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高孩子課堂注意力
有效提高孩子課堂注意力
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是幼兒一日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集體教學活動中,幼兒一起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各方面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一種良好的學習常規和習慣,包括專心聽講、坐姿端正、積極動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在過去一學期的教學活動中,我發現我們班幼兒大部分都有較好的課堂常規,上課注意力非常集中。但也有個別幼兒,似乎毫無課堂這一概念。當其他幼兒都已經坐下來學本領學知識時,他們仍然大聲講話吵鬧,甚至奔跑于教室各個角落。于是,經常會把原因歸結于孩子本身,覺得這孩子怎么這么調皮,怎么這么不聽話。一次偶爾的機會,讓我改變了原來的想法,我開始思考我們教師自己是不是該好好想想,我們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具是否對孩子有吸引力,是否能真正調動孩子積極性。
記得那次是一節社會活動《玩具找朋友》。我在網上下載了狗哥哥、狗弟弟、大汽車、小汽車、大骨頭、小骨頭等圖片,做成了ppt。在活動剛開始時,我們班那幾個特別調皮的孩子跟以往一樣,仍然自顧自的在玩,毫無上課這一概念。可是當我出示ppt時,他們被那些形象好看的圖片給吸引了,自己乖乖地把小凳子搬來坐了下來。當我提出給狗狗玩具找汽車、找骨頭時,他們也非常認真地思考是選擇大汽車呢還是小汽車,大骨頭呢還是小骨頭。記得還有一次是一節語言活動,是教孩子們一首兒歌,當時因為某些原因,教具準備得不是很充分。教兒歌時,我便打算我念一句讓孩子念一句。原本以為,這么簡單的兒歌,用跟念的方法孩子們肯定馬上就學會了。沒想到,我們班那幾個調皮的孩子,根本靜不下心來安安靜靜地坐在小凳子上學兒歌,總是自顧自地講話,或者站起來走動。導致班級其他孩子也無法安安靜靜地學習兒歌。那么是否說明,有時候孩子上課不認真,只不過那些內容不吸引他們呢?那么怎樣有效地提高孩子注意力呢?我覺得教師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一、教具準備充分。
教具是集體教學活動必不可少,豐富、新穎的教具能很好地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比如當教師出示一個娃娃時,他們會非常好奇,這個娃娃是用來干嘛的?這個娃娃要干什么
二、教學內容的選擇,難易程度適中,選擇幼兒“最近發展區”的內容作為教學活動。有時候,我們所教學的內容,可能對部分幼兒來說,已經非常地了解,甚至有些已經上過小班的幼兒,他們對這些課已經非常熟悉,因此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在毫無興趣的情況下,讓他們端端正正地坐在小椅子上,的確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是那些幼兒沒有接觸過的,又是比較新奇有趣的教學內容,他們自然會被這些內容所吸引,安安靜靜地聽老師講。
三、教學形式多樣化。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普及,幼兒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也越來越多樣化。我們老師應善于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制作一些ppt,下載一些好看的圖片或者具有教育意義的兒歌視頻等,來輔助我們的教學。教師還可以運用手偶頭飾等,采用情景模擬法、演示法等,使我們的課堂更加生動形象。
四、游戲吸引幼兒。
幼兒的天性就是玩,在玩的過程中他們非常開心和無憂無慮。那么在教學活動中的游戲,并不是隨意讓幼兒玩,更多的可以采用規則游戲的方法,像美術游戲、音樂游戲。記得在一次社會活動《帶你去旅游》中,我擺放了三把小凳子做成了小汽車,我戴上司機的頭飾,拿好方向盤,模擬開車,并邀請小朋友上車。他們非常地想被我邀請坐上車,于是我鼓勵他們坐得端正我就會邀請他們。那幾個調皮的孩子也乖乖地做得非常端正。后來我還請一個平時調皮的孩子做了警察叔叔出示紅綠燈。整節課堂氣氛都很不錯,這么一個簡單的游戲,使那幾個平時上課怎么也坐不住的孩子這下也坐得端端正正了。
篇2:有效課堂活動方案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有效課堂”的探索歷來是我校的教育教學重點。在省“五嚴”背景下,結合市局關于“有效課堂”主題研究活動的文件要求,并力求探索有盛中特色的課堂教學新路子,打造出一批有效課堂,推出一批有效教師,總結出一系列有效經驗,經研究決定開展“有效課堂”主題研討活動,努力打造“活力課堂”、“生命課堂”、“高效課堂”。具體方案如下:
一、組織管理
1.學校成立“有效課堂”主題研討活動領導小組,統籌規劃,科學安排,嚴格管理。
組長:張建華副組長:宋建祥張志明
組員:吳糧鋼史雷春陳亮王金根吳春良陸勇陶興榮
2.教務處主要負責計劃方案的制定,教研組、備課組活動安排,調研課、示范課、研討課的安排,教師隊伍建設,校本課程開發,及各類競賽及考試研究。教科室主要負責課題研究,課堂觀察,講座沙龍,征文及推薦工作。
二、研究目標
1.通過“有效課堂”的系列研究,探尋提高課堂效率的途徑和規律。
2.通過引導教師開展“有效課堂”的實踐,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3.通過“有效課堂”的探索,營造有特色的教研文化。
三
、具體工作
1、強化備課組制度,提高教學各環節的有效性。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備課組是實施教學工作的最基層單位,是保證并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的基礎,是學校實施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將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與課堂教學實際相結合的關鍵環節之一。為了提高備課組活動的有效性,我校規定:
備課組活動必須做到“四定”;
(1)定時間:每周活動一次,如有特殊情況,由備課組長臨時召集。
(2)定主講:每次活動,均由一名教師擔任主講,其他成員應積極參與,暢所欲言,相互啟發,共同提高。
(3)定內容:每次活動,必須對上一周的教學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對下一周教學的內容、教學進度及教學重點、難點等要求做到基本統一;每逢測驗、考試時,還要對試卷的出題要求進行討論,對測驗、考試的結果進行分析。
(4)定地點:每次活動的地點要基本固定。
備課組的教學要求要做到“五統一”;
(1)教學進度統一;(2)教學內容統一;(3)教學的深度、廣度基本統一;(4)作業布置的內容基本統一;(5)測驗、考試統一。
2、認真組織各類課堂調研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1)調研課:在校長室的領導下,有序地在各年級中開展課堂調研活動。高三年級在九月份完成,高一、高二年級爭取在十一月底前完成。
(2)示范課:總結、推廣成功的課堂教學經驗,組織各級各類學科、學術帶頭人、aa級和a級優質課教師、百節好課教師、示范課教師、教研組長等開示范課,讓骨干教師有展示的機會,讓青年教師有觀摩學習的機會,示范課開設時間一般在學科教研活動時間。
(3)課堂觀察研討課
各教研組推薦1~2名教師為代表,作為本教研組本學期的課堂觀察研討課開設者。
各組名額:語文、數學、英語每組推薦2名,其余各組每組推薦1名。課堂觀察研討課教師開課時,請電教室人員幫助全程錄像,然后,請有關教研組在教研活動時觀看錄像并研討。
(4)對外展示課
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與兄弟學校建立教學互動交流活動。主動展示我校的課堂教學,請專家及同行把脈、指點。
(5)徒弟教師匯報課
參加對象:作為徒弟的青年教師。
上課時間:初定第十二周
評比形式:由開設匯報課的青年教師屆時到教務處申報匯報課課題,教務處
牽頭組成考核小組。考核優秀者學校將發獲獎證書予以鼓勵。
(6)繼續開展人人參與的開課、聽課、評課工作
每個教師一學期至少開設一堂公開課(包括示范課、課堂觀察課、青年教師匯報課、對外展示課,但不包括調研課),教研組長要組織做好評課研討工作。
3、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教師成長的高效性。
(1)繼續實行新教師的導師制,為有關新教師配好業務指導教師。
(2)期中對上崗三年以內新教師進行備課本檢查、展覽、評比,從而達到促進提高的作用。
(3)徒弟教師匯報課
(4)繼續做好青年教師把握教學基本功競賽活動。本學期,將繼續舉辦部分學科(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的青年教師解題能力競賽,時間十二月中下旬。具體安排屆時另行通知。
4、加強校本課程建設,提升校本教學的實效性。
本學期,校本課程建設的主要任務是做好參加第二屆市優秀校本課程的評比工作。
重點建設校本課程:《地面沉降監測》。高一、高二物理備課組具體負責,由教研組長帶領物理教研組完成申報的文字材料工作。其它校本課堂同時開設并做好補充修正。
5、加強對各級各類考試的研究和分析,提高教學評價的有效性。
(1)各教研組、備課組把好各種校內考試的命題關
①要堅持科學命題
②要堅持任課教師自行命題
③每次測試后、備課組、每個任課教師要堅持做好成績統計及數據分析工作,找出成功與不足,制定有效教學措施。
(2)加強對高考的研究
①認真研究高考方案及本省和各地的近幾年的高考試卷,加強對考試說明的學習研讀,對照高考試題進行比較,篩選出對學生有用的資料。
②高二學業水平測試學科、高三各學科備課組認真做好復習計劃,精確到每一周,讓師生明確每一步復習的計劃、目標和任務,加強訓練的針對性。
6、做好競賽組織輔導工作,力求第二課堂的高效性。
有關教研組、備課組,特別是高二年級的數、理、化、生、信息技術等學科,本學年有奧賽任務,應當及早做好參賽選手的選拔和輔導,高一年級也應及早做好準備,文科類的競賽進來也越來越多,如省高中生
作文大賽、創新作文大賽、英語能力競賽等等,有關教研組、備課組都要積極做好學生參賽的組織和輔導工作。
7.及時總結反饋,延伸有效教學的生命力。
要求教師及時總結有效教學中的體會及實踐經驗,撰寫文章,通過教科室積極參加各級各類評比,優秀論文推薦發表
篇3:在案例教學中組織有效課堂討論?
在案例教學中如何組織有效的課堂討論?
發布者:王玲梅
案例教學中如何組織有效的課堂討論,主要有:
一、資料選擇要精準:必須涵蓋主題或對學習內容具有啟發性。當然,這個資料包括教師提供的幫助學生討論的資料和學生自身查找是資料。
二、要用多樣的教學方法設計教學問題和教學過程。教師要確定討論以什么問題開始,按什么程序進行,并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以處理討論中可能出現的任何問題。也可運用演繹、歸納、推理的方法提高有效的課堂討論。
三、學生要有必要的心理準備。首先愿意與他人交流,肯于傾聽并尊重別人的意見,正確對待泰然對自己觀點的批評和反對,善于改進自己的觀點,積極主動地表明自己觀點,力求是自己的闡述準確、清晰、明了。其次,學生要有最基本的技能準備。包括分析歸納材料的技能;言語表達的技能;說服他人的技能。
四、倡導互助交流、協作的團隊精神。
總之,在課堂討論中,為了能使自己所發表的見解引起大家的關注和認同,發言者必須切合題意,有所創新,從多方面進行全面的思考,從而促進學生地理思維的邏輯性,發展了他們的分析、歸納、綜合的思維能力。
教師組織有效的課堂討論時,要明確案例討論提出哪些問題,案例中哪些信息有價值,解決問題的方法有那些,什么樣的決策最適宜,怎樣實施計劃,如何評價。
教教師通過各種方法來提出案例中的問題,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揭示,最后來尋找原理,來找到答案的。教師從不同的角度來設計有梯度的或有探究價值的問題,現在有問題呈現出來了,最主要的是怎么組織學生去討論這個問題。接下來就是要組織課堂有效的討論活動,因為在整個案例教學活動當中學生自主的討論活動應該是一個中心。
在整個案例教學當中,要安排好討論活動時間,空間組織形式,討論過程當中什么人跟什么人在一起討論,他們之間的任務怎么來進行分配。我們平時上課有分好的組,每一個組有一個任務,來把這個任務一起進行探討。有記錄員,有發言者,討論完畢后要給大家來匯報他們討論的結果,所以大家按照分組自由的組合,每個同學可以把自己的觀點說出來,記錄員記錄下來,然后再匯總一下,然后結合一下就比較精煉了。討論方式,基本上要求學生是自由組合,然后把整個班級分成三個大組,這個自由組合的小組當中有一個主持人,還有一個記錄員。大概整個的過程討論時間是五分鐘左右。這樣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也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達到了這堂課的教學目的。
課堂,有效,教學,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