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對內向幼兒自信心培養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總結:對內向幼兒的自信心培養
《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作為發展中的個體,總是在積極主動的探索外部世界,幼兒在活動中的自主能動性又是發展的先決條件;要重視讓幼兒在與同伴共同進行的自主性活動中,體驗成功感,培養自信心。”可見,從小培養幼兒相信自己力量的心理品質,無論對身心健康發展,還是對整個中華民族素質的提高來說,都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據國內外有關專家、學者一致表明:學前期是幼兒自信心產生和初步形成的關鍵期,重視和加強幼兒期自信心的培養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通過學期初對幼兒自信心的整體發展調查發現:20%以上幼兒缺乏自信心,主要表現為對自己的能力懷疑、活動中表現出膽怯、緊張、退縮、不愿與人交往、沉默寡言等,針對這一現象我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運用有效地教育手段,有針對性的對內向幼兒進行自信心培養。
一、認同幼兒個性,采取多種手段幫助幼兒樹立自信
生活中,每個幼兒都是獨立的個體,都具有各自獨立的個性,就像剛出生的嬰兒,有的生來活潑好動,有的則安靜平和,孩子的個性特征是與生俱來的。雖然對孩子盡善盡美的要求和期待是對孩子的一種“關懷”,但是孩子是十分敏感的,稍不留意,就會傷害到他們幼小的心靈。且這種傷害會伴其成長,會使幼兒認為自己是一個沒有用的人,自尊心受挫,自信心漸漸喪失,不敢面對新鮮事物。因此,對于那些性格內向,缺乏勇氣的孩子,應該認同其個性,并多發現孩子的閃光點,賞識他、鼓勵他,這樣孩子會覺得自己受人關愛,自信心才會建立和增強起來。
1、挖掘幼兒的閃光點
作為教師應相信班內的每個幼兒都有閃光點,這是使幼兒獲得成功體驗的重要前提。本學期我們注重從內向幼兒身上尋找閃光點,并將其作為教育的切入點,使其在成功的體驗中形成自信。例如我班的孫一鳴小朋友,活潑聰明,但較內向,遇事愿哭,不太敢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可是,平時的他特別喜歡聽故事,所以,我們注重在一日活動中觀察他的活動,蹲下來傾聽他的心聲,認真的記錄下他每次講述的故事,對于那些比較完整而有趣的故事,我們給他提供在集體面前表達的機會。最初,先請他介紹故事的名稱、主要角色和情節,當他講述完后,贏得小朋友鼓勵的掌聲后,慢慢的,再鼓勵他為大家講出故事的對話和主要內容,就這樣在重復講述的過程中、在教師的積極肯定與表揚中,孫一鳴獲得了成功的體驗,為其自信心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現在的他經常會和老師、和小朋友說自己的新發現,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上課大膽舉手,自己也變得開朗了許多。
2、讓幼兒說“我能行”
在為幼兒提供更多選擇活動機會的同時,教師定要避免一刀切的陳舊的教學模式,要相信每位幼兒都能行,并根據幼兒原有的水平,提供與之相適應的個別活動或環境,讓幼兒在充分體驗能力的活動中說“我能行”。如:文文小朋友,由于性格內向、膽怯,作畫過程中總是捂捂蓋蓋,怕讓別人或同伴看到,針對這一行為,我們在活動區中投入了多種材質的繪畫工具:蠟筆、棉簽、牙刷、毛筆等,允許她在活動中自由地想象創意,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教師則在一旁靜觀她的活動,不時的向她投去鼓勵的目光,時而針對她的創意給予鼓勵表揚,幾天后,文文在個別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當同伴再來觀看她的作品時,她不但能主動勇敢地給人介紹,還能主動地讓同伴觀看她在集體活動中的作品,文文變得大膽自信了,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日漸高漲。
3、創設角色環境,體驗成功愉悅
融入“新鮮”角色,調動幼兒活動的自主性,對于轉變性格孤僻、喜歡獨處的幼兒來說非常重要。這一嘗試,不僅可以使幼兒認可自我能力,更能得到在同伴與教師中的認可與贊賞。因此,我們充分挖掘活動區中的角色任務,通過讓幼兒擔任這些角色,一方面角色意識會促進幼兒更主動、更認真地承擔任務,在嘗試成功的甜頭的同時更加努力;另一方面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活動機會,獲得各種成功體驗。如我班趙妍小朋友是位性格內向、言語甚少的孩子,平日的活動中很少看見她與同伴一起嬉鬧、玩耍,都是比較安靜地坐在一旁靜靜活動,可是自從承擔起了餐廳部門經理后,她的參與意識變得主動了很多,一到活動時間,她總是以“經理”的身份出現在同伴的面前,很大方、很自如地招呼著、安排著餐廳中的大小事情,全然抹掉了她平時的那種羞怯、內向的外表,在她有序的指揮下,餐廳的活動變的熱鬧、有序起來,生意好的不得了,她的“科學管理”贏得了教師、小朋友的稱贊,在口語表達、大膽交往等方面獲得成功體驗的同時,她的自信心也隨之增強起來,成為了個性開朗的“小經理”。
二、幫助幼兒擴充生活經驗,從實踐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孩子是否有勇氣去接受新事物的挑戰,個性特征占主導,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是否有充足的生活經驗和各種技能。充足的生活經驗,可以讓幼兒在面對問題時有一個有準備的心境,知道自己該怎樣做,各種技能可以幫助幼兒順利地實現自己的想法。因此,為了讓那些性格內向幼兒勇敢地站起來面對大家,我們利用一切機會多與幼兒交流、多引導幼兒觀察、多讓幼兒參與、多給幼兒與其他同伴一起玩的機會,這樣,在生活經驗、技能不斷增長的基礎上,幼兒能坦然面對問題,當成功時自信心也隨之增強起來。
陳依欣小朋友是新學期轉入我班的,對新環境的陌生、對自身技能的懷疑、加之其性格的內向、膽小,都對該幼兒積極性、主動性及自信心的發展形成了阻礙,針對這一問題,首先,關注她平日中的各項活動,拉進與她的距離,有目的地觀察她、了解她、支持她、引導她。其次,當發現她活動中有困難的時候,能適時適度的接近引導,鼓勵他積累生活經驗如:活動中口語表達技能、探索活動中的動手操作能力、生活中的自我服務技能及主動與人交往等技能,避免因困難而導致自尊心受挫。同時,對于活動中每次新的發現、新的嘗試、新的成功都及時給予鼓勵與表揚,慢慢的,她的生活經驗豐富了,逐漸有了面對困難、解決困難、大膽表現自我的勇氣,樹立了很大的自信。
三、賦予愛心,尊重信任,使評價成為自信心形成的動力
羅森塔爾效應告訴我們,只有對幼兒懷著殷切的希望,才能使幼兒向期望的方向發展。幼兒階段,成人的評價是很重要的,教師的態度更是會影響幼兒的發展。教師喜歡的孩子,同伴能接受他,教師不喜歡的孩子,同伴也會嘲笑他,不與其接近。因此,作為教師應一視同仁,尤其對待那些內向、缺乏自信的孩子要更多地付出愛心,尊重信任,使他們在教師真實、自然、有力的評價中從內心深處找到自尊和自信,健康快樂的成長。如倪子杰小朋友是個聰明、有強烈的交往需要,但又不知如何表達的孩子,每次與同伴接觸、游戲時總是遭到同伴的排斥,久而久之,形成了孤僻、厭交、內向獨處的不良心理品質。發現這一問題,我們及時地走進他的童心世界,通過交流使他清楚地認識到如何選擇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才能讓同伴易于接受。同時活動中給他創造更多與同伴交往的機會:益智游戲、翻牌比賽、閱讀講述等,鼓勵他主動大膽地與同伴交往,幫助她學習恰當的交往方式,了解一些必要的交往技能。同時,教師將觀察到的他與同伴交往中發生的好人好事,及時地在集體面前給予肯定與表揚,通過評價讓同伴也知道倪子杰喜歡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他今天又交了好幾個朋友等等,一段時間后,他逐漸地從活動中體驗到與人交往的快樂,溝通語言和交往方法、技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性格也逐漸開朗起來,自信心更是增加了不少。
四、家園配合是促進內向幼兒樹立自信的重要途徑
幼兒教育不等于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密切配合,共同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為此,開學初,我們利用家長問卷形式對幼兒自信心發展情況進行了整體的調查,針對分析結果,就那些沉默寡言、性格孤僻、不愿與人交往、個性內向、缺乏自信的孩子,我們及時的向家長做了交流,并相互交換意見,使家長深刻地認識到了解自己的孩子、重視其自信心發展的重要性。使教師與家長對幼兒有一個全面整體的認識,從而更有效的、有針對性地教育引導幼兒。吳佳祺小朋友因父母的工作繁忙,顧及孩子的時間特少,缺少和孩子的交流與溝通,更多的是讓孩子自己獨處活動,逐漸形成了膽小、少言寡語、獨處、遇事回避的內向性格,為此,我們首先和她的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清楚地認識到培養幼兒形成自信的重要性;其次,開展豐富多彩的家園活動:家長開放日、家園同樂會、半日開放活動等,讓家長參與到活動中來,和孩子共同游戲,從中發現孩子的能力,加深與孩子交流的情感;第三、多關注孩子在家的活動,傾聽孩子談自己喜歡的事情和害怕擔心的事情,教給孩子學會有關解決問題的方法;第四、利用節假日、外出時間,帶幼兒開展有趣的親子活動,提供更多與人交往的機會,不斷體驗成功的喜悅。現在她性格開朗了、交往的范圍擴大了、表達的語言增多了,面對困難、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自信心得到很大的提高。
經過一學年的努力,使我清楚地認識到,要使每個幼兒擁有自信心,作為教師要以積極的態度、飽滿的熱情,關注和重視幼兒幼小的心靈,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使幼兒的自信心得以形成與發展,使幼兒良好的心理品質得以培養,適應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做一個合格的現代公民。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篇2:自主游戲對幼兒自信心培養研究
自主游戲對幼兒自信心培養的研究
俄體中心校兒園教師:李兆紅
摘要:自主游戲是幼兒在一定的游戲環境中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以快樂和滿足的,自由選擇、自由開展、自發交流的積極主動過程。這一過程也是幼兒興趣需要得到滿足,個性自由表露,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的過程。
關鍵詞:幼兒自主游戲;自信心;培養策略
一、自主游戲中對幼兒自信心培養的意義
在近年來的幼兒教育改革中,幼教工作者也十分重視教育觀、幼兒觀的轉變,提高了對自主游戲的認識。從中可以認識到,促進幼兒自信心的發展,除了教師預設好的游戲活動,幼兒自主的游戲也應得到充分的重視,幼兒自主游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自主游戲可以滿足幼兒自我表現、自我肯定的需要。幼兒在自主游戲中可以獲得影響與控制環境的能力,建立起對自己的信心。當幼兒完成了包含在自主游戲活動中的一定課題與任務時,幼兒會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從而獲得成功的喜悅。
在自主性游戲過程中幼兒有充分的選擇和活動的自由,同時,又與幼兒的生活經驗是緊密聯系著的。因而在自主性游戲中較適合對退縮性行為的幼兒進行個別指導,矯正幼兒的退縮性行為,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由此可見,自主游戲和自信心培養關系的分析,提出創設良好環境,促進幼兒自主探索,獨立思考和發揮自身潛力,有利于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二、自主游戲中對幼兒自信心培養存在的問題
自主游戲是幼兒帶著興趣、自主地、積極地作用于環境,動腦動身,創造和展開活動的整個動態。在自主游戲中,幼兒體味成功感、挫折感、嘗試解決沖突、滿足情感交流、積累各種體驗、獲得身心和諧發展的基礎能力。幼兒的個性應得到廣泛的發展,這包括促進其想象力、主動性與自主性的發展。自主游戲給幼兒以機會,選擇游戲方式與游戲伙伴,并決定游戲進程。這種游戲形式有利于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幼兒期是自我意識和個性開始形成的重要時期,可塑性大,也是培養幼兒在自主性游戲過程中幼兒有充分的選擇和活動的自由,同時,家長的教育方式與幼兒的生活經驗是緊密聯系著的。
但在一定程度上由于缺少游戲理念向游戲實踐轉化的操作技術,使教師在自主游戲理念向自主游戲實踐的滲透轉換中表現出相當的不適應。通過剖析幼兒自主游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對教師如何指導幼兒自主游戲提出一些建議,為提高廣大教師對自主游戲的指導技能等方面提供參考。
目前在現實中自主游戲存在著片面的認識和指導,忽視幼兒的自主自發生成游戲,強調教師的設計;忽視幼兒自由的表現,強調游戲的統一表現;忽視游戲過程,強調游戲結果。教師在幼兒自發游戲中,對指導尺度的把握有困惑。如:當教師看見扮演媽媽的幼兒燒飯不像樣時,就會主動地示范,再讓該幼兒照著做一遍。這是教師對游戲進程進行的不恰當干擾,從根本上剝奪了幼兒自主自由游戲的權利。要改變現實存在的弊端,關鍵要正確認識幼兒的自主游戲、自主游戲活動中教師的角色定位、自主游戲的指導策略、自主游戲的指導原則。
篇3:幼兒教育隨筆:樹立孩子自信心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件
幼兒教育隨筆-如何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周三的早上是孩子們最歡樂的時光,因為又要去玩大型玩具啦。孩子們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在大型玩具上爬上爬下,還可以在草叢中尋找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和各種不知名的小花小草打招呼。哦,對了,還有那可愛的小露珠也是孩子們的好朋友。
可是在大家的歡聲笑語中卻傳來了涵涵的哭聲,我來到涵涵身邊輕聲地詢問,他委屈地說:“他們都跟著我!”我想起了剛才的情形:涵涵剛來,就有幾個小朋友跑過去叫他的名字,他沒有去玩大型玩具,而是在大型玩具邊上轉起了圈圈。而那幾個小朋友則是一個跟著一個跟在他的后面走,嘴里不停地叫著他的名字,慢慢地又有幾個小朋友加入了進來,隊伍越來越長。繞著大型玩具走了幾圈后,涵涵哭了。
涵涵在班級里是比較受孩子們歡迎的,孩子們都喜歡和他一起玩。看著孩子們一個一個跟在涵涵后面走時,我不僅沒有介入而且心里還樂滋滋的,為孩子們對他的喜愛而高興,但沒想到孩子們的喜愛會嚇哭涵涵。
“知道為什么他們都跟著你嗎?”我輕輕地問涵涵,涵涵委屈地搖搖頭。“我們去問問他們好嗎?”他點點頭。我們詢問了剛開始跟著涵涵的小朋友,英英說:“我喜歡他,想找他簽名。”軒軒說:“我想跟他一起玩。”“你知道他們為什么要跟著你了嗎?他們喜歡你,所以都愿意跟著你。這說明涵涵是個很棒的小朋友啊。”涵涵停止了哭泣,點了點頭
涵涵是個比較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比較容易用消極的想法思考問題。小朋友們喜歡他的表現卻把他嚇壞了,他無法正確地認識自己。
在平時的教育中我們要給他鼓勵多一點、表揚多一點、肯定多一點。讓涵涵在潛意識里產生“我很棒”的一種積極情感。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