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戲中培養幼兒合作能力初探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
在游戲中培養幼兒合作能力的初探
在日常活動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孩子因為爭搶玩具而面紅耳赤,賭氣獨自一個人玩游戲,不愿再多交流的情況。對于大班幼兒來說合作意識正趨于發展,為了抓住這關鍵期,為了讓幼兒體驗成功與喜悅,獲得合作的快樂,我嘗試在各種活動中、游戲中有目的性進行引導,提供多種交往的機會,會更利于幼兒合作能力的培養:
一、設置合作性的游戲環節
在集體活動中,教師要有目的性開展一些合作性的操作環節、游戲環節。例如:在主題活動《最漂亮的房子》中教師設置小組合作的繪畫形式,讓幼兒在討論、商量、合作*同繪畫最漂亮的房子。在延伸活動中開展一些合作性的游戲,如小組式身體合作表現房子,從二人合作到四人合作到八人合作,在逐漸遞增的過程中考量的是孩子合作能力的逐步提升。
二、充分利用游戲規則,誘發幼兒合作行為。
規則不僅是幼兒的活動要求,也是對幼兒行為及其游戲開展的一種暗示。合適、明確的游戲規則,能成為幼兒自覺遵守、友好交往的工具。在“制訂游戲規則―執行游戲規則―強化游戲規則”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強化游戲規則環節。
規則制訂出來了,就應該認真地貫徹和堅持,經常反復、始終如一地執行規則,能使規則得到強化,使幼兒的合作行為提升為良好習慣。在這里,老師要做到的就是認真地開展每一次游戲,嚴格地執行每一條規則,反復地進行提醒和督促,以自身的嚴謹和踏實來影響幼兒的游戲行為和合作態度。老師還要善于運用各種手段來強化已經形成的游戲規則,如在游戲評價的時候表揚和獎勵合作好的幼兒、用良好的合作榜樣來激勵幼兒、用情境表演再現各種合作行為、用照相機現場拍攝幼兒的游戲交往情況、用評選“最佳小組”等方式來進一步強化幼兒的合作行為,從而形成良好的合作習慣。
三、合理總結游戲評價,提升合作的方法
由于大班幼兒已經積累了一些合作經驗,在游戲講評時,我有意識地讓幼兒將游戲時遇到的困難和解決的方法說出來,然后根據他們的描述進行總結、提升,從而產生幼兒容易掌握的合作方法。在游戲中由于有些幼兒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需要,也就不能吸引同伴的合作,因此,學習合作用語是一種重要合作的方法。如:有一次游戲中果果對小米說“你和我們一組!”小米對果果的提議并不為所動,而接下來同一組的奕兒對小米說“小米,我們那個游戲可好玩了,我們一起玩好不好?”小米在片刻的猶豫之后參與到奕兒的小組中。教師在游戲評價中就有目的性引導幼兒感受合作性用語的使用方式。老師還應幫助幼兒在游戲中多建立一些邀請語“你愿意和我一起玩嗎?”“請你參加我們的游戲,好嗎?”“愿意和我合作?”……商量語“可以嗎?”“還需要什么?”“能借我一下嗎?”“換一種方法,好嗎?”以及如何向別人展示自己的觀點,如何將多種不同觀念進行借鑒、整合等等。除了語言外,還要想各種辦法進行合作,如遇到矛盾如何協商解決;當玩具或積木材料不夠用時,如何相互謙讓、輪流或共同使用;當自己遇到困難、一人無法解決時,如何找小朋友協助,當同伴遇到困難時,如何主動幫助他等等。當幼兒通過這些合作情景的描述,合作經驗的提升,使幼兒逐漸學習合作的方法、策略,在合作中學會合作。
最后,在日常生活中還注意引導以能力強的幫帶能力弱,促進合作能力的提高。幼兒在游戲中,容易受能力強的同伴的影響,例如:葛怡然、嚴奕劉、傅奕博、汪岳等,他們有時能主動向同伴提出一些合作要求,帶領個別年齡段偏小的幼兒進行友好地合作游戲。另外,老師經常對幼兒的合作行為,給予肯定、鼓勵。教師贊許的目光,肯定的語言,微笑的面容,夸獎的動作,能使孩子受到極大的鼓勵,因而進一步強化的動機,愿意更多的、自覺的做出合作行為。
當然,合作能力的培養不僅僅局限于游戲,幼兒的一日生活都蘊涵著教育的契機,我還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契機,進行充分地引導著......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
篇2:攀登英語教學中合作能力培養
攀登英語教學中的合作能力培養
新星慈航小學楊曉君
攀登英語教學中非常注重引導學生開展大量形式多樣的合作學習,促進學生內心情感的誘導,滿足學生個體內部的需要。攀登英語學習是一個合作互動學習的過程。在談孩子的一般性發展時,皮亞杰認為,孩子所接受的社交互動的質量和數量將會極大的影響他本身成長發展的速度。由此可見,只要是合理的、具有科學性的合作學習,對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技能是行之有效的。下面談談在攀登英語教學中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的一些做法。
一、小組組建
我在組建合作學習小組時,遵循了三個原則:自愿、二是成員互補,三是人數要少。它不同于班級授課制,使競爭環境轉向合作環境,組內每個成員都有展現自己能力的機會。要發揮小組學習功能,成員必須明確分工,使人人都有任務。小組設一名組長、一名紀律監督員、一名質檢員。崗位定期輪換,使人人都體驗不同崗位的責任和樂趣,逐步培養興趣,提高能力。
每個小組的組員基本保持在4到6名之間,在組內選出一名組長,一名NoChinese監督員,一名紀律監督員,這樣保證了試驗的有效實施。分好小組后大家一起為小組取一個英文組名,并自制了小組的圖標。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師就能利用小組這個有利條件完成教學內容。
二、立足課堂,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氛圍
(一)、合作學習,完成課前5分鐘的預熱活動。
預熱活動是每一節攀登英語實驗課不可缺少的環節。教師的有效組織,是很重要的。預熱活動的方式我們從一年級上攀登英語以來,總結很多很好的方法,都體現著合作的精神。
1、師生互動,合作預熱。
教師可以通過Isayandyoudo,Idoandyousay,等等活動來進行預熱。學生在和教師的互動中,不僅復習了家庭的預學習的內容,并使得學生在這種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中感受英語,體驗英語。
2、生生互動,合作預熱。
除了教師來組織5分鐘的預熱活動,還大膽的讓學生當小老師,作Icanteach.的預熱,這名學生可以教大家一些不知道的單詞,這種做法,一方面是讓當小老師的學生進行了自我展示,提高了他的自信,在別人的肯定中,自己也得到了滿足,一方面還讓其他學生從這個活動中學到了一些課堂之外的英文知識。
(二)、合作練習對話
在攀登英語的EverydayEnglish中,學生們每周都要學習一個小對話,借助多媒體,看光盤的教學內容,首先要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完成每日英語的五個步驟,由聽入手,然后是重復,理解,練習,最后是展示。在練習和展示的環節中,教師們就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完成教學任務。分好的小組,在教師的一聲令下:“let’spracticeingroup.”后,大家都紛紛行動起來,由teamleader組織組員開始每日英語的學習,每個組員都要履行自己的職責,起好監督作用,按照學習的時間,教師有意識的指導學生們學習,周前期主要是重復光盤上的內容,保證所學的知識每個學生會說,周后期再到每日英語的環節,學生們還是分組合作學習,由組長帶領大家,可以對對話進行簡單的串遍和創編練習,分好角色,然后進行小組展示。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完成每日英語的學習,讓每位學生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學生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取長補短,在組內完成任務,在班級為小組爭光,形成了一種比學趕幫超的風氣,使英語的學習達到了前所謂有的高潮。
(三)、合作玩游戲
游戲是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組織形式,為了使教學氣氛活躍起來,游戲中有競賽的因素,而且活動往往以小組為基本單位進行:可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團隊精神,為他們發展與人交往的能力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攀登英語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攀登英語的教材給老師提供了大量的游戲,為了避免學習的枯燥和乏味,我積極使用教師指南上提供的游戲,組織學生一起完成游戲,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練習,每做一次游戲都是在師生和生生相互配合,相互幫助中完成的,并將其運用到整合中來。例如,在新標準課文教學中,我們經常作的游戲就是findtherightnumber,由教師或者學生任意讀一句所學的句子,其他學生說出其位置,然后由獲勝者接著說,其他同學再找,有錯誤的地方,大家一起糾正,就這樣反復這個小游戲,在游戲中鞏固了知識,在游戲中培養了學生們的合作意識。
(四)、合作完成攀登英語的展示
學期展示(Englishshow)是學生將所學內容以各種形式向學校、教師以及家長進行展示的一次活動。在展示中,我們安排了很多家長和學生的英文對話,充分給了孩子與家長交流的時間,讓家長更加了解和認識攀登英語,更加了解學生們學習英語的情況。在這次英語展示中,不僅為學生、教師、家長一起合作創設了機會,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的主動性,發揮了學生的創造力,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教師、家長、學生都積極參與這次展示活動,加強了學校、校內、學生和家長之間的交流,進行普遍激勵,讓教師和家長感受到育人成長的快樂與欣慰。
三、改善評價機制,培養學生合作的學習精神和能力
“及時評價小組學習,能夠使每位組員更清楚自己的每一點進步,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進一步激發興趣。教師要引導學生組內團結協作,組際拼搏競爭。對小組學習的評價應該堅持以評集體為主,個人為輔;以評全面為主,評特色為輔;以評過程為主,評結果為輔,使學生不斷看到自己經過辛勤努力取得的進步,看到同伴之間共同奮斗獲得的佳績,進一步明白小組學習的意義和重大作用,從而更好地開展小組學習活動。”
在合作中評價,在評價中合作。小組合作學習和評價分不開,這其中的評價包括師評、生評還有自評。在小組合作展示的過程中,教師做出積極的評價,比如這個小組完成得好,可以給兩顆星,并說verygood另外一個小組加上自己的創新,教師就給這個小組三顆星,并說wonderful,這樣,給學生們一個很好的示范性,然后讓學生之間互相評價,在最后還有一個自評的天天進步卡。其評價的作用,一是看到自己小組的成績,看到自己的進步,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和收獲,從而獲得新的學習英語的動機。另外在評價中,學生自己也能感受到評價其他小組的自豪感。
通過一學期的攀登英語學習,孩子們確實掌握了不少英語的知識,特別是在孩子的發音和用英語方面,學習興趣也很濃厚。作為英語教師,能看到孩子們有這么大的進步,我感到特別開心,同時也特別感謝為這個英語實驗付出的所有老師和項目組的老師們,今后的攀登英語,我們學校還要繼續努力做好個方面的的工作,讓我們的學生們取得更大的進步。
篇3:在繪畫活動中培養幼兒合作能力
文章來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在繪畫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在現代社會中,不管是經濟活動,還是文化活動,都要求人們進行廣泛的協調合作,互相信任,互相依存,為了使幼兒今后能適應社會生活的需要,我們必須教幼兒互相合作,互相信賴,互相依存。幫助幼兒建立共同的目標,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兒童繪畫是一種輕松愉快的游戲形式,也是培養幼兒合作能力最有效的活動之一。
首先,我們注意教給幼兒一些簡單協調關系的方法,教會幼兒如何商量合作作畫。例如:在參加社區幼兒合作畫10米長卷活動中,我們讓每個幼兒都發表自己的意見,介紹自己想畫社區的哪些景物,這樣一方面增強了幼兒的自主權,并且循序漸進地教給幼兒商量的內容,幫助幼兒取得目標的一致性。如先商量畫些什么內容,再商量如何布局,最后商量具體的作畫分配。其次,我們還注意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樹立合作意識。為了是每個幼兒真正參與到合作畫中,而不是由能力強的幼兒分配他們作畫,真正體現幼兒間的合作,我們以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為主,引導幼兒觀察周圍事物,走進社區組織幼兒參觀新村、商店、公園、立交橋、馬路、車輛、行人等,使幼兒獲得感性知識,例如:在組織幼兒進行蘇州園林合作畫活動前,我們鼓勵幼兒收集有關蘇州古典園林的照片、圖片、書畫,讓孩子走進園林,每個孩子都踴躍參與,并把他們的成果收集在班內,讓同伴共享。我們還讓幼兒交流自己的體會,再組織幼兒互相協商,共同合作作畫。由于有了親身的體驗每個幼兒都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并且學會了尊重別人的意見。幼兒從中獲得了群體意識和合作精神。在社區公園,孩子拿起畫筆合作畫出了“社區與幼兒園”、“蘇州古典園林”、“暢想園”三幅長卷,用自己的畫筆為世人介紹我們的家鄉出了力。贏得了數百名觀眾的鼓勵和稱贊,孩子們也享受到了合作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悅。
合作畫不僅培養了幼兒的合作能力,也促進了良好集體的形式,幼兒群體意識增強了。在商量的過程中,需要用語言進行交流,這就促進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在作畫過程中,幼兒互相關照,互相負責,增強了幼兒的責任心,促進了幼兒良好道德品質的發展,今后,我們還將繼續這一課題的深入、探索。文章來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