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教育隨筆:課堂觀察反思
研討會教育隨筆:課堂觀察反思
參加了z區小學數學“利用課堂觀察技術,提高校本研究質效的行動研究”z小學現場研討會。我們在聽課中認真觀察,在討論中交流看法,在聽z小學老師的匯報中得到啟發,在領導的指導中得到提升,在活動后我們對所看所思所悟進行反思。
以前我們只是在賽課中,作為對上課老師的課堂評價的一部分,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觀察一節課,還沒有將這種方式運用在我們的校本教研中,作為提高自己教學能力的一種辦法。參加了z小學的現場會,真是有了不一樣的感受。
首先是他們的課堂觀察表很有特色。不是單一的一表走天下,而是從不同的方面,多角度,全方位的對老師的教學進行觀察,既關注信息交流的流向,也關注設問后學生的反應,還關注教師的理答。這些關注點,既有邏輯聯系,又獨立反應教師的教學能力。為上課教師提供了翔實的第一手材料,供反思和改進。
在第一張表:課堂信息流向觀察表在試講與現場會的前后記錄中,明顯的看到了課堂上信息流向的變化情況,最開始的師--生信息流向過于集中于某一區域,也許老師自己在上課時并沒有有意將信息集中向某一區域,但事實上這樣的信息流向不均衡客觀存在,上課老師當局者迷,通過課堂信息流向觀察并作記錄,馬上發現了信息流向方面存在的問題。林莉老師在現場會的課堂中,在流向均衡方面進行了調整和控制,整堂課的信息流向均衡,面向全體學生。真的是成功就在一紙之隔,課堂信息流向觀察表的運用,在不經意間提升了老師的教學能力,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這對我深有啟發,自己在課堂中雖然經常有意識的要將信息流向面全體學生,但一定存在自己沒意識到的信息流向盲點,如果在自己的課堂中,能得到別的老師對信息流向方面的觀察,及時發現自己的信息流向“盲點”,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將會是很大的幫助。
其次是z小學的老師對課堂觀察技術的鉆研很到位。他們不是流于形式作一個課堂觀察表,記錄幾個符號。而是深入的鉆研,學習理論上的知識,并結合學校校本教研來落實課堂觀察技術。結合這節課的課型等具體內容,設計了很有針對性的課堂觀察表。并在對林莉老師每次的試講中認真作好記錄,分析各項記錄數據反應的問題,并及時與老師溝通。從z小學三位老師的匯報中,我們真切感受到了他們的這種踏實認真的態度,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通過參加這次現場會,我對課堂觀察技術在校本教研中提高研究質效有了更進一步認識,明確了課堂觀察的目標,理解了課堂觀察的作用,知道了課堂觀察的步驟以及利用課堂觀察提升自己教學能力的重要性。我將在以后的教學中,認真鉆研課堂觀察技術,積極利用課堂技術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使自己的業力素質更上一個新臺階。
篇2:教:學:評一致性教學研討會學習反思
上周一下午,我有幸去實驗小學聽取了丁麗云老師關于“教-學-評”的一致性的研討會,聽完了丁老師的報告,我覺得豁然開朗,思路清晰,知道了,如何設計教學任務,教學目標。評價和教學之間的關系,知道了什么是課堂評價,什么是課堂評價任務及課堂評價中存在的問題,原來“教-學-評”聯系如此緊密。下面我就個人在學習過程中取得的收獲、存在的問題以及今后改進方法三方面來進行分析:
1.取得的收獲:
1)基本標準的教學其特征是追求“目標-評價-教學的一致性”。通過學習我明確了只有有了詳盡而明確地教學目標,才能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2)“目標-評價-教學的一致性”,其特色是課堂教學中發揮課堂評價的驅動作用,轉變教師“教完”即“學完”的觀念。我們的課堂教學活動也應以學生為主體來實現在課堂上,我經常通過同桌活動、小組活動來完成任務,讓生交生,這種方式效果更好。
3)通過學習,我能夠設定較為明確的教學目標,做到把主要精力放在重點內容的教學上,能圍繞教學目標,精心設計課堂的每個活動、教學的每個環節,突破教學重難點。這樣做,提高了我們的課堂實效性。
2.存在的問題:
1)就像學習材料中說的一樣,在課堂中我的評價語言單調,指向性不明確,鼓勵性評價過于廉價和泛化,不能很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
2)很多時候上課為了趕進度,不能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小組活動,這也導致了有時候小組合作沒有起到實效,流于形式。
3)教學活動設計扔存在欠缺,各環節設計不夠連貫,缺乏整體性。
3.今后改進的方向:
1)課前認真備課,深入研究教材,能夠找準一節課的關鍵線索所在,并能緊緊圍繞這一線索設定相關的活動,實現教學目標,使各環節自然連貫起來。在備課的過程中弄清三個關鍵性的問題:“我要把學生帶到哪里去”“我如何知道學生已經到哪里了”“我如何安排教學過程以便于學生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
2)盡可能的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真正使小組學習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3)對學生學習表現的評價應該具體,在針對性的基礎上還要注意其藝術性、策略性。首先對學生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習態度做出肯定,再給出相應的建議。并鼓勵學生之間互評,所有學生都參與進來。
總之,一切的教學行為都是從教學目標開始的,圍繞教學目標我們選擇教學內容,我會以丁老師為榜樣,并通過適當的方法、過程進行教學,再通過課堂教學評價檢測教學效果,實現“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