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依托項目式學習有效提升專業反思

依托項目式學習有效提升專業反思

2024-08-01 閱讀 2017

文章來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

依托項目式學習,有效提升專業反思

教學活動前,反思重點:

一.對活動的價值進行反思:

1.從幼兒入手:

家庭是孩子最主要的生活場所,其中蘊涵著豐富的教育資源,活動來源于家庭,生成于我愛我家這一主題活動。在主題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由于較普遍的家庭中媽媽相對承擔的教養孩子的責任比較多而爸爸又不太善于表達自己的父愛這一現象,所以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在情感上也會更多的側重于愛媽媽,由此我們生成爸爸這一小主題。從爸爸的手這個點切入,讓孩子感受到爸爸的大手不但能做許多媽媽會做的事情而且也會做媽媽不太能辦到的事情,并由感受爸爸手的本領以及對自己的愛進一步激發愛爸爸的情感。

2.從課程實施中的家園合力入手:

希望通過這種形式的活動,讓孩子、讓幼兒園的教育去影響家庭、影響爸爸,鼓勵他們更多的參與日常家庭中孩子的教養并鼓勵家長參與幼兒園的各項活動,以充分發揮教育的合力。

二.對活動的目標進行反思:

1.如就概念的“手”而進行教學,這樣的教育與體驗親情的社會性情感無緣,與主動的觀察生活,擴展生活經驗無關,教育會遠離情感,遠離生活。因此活動目標定位側重情感的體驗和激發,例如2.激發愛爸爸的情感。在認知的行為目標這一點不局限某一知識技能的獲得,比如1.介紹爸爸手的本領,感受爸爸本領大。

2.初定目標較籠統,寬泛,可操作性不強(詳見初稿目標1),在討論稿和修訂稿時進行了調整(體現在活動設計的目標和第一環節)。

一.對活動的經驗進行反思:

1.幼兒對各自爸爸手的本領的經驗存在個體性,不同幼兒有不同的經驗,所以通過集體活動的形式促使全體的經驗進行交流與分享,使幼兒在不脫離原有經驗的基礎上,有所拓展并能超越、高于原有的經驗。

2.考慮到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開始能較獨立的表述生活中的事物,但有時可能語句還不太完整,所以我們考慮借助調查表這一形式,一方面讓幼自主的開展調查并記錄的過程中,學習的能力、表達表現的能力也能因人而異的得到兒能借助于調查表這個載體,圖文并茂幫助表述;同時孩子在不同程度的鍛煉與提高。

教學中反思:

一.對師生互動情況及時反思調整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能只滿足過去的那種把活動過程的流程都預設好的做法,而要根據幼兒的即時表現,采用適當的方法與之互動,這樣才能有效推進幼兒的發展并促進教師教學智慧的提高。于是我們要更多的考慮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這一活動中還要考慮孩子與爸爸的互動。例子:環節二.介紹爸爸調查表時,幼兒個別介紹較易變為個別性的師生互動,教師提示通過及時的提問引導幼兒與之有效互動。讓孩子在交流共享中,在現場與爸爸的互動中,在獲得經驗的同時,豐富情感的體驗。

二.孩子對教師預設問題的反應及時反思調整

例子:第一次試教時,爸爸上場舉起寶寶這一環節有些冷場,現場反思:家長、孩子均缺乏預熱過程;調整――爸爸的大手先和寶寶的小手比試以下,感受爸爸手有多大,然后再過渡下一環節。

教學后反思:.

一.對教師的作用問題進行反思

在以情感為側重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的作用,定位是僅局限于活動的組織者、肯定、傾聽幼兒顯然還不夠,教師更應注重現場氣氛的烘托、情感的提升。

例子:第二次活動時爸爸代表現場展示時,教師的提問。

二.對活動效果與預設意圖是否一致進行反思。

例子:比較第一次教學和第二次活動的爸爸的手的本領這一環節。

第一次試教――孩子學習的特點,注意力容易轉移,簡單的幼兒記錄與錄象不能充分調動幼兒的感受

第二次活動――通過介紹調查表、觀看錄象,爸爸代表現場展示層層遞進,使孩子的感受更直接、更具體。最后通過一首自編的散文詩進行經驗的總結而后情感的渲染,讓孩子逐漸的去感受愛不但是一種得到,也應學會付出,活動現場的效果相當熱烈。

三.對教育現場調整過的地方以及活動后還需調整的地方進行反思

針對第一次試教時全體爸爸上場時的冷場及爸爸的資源利用的充分性和有效性欠缺這一情況,雖然在第一次試教現場時進行了調整,但在活動后的反思中,我們繼續在第二次開展活動時加以了改進。請個別有代表性的爸爸進行現場才藝展示,把幼兒的認知與情感融合一體,把感受與體驗融合遺體,形成了整體的學習過程。

其它感受:

一.家長的文化背景是幼兒園課程可以利用的資源。

要重視家長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充分發揮家長的優勢和資源,教師和家長攜手,使幼兒園成為“學習共同體”,他們可以為幼兒園開展的各項活動提供物質上、精神上的幫助。

二.家長們的參與熱情很高。

“爸爸老師”很投入,孩子們感覺很新鮮。激發了家長們的參與熱情,增進了家長和老師間的了解,尤其是家長對幼兒園教育和教師工作有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

教師收獲:家長當老師,我與孩子一起學習――家長是一個很好的資源,他們彌補了幼兒園教師在知識上的不足,教學材料的缺乏。

一.孩子對家長上課很感興趣。

家長的參與不是為了老師,而是為了孩子,孩子對家長上課很感興趣。這對幼兒知識面、興趣和求知、交往和能力,尤其是自信心的確立和培養有很大幫助。在這一天孩子為自己的爸爸能來班上上課而感到無比自豪,顯得特別興奮、激動,并能受到同伴的關注和羨慕。同時這種自豪與自信也會延伸到之后生活的各個環節。

文章來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

篇2:教育反思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從教師自身做起

作為一名教師,專業素養必不可少,但是人文素養也很重要。“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聽了牛志強老師的講座,我更深深地理解了這一句話。

牛老師以自己所教授的美術專業為切入點,讓我們重新審視了這門學科,美術其實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遙不可及。作為“門外漢”的我一直覺得自己跟美術的距離很遠,但聽了牛老師的講座,我學會了一些欣賞美術作品的知識,也認識到一個道理,雖說“隔行如隔山”,但人們都會有發現美、欣賞美的能力,就看你自己能在多大程度上開發自己的能力。之后牛老師又從自己的專業教學入手,跟我們分享了很多他的教學經驗和見解,其中一點讓我獲益匪淺。牛老師提出這樣兩個問題:“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教育?”;“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擁有什么樣的教育能力?”我們的教育不應該只是讓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還要使學生有思想、有文化、有修養等。那作為老師,我們更應該有這樣的能力,不能只專注于自己的專業提升和教育技能的提升,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而對學生人文素養的教育,光靠上美術課、音樂課是不行的,需要各科老師在日常教學中向學生傳遞美,激發學生發現美、踐行美的能力。這就要求作為老師的我們首先擁有感受美、發現美的能力。

人文素養的提升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至關重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希望自己以這次培訓為契機,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做一名引導學生發現美、踐行美的老師。

篇3:教研心得學習反思促能力提升

很榮幸能夠有這么一個機會圍繞如何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跟大家一起分享交流?現在的網絡非常了不得,只要我們打開百度,在搜索一欄中輸入“作為教師如何提高業務能力?”這一行字,我們就可以看到無數條答案,

如: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專著及教育教學刊物、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學習、借鑒,交流提高、要有科研能力、要培養合作交流的能力、掌握現代信息技術、要經常外出學習培訓、要拜師進行專業引領、在活動中鍛煉提高、善于思考,樂于反思,勤于總結……

只要我們細細讀,我們就會發現這些方法概括起來,其實也就四個字:學習、反思

一、先來說學習。

1.學習的重要性

作為一名老師,你要給學生一滴水,你自己有一桶水是遠遠不夠,你就得有一缸水,甚至一個海洋。因此,作為教師,無論是在職業生涯的哪個階段,學習的腳步都不能停歇。從不懂到懂到專業,就是一個不斷學習實踐的過程。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必須注重自己自主的學習能力,必須要勤于學習、善于學習,并且終身學習,只有這樣,學習才會持久,學習效果才會好,才會讓自己永遠不失去競爭力。

欣賞一個小故事。在一個漆黑的晚上,老鼠首領帶領著小老鼠出外覓食,在一家人的廚房內,垃圾桶中有很多剩余的飯菜,對于老鼠來說,這無疑是一筆巨大的寶藏。正當老鼠們準備大塊朵頤時,傳來了一聲令它們肝膽俱裂的聲音,那是一頭大花貓的叫聲。它們震驚之余,便各自四處逃命,但大花貓絕不留情,不斷窮追不舍,終于有兩只小老鼠躲避不及,被大花貓捉到,正要吞噬之際,突然傳來一連串兇惡的狗吠聲,令大花貓手足無措,狼狽逃命。大花貓走后,老鼠首領從垃圾桶后面走出來說:“我早就對你們說,多學一種語言有利無害,這次我就因此救了你們一命。”因此,“多一門技藝,多一條路。”不斷學習成為一個個成功人士的終身承諾。

2.快樂學習的秘訣

學習本身并不是一件容易和快樂的事情,要不人說學海無涯“苦”作舟,要想體會學習的快樂,享受學習的幸福,就必須轉變對待學習的態度。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當處于“我要學”的狀態的時候,學習是一件快樂幸福的事情,有這么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