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識字與寫字教學心得體會
語文識字與寫字教學心得體會
識字與寫字教學的改革直接決定著閱讀和寫作教學的改革,而且還直接影響著其它學科的教學。《語文課程標準》對識字與寫字教學進行了較大的改革。如何認識和理解這些改革,尤其是改革的理論和實踐依據,對現實的語文課程改革實驗探索至關重要。
1.學生喜歡學習漢字的情感和主動識字的愿望,是先導,決定了以后識字和寫好字的發展可能性。
語言文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根。因此,從小學開始就應該培養學生喜歡漢字的情感與態度,讓學生逐步感受到漢字在中華民族文化中的價值與意義。課程標準要求,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這樣的目標與原來僅僅注重識寫與寫字的知識和技能的目標是不同的,培養學生對漢字和漢字學習的態度與情感,其價值本身就異常重要,而不是局限在為了解決學習漢字的動力問題。
另外,學生對學習漢字有了濃厚的興趣,必然會主動探求識字的方法,逐漸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在這個過程中,隨著知識的積累、體驗和總結出來的規律的增多,獨立識字的能力也就自然形成和發展。因此,在識字教學中,在注重識字數量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關注學生在識字過程中的體會和認識,以及識字方法的嘗試和探索。因此,不能把識字數量的多少當作識字教學的全部目的,也不能當作衡量一種識字方法是否有價值的唯一標準。識字教學的過程不是為了教學生識了字就算完成任務,學生能否自己獨立識字才是關鍵。
2.多認少寫,為盡快實現獨立閱讀創造條件。
小學低年級以識字為重點,是語文課程發展過程中的一貫要求。但是,不同時期的課程標準,對識字的要求也不同,主要表現識字數量和質量的要求。小學低年級應該識多少字,識哪些字,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課程標準要求,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這樣的要求,明確地體現出了認、講、寫,用不是同步發展,而是重在保證一定的認字數量,使學生在一年級末實現獨立閱讀成為可能。
在小學低年級盡快實現認一定數量的字具有戰略意義。信息社會發展對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盡快地提高中小學學生的閱讀水平是教育適應信息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一些發達國家也試圖通過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實現智力開發的突破。從兒童認知發展來說,具備閱讀能力為他們打開了另一個世界的大門。相對于現實世界,閱讀可以為孩子提供一個充滿無數希奇、可能的想像和幻想世界。從而促進學生的思維以及認識世界豐富性和多樣性的發展。然而,實現獨立閱讀的前提是識字,因此識字教學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
3.多認少寫,為多種識字方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因為認、講、寫、用不一定齊步走,所以受制約的因素相對地減少,認字的方法也就可以靈活多樣,做各種嘗試和探索。應該發揮各種識字方法的優勢,針對不同階段學生識字的特點和所要識的字的特點等因素,靈活地采用或并用多種識字方法。另外,不顧漢字本身的特點而牽強附會地拆解漢字或者推崇一種方法而將其不斷僵化,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如果學生在打基礎階段,采用的方法違背了漢語言文字的規律,即使一時或短時期內取得一定的成績,但是會誤導、制約學生獨立識字能力的發展。
4.降低寫字量,關注寫字的過程,注重寫字基本功的培養。
通過新課程標準與1992年大綱的比較,可以發現寫字教學的理念和具體要求等方面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根據寫字教學的特點和規律,在開始寫字階段,應該注重基本功的培養,基礎打扎實后,寫字的速度自然會提高。傳統寫字教學積累的經驗,值得思考和借鑒。傳統寫字教學遵循自己的程序,開始練習基本筆畫,基本部件,基本結構,為寫復雜的字練基本功作準備呢。古人經過長期的摸索,逐漸積累出行之有效的做法,現在應該很好地進行研究和分析隱含于其中的道理。寫字首先是練習執筆,練習寫基本筆畫并了解基本結構,這是寫字的基本程序。
語文課程標準的發展歷程表明,越是力圖把識字的認、寫、講、用同時推進的時候,卻恰恰是在削弱、;忽視各自特點和規律。開始練習寫字應該注重的是寫的質量,要求寫字的數量不代表學生真正會寫的字的數量,如果打好基礎,學生會寫的字可以遠遠超過要求寫的字。否則,急功近利的思路和做法會產生嚴重的負作用。會寫漢字數量的降低,為學生打好寫字的基礎提供了機會和條件,學生可以擺脫疲于奔命地學習寫新學的字,把節省出來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寫字的基本功上。多認少寫的理念是鮮明的,多認是為了盡快閱讀,少寫是為了以后能夠寫好、寫快。
另外,對于低年級寫字的要求也不能過分地拔高,一方面做不到,另一方面也容易誤導實際的教學。低年級寫字的要求是,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筆順規則、間架結構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會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寫字。這里有三個要求存在問題。
第一,要求掌握筆順規則,容易造成教師和教材注重講解筆順規則的知識。要求學生記住或背誦這些知識,并不等于學生會按照筆順規則寫字。另外,既然是規則性的知識,相對而言應該嚴謹,一般的筆順規則沒有問題,但是有些字的筆順出現了例外怎么辦。
第二,掌握間架結構,也容易產生注重間架結構的知識的傾向,同時漢字的形體結構也較為復雜,要求掌握漢字的間架結構是不太容易的,最多也只能是基本的間架結構。因此,20**年課程標準要求,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強調在寫字的過程中按照筆順規則寫字,并關注所寫字的間架結構,及其安排、搭配的合理與勻稱。注重寫字過程中的指導,重在書寫行為,而不是寫字知識。
第三,明確提出按照田字格的范字寫字,會造成所有教材和教師都要求學生使用田字格。開始寫字時讓學生有所依傍是可以的,但是方法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如果要求只是在田字格里寫,必然會不利于其它方法的探索和實驗。
因此,三年級寫字要求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這樣的要求也過高,學生通過兩年的學習對書寫單一的字才剛剛開始熟練,還很難照顧到行款問題。為此,20**年課程標準第二學段的要求是熟練地書寫,第三學段才要求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這樣的變化,也是強調寫字基本功的表現。
篇2:觀摩《寫字教學》心得體會
觀摩《寫字教學》心得體會
**年11月14日,由市實小的譚校帶領的專家組來到我校進行寫字教學的送教活動。
我有幸聆聽了陳梅老師和雪芳老師的寫字教學研究課,還有譚校的寫字專題報告。此次活動主要是為了推動學校書法教育及寫字教學研究工作的深入開展,宏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培養學生人文素養。
執教老師讓學生用眼睛“看”,仔細觀察,通過賞析漢字,使學生發現漢字美的規律,充分感受到漢字文化的精妙,對所寫漢字的點畫形狀、整體結構和章法布局都產生了美的印象,使他們樂于欣賞,樂于書寫,為寫好漢字打下基礎。
一、精心導入,激發興趣。
寫字過程顯得枯燥乏味,學生接觸的只是白紙黑字,很容易產生單調感,有的甚至有些抵觸,但在這方小小的天地,我們照樣可以繪出美麗的圖案。因此導入環節非常重要,充分利用課前的三分鐘展示,講名家練字故事、講字的演變等等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樹立他們的自信。
二、指導到位,言傳身教。
1.在觀察的基礎上指導寫。在學生動筆之前,首先要引導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字的結構,看這個字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每部分的大小比例怎樣,并記住字的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使學生心中有字。在此基礎上指導寫字。寫字時,要注意指導學生掌握每個字的筆畫順序,懂得漢字筆順的基本規律和起筆、運筆、收筆的基本方法及速、力度。寫出的字大小勻稱,間架結構準確。
2.心中有形。要求學生在書寫漢字的時候,腦海里出現這個字的的邊線輪廓,并以此想象字形的特點,或從整體的字形中想象生動有趣的畫面,從而達到整體認識漢字形狀的特點。寫字不能只求多不求質量,更不能急于求成。必須采取一定的輔助措施,使學生掌握寫字的方法和規律。描字和仿影對于寫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它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字的結構和筆畫的基本寫法,減小寫字教學的坡度,培養學生對字的審美能力。在此基礎上學生臨帖時能夠做到“成字在胸”,寫出的字結構安排合理,筆畫安排合乎標準。
3..注意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教育學生書寫時注意力要集中,耐心細致地按范字進行認真書寫,把字寫的正確、端正、整潔。當然,要想讓學生寫出一手好字,光靠寫字課是難以做到的,必須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對學生的寫字嚴格要求平時作業、考試書寫都要嚴格要求,克服粗枝大葉、馬馬虎虎潦草書寫的毛病,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4.示范是寫字教學的先導。在指導學生寫字時,教師在田字格中示范,用規范、工整、漂亮的書寫向學生展示寫字的全過程。邊演示邊講述:這個字是什么結構,第一筆在田字格的哪個部位落筆,每一筆畫的名稱、運筆方法以及筆順等,使學生有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一些合體字的穿插迎讓、錯落倚從、疏密收放及筆畫變化,都要指導學生認真觀察,仔細領會,悉心模仿筆畫運筆,熟練掌握筆順規則,體會漢字的造型美。
三.注重評價,滲透德育
教學中,教師通過評價,努力指導學生把寫字延伸為感受美和創造美的過程。學生對審美有了一定的認識,書寫時就獲得了求美的巨大內驅力,在求美中獲得寫好字的強大推動力,使整個書寫過程真正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每練一遍都能追求一個更高的標準。
教師在教學評價中,時時滲透德育,如:“提筆即練字”“認認真真寫字,端端正正做人”“字如其人”。在教師語言的熏陶和感染下,學生努力實踐著,相信久而久之,學生就能寫出正確、端正、整潔、具有一定美感的字,使學生的書寫具有硬筆書法的韻味。
此次活動讓我深刻的感受到:書寫,不僅是在寫一個個漢字,還是在寫一個人的人生。因為一個人掌握了一項特長,就贏得了一份自信,就為自己的人生多獲得了一個支點。兩位老師的課,讓我學會了不少指導方法和技巧,這將對我指導我班學生規范書寫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從今天,我要和學生一起書寫,讓每個孩子愛上寫字,讓每個孩子寫出一手漂亮的字。寫字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練成的,關鍵在于持之以恒。教師要使學生樹立“提筆就是練字”的觀念,小學生自小養成了天天寫、常常練,認真習字的好習慣,就會形成一種慣性,一種內在的動力,運用習慣的力量,堅持不懈地訓練,必定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