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結合自身教學簡要說說實驗中問題及反思

結合自身教學簡要說說實驗中問題及反思

2024-07-31 閱讀 8257

結合自身教學,簡要說說實驗中的問題及反思。

發布者:吳琪

我教的是小學一二年級的音樂課,從以往的教學和學生的課堂表現來看,學生的課堂反應一直讓我憂心重重,曾一直迷惘,到底該如何上好低年級的音樂課,如何讓學生發揮自己活潑好動的天性,調動學生上課積極性,小學的兒童,就其心理和生理上的發展來說,相對于中.大學生是特別的,他們對于音樂的學習處于一個以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活潑而好動。對于直觀的東西充滿了興趣,最容易接受。憑著在學校所學的樂理知識和自己對音樂的感受,通過小學音樂課的親身實踐,我對小學音樂課的教學有了些許體會。

一、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由于小學注意力不能持久,要怎樣使他們專注的傾聽呢?利用小學生的生理發展有好動、好玩、好奇、好勝等特點,選擇最適宜他們的方式,積極運用肢體語言,就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手舞足蹈”的肢體語言就是學生運用最多的一種表情達意的方法。如:在聽賞樂曲《春天悄悄來臨》時,我會請學生用點頭、拍手、晃身、等肢體語言的來感受音樂。在表現音樂的過程中進行音樂欣賞的方式,它可以使人全身心地投入,盡情地表現。這種形式無論對成年人,還是對少年學生都是具有吸引力的欣賞方式。

二、引導學生深入了解作品。

我們的民族自古就有重視音樂教育的優良傳統,許多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早就提出了“唯樂可以治國”的思想。音樂之所以有這么大的魅力,并不是因為它優越于其他學科,反而和其他學科有著密切的聯系。貝多芬曾經說過:“音樂應當使人類的生活爆發出火花。”音樂作為一種特殊的語言,在情感的表達和溝通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它能引起人們心靈的共鳴,喚起相同的感受,從而在精神的溝通和交流中傳遞友誼,它和其他學科門類形同姊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相呼應,共融共興。歌劇大師瓦格納曾經說過:“藝術永遠是社會制度的一面鏡子”。音樂教學不僅是音樂的學習,同時也是文化的學習。學校音樂教育不是培養音樂家,而是要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藝術素養。在教學《我的家鄉日喀則》一課中,我提前布置學生回家查找西藏風景.歌曲.服飾.舞蹈.美食等資料,以小老師的形式給同學們介紹西藏風土人情,拓展音樂視野,學習當地相關文化。讓學生學習音樂與相關文化知識,在感受與鑒賞中充分表現,充分發揮創造力,引導學生把音樂作品的內涵拓展到相關文化中去,豐富學生的藝術感受和體驗。

三、調動學生情感。

在教學中,應該讓學生親身感受到音樂中情景再現,引導他們把音樂轉化成自己情感化的想像世界,去體會音樂的蘊涵。音樂作品的產生,有賴于作曲家創作的情感、情緒體驗與靈感、風格、取材、體裁形式以及時代背景。如在教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時候,要引發學生的悲憤或者激憤的情緒共鳴,使學生感受作曲家所想表達的內心情感與音樂創作背景,言語的導入似乎略顯蒼白。因此,在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首先引入了一段抗日戰爭時期的影片《南京!南京》5分鐘預告片,影片中“濃煙滾滾,血流遍地,尸體成堆,撕心裂肺……這些慘絕人寰的場景的再現,瞬間激發全體學生的悲憤,這時候,再欣賞《國歌》的歌曲,學生們仿佛身臨其境,各個心潮澎湃,熱血沸騰,義憤填膺,內心充滿了強烈的沖擊力和震撼力,更能充滿感情地唱出了《國歌》中中華民族團結一心.誓死保衛祖國的英雄氣概。電影和音樂的結合瞬間爆發了學生心中激昂澎湃的民族感情,增強了學生的愛國熱情。用情.景相結合帶動學生的情緒變化讓其更深刻地體會音樂中所表達的情感與情緒.

四、培養學生的豐富的想像力。

充分利用小學生好動,喜好游戲的特點,讓其主動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從多側面感受音樂,學生要通過自己對音樂的理解進行創作性的表演,不拘形式,不求統一,只要能啟迪學生們的想像力,都可以進行創作性的表演,如:在上表演課《猴子蒸糕》時,我先請學生觀察書本上的圖片.結合聽賞歌曲的內容,設置表演角色小猴和小狗,請學生說說你若是其中一個角色你的表情.動作會是怎樣的?為什么?并分組進行表演。這樣不僅給學生提供了表現自己特長的機會,而且鍛煉了大膽、勇敢、活潑的性格,一改原來的音樂課堂呆板拘謹的氣氛,使學生受到美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

“教育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勵。”這句話對我的啟發很大,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應該充分地相信孩子,發掘孩子的閃光點,幫助他們恢復自信。總之,讓學生樂學,玩中學,充分的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就可以提高教學的效果。

的,教學

篇2:X學校教學反思制度

目的: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努力構建一支反思型教師隊伍,特別制定以下方案:

措施:

1、每節課教案的最后部分要設有專門的反思欄,主要是根據課堂教學效果,學生信息反饋與本節課課前的準備(主指教案),預期效果進行對照反思。以便增強課前準備的針對性、實效性。

2、教師每月至少對自己一堂課的經驗與教訓進行反思,各教研組每月舉辦一次反思交流。

3、教師每學期末須對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結合目標要求)進行客觀反思,并上交教務處。

4、教育學生的個案反思:主要針對平時對某個別學生的教育(觀察、分析、方法、效果等)進行反思。每兩月一篇,由年級組長統一上交。

5、教務處每月將對教師的反思進行評比、反饋、交流。

6、教學反思錄匯編:將從教師的反思稿中精選,整理成冊。

7、以上各類反思作為教師晉級、評職、評優、評先的條件。

要求:教學反思要密切結合教育教學實際。

篇3:教學反思規章制度(范本)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制度,僅供參考!

目的: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努力構建一支反思型教師隊伍,特別制定以下方案:

措施:

1、每節課教案的最后部分要設有專門的反思欄,主要是根據課堂教學效果,學生信息反饋與本節課課前的準備(主指教案),預期效果進行對照反思。以便增強課前準備的針對性、實效性。

2、教師每月至少對自己一堂課的經驗與教訓進行反思,各教研組每月舉辦一次反思交流。

3、教師每學期末須對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結合目標要求)進行客觀反思,并上交教務處。

4、教育學生的個案反思:主要針對平時對某個別學生的教育(觀察、分析、方法、效果等)進行反思。每兩月一篇,由年級組長統一上交。

5、教務處每月將對教師的反思進行評比、反饋、交流。

6、教學反思錄匯編:將從教師的反思稿中精選,整理成冊。

7、以上各類反思作為教師晉級、評職、評優、評先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