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幼兒良好習慣培養

幼兒良好習慣培養

2024-08-01 閱讀 2496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

件淺談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

一個人的良好習慣是從小培養出來的。每個人都知道,幼兒正是走向自我行為的第一步,所以,這個時期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是最重要的,也是形成好習慣的關鍵時期,這是最基本的教育,抓得越早越好。俗話說:“播下行為,收獲習慣,播下習慣,收獲一生。”這就是說,良好的習慣是可以通過教育實現的,教育必需要重視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與養成。養成良好習慣是一個人獨立于社會的基礎。這樣做不僅會增強他們在社會中的競爭力,同時也能加強他們的責任意識和自身能力。

(一)好習慣的養成從簡單到復雜,可循序漸進:好習慣的養成應從最容易的事開始,從一點一滴進行,由少到多,由易到難,這樣,幼兒就會有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時也會投入更多的熱情,從而使孩子們健康成長。每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都應按照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例如:剛開學一周,每天早上做早操,小朋友們聽到廣播的音樂,就一窩蜂的往操場跑,跑出去后不知道站在哪個區域,有的在玩玩具,有的到處亂跑,經過慢慢地排隊,整隊,操練這一系列的流程,現在每次早操,小朋友們都會安安靜靜的排好隊,井然有序的出**,事實證明,對幼兒好習慣的培養,只要遵循原則,遵照規律,就一定能獲得成功。

(二)不同年齡的幼兒,也能培養成良好習慣的幼兒: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接受能力也不同,在進行良好習慣培養方面,要根據幼兒的年齡和接受能力,要有不同的要求,也是能做到的。如:小班應以生活習慣和語言為主,因為幼兒剛進入學校,年齡還小,獨立生活能力很弱,應注重生活習慣的養成,同時,在幼兒情緒穩定之后,再對他們進行禮貌教育。教育幼兒從小尊敬老師,懂得謙讓,會說一些簡單的禮貌用語。例如:老師早上好!等。小班幼兒由于年齡還小,分不清是與非,如針對小班幼兒不肯上幼兒園的情況,我們把兒歌《我上幼兒園》作為小朋友談話的內容,通過短小,有趣的兒歌來教育幼兒。針對一些不喜歡吃飯,浪費糧食的幼兒,我們結合古詩《憫農》來暗示幼兒改正不良習慣。而在中班應以獨立習慣為主。在幼兒學習和生活中,常反映出幼兒獨立性方面的問題。如:自己能做的事卻依賴父母,明明自己會穿衣、吃飯、卻偏偏不自己做;不會管理自己的東西,如不能收拾好自己的學習用品或生活用具,自己的東西不能放到一定的地方等,諸如此類問題的解決需要幼兒園和家庭的密切溝通,保持教育要求的一致性。在大班以學習和社會交往為主,人際交往障礙是幼兒時期常面臨的一種困難,一些幼兒不能與伙伴友好和睦地相處,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沒有掌握基本社會交往的規則與方法。如常常為一點小事就對別人發脾氣,對同伴缺乏寬容,接納的態度,回家或在班里公開表示不喜歡某個同伴,對有困難的同伴采取嘲笑的態度等。有的幼兒膽小,不能主動地與小朋友交往,不敢在小朋友面前發表自己的意見,不敢對自己不愿意的事說“不”等,更害怕與老師交往。如不懂的問題不敢問老師,身體不舒服或遇到困難不敢找老師幫助,不敢在老師面前發表自己的意見等,諸如此類問題,就要學會交往。同時大班的幼兒即將升入小學學習環境,要搞好幼小銜接,應注重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三)不同的年齡,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引導幼兒,好習慣是能養成的:壞習慣易養成,好習慣難保持。幼兒的各種行為習慣都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常常會發生這些事情:有的幼兒很任性,稍有不如意就趴在地上打滾,大哭大鬧,不肯起來,有的幼兒特別霸道,只要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不管別人同不同意,也要要到手等等。對于這些不良行為不能采取姑息的態度,任憑它發展下去,對于幼兒來講,他們的判斷能力還是比較弱,不知道該怎么去分辨,怎么去做,就是往往弄不清楚為什么要這么做,才會常常出現一些不良行為,或好的習慣得不到保持得現象。如果只是一味的說教是沒有效果的。老師在班級常規管理當中應多多觀察,及時發現問題,開展相對應的活動,他們的判斷能力還是比較弱,不知道該怎么去分辨,怎么去做,就是往往弄不清楚為什么要這么做,才會常常出現一些不良行為,或好的習慣得不到保持得現象。如果只是一味的說教是沒有效果的。老師在班級常規管理當中應多多觀察,及時發現問題,開展相對應的活動來改正他們的不良行為習慣。他們懂得的道理很多,但在很多時候不能夠正確付諸為自己的行動,這就需要老師在幼兒生活,活動時多多留意,還要每時每刻提醒和糾正他們的不良習慣,從而使這些好習慣真正的轉化為自己的優良品質,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四)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是需要一個過程和不斷的鼓勵: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是需要有一個過程和不斷鼓勵的。幼兒的注意力不能維持很久,很容易分散掉,根據幼兒的這個特點,要采取不斷鼓勵的辦法,以此來矯正幼兒的不良行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必需提供相應的條件,有助于孩子們較快地形成習慣。如大班老師在門前黑板上通知家長讓幼兒明天上幼兒園的時候帶毛巾,教師事先告訴家長讓孩子“傳話”給他們,讓家長休息觀察孩子是否能告訴家長帶毛巾的事,如果孩子忘了,家長可以委婉地提醒他:“老師今天有沒有讓你告訴我一些事情助于孩子們較快地形成習慣。如大班老師在門前黑板上通知家長讓幼兒明天上幼兒園的時候帶毛巾,教師事先告訴家長讓孩子“傳話”給他們,讓家長休息觀察孩子是否能告訴家長帶毛巾的事,如果孩子忘了,家長可以委婉地提醒他:“老師今天有沒有讓你告訴我一些事情?還記得是什么事嗎?當孩子能夠說出老師要他告訴家長的話時,家長應及時給予鼓勵和贊揚,這樣幼兒就會感到很自豪,隨之,也充滿了自信心,以后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會覺得信心百倍,不會出現半途而廢的情況了,否則,我們的教育就會失去意義了。

(五)老師是良好行為的榜樣:在培養孩子好習慣的過程中,老師的行為尤為重要,老師是孩子最直接的榜樣,老師的言行舉止對幼兒起著言傳身教和人格的示范作用。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孩子都會模仿,學習。孩子身上的很多習慣都是直接從大人那里模仿而來的,如果老師的言行規范,嚴于律己,這樣就可以以行為榜樣來影響和教育孩子,反之就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所以老師要加強自身的思想品德,文化以及行為習慣的修養,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例如:幼兒禮貌用語的使用,在幼兒園,教師不小心碰到了小朋友,老師應主動向幼兒道歉,說聲“對不起”。在幼兒來園時,老師應主動與幼兒打招呼,微笑說小朋友早!小朋友好等等,并恰當地使用禮貌用語。看起來這些過程微不足道,沒什么大不了的,其實不然,孩子在這個環境里生活,他們將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有一次,我正在搬凳子,不小心碰到了一個小朋友,我沒當作一回事,誰知那個小朋友對我說:“老師,你搬凳子碰到我了,沒有跟我說對不起,這樣對嗎?”我心馬上一驚,趕緊走到他的身邊,摸著頭對他說:“對不起,老師不小心碰到你了,下次一定注意,你能原諒老師嗎?他聽了我的解釋,笑著對我說:“沒關系,然后就高興地找自己的位置去了。通過這件事情,讓我知道了無論什么事要求孩子去做到的,老師自己應該先做到。這種教育比天天提醒,督促更有效果。要求幼兒要有正確的坐姿,有秩序的排隊,不講臟話,老師也要做到,這樣就會給幼兒起到良好的榜樣作用,老師的身教比言語更為重要,常言說:“身教重于言教”。他能超過老師的千叮萬囑。幼兒是天真無邪的,將來要面臨的世界是充滿機遇而且富有挑戰性的世界,因此,我們教育者應給受教育者一個良好的習慣,一個平等、和諧的教育平臺,讓他們成為國家,民族的有用之材,成為對社會,家庭負責任的人。播下好的行為,收獲好的習慣,播下好的習慣,收獲一輩子。這是我們幼教工作者不了忽略的而且不可推卸的責任,也是我們幼兒園,家庭甚至社會都需要關注和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

篇2:巧用動漫加強幼兒養成教育養成良好習慣

巧用動漫加強幼兒養成教育養成良好習慣

【摘要】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說過:“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良好的習慣也是人的基本素質,因為習慣成性格。幼兒期是一個人身心發展最迅速的時期,也是人生智力發展最快的時期。所以幼兒時期是孩子習慣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是人生教育的啟蒙階段,也是人生教育的基礎。人的一生中的許多習慣都是從幼兒時期形成的。巧用動漫,激發幼兒興趣,養成良好習慣。

【關鍵詞】動漫;興趣;習慣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過,“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點明了培養良好習慣的重要性。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凡是好的態度、好的方法只要養成了習慣,就好像自動化了,一輩子受益無窮。”“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性格態度多半可以在六歲以前培養成功。”這揭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應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幼兒期是一個人身心發展最迅速的時期,也是人生智力發展最快的時期。人的一生中的許多習慣都是從幼兒時期形成的。我國教育家陳鶴琴先生也曾說:“人類的動作十之*x是習慣,而這種習慣又大部分是在幼年養成的。”所以,幼兒期是培養幼兒良好習慣的關健時期,家庭教育和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如果說體、智、德、美全面發展這一目標是高頂點的話,培養良好的養成教育則是藉以攀登的階梯。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要比知識的獲得重要得多,養成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獨立于社會的基礎,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并進而影響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

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現代教育技術已經全面步入校園。那么,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創新幼兒養成的新模式,應該作為當今形勢下的重要研究內容。美國教育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創新學校養成教育的途徑和模式,可以全面提高幼兒的“知、情、意、行”,促進幼兒主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意志品質。巧用動漫,激發幼

兒興趣,養成良好習慣。經過嘗試,筆者認為以下幾點作法可資借鑒:

一、巧用動漫,激發幼兒的興趣

(一)動畫導入,激發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學活動也是如此。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動力和源泉,上課伊始,教師就與孩子親切交談:“咱班的孩子都特別的喜歡聽故事,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故事里有誰呢?”(出示羊媽媽的動畫)隨著羊媽媽可愛的卡通形象的展示,教師娓娓講述:“羊媽媽長胖了,大家都來恭喜它,可羊寶寶卻不這么想,這是為什么呢?”隨著問題的提出,孩子們頓時興致勃勃,都期盼著聽故事呢。

篇3:為什么說幼兒小孩堅持午睡習慣好?

為什么說幼兒小孩堅持午睡的習慣好?

夏季天氣炎熱,夜短晝長,這樣使夜間睡眠時間相對減少,為此,需要有一定時間的午睡來補足。特別是小兒,由于大腦發育尚未成熟,更易于疲勞,更需要午睡來休息,以補充夜間睡眠的不足部分。

另外,天氣炎熱,人體主要靠皮膚的汗液撥發散熱,這樣血液大量集中在皮膚,從而導致體內各個器官血液減少,當然大腦組織也不例外;當大腦組織血液減少時,會使人精神不振,易于睡眠。再有,由于天氣炎熱,要多喝水,這樣會沖淡胃液,使消化不好,也就是說,食欲減退,如果不午睡,小兒就會不僅吃不好,而且睡不好,長期下去會影響生長發育,同時也會影響智能。還有,冬季也要堅持午睡,因為吃完中午飯后,胃要進行消化吸收,需要血液,這樣也促使大腦血液減少,易于疲勞。只有通過午睡,才能消除疲勞,使之下午精力充沛,有益小兒身心健康。

午睡時間的長短,應根據小兒年齡大小而定,年齡越小,午睡時間越長,隨著年齡增長而午睡時間逐漸縮短。

總之,堅持午睡有益幼兒身心健康。

習慣,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