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朝小學體育游戲教學隨筆
陽朝小學體育游戲教學隨筆
針對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我們在課堂教學中,經常安排一些學生喜歡的游戲練習,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使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用以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調動學生鍛煉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開放式思維。但是游戲教學中往往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如在2年級的一節體育課中,我安排了“找朋友”的游戲,個別學生為了“逃避”受“罰”,突發氣象,出現有違規則的舉動。針對這一現象,我讓學生展開討論,在爭論中引發出創新的火花,獲得了意外的收獲,創編了“數腳”游戲。
實例
在師生親切的問好聲中,我們的體育課進入了導入部分。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我安排了“找朋友”的游戲,當我講清楚規則和要求后同學們沿著籃球場的邊線進行慢跑,開始了游戲。
我喊“5”,學生快速地自由結伴,5人抱成一團,我檢查后,對人數不夠或者是超過人數的小組,要求每人做3次立臥撐。為了改變游戲的單一性,增加游戲的趣味性,我采用了加、減、乘以及喊出的數字加或者減我舉起的打出的手勢,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在一次我喊“4”加我舉起的右手打出的“2”的手勢后,在檢查每組人數時,發現了有一個組是7個人相抱,其中*同學馱在一位學生的背上。我對該組的同學作出了不符合游戲的判決,每人做3個立臥撐時,學習同學提出了反對意見。他理直氣壯的說:“老師,你看我們是聯體兒,二個人二個腳,你再看其他小組6個人是12只腳站在地上,我們雖然是7個人,但也是12只腳站在地上,和他們是一樣的,怎么要做立臥撐呢?對*同學的講話,我沒有急于發表意見,而是讓大家討論怎么處理。同學們一下子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有的說要做,有的說不要做,有的說有理,有的說是狡辯。其中有為學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老師,我們今天做的是找朋友的游戲,是數人而不是數腳,他們不符合要求。聽他這么一說,我突然來了靈感,就對大家說:剛才*學生的表現和你們的議論,使我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數腳不也是個很好的游戲嗎?大家來想想看如何來創設這個游戲。這一下討論的氣氛又熱烈起來,*同學更來勁,他說:只要老師說出數字后,不管哪個組的人數多少,只要站在地上符合老是的要求即可。
隨即,我和學生一起嘗試練習,當我喊到“8”時,學生迅速結伴,為了達到8只腳,大家各出奇想,有的腳踏在另一個人的腳背上,有的單腳站立,更難的是四個人成二只腳,多種多樣的動作和造型呈現在我的眼前。當我喊“0”時,居然也沒難倒學生,他們坐在地上把腳抬高離地。學生積極動腦,集體創設,互相協作,完全沉浸在游戲練習中。雖然這節課的教學內容受到了影響,但我和學生得到了一個意外的收獲,創編了一個新游戲--數腳游戲。
思考
這次游戲教學給我很大的啟示,在平時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主角,習慣于讓學生按設置好的各種內容和練習手段進行機械地模仿,被動的練習。把愛提怪問題、愛鉆牛角尖、不遵守規則的學生視為為調皮搗蛋,加以批評指責,造成學生在練習中不敢越雷池半步,扼殺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如果課中我把*學生的行為視為搗亂,將他的話視為狡辯,不予理睬,就不會有這以外的收獲。
體育教學是學生身體鍛煉和思維活動想結合的過程,激活學生的思維有利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教學中,充分體現出師生、學生間相互交往,積極湖動,共同提高的特點。在這游戲教學中,針對出現的問題,教師不是專制地下結論,而是給學生有交流探討的機會,讓學生發表觀點,提出看法,在學生思維的碰撞中引發創新的火花。在游戲的創編過程中,學生積極思考探索,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游戲的練習中,學生的個性得到了發展,自我表現得到了成功的體驗,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創新教育不是把學生當作機器上的螺絲釘,而是把每個學生看成是發動機。我們要重視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要善于發現學生在練習中有意和無意間所表露出的閃光點,對學生在活動中表現出的創新舉措,應及時加以鼓勵,要創設情景加以引導。要鼓勵學生去尋找一項活動、一個動作的缺點,包括鼓勵學生尋找老師的缺點,尋找幾個學生同一動作或幾個學生不同動作練習中的交叉點、異同點,了解動作學練中的重點、難點,提倡學生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教師要給學生自主活動的空間,讓學生積極去嘗試、去探索。無論成功與否教師都應多給予肯定和鼓勵。精心呵護學生,更不應把創新這棵幼苗扼殺在萌芽狀態。
教師還要善于自己的教學創新,要善于運用多種思維創造多變而又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及時讓學生一起去分享、去體驗,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篇2:體育游戲活動方案
指導思想
豐富學生校園文化、體育生活,促進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辦好家長學校,使家長和孩子更加了解、更加親密、更加和諧。樹立“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三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思想理念,讓學生長大后能夠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活動目標
讓家長走進學校與老師、學生共同參與活動、促進相互了解,建立和諧的學校,達到育人、育體、育智的教育效果。
活動內容
1、體育與健康知識問答
2、趣味體育比賽
四、參加人員
本班學生及家長
五、活動順序
1、體育健康知識問答
2、趣味體育比賽
六、比賽辦法
1、體育與健康知識問答:每班可派出5個家庭參加比賽,每個家庭必須回答一個問題(選擇題、判斷題)待抽簽后20秒鐘內必須作答,正確得1分,錯誤不得分,問答題待抽檢后30秒鐘內必須作答,正確得2分,錯誤扣1分。(只要答出要點即可)。以上比賽,即可由該家庭的家長回答,也可以由學生回答,原則上不與啦啦隊商量。
2、趣味體育比賽:
⑴春播秋收:20個家庭按自己編排的順序站在起跑線后,聽到發令后,第一個學生手持5個乒乓球跑到對面(10米)盆子處,將球全部放在盆子里后跑回與自己的家長擊掌后,家長再跑向盆子處用筷子將球一個一個夾出來,全部拿在手里跑回起點交給下一個學生。如此往返進行,直到最后一組完成。按先后順序評出名次:第一名得8分,第二名得6分,第三名得4分,第四名的2分。
⑵搬踩墊子過河:家長、學生兩人一組,共20組,分成10組一邊,分別站在相距10米的線后,聽到發令后,第一組跨或跳到前面的墊子上,(兩人都必須站在同一塊墊子上),然后,只能用棍子將后面的墊子移動到前面。按次方法移動到另一邊的起點,將棍子交給第二個家庭;第二個家庭照次方法完成,直到最后一個家庭完成。按完
成的先后順序決出一至四名。(分別計8分、6分、4分、2分)
⑶背靠背夾球接力:將20組家長、學生,分成5組,一組分別站在相距10米的兩邊:聽到發令后,第一組的家長、學生兩人側對跑道,手臂互挽,背靠背夾住籃球,用側身跑或側向滑步的方法移動到對面,將球交給下一組。如此往返進行,直到最后一個家庭完成。按完成的先后順序決出名次。(分別計8分、6分、4分、2分)
八、名次錄取及發獎
⑴按各組參加知識問答,五個題的得分和參加三個趣味體育比賽的得分相加的總分,評定出1―4名。
⑵家長、學生按得分總和分別發給紀念獎品。
篇3:友誼,從運動開始趣味體育游戲競賽策劃書
一、活動目的:為了豐富大學的業余生活,給大家一個體現團隊精神及凝聚力的空間,在活動中讓大家體驗運動和游戲的趣味和快樂,從中學會團結,培養全體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競爭意識,打造一個我院同學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平臺,我院學生會組織開展以“友誼,從運動開始”的趣味體育游戲競賽。通過這個活動,加深同學之間的友誼,構建團結友愛的校園氣氛。
二、活動主題:友誼,從運動開始
三、活動對象:桂林理工大學各院團委學生會外聯部成員
四、活動時間:12月3日晚8:00
五、活動地點:籃球場
六、活動經費:每人5元,共300元.
七、組織策劃機構:桂林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院團委學生會外聯部
八、活動形式:
(一)活動設計以院隊為單位,活動項目男女咸宜
(二)活動具有全員參與性
(三)活動流程具有較大的彈性和余地,即便參加者比較隨意,活動亦可順利進行
(四)活動形式輕松、快樂,注重溝通、交流、互動、融合
(五)活動場地要求不大,在籃球場就可進行
九、活動流程:
(一)大賽籌備及宣傳
1.前期:這是學生會的全面而細致的策劃準備時期,我們將以天為單位進行海報為主的告知性宣傳;再進行抽簽分組,安排賽程。對裁判和工作人員做好培訓、分工,召開賽前裁判工作會議。為比賽的一切事宜做好準備。做到有備無患,防范突發事件。
2.中期:這是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期,每一場,每一輪都會有更多的精彩。我們將認真地做好賽事進行時的各項組織工作,認真地布置賽場,維護比賽秩序,做好每輪比賽的賽果宣傳,在每輪比賽后,做詳細的工作總結。
3.后期:活動的收尾階段,以決賽和頒獎儀式為重頭戲,做到最大的宣傳力度和影響力,使比賽綻放最絢麗的色彩。繼續宣傳攻勢,做好攻堅的宣傳工作。賽程結束,打掃活動場地衛生,做活動的總結,給比賽畫上個圓滿的句號。
(二)宣傳方式:
1.在各院布告欄冠以“友誼,從運動開始”標題,以大海報進行比賽活動的宣傳
2.對比賽場地精心布置,渲染活動氣氛。
(三)可行性分析:這次“友誼,從運動開始”的活動,是各院全體外聯部成員一起參與的活動,可以加強各個院的交流和溝通,給大家一個體現團隊精神及凝聚力的空間,加深同學之間的友誼,營造團結友愛的校園氣氛。
(四)活動項目:
1.齊心協力
(1)游戲簡介:由選手合作按游戲規則把氣球弄破,弄破數最多者為勝,按名次頒獎
(2)游戲人數:18人(每院派6人,每3個院為1組,共4組)
(3)需要器材:氣球12個,凳子3張
(4)游戲時間:25分鐘左右
(5)活動目的:這個游戲體現的是團隊隊員的配合,主要讓大家明白合作的重要性,提高隊員在工作中相互配合、相互協調的能力
(6)游戲負責人:黃沛姍
2.合作運球
(1)游戲簡介:由兩名參賽選手左右腳互綁,在規定時間及場地內拍打籃球到終點,最先到達者勝出,按名次頒獎
(2)游戲人數:6人(每院派2人,每3個院為1組,共4組)
(3)需要器材:繩子3根,籃球6個
(4)游戲時間:15分鐘左右
(5)活動目的:這個游戲體現的是團隊隊員之間默契度,鍛煉大家的團隊合作能力
(6)游戲負責人:韋希蔚
3.趕球跑
(1)游戲簡介:由一名參賽選手在規定比賽場地內手持木棍,在規定時間內將一個籃球和一個排球趕到終點,最先到達者勝出,按名次頒獎
(2)游戲人數:3人(每院派1人,每3個院為1組,共4組)
(3)需要器材:籃球3個,排球3個,接力棒6根
(4)游戲時間:20分鐘左右
(5)活動目的:這個游戲體現的是個人的肢體協調能力,在游戲中個人的智慧、能力得到體現,培養為集體爭榮譽的上進心,使小組充滿活力
(6)游戲負責人:劉曉暉
4.蒙眼背人指路
(1)游戲簡介:由兩名參賽選手自選角色,在規定時間、場地及要求內越過路障到達終點,最先到達者勝出,按名次頒獎
(2)游戲人數:6人(每院派2人,每3個院為1組,共4組)
(3)需要器材:蒙眼布3條,凳子3張
(4)游戲時間:20分鐘左右
(5)活動目的:這個游戲體現的是團隊隊員之間的合作能力,增強對他人的信任,建立隊員之間的相互信任,促進溝通與交流
(6)游戲負責人:張丹妮
十、頒發獎品:16份小禮物(每組的優勝者)
懲罰環節:每組的最后一名要喝醋與雪碧混合的飲料或者吃涂有芥末的餅干
十一、注意事項:
(一)如遇到活動時間與中心活動相沖突,我們將做出相應的調整
(二)如遇活動期間天氣的變化,我們將另行通知
(三)比賽時注意安全,由我院外聯部成員維護安全秩序
十二、活動效果:推進各院外聯部的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融合,增進同學之間的互動了解,增進同學之間的情感和友誼,更有利于打造和諧校園環境。
桂林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院團委學生會外聯部
韋希蔚張丹妮黃沛姍劉曉暉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