蛙翱翔的雄鷹?而古老的龜兔賽跑又浮現在眼前?一幅美麗的畫卷清晰地展現在你面前,這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蔽枵撸^者,渾然一體。這是世間最絕妙的舞蹈。徜徉山水間,“清澈、兩側、波紋、欣賞、石龜”向你翩翩走來,它們一會進了畫里,一會又進了文中,最后走進你的心里。
遷移當中學運用。真正的思想總是飽含激情的;孩子一旦領略了語言的芳香,他的心就會激動。那么就讓那個絕妙的世界在鮮明的色彩中,在嘹亮顫動的音響中,在童話和游戲中,在自己的創作中,在激動他的美景中,在為人們做好事的意愿中展現吧。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諄諄教誨。
我們來編故事吧!
一個個漢字宛如一顆顆晶瑩的珍珠,攏在一起才能綻放奪目的光芒,大珠小珠落玉盤,那聲音清脆,可愛。每學完一篇課文后,我們就嘗試著把學過的生字編進故事里。以第一單元為例,本單元主題是秋天的景色,可以《小刺猬旅行記》貫穿始終,在學習了《植物媽媽有辦法》后,可以這樣編:小刺猬穿上帶刺的鎧甲離開了媽媽,又開始了旅行。她乘坐蒲公英媽媽準備的降落傘出發了,田野里,蒼耳娃娃和她賽跑;山洼里,豆莢姑娘“啪”地炸開,蹦著跳著歡快舞蹈。每到一處,小刺猬都把自己觀察到的知識寫在信上,請風娃娃把信送給媽媽。如此一課一編,一單元一累計,做到短文天天念,文章越來越長,有時還可請孩子自己創作,學生會很有成就感。
我們來讀一讀吧!
教科書其實是通向課外閱讀的橋梁,單讀教科書是遠遠不夠的,它是老師,教會了我們閱讀方法,要想為我所用,知道要讀什么,怎么讀,還得借助大量的課外閱讀。我們通過和好書交友,便能籍文字談古頌今,環游世界。閱讀,無處不在。閱讀,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明亮。沒有閱讀,就不可能有我們的茁壯成長。每學完一個單元主題后,我們的系列故事也編成了,再從頭到尾完整地讀一遍,一定令人感到快慰無比。讀完《植物媽媽有辦法》,我們來讀讀《蜜蜂樹》吧,書中的瑪莉愛倫通過追尋蜜蜂最終找到蜜蜂的家,她發現知識、智慧都得來不易,必須透過書本一頁頁的內容去追求,才能獲得。聽書中爺爺的話:“快跑!”我們也跟著瑪莉愛倫在書頁當中奔跑吧。學完《藍色的樹葉》后,我們一起來讀讀《石頭湯》吧,喝喝石頭湯,會讓我們明白,當每個人打開心胸付出時,其他人會付出得更多。懂得了分享,就有了永遠的富足。
“閱讀,永遠不打烊!”這是我在購書中心看到的一句宣傳標語,貼于大廳中央的柱子上,靜靜地,卻很有力量。孩子們,讓我們一起讀著書,快跑!
篇2:小學教育隨筆經典誦讀推進有效措施
帶領學生讀經典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10年前我就利用預備十分鐘的時間帶領學生讀《唐詩100古詩》,讀《日有所誦》讀《宋詞一百首》……長期的誦讀,學生積累了大量的古詩、宋詞、現代詩歌,學生的寫作說平蹭蹭地提升。在學生日常的習作中有寫現代詩的,寫五言絕句的,寫七年絕句的,甚至還有填詞的呢。每當看到學生精彩的創作我都倍感欣慰,我覺得帶領學生堅持誦讀的路子走對了。
**年開始,我校的經典誦讀成為一門課程,走向正規。我們以《十二歲以前的語文》作為我們誦讀的內容。每天早上的20分鐘時間固定為誦讀時間,雷打不動,每學期結束后要對誦讀內容進行家長考核、小組考核、老師考核以及校級考核,根據考核情況,給出相應的等級。去年我們班級的測評成績還不錯,今年的成績應該更好。
在經典誦讀的推進過程中我到底采取了哪些措施來促進學生誦讀經典呢?現在我就盤點一下。
一、端正經典誦讀的思想。1.讓學生明白經典誦讀的好處,結合我已經教過的學生身上發生的具體事例讓學生端正思想,主動自覺地進行誦讀。比如;我告訴她們一個學期的誦讀結束后,學生會自己創作詩歌了,會填詞了,成為一名小詩人了。我把學生自己填的詞,創作的詩歌讀給她們聽。2.我還告訴她們我們聽的很多流行歌曲中經典的歌詞也是來源于古詩詞中的。不信,可以找找看。3.經典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處事的方法,讀了經典能夠時時刻刻提醒我們正確處事、正直做人。當學生明白道理的時候,就會主動去誦讀,主動誦讀了就會事半功倍。
二、老師領讀,幫助學生讀準字音,建立自信。教學實踐中會發現,很多時候,當學生不愿意讀的時候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真的累了,不想讀,還有一種是有不認識的字,不會讀。第二種情況居多一些。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每一篇要求誦讀的篇目我都領著學生一字一字地讀一遍,幫助學生學會斷句、糾正字音。我的領讀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把一篇要誦讀的內容朗讀出來,學生的自信不言而喻。越讀越會讀,越讀越想讀,越讀越愛讀。因此,幫助學生正字音很重要,幫助學生讀通句子很重要,幫助學生讀順全文很重要。
三、充分利用晨讀時間,嚴格要求,保證誦讀質量。每天早上的晨讀時間誦讀經典是雷打不動的。沒有固定的領誦人,誰來的早,誰愿意領,就可以到講臺上帶領同學們讀。這樣的一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學生領讀的積極性。領讀的同學有權利讓不認真讀書的同學站起來或者站到前面,也可以記名字。除此之外,紀律委員也要保證晨讀的紀律。再加上老師的巡視,晨讀的質量就有保證了。
四、及時地賞識,大力地表揚,激發學生誦讀經典的熱情。要想激發學生主動誦讀經典的熱情,除了端正的思想之外,還必須有老師及時地賞識、大力地表揚。在晨讀巡視中,對于誦讀賣力的同學給予及時肯定,對于表現一直很優秀的同學,讓其在班級中成為榜樣。對于領讀很用心,能夠經常領讀的同學進行大力贊揚。賞識的力量總是無窮,大力的表揚讓這些優秀的同學從班級中脫穎而出,成為班級同學爭相學習的榜樣。班級中這樣的優秀人多了,班級的誦讀水平想不高都難。
五、理解意思,巧背經典。死記硬背是一種背誦的方法,但這種方法耗時耗力還不出功。為了幫助學生提高背誦的速度,我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背誦。我會選擇一篇要要求背誦的內容,會專門抽出時間領著學生背誦,讓學生從中發現技巧。讀一句原文,讀一句解釋,讀完后再對整篇文章進行分析,往往在我的指導下,學生會很快背出要求背誦的內容。這樣的方法多加訓練,學生自然而然就自覺掌握了。掌握了方法,背誦起來就如虎添翼了。
六、尋求家長、對子、組長的幫助,提高經典誦讀的質量。老師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在經典誦讀的過程中需要家長、學習對子以及組長的共同監督才行。要求會背的篇目,家長先檢查,然后是學習對子互查,接著是組長細查,最后接受學校最后的考核。對于在檢查過程中優秀的家長、負責任的學習對子和組長也要不遺余力地大加表揚,提高其監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七、經典誦讀篇目責任到人,提高其責任意識。所有要求誦讀的篇目都在學生主動自覺要求下分給每一位同學。每一位同學都有領誦的篇目,負責領誦的篇目必須熟練背誦。這樣一來,班級集體經典背誦的時候不需要再有領誦,點到誰,誰領誦,如果不想點的話,隨意叫一個人來領,后面該誰領了,就會主動站起來領。省心極了。我是省心了,學生的責任感也來了,他不僅要清楚知道自己領誦的是哪一篇,還要知道自己的上面一篇是什么,不然接不上是要挨批評的。
總之,在經典誦讀推進過程中,因為以上措施的實施,使我們的誦讀質量有保證。在今后的實踐中,針對在誦讀中出現的問題還會發現更多更好的方法,我且行且總結。
篇3:一年級老師教育隨筆表揚要大聲批評要小聲
踏著上課的鈴聲來到了一二班,出乎意料的是一二班原來調皮搗蛋,跟老師頂嘴的“煩人蟲”今天很乖的坐到了那里,“煩人蟲”家是本地的,家里也就這么一個獨生子,家人特慣他,有時老師批評教育還會遭到家人的不滿,所以這學生在學校是囂張跋扈,在課堂上也是自由放肆,可是今天咋了,進到班里竟看到他乖乖的坐在那,是不舒服?沒管恁多開始上課,這孩子咋了,平時從不回答問題的他在我提問問題時竟然舉手回答了,“好張同學你來回答”“恩回答的真好,請坐”誰知我這么一夸,他表現更積極了,于是我就當著全班同學大聲表揚說“張同學今天表現很好,老師已經看到了他的進步,大家以后都要向他學習。”整節課上,他都筆直的坐在那里,認真聽老師講課,這讓我不由得暗暗竊喜,這個“煩人蟲”終于不煩人了。
忘了之前聽誰的講座,他說表揚孩子要大聲讓別的同學都聽到,批評學生則要小聲只要學生自己聽到。我想一二班的這個同學之前那么煩人或許是因為老師每節課都在大聲批評他或是忽視他,所以他破罐子破摔反正老師不重視我,又或許想通過上課搗亂引起老師的關注??墒抢蠋熞淮蔚谋頁P讓他感覺到老師還是關注他的,他自己在老師心目中還是有地位的,所以愈加好好表現,這樣看來表揚和批評學生還是要講究技巧的,或許因為你的一次表揚就拯救了一個孩子,又或許因為你的批評而毀了孩子。教育過程中會遇到種種問題,教師也不是萬能的,可能會一時不知道怎樣處理問題學生,但是只要用心,都能做好。就像周慧玲老師所說的心用在哪,哪就好。
表揚要大聲,批評要小聲,我學會了。心往哪用,勁往哪使,講究方法技巧,那就會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