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師生合作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師生合作

2024-08-01 閱讀 2000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師生合作

當前,隨著新課標、新教材的推行,教育教學改革出現了許多新的成果,語文教學改革也進行得有聲有色,改革的范圍涉及到語文教學的各個方面,從課程設置,到教材教法,都有人探討,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新的做法。其中“減負增效”成了當前語文教學改革中最引人關注的問題。那么,如何適應新時期的教學,真正做到“減負增效”呢?我認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是加強師生之間的合作教學,充分發揮好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作用,下邊就此問題提出自己的一點看法,以求得大家的指正。

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所謂師生合作教學,就是把整個教學過程建立在師生雙邊活動的基礎上,把教和學的活動有機統一起來,在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的同時,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激起他們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學習知識,師生在和諧愉快的氣氛*同完成課堂教學的任務。從這一理念出發,在教學中要改變舊教學理念下的一些不合理做法。

一、戒除強制性教學,開展自主性學習。

合作教學中整個過程是在非常融洽的、和諧的、愉快的和饒有興趣的課堂氣氛中完成的;討論、啟發、交流是學習和教學的主要方法。這與傳統的強迫教育完全不同。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是知識的占有者、傳授者,是絕對的權威,處于完全主動的地位,課堂教學的任務就是向學生灌輸知識、傳授技能、培養技巧,而學生則成了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處于完全被動的地位。在強迫教育中,教學過程是一種單向傳輸,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教師怎樣教,學生怎樣學。學生思維受約束,思想受壓抑,沒有也不需要應變能力,課堂氣氛顯得死板、單調,激發不出學生學習的熱情,學生對所學知識缺乏興趣,根本達不培養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教學目的,課堂教學的效果非常差。

在合作教學中,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兩者地位是平等的。教師必須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采用恰當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掌握應學知識、積極思維、提高能力。教師應研究和發現學生自身的主體性規律,探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主體性特點,揭示學生掌握知識的心理規律,研究學生心智發展的過程和學習的特點,在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則完全以積極主動的心態參與學習,對所學知識主動探索,認真思考,深刻鉆研,相互討論,主動提問,質疑解疑,變過去的被動聽講為主動學習,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靈活性,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優化教學方案,切忌課堂結構單一。

合作教學課堂結構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變思維信息的單向傳遞為思維信息的多邊交流,最大限度地提高思維信息的轉化率。語文課堂教學應是多向立體結構的,應給學生創造同教材、課外閱讀、教師、同學之間進行信息交流的平臺。在交流過程中,學生把從教師和教材中獲得的語文知識和文本信息進行思維加工,把各種課堂教學活動和學習活動模式融為一體。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進行的信息交流與學生獨立閱讀、聽寫、思考、討論、評價、思維等活動的同步發展,使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處于主體地位,積極主動進行學習。每一個學生在這種課堂結構中處于平等的地位,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都可能在對語文知識的積累上,對語言的理解感知水平的提高上產生飛躍。通過師生的合作教學,不但可以使學生高效地掌握所學知識,并且可以使學生養成思考提問的習慣,激發學生研究問題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為今后乃至一生的發展打下很好的學習基礎。

總之,要適應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新形勢,提高教學課堂效率,必須采用現代教育教學模式,加強師生合作教學,變封閉的單向的單渠道的平面的教學為開放的、雙向的、多渠道的、立體的信息傳遞和交換的過程。當然,這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加強學習,摸索經驗,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能力,真正發揮好教學主導作用,才能適應新的教育教學形勢。

篇2: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學科課堂教學效率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學科課堂教學效率

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府河鎮中心學校陳平

【摘要】本文討論有關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效率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并對圍繞運用現代信堂教學效率,探討了幾種實現的策略。

【關鍵詞】運用提高信息技術現代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

信息技術的發展,隨著科技的進步,近幾十年發展的尤為迅猛。當今社會,適時構建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的開放式教育環境,建立以自主性、探究性學習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新框架,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已成為當今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作為新時代的老師,不能夠掌握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顯然是不能夠滿足社會發展的的要求,提高課堂效率。因此,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提高課堂效率,已成為必然趨勢。

一、正確認識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內涵。

首先了解幾個概念:1、所謂現代信息技術是指借助以微電子學為基礎的計算機技術和電信技術的結合而形成的手段,對聲音的、圖像的、文字的、數字的和各種傳感信號的信息進行獲取、加工、處理、儲存、傳播和使用的能動技術。2、課堂教學效率是指單位時間里課堂教學的效果它不但是預期教學目標實現程度的綜合反映而且是評價教學優劣的重要指標和整個教學過程運作狀態是否良好的重要標恚。

其次,要認識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不僅僅是作為輔助教或輔助學的工具,而是強調要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和情感激勵工具,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所提供的自主探究、多重交互、合作、合作學習、資源共享等學習環境,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在整合過程中得到有效的實踐,這正是創新人才培養所需要的。

其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我們必須改變傳統的單一輔助教學觀點,從課程的整體觀考慮信息技術的功能與作用。創造數字化學習環境,創設主動學習情景,創造條件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接觸現代信息技術,讓信息技術成為學生強大的認知工具,最終達到改善學習的目的。

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學科課堂效率

現代信息技術為我們提供了邁向信息時代的有力保證,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為一種有益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手段,把這種現代化技術應用到教學中,不但可以使課堂教學生動、形象、直觀、感染力強,符合現代學生認知的特點,而且還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那么,怎樣在教學中恰當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學科課堂效率呢?經實踐調研,我認為,可以從下幾方面入手:

(1)運用現代倍息技術,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科教學效率。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材料,不同的教育對象,運用適當地現代信息技術,采取靈活多樣的情境創設方法,使自己的課堂教學生動、活潑、有趣和充滿知識美的享受,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方式。比如:在歷史教學中,可以運用適當的信息技術構造真實情境。

(2)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大課堂的教學容量,提高學科教學效率。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無疑增多了課堂信息傳遞的通道,無論是學生得到的知識信息,還是老師掌握學生的反饋信息,都大大提高主體作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積極開動思維。如:語文學科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學科。

篇3: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實現卓越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實現卓越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摘要】現代教育技術一般是泛指投影、錄音、錄像、電影、微機等現代教學媒體和方式。在數學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數學課堂教學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體驗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在數學教學中,恰當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并與黑板、掛圖、模型等傳統教學媒體有機地結合起來,不但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積極性,而且可以突破教學難點,優化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實現卓越課堂。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小學數學卓越課堂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進入了信息化時代,現代教育技術已開始在我們鄉鎮學校中推廣運用。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將遠程資源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對于我們廣大的農村小學來說,能夠從根本上改變我們農村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極大地改善了教學環境,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手段,使圖像、聲音、文字與時代氣息于一體,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加了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為學校教育教學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將現代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融為一體,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現代教育技術已經成為了我們廣大教師不可或缺的一種教學工具和手段。

在二年級下期的期末考試中,我班的數學平均分為92.23(其中有一個考了15分),三年級上期期末平均分為91.62(其中有一個11分),這個成績在農村小學中算是好的了。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我想除了得益于我對孩子們數學自學能力的培養外,更主要的還是得益于我對現代教育技術的合理運用。下面,我就談談對現代教育技術運用的體會。

一、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極大地激發了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低效為高效。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一改過去課堂上靜態信息輻射的局面,使原本呆板的東西動起來。

**年11月9日,我承擔了片區的一節有效課堂教研課《分數的初步認識》。我利用講故事、配上優美的鋼琴曲并用多媒體演示課件出示蹦蹦跳跳的兩只小兔子創設情境:小朋友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故事:講的是兔子兄弟倆。一天,兔哥哥和兔弟弟一起去找食物,它們找到了4個大蘋果。兔哥哥說:“我要吃3個。”兔弟弟說:“不行,我們應該一樣多。”你說它們應該怎么分?第二天,兔兄弟又一起去找食物,這次,它們找到了2個大蘋果,它們每只兔子可以分得()個。第三天,兔兄弟又一起找食物,找得很辛苦,只找到了1個大蘋果。兩只兔子傻眼了,應該怎么分呢?蘋果只有一個,還能平均分給兩只兔子嗎?這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二、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能擴大學生的信息量,提高課堂效率。

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能把知識更多、更快地傳授給學生,節約了時間,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1、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化抽象為直觀,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

數學是從實際生活和具體事物中抽象出來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小學生生活知識面窄,感性知識少,因此,小學生對抽象的數學問題很難理解,這就需要利用多媒體將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可以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架起一座由抽象到具體的橋梁。如:我在教學二年級數學上冊《圖形的旋轉》時,為了更好的讓學生理解圖形旋轉的三要素,在課件的制作時,根據教材內容動畫的旋轉不同的圖形,使學生獲得豐富的表象,從而概括出本質,正確的畫出旋轉后的圖形。

2、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化靜為動,讓學生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