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總結:幼兒社會性交往能力培養

總結:幼兒社會性交往能力培養

2024-08-01 閱讀 8329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總結:幼兒社會性交往能力的培養

幼兒園是幼兒形成良好社會交往的重要場所,存在著家庭所沒有的極其有利的條件,即同伴交往的良好氛圍和有目的教育環境,不僅可以糾正幼兒的一些不良特點,還可彌補家庭教育的不足。

幼兒園教師應如何培養幼兒社會交往能力呢?

一、注重創設良好積極的幼兒交往環境

幼兒園要為幼兒提供豐富的物質環境,為幼兒提供各活動區、游戲角上要提供各種各樣的玩具、學具、工具等,滿足幼兒各種不同的需要。避免活動過程中幼兒間的爭執,這對小年齡的幼兒尤其重要。

幼兒園還要為幼兒提供一個寬容接納的精神環境,教師要鼓勵幼兒更加積極主動和充滿自信地與外界交往。首先,教師要消除孩子與自己交往的障礙,努力做一個受歡迎的好老師。放下自己的架子,蹲下身來,主動與他們交朋友。利用幼兒來園、離園等機會,多抱抱孩子;閑暇時經常與他們聊天,合作游戲等。及時發現幼兒的點滴進步,然后加以鼓勵,漸漸地增進彼此間的親近感。

其次,教師要善待幼兒的錯誤,從幼兒自身學習和發展的角度,從他們自己經驗積累等多角度著手,分析看待幼兒的錯誤。用積極的方式提出建議,終止幼兒不恰當的行為,為幼兒指明方向。

二、注重建立幼兒寬松和諧的同伴關系

同伴交往是人際交往的重要形式,是兒童學習社會交往的初始階段。在生活中,教師可利用一些自然發生的情景,幫助幼兒尋找游戲伙伴,結交新朋友。比如我們開辟了“玩具世界”,發動孩子從家里帶來心愛的玩具,利用玩具為幼兒提供交往的機會。進入幼兒園后,幼兒交往的范圍明顯擴大,他們要學會與同伴交往。在活動中,及時表揚那些主動與同伴一起玩玩具的幼兒,促使幼兒之間建立起平等友好的關系,培養了人際交往的積極情感。還可讓幼兒討論“怎樣和同伴合作玩”,“你想玩別人的玩具時該怎么說”等話題,讓幼兒說自己的想法,如要愛護玩具,不強奪等?;顒咏Y束后,我們讓幼兒講講“你最喜歡誰的玩具”、“你和小伙伴是怎樣玩的”等,讓幼兒交流各種交往方法。幼兒各有自己的個性,我們要細心觀察、耐心了解每一個孩子,用正面教育的方法,讓幼兒逐漸走到集體中間去。

教師還要盡量為幼兒營造同伴交往的氛圍,多組織幼兒參加一些輕松自由的交往活動,如“悄悄話”游戲,促進幼兒間相互說話,相互了解;設置“小小表演臺”,鼓勵幼兒一起玩打擊樂、唱歌、跳舞等;在區域活動中,以“大帶小”的形式,請大班幼兒帶小班弟弟妹妹一起玩,一方面使幼兒掌握玩的技能,一方面也能使他們形成初步的交往意識,產生交往的興趣。

三、注重創設各種幼兒社會交往的機會

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同時,也是同伴互相交往的最好方式。教師可以為幼兒創設這樣的氣氛,參與幼兒的游戲,在玩中向幼兒提出要求,使孩子在游戲活動中體驗一起玩的樂趣。如:一起玩玩具時,不要爭搶,學會謙讓的玩。孩子這樣做了,其他小朋友也會這樣做,時間長了,同伴就會建立起一種和諧、親密的關系。

節日活動也是為幼兒創設愉快的交往機會,提高交往能力的有益活動。如在慶?!傲弧被顒又校覀兙脑O計了“大帶小”活動,讓大班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一起共餐,開展全園區域活動,使幼兒在不同的交往情景中,與不同的交往對象進行交往能力的發展。

教師還要利用社區資源,多組織幼兒與社會交往。如利用主題活動“我的好媽媽”邀請媽媽來園,和媽媽一起玩游戲,一起動手制作、品嘗水果色拉等共慶三八婦女節。又如“超市購物”活動,鼓勵孩子自由結伴進超市買東西,遇到困難自己去找營業幫忙。另外,還可開展如“消防員叔叔真勇敢”、“我有一個幸福的家”等一系列社會性活動,這些活動都非常貼近幼兒的生活,還給幼兒創造了自我展示的機會,有助于促進其的社會性交往能力的提高。

四、注重幼兒社會交往技能的培養

隨著幼兒交往范圍的擴大、交往活動的深入,教師應善于捕捉幼兒生活中細微之處,抓住時機,平等對待個性特點不同的兒童,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使其學會自己解決交往過程中的矛盾和沖突,提高交往質量。

如有的孩子不愛交往,喜歡獨處,其往往有具體的原因:比如,被人欺負過,或是某種缺陷不愿被人知曉,怕被人取笑等等。教師要了解他的具體原因,耐心地幫助他擺脫困境,引導他積極參與集體游戲活動,并從中得到快樂的體驗,增強自信心,激發其與小伙伴互動的樂趣和興趣。

如有的孩子比較任性,不愿與人分享。教師可以利用故事《大家一起玩》等,引導他去為同伴做好事,和小伙伴一起合作玩等,并及時表揚他,使他體驗到關心、幫助人后的快樂。教師還可以用自身的良好榜樣,正面引導他端正自己的行為,教給他一些與同伴游戲的技巧和方法。

又如有攻擊性行為的孩子,其實,有的并非出于惡意,他想與人交往,只是方式方法不當而已。這種孩子,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教他如何向別人借玩具,怎樣和同伴打招呼等。同時創設機會,多讓他與伙伴交流、游戲,幫助他從交往中獲得快樂和成功感,從與同伴的交往中學到交往技能。總之,教師要細心地觀察孩子,耐心地了解孩子,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交往技能。

五、注重家長的參與教育

注重幼兒的交往需要和交往實踐,應充分發揮父母家長在幼兒交往中的不

同作用。我們通過家長會、家園聯系專欄等做好家長工作,投放有關育兒的文章和書籍。主動與家長溝通交流,尤其是多與一些在日常生活中行為問題較多的幼兒家長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對不善與人交往的幼兒,可以建議家長多引導,通過故事、游戲,參與社會活動等形式,使幼兒懂得你對別人友愛,別人才會對你友善;對于膽小、懦弱不愿與人交往的幼兒,可以建議家長多表揚鼓勵,經常帶孩子參加社會性活動,給予更多的愛撫,提高其自信心等。從而,幫助家長認識培養孩子交往的良好習慣與能力的重要性,爭取家長的積極配合,共同培養孩子良好的交往行為。

幼兒園還可組建“家長活動小組”,嘗試讓幼兒在“做客”、“參觀”、“購物”等活動中提高交往能力;而家長在活動中,可真實地看到自己孩子與同齡孩子的某些差距,取長補短,從而促進教育效果。

總之,兒童良好正確的社會交往能力不是自然形成的,是長期培養磨練的結果,需要教師和家長都來做有心人,共同為幼兒創設各種交往的機會,耐心的指導,與幼兒園配合,密切聯系,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篇2:《讓幼兒在感受體驗中發展社會性》讀書筆記

《讓幼兒在感受、體驗中發展社會性》讀書筆記

陳文姬

幼兒期是人生發展的起始階段,是個體社會性發展的關鍵時期。今天的教育能否為幼兒獲得積極的情感、態度,良好的社會品質及學會共同生活打好基礎,將決定其明天的幸福和社會的發展。

為了便于教育者將目標時時裝在心中,根據幼兒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教育契機,時時處處實施教育,我們將幼兒社會性教育的總目標簡潔、明確地表述為四條:

1、有自信心、主動性和獨立性。

2、愿意與人交往,有合作態度與行為。

3、有關愛他人的情感和行為,愿意關注、參與家庭、集體和周圍的社會事務。

4、遵守必要的規則。

(一)創設愛與寬松的環境是發展幼兒社會性的前提。

1、相信孩子,善于發現每一個孩子的優點。

2、尊重孩子,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3、建立有利于幼兒發展的常規。

(二)尊重幼兒的興趣、需求,引導其發展。

(三)感受和體驗是幼兒獲得內化的行為品質的有效途徑。

老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幼兒關注現實生活中出現的各種行為后果,加深他們的感受、體驗,從而使他們理解正確行為的意義,獲得內化的行為品質。教師還可以創設情境,使行為后果明顯地呈現在幼兒面前,使他們在感受、體驗中分別出正確的行為。對于負面行為和消極體驗過多的幼兒,教師要盡快使其獲得積極體驗,抓住時機引導他們,使其消極行為轉變為積極行為,使他們感受積極行為所帶來的愉快體驗。

(四)、寓社會性教育于一日生活之中。

一日生活為幼兒提供了很多社會性發展的契機。幼兒在與人、與事物相互作用時,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情景需要不同的策略。如與同伴交往時,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情景需要不同的策略。如與同伴交往時,合作、謙讓、分享、禮貌、助人、關愛、寬容、體諒、拒絕、堅持己見、不任性、勇敢、敢于申辯等,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下使用的不同策略。愛模仿是幼兒的特點,是幼兒的另一種學習方法。教師對己、對人、對事、對物的情感、態度、行為都表現在日常生活中,都會成為幼兒模仿的對象。所以,教師要注意自己的每一行為對幼兒產生的影響,要把對幼兒的社會性要求體現在教師的言語、行為中,處處為幼兒樹立模仿的榜樣,使社會性教育體現在一日生活的點點滴滴、時時處處。

篇3:幼兒教育隨筆:游戲能促孩子社會性發展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幼兒教育隨筆:游戲能促孩子社會性的發展

不同的游戲,發展幼兒不同的能力,民間兒童游戲有利于培養幼兒合作精神,便于使幼兒三五成群的一起游戲通過互相協調、模仿、學會與別人友好相處,使兒童助人合作等心理品質得到發展,在玩這些游戲中,還能發展幼兒的自控能力,提高與伙伴交往的藝術和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這類游戲規則性強,不遵守規則無法進行,每個幼兒必須控制自己遵守規則。否則,就不受伙伴的歡迎,就無法交往,因此,他們都會控制自己守規則,從而得到交往的伙伴,進行愉快的游戲。

在游戲中,每個幼兒輪流擔任角色,可以培養鍛煉幼兒的責任感及組織能力,促進積極交往能力的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大家在一起活動,會比個人活動的效果要好的多,它可以促進幼兒在共同的活動中得到全面發展。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