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培養大班幼兒良好行為習慣

培養大班幼兒良好行為習慣

2024-08-01 閱讀 3651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

如何培養超大班額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

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從小一點一滴小事開始培養和積累的結果,是恰當實施品德教育的結果。在這期間,幼兒容易受到外界各種刺激和教育的影響,并在大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在學前教育階段勢在必行,也是非常關鍵的。而我園幼兒人數眾多,環境限制,無法再開更多的教學班,為此園領導廣開思路,尋求多種途徑:一邊控制入園幼兒人數,一邊引領職工探索超大班額幼兒的管理方法,就如何開展好大班額幼兒的一日常規活動設置專題進行研究、探討。我單就如何培養超大班額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這一問題發表一下自己淺顯的意見:

教師要言傳身教

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說過,教育的基礎主要是五歲以前奠定的,它占整個教育的90%,在這之后教育要繼續進行,人進一步發展,但您精心培植的人才之花在五歲以前就已綻蕾。日本教育家松原達哉也指出“嬰幼兒時期,是孩子一生當中身心發育最顯著時期。如果在這個時期不抓緊教育和指導,掉以輕心,放任自流,孩子的一生就毀掉了?!笨梢娪變航逃陵P重要,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受益終身。

幼兒園工作規程要求:小班人數在20-25之間;中班人數在25-30之間;大班人數在30-35之間,而我園平均人數都在60人以上,基于我園班級人數眾多,班額大,培養幼兒的各種習慣有很大難度,我園教師不辭勞苦尋求良方和積累經驗,一直認為在我園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尤為重要。于是,我園教師就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每一位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60多名幼兒,良好的教師的素質反映在60多名幼兒身上,教師的行為習慣也映射在60多名幼兒的行為習慣上;教師通過傳幫帶的作用教育各班的60名幼兒;能力強的帶能力弱的,年齡大的帶年齡小的,習慣好的帶習慣差的;同年級中,行為習慣好的班級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如:某某班級的幼兒衛生習慣非常好,不僅班級衛生保持得好,而且經常到大環境拾垃圾,幼兒之間相互監督不準亂扔垃圾。無論班級的大小,人數眾寡,教師都嚴于律己、嚴格要求每一位幼兒,訓練幼兒言行舉止,重視培養每一位幼兒的行為習慣,越是人數多,越能顯示這名教師的能力。“群龍有首”,教師就是六十名幼兒的“首”,她起著教育的作用、引領的作用,每天默默無聞地奉獻,從小事做起,從點滴積累培養幼兒的行為舉止。

教育要抓住良好時機。學前教育中幼兒接收語言熏陶,形成良好行為習慣,0―6歲正是培養幼兒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教育必須從細節入手,我園教師特別注重細節教育,我園教師面對60多名幼兒生活的大集體,留心身邊的每位幼兒,及時表揚、及時引導、及時指正、及時鼓勵。如:發現生活能力強的幼兒幫同伴梳頭發、系鞋帶,及時表揚幫助他人有益身心健康;發現細心的幼兒自覺拾起地上的垃圾,教師當全班幼兒的面夸贊,并詮釋愛護環境人人有責;發現好動幼兒隨便拿同伴的東西,及時制止并批評教育,讓幼兒明白這樣做會帶來什么樣的危害;看到幼兒午休主動疊好衣服、擺齊鞋子,及時的夸獎幼兒并拍照留下精彩的瞬間,將圖片上傳到網上,對全班幼兒起一個激勵作用;幼兒進餐時,一邊說話,一邊吃飯,老師及時阻止,并告知幼兒“一邊說話,一邊吃飯”飯粒可能進入鼻腔或卡住喉嚨,引起咳嗽……通過幼兒在園的生活,我園教師留心身邊的這60多位孩子生活中的每一瞥,努力使幼兒改掉一些不良行為,從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幼兒園這個大家庭當中,教師及時鼓勵和表揚某一名幼兒行為,這一名幼兒就成了全班六十名幼兒學習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就起到了帶動全班幼兒的作用,一個幼兒的好習慣經過老師的引導可以映射到全班,甚至全園。在超大班額的幼兒園,一個班級的幼兒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就可以輻射到全園的班級,這樣全園幼兒都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

家長也要以身作則,家園共育,目標一致

目前有些家長基于錯誤的理解,一心只求從小給孩子多灌輸點知識,培養他的一技之長,以為只有如此,他將來在社會上才能“吃得香”。于是在智力上不惜花費金錢和心血培養孩子,而忽視了品德教育,如:兒童霸道,不講道理是令家長頭痛的問題。試問,初生的幼兒一絲不掛地來到人間,有什么霸道可言?這一切還是源于家長和接受一些不良的教育??梢?,孩子霸道的苗頭已顯露出來,如家長再不注意對孩子進行行為習慣的教育,孩子在幼兒園集體生活中很難同其他小朋友相處及很好的溝通和交流,將來長大了很難融入社會?!皨寢寪鄢贼~頭”就是不注重孩子從小進行良好行為習慣教育的最好披露。

良好的品德教育是行為習慣形成最基本的教育,它起著人才定向的作用,獨生子女家庭教育在智力和身體健康方面表現出極大的優勢,“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孩子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學得好不好?有待考證。而在品德行為習慣形成方面是他們成長中的薄弱環節,不少家長也嘗到苦頭,也開始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位爺爺談到自己的孫子時說到:每次接孫子都要給他買一盒冰激凌,有一天忘了,心想等接出孫子后再一起去買。誰知,他見我手上無冰激凌,不容我解釋,就沖我拳打腳踢,老師批評了他,他還不服。無奈只好帶他回家,一進家門,他無理地將擺好的飯菜推了一地,然后就躺在地上打滾,哭鬧不止。這位爺爺帶著懊悔的心情,說:“主要怪我們大人太嬌慣孩子了,養成他們任性,行為無約束的壞習慣,責任全在我們大人呀!”有上述這種經歷的家長比比皆是。在幼兒園自己的孩子讓別人抓了,家長不問情況就劈頭一句“你有啥用,別人抓你,你不會抓他。”幼兒在園內有困難、受委屈要告訴老師,老師再對孩子加以引導和幫助,進行良性教育。家長的做法和老師的教育南轅北轍,孩子到底聽誰的?幼兒在園5天接受苦口婆心的良性教育頂不上在家2天的耳濡目染的影響。這就是當今社會流行的“5+2=0”的現象!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就產生了一種矛盾心理,行為肯定有偏差。由此可知,點滴小事不容忽視,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家長和老師對幼兒教育點滴培養的匯集,而且教育目標要一致。

幼兒的好多知識和習慣是通過模仿得來的,幼兒模仿的內容和對象比較廣泛,沒有選擇性,模仿的對象也比較具體,因此家長必須注意好自身的修養,自己品行端正,才能給幼兒樹立好的榜樣。好動感情,幼兒情緒變化較快,而且自我控制力較差。幼兒雖小,也有和他人交流感情的需要。幼兒的情感正在發展之中,性格只是剛剛開始形成,還不穩定,老師和家長應了解這方面的特點,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這對孩子健康心理發展都很重要。如果在幼兒時期不重視品德教育,形成了不良的行為習慣,他會給以后的再教育帶來很大的障礙。實踐證明,幼兒思想品德上消極因素越多,接受良性熏陶就越難,因為要進行再教育,會遇到受教育者的抵制、醒悟、反復直到完全改正等一系列過程。

畢竟每個班的幼兒太多光靠老師的培養是不夠的,應該家園共育才不出現“5+2=0”的現象,要讓孩子知道要什么東西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才是最好的。我園特別重視家園教育相結合,成立了家長培訓學校,特聘專家,教授來我園傳經送寶。團中央知心姐姐報告會,關注孩子心靈成長;中國教育學會幼兒早期教育專家杜春璇教授來我園進行專題講座,優秀是教出來的;香港李中瑩教授的得意門生吳文君和李俐來園主講,快樂親子關系的講堂,這些做法為幼兒成長教育帶來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我園為年輕的家長排憂解難,教家長如何教自己的孩子,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家長怎樣做才能讓幼兒融入幼兒園這個大集體,孩子才能關愛他人,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我園特別注重幼兒形為習慣的培養,專門針對我園實際情況設置如何培養超大班額幼兒的行為習慣教研課題,每個年級組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培養幼兒的行為習慣,小班培養幼兒的生活習慣,中班培養幼兒的學習習慣,大班培養幼兒獨立習慣,教師根據的不同經驗和同年齡段幼兒的特點撰寫教研論文,再進行研討,共同探討如何培養超大班額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我園良好的學前教育模式引導家長教育孩子,深得家長的親賴。這些高素質的家長們也抓住德育教育這個薄弱環節,絕不護短,配合幼兒園的教育,認真地從點滴小事教育自己的孩子,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衛生、勞動、學習的行為習慣,讓孩子學會慢慢獨立,孩子的行為舉止也有一定的約束力,抵制一些不良的因素的影響。我園教師獨當一面,不局限于培養了每一班60多名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她們還引導家長們教育好自己孩子,共同為祖國培養出優秀的接班人。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

篇2:幼兒教育隨筆: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重要性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幼兒教育隨筆: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英國大哲學家培根說過:“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p>

可見,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啊!而且,良好習慣的養成并非一日之功,它是一項循序漸進的“工程”不僅體現在教育活動中,日常生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幼兒園教師的身體力行有助于幼兒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幼兒年齡小,自制能力差,教師的榜樣作用勝過千言萬語的說教,如:幼兒禮貌用語的使用,在幼兒入園時,如果教師主動與幼兒及家長打招呼,并恰當的使用禮貌用語,幼兒在回答教師的同時,學會了用禮貌用語與教師交流。再如,要求幼兒飯前便后要洗手,教師給幼兒分餐前,用正確的方法主動洗手,同時提醒幼兒洗手,都會給幼兒起到良好的榜樣作用,比教師的言語要求效果要好得多。

習慣的養成也離不開家園的密切配合,幼兒生活的環境除了幼兒園以外,家庭對幼兒的影響也非常重要,要想養成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單靠幼兒園一方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如衛生習慣中的“勤洗澡”“勤理發”“每天早晚要刷牙”等。需要家長在家中配合,讓孩子從小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

總之,要使幼兒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必須從大處著眼,細微處入手,必須多渠道,全方位的開展一系列活動,必須家園密切配合。只有這樣,才能有助于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的發展。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篇3:幼兒教師隨筆心得: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件

幼兒教師隨筆心得―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

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件非常細致的工作。我們老師要靈活而機智的運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對幼兒進行系統教育。

循循善誘,向幼兒提出明確而嚴格的要求。

在提出每一點要求的時候,事先都經過周密考慮,做到要求合理。根據幼兒能力,提出的要求逐步提高,循序漸進。開頭的時候,只要幼兒掌握簡單的生活規則。比如,上課的時候,要安靜地坐好。接著,提出關于社會行為的要求,比如,待人要有禮貌,看到老師、阿姨要問好,接受人家的禮物,或者得到人家的幫助要道謝等。

從幼兒的能力來看,既是履行一些內容極其簡單的要求,也要做出巨大的努力。如果老師對他們提出的要求不合理,他們接受不了,那么這樣的要求就會落空。當幼兒做不到老師的有些要求時,往往會對自己的能力喪失信心,并且對老師的話產生懷疑,不信任老師了。

當我向幼兒提出要求的時候,注意做到內容具體、明確、語言通俗、簡練;適合幼兒的年齡特征。比如,要求幼兒對人要有禮貌。我就這樣告訴幼兒:早上入園的時候要向老師問聲好;放學的時候要說聲“再見”;跟別人講話的時候要專心,眼睛不要東張西望;別人說話的時候不要插嘴……..這樣要求具體明確,幼兒才好照著去做。

不斷鼓勵,讓幼兒在練習中慢慢養成。

幼兒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難長期集中。根據幼兒的這個特點,我采取不斷鼓勵的辦法,矯正幼兒不良的行為。比如,大家在午睡的時候,往往有個別幼兒起來小便,腳步走的很重,就給他一個暗示,提醒他矯正;當幼兒小心走路的時候,就微笑著點頭表示他做的對。當幼兒受到鼓勵的時候,他們為了要從自己的行為中得到愉快,也就會自覺地制止那些不好的行為了。

防微杜漸,注意矯正幼兒任何一點細小行為的錯誤。

幼兒往往從細小的過錯中,慢慢地養成不良的行為習慣。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發生這些事情:有些幼兒容易發脾氣,躺在地上拼命用兩只小腳踩地板,大哭大叫;有些幼兒喜歡玩某些玩具的時,就要人家無條件的給他……對這些行為都不能采取姑息的態度,聽任它發展下去。幼兒喜歡模仿成年人的行為,特別是喜歡模仿跟他們接近并為他們所喜歡的人的行為。我常常用自己的行為去感染幼兒。

比如,坐的時候注意姿勢端正,搬東椅子用完后要放回原來的地方,答應幼兒的諾言絕對實現。

因勢利導,個別教育與經常教育相結合。

幼兒的性格特點各有不同,他們各有各的興趣愛好,行為習慣也往往不一樣。

有一個特別膽小的幼兒,他不習慣集體生活,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即使是最簡單

的事情,也往往不敢去做。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