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在繪畫活動中培養幼兒合作能力

在繪畫活動中培養幼兒合作能力

2024-08-01 閱讀 4852

文章來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在繪畫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在現代社會中,不管是經濟活動,還是文化活動,都要求人們進行廣泛的協調合作,互相信任,互相依存,為了使幼兒今后能適應社會生活的需要,我們必須教幼兒互相合作,互相信賴,互相依存。幫助幼兒建立共同的目標,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兒童繪畫是一種輕松愉快的游戲形式,也是培養幼兒合作能力最有效的活動之一。

首先,我們注意教給幼兒一些簡單協調關系的方法,教會幼兒如何商量合作作畫。例如:在參加社區幼兒合作畫10米長卷活動中,我們讓每個幼兒都發表自己的意見,介紹自己想畫社區的哪些景物,這樣一方面增強了幼兒的自主權,并且循序漸進地教給幼兒商量的內容,幫助幼兒取得目標的一致性。如先商量畫些什么內容,再商量如何布局,最后商量具體的作畫分配。其次,我們還注意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樹立合作意識。為了是每個幼兒真正參與到合作畫中,而不是由能力強的幼兒分配他們作畫,真正體現幼兒間的合作,我們以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為主,引導幼兒觀察周圍事物,走進社區組織幼兒參觀新村、商店、公園、立交橋、馬路、車輛、行人等,使幼兒獲得感性知識,例如:在組織幼兒進行蘇州園林合作畫活動前,我們鼓勵幼兒收集有關蘇州古典園林的照片、圖片、書畫,讓孩子走進園林,每個孩子都踴躍參與,并把他們的成果收集在班內,讓同伴共享。我們還讓幼兒交流自己的體會,再組織幼兒互相協商,共同合作作畫。由于有了親身的體驗每個幼兒都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并且學會了尊重別人的意見。幼兒從中獲得了群體意識和合作精神。在社區公園,孩子拿起畫筆合作畫出了“社區與幼兒園”、“蘇州古典園林”、“暢想園”三幅長卷,用自己的畫筆為世人介紹我們的家鄉出了力。贏得了數百名觀眾的鼓勵和稱贊,孩子們也享受到了合作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悅。

合作畫不僅培養了幼兒的合作能力,也促進了良好集體的形式,幼兒群體意識增強了。在商量的過程中,需要用語言進行交流,這就促進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在作畫過程中,幼兒互相關照,互相負責,增強了幼兒的責任心,促進了幼兒良好道德品質的發展,今后,我們還將繼續這一課題的深入、探索。文章來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

篇2:幼兒繪畫老師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幼兒繪畫老師崗位職責

崗位職責:

1、承擔校區創意、繪畫、摩兒紛課程。

2、負責校區環境創設。

3、參與校區各項活動的實施。

4、負責與所帶班級會員家長溝通。

5、教學設備的維護,教學用品的管理

任職要求:

1、美術或幼師專業專科畢業。

2、有1年以上兒童創意美術教學經驗,繪畫功底強,能夠因材施教,能夠啟發孩子的思維。

3、有責任心,富有愛心、耐心,喜歡與孩子們相處。

幼兒繪畫老師崗位

篇3:農村幼兒園繪畫教學

淺談農村幼兒園繪畫教學

什玲鎮中心幼兒園王妹娟

農村幼兒園繪畫教學的現狀仍舊擺脫不了以模仿為主的尷尬局面,為了讓幼兒園的繪畫充滿童趣、創造力和想象力,本文根據幼兒園現狀進行不同的框架設計,從活動的導入,繪畫講解過程中的師生互動、幼兒作品的展示進行具體的描述,充分體現幼兒是學習的主體,體現出《指南》中藝術領域的重要性。

目前,不少的農村幼兒園繪畫教學活動中,依然存在著模仿畫為主的教學模式,它抹殺了幼兒的表現和創造力,對幼兒來說,繪畫毫無樂趣可言,出現“不會畫”、“請人畫”等現象,《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每個幼兒心里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

根據《指南》中說到幼兒對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們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別于成人,我在中班繪畫教學活動中采用自由創造的手段來組織教學,充分發揮幼兒的創造力,讓幼兒在發現、感受和欣賞美麗的景色后進行繪畫,提高幼兒的繪畫興趣和技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具體從以下幾個環節著手進行處理。

一、巧妙導入活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根據不同的繪畫內容設計不同的導入語,會讓教學活動變得豐富多彩,活動導入能否緊緊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是我們開展教學活動的前提,通常每一次教學活動不可能允許我們每次都花那么多的財力來進行豐富而復雜的道具準備。因此,追求日常繪畫教學的有效性、趣味性就顯得相當重要,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我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用不同的導入語組織教學,如在組織《長長的火車》繪畫時,以視頻的形式導入教學“教師出示多款玩具車或火車的視頻,請幼兒觀察火車的外形。并請幼兒想一想,如果請他們設計一列火車,火車的外形會是怎樣的,會有多少節車廂。”這中懸念式的導入讓幼兒對這節課的興趣,然后說說自己設計的火車,再跟其他的幼兒一起分享經驗,幼兒各自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啟動幼兒的學習動力

只有讓幼兒全心投入活動的教學才是成功的教學,也是很好的教學的前提。在教學活動中,我根據不同的繪畫主題設計的不同的教學情景,讓幼兒充分參與,不提供范畫。因為《指南》中明確指出:“幼兒繪畫時,不宜提供范畫,特別不應要求幼兒完全按照范畫來作畫。”教師應尊重幼兒自發的表現和創造,讓幼兒自主選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模仿或創造,成人不做過多要求。

在《長長的火車》中,我讓幼兒多次觀看火車視頻,目的是打開幼兒創作的思路,使起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拓展。接著我嘗試請幼兒完成一幅作品,以便讓全體幼兒有機會觀察同伴的作品,亦為幼兒的合作學習提供了機會。

(三)滿足不同水平幼兒發展需要

如何打開幼兒的思路,讓幼兒的繪畫具有創造性和個性的特征,是每個教師需要認真審視的問題,在我班繪畫的教學過程中,我利用同種動物形象指導幼兒安排不同的畫面,如《長長的火車》案例中,根據個別幼兒繪畫水平的不同,則引導能力強的幼兒向深層次考慮,長長的火車車廂里有什么呢?你除了看過這樣的火車還有沒有見過別樣式的火車?通過這樣啟發幼兒,幼兒就能創作出符合自己水平的作品,就會避免不會畫、請人畫和完全模仿其他幼兒作品現象的發生。

(四)展示幼兒作品

每位幼兒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得以展示,我們要鼓勵幼兒用自己的作品布置環境,對幼兒的畫得以肯定,幼兒的作品運用到環境創設中能讓幼兒參與創設當中,也啟到教育的價值。

現實的經歷表明,只要我們農村幼兒園教師勤于思考、勇于嘗試,農村幼兒園的繪畫教學就能開放出燦爛的花朵,幼兒定會喜歡繪畫,幼兒的繪畫也會充滿童趣和創造精神,幼兒定會在快樂繪畫中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