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托班幼兒戶外體育游戲活動組織

托班幼兒戶外體育游戲活動組織

2024-08-01 閱讀 4630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件

淺談托班幼兒戶外體育游戲活動的組織

根據《綱要》提出的“強調培養幼兒對運動的興趣,在自主活動的基礎上,積累運動經驗,體驗運動樂趣;強調幼兒體質的增強和綜合運動能力的培養,在尊重個體差異的基礎上,提高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并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強調充分利用自然環境中各種因素進行鍛煉,開展各種富有趣味的運動;強調在運動中培養幼兒大膽、自信、勇敢的個性心理品質。

對于2―3歲的幼兒的來說體育游戲活動更是他們快樂的源泉,他們能在游戲中鍛煉體能、獲得自信!在帶托班的過程中摸索了以下組織戶外體育游戲活動的幾點經驗:

一、提供幼兒自主選擇的余地

托班的孩子已能完成坐、立、走、爬、鉆等基本動作,手眼協調能力也有了一定的發展,他們的基本動作發展進入關鍵期。因此,根據孩子的興趣、動作發展特點、能力與水平,將體育基本動作融入到幼兒一日體育游戲活動之中,在體育游戲活動中將這些基本動作融入其中,分別提供不同的材料而且將材料的層次拉開向幼兒提供不同材質、不同層次、用于不同活動形式的自制材料,以便不同層次幼兒的需求,為幼兒提供了自主選擇與發展的環境空間。如:在鉆爬活動中投放了軟墊子、紙箱、泡沫板等;在跳躍活動時提供了硬紙做的荷葉墊、呼拉圈、橡膠軟圈等;投擲活動中提供了紙做的泡泡球、酸奶瓶、紙火箭等;走、跑活動中提供了小推車、皮球、娃娃等。在投放的材料中,有一部分是我們師生共同制作的,例如,在孩子門自由活動的時候,我們把廢舊報紙捏成團,用裝蘋果的網兜把它們包住,美其名“泡泡球”,我們用酸奶瓶制作了“流星球”等,孩子們可喜歡了。豐富的活動材料,給了孩子們充分選擇的余地,孩子在盡興游戲的同時,身體機能得到充分的鍛煉。因此,在活動中孩子們玩得盡興又很少有爭搶的情況發生。

二、營造生動有趣的游戲氛圍

游戲是一種重過程、輕結果的活動,但過程與結果都很重要。2―3歲孩子行為的目的意識較差,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游戲能使幼兒的情緒愉快、身心愉悅,潛能得到開發。因此,在平時的活動中,為孩子創設自由寬松的游戲氛圍,使單調無聊的練習變得有趣而生動。在練習平衡的活動中,孩子們在平衡木上機械的來回走顯然會影響活動效果。于是,事先提供了許多玩具小兔,用藍色的泡沫拼成了小河,在河的對岸是小兔的家,我們用焦急的口吻對孩子們說:“兔寶寶害怕過小橋,不能回家了,我們幫幫他們好嗎?”看著孩子們著急的樣子,我們又趁機提出了游戲規則,“小兔子不會游泳,把它們送回家時要注意安全,小心別掉到河里去。”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小兔子們終于回到了家,孩子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和滿足的笑靨。平時我們設計的活動常以小動物來貫穿整個主題。在練習跳的時候,就扮演小白兔、小青蛙;練習跑的時候,扮演小馬;練習鉆爬的時候,扮演小烏龜、小老鼠等。孩子們在童話般的情景中既鍛煉了身體,又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由此可見,通過游戲情景的創設,孩子們的模仿力、表現力、動作和情感意志都得到了自然而然的發展。

三、留給孩子自主發展的空間

2―3歲的孩子處于對新異事物的探索階段,此時他們對新奇事物特別感興趣,投放的許多材料都十分能引起他們注意和喜愛。觀察到這種情況后,不急于去教會他們玩的方法,而是先耐心的看一下孩子的反應,看看他們會用那些材料干什么、怎么玩,再切入或調整我的預成計劃。例如:第一次提供“流星球”時,我的預期目的是練習投擲,可當孩子們拿到材料后,他們卻玩出了多種方法:拋、踢、扔,令我們吃驚的是,千偉小朋友拿起泡泡球玩起了打寶齡球的游戲,于是其他孩子紛紛模仿,我們及時調整了計劃,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游戲練習。我欣喜地看到孩子們在互相模仿的過程中走、跑、投擲等動作得到了新發展。在練習一些動作技能時,也不是手把手的教,而是采用示范的的方法,讓孩子觀察、吸收、加工、模仿、調整,使他們有個自我發展的過程思考和調整的過程。在孩子的游戲過程中,教師也根據孩子的玩法不斷調整、啟發、引導,鼓勵孩子創造性的使用活動材料,玩出多種玩法,拓展孩子的游戲思路,發展幼兒的多種能力。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拓展托兒的思維。

四、滿足不同幼兒的不同需要

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所受的教養方式和健康狀況都不盡僅相同,接觸的外界環境各異。他們存在著個體差異又處在動態的發展過程中。應當尊重和承認兒童在經驗、能力、興趣等方面的個體差異,了解和觀察幼兒的動態,給以不同幼兒適時、適當、適度的幫助和引導。我班的有些孩子,運動能力較強,在活動中不僅能自主地選擇運動器械,而且還創造性地想出了各種方法,并有了初步的角色意識。他們把皮球當“西瓜”,把“西瓜”裝在小車上,邊走邊喊:“賣西瓜了。”我裝成買瓜人,:“我買一個西瓜,多少錢?”“五元錢”。“謝謝”,“不用謝”。在這樣的活動中,孩子們的身體得到了鍛煉,他們的語言能力、個體之間的交往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我班也有個別孩子,運動能力比較差,我們要對其進行細心、耐心的指導,積極的鼓勵,一步一步地引導,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五、科學合理安排分散活動與集體活動

2-3歲幼兒游戲的目的是為了滿足自身活動和獲得愉快體驗的情緒需要,由于這一年齡段的孩子不僅缺乏集體活動的意識也缺乏游戲的經驗和預想能力,老師去組織他們進行一些集體的游戲,目的是在集體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積累游戲經驗了解合共同游戲的方法等,但集體游戲過長就會使幼兒疲勞,產生抵觸情緒,一旦幼兒的游戲情緒不高就會使游戲的質量大打折扣。教師只有了解了這些,才能在滿足幼兒需要的基礎上,根據幼兒的發展可能對游戲進行指導,才會提高幼兒游戲的質量。在戶外游戲時要把握幼兒的情緒、運動量、運動的密度并及時調整游戲的形式與內容;反之,幼兒也有強烈的自我游戲的需要,在自我游戲時也不要對幼兒聽之任之,還是要適時適度的指導參與幼兒的游戲。讓幼兒在集體活動和分散活動中都得到樂趣,得到發展。

六、接觸大自然

大自然給我們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我常常利用風云雨雪等自然資源,帶著孩子在大自然中鍛煉,讓幼兒體驗新奇有趣的活動。例如;在陽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們帶孩子到戶外的場地上,任由他們跑啊、跳啊、爬啊,讓他們充分宣泄內心的痛快,盡情地呼吸泥土的氣息;在有風的日子里,給孩子們一長條細長的皺紙,讓幼兒感知風的方向,和風爺爺一起賽跑,一起撿飄落的樹葉,再抱抱園中最粗的樹,看看到底有多粗。這一切不僅愉悅了幼兒的身心,他們的協調能力和運動能力也得到了全面的發展,而且也大大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

通過了一學期的教研和實踐,充分證明了,只有了解幼兒年齡特點,才能有的放矢的進行指導。活動中我和孩子們共同成長著,孩子們的健康是我們最大的安慰。然而托班的孩子畢竟還小,身體的控制能力較差,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因此,作為孩子們的引導者,在活動中要做個有心人,時時注意幼兒的實際需要,盡量減少孩子的心理和生理負擔,科學合理地安排每一次的活動,在實踐中不斷地反思、不斷地調整、不斷地總結,讓孩子得到最大的發展。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件

篇2:體育游戲活動方案

指導思想

豐富學生校園文化、體育生活,促進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辦好家長學校,使家長和孩子更加了解、更加親密、更加和諧。樹立“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三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思想理念,讓學生長大后能夠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活動目標

讓家長走進學校與老師、學生共同參與活動、促進相互了解,建立和諧的學校,達到育人、育體、育智的教育效果。

活動內容

1、體育與健康知識問答

2、趣味體育比賽

四、參加人員

本班學生及家長

五、活動順序

1、體育健康知識問答

2、趣味體育比賽

六、比賽辦法

1、體育與健康知識問答:每班可派出5個家庭參加比賽,每個家庭必須回答一個問題(選擇題、判斷題)待抽簽后20秒鐘內必須作答,正確得1分,錯誤不得分,問答題待抽檢后30秒鐘內必須作答,正確得2分,錯誤扣1分。(只要答出要點即可)。以上比賽,即可由該家庭的家長回答,也可以由學生回答,原則上不與啦啦隊商量。

2、趣味體育比賽:

⑴春播秋收:20個家庭按自己編排的順序站在起跑線后,聽到發令后,第一個學生手持5個乒乓球跑到對面(10米)盆子處,將球全部放在盆子里后跑回與自己的家長擊掌后,家長再跑向盆子處用筷子將球一個一個夾出來,全部拿在手里跑回起點交給下一個學生。如此往返進行,直到最后一組完成。按先后順序評出名次:第一名得8分,第二名得6分,第三名得4分,第四名的2分。

⑵搬踩墊子過河:家長、學生兩人一組,共20組,分成10組一邊,分別站在相距10米的線后,聽到發令后,第一組跨或跳到前面的墊子上,(兩人都必須站在同一塊墊子上),然后,只能用棍子將后面的墊子移動到前面。按次方法移動到另一邊的起點,將棍子交給第二個家庭;第二個家庭照次方法完成,直到最后一個家庭完成。按完

成的先后順序決出一至四名。(分別計8分、6分、4分、2分)

⑶背靠背夾球接力:將20組家長、學生,分成5組,一組分別站在相距10米的兩邊:聽到發令后,第一組的家長、學生兩人側對跑道,手臂互挽,背靠背夾住籃球,用側身跑或側向滑步的方法移動到對面,將球交給下一組。如此往返進行,直到最后一個家庭完成。按完成的先后順序決出名次。(分別計8分、6分、4分、2分)

八、名次錄取及發獎

⑴按各組參加知識問答,五個題的得分和參加三個趣味體育比賽的得分相加的總分,評定出1―4名。

⑵家長、學生按得分總和分別發給紀念獎品。

篇3:友誼,從運動開始趣味體育游戲競賽策劃書

一、活動目的:為了豐富大學的業余生活,給大家一個體現團隊精神及凝聚力的空間,在活動中讓大家體驗運動和游戲的趣味和快樂,從中學會團結,培養全體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競爭意識,打造一個我院同學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平臺,我院學生會組織開展以“友誼,從運動開始”的趣味體育游戲競賽。通過這個活動,加深同學之間的友誼,構建團結友愛的校園氣氛。

二、活動主題:友誼,從運動開始

三、活動對象:桂林理工大學各院團委學生會外聯部成員

四、活動時間:12月3日晚8:00

五、活動地點:籃球場

六、活動經費:每人5元,共300元.

七、組織策劃機構:桂林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院團委學生會外聯部

八、活動形式:

(一)活動設計以院隊為單位,活動項目男女咸宜

(二)活動具有全員參與性

(三)活動流程具有較大的彈性和余地,即便參加者比較隨意,活動亦可順利進行

(四)活動形式輕松、快樂,注重溝通、交流、互動、融合

(五)活動場地要求不大,在籃球場就可進行

九、活動流程:

(一)大賽籌備及宣傳

1.前期:這是學生會的全面而細致的策劃準備時期,我們將以天為單位進行海報為主的告知性宣傳;再進行抽簽分組,安排賽程。對裁判和工作人員做好培訓、分工,召開賽前裁判工作會議。為比賽的一切事宜做好準備。做到有備無患,防范突發事件。

2.中期:這是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期,每一場,每一輪都會有更多的精彩。我們將認真地做好賽事進行時的各項組織工作,認真地布置賽場,維護比賽秩序,做好每輪比賽的賽果宣傳,在每輪比賽后,做詳細的工作總結。

3.后期:活動的收尾階段,以決賽和頒獎儀式為重頭戲,做到最大的宣傳力度和影響力,使比賽綻放最絢麗的色彩。繼續宣傳攻勢,做好攻堅的宣傳工作。賽程結束,打掃活動場地衛生,做活動的總結,給比賽畫上個圓滿的句號。

(二)宣傳方式:

1.在各院布告欄冠以“友誼,從運動開始”標題,以大海報進行比賽活動的宣傳

2.對比賽場地精心布置,渲染活動氣氛。

(三)可行性分析:這次“友誼,從運動開始”的活動,是各院全體外聯部成員一起參與的活動,可以加強各個院的交流和溝通,給大家一個體現團隊精神及凝聚力的空間,加深同學之間的友誼,營造團結友愛的校園氣氛。

(四)活動項目:

1.齊心協力

(1)游戲簡介:由選手合作按游戲規則把氣球弄破,弄破數最多者為勝,按名次頒獎

(2)游戲人數:18人(每院派6人,每3個院為1組,共4組)

(3)需要器材:氣球12個,凳子3張

(4)游戲時間:25分鐘左右

(5)活動目的:這個游戲體現的是團隊隊員的配合,主要讓大家明白合作的重要性,提高隊員在工作中相互配合、相互協調的能力

(6)游戲負責人:黃沛姍

2.合作運球

(1)游戲簡介:由兩名參賽選手左右腳互綁,在規定時間及場地內拍打籃球到終點,最先到達者勝出,按名次頒獎

(2)游戲人數:6人(每院派2人,每3個院為1組,共4組)

(3)需要器材:繩子3根,籃球6個

(4)游戲時間:15分鐘左右

(5)活動目的:這個游戲體現的是團隊隊員之間默契度,鍛煉大家的團隊合作能力

(6)游戲負責人:韋希蔚

3.趕球跑

(1)游戲簡介:由一名參賽選手在規定比賽場地內手持木棍,在規定時間內將一個籃球和一個排球趕到終點,最先到達者勝出,按名次頒獎

(2)游戲人數:3人(每院派1人,每3個院為1組,共4組)

(3)需要器材:籃球3個,排球3個,接力棒6根

(4)游戲時間:20分鐘左右

(5)活動目的:這個游戲體現的是個人的肢體協調能力,在游戲中個人的智慧、能力得到體現,培養為集體爭榮譽的上進心,使小組充滿活力

(6)游戲負責人:劉曉暉

4.蒙眼背人指路

(1)游戲簡介:由兩名參賽選手自選角色,在規定時間、場地及要求內越過路障到達終點,最先到達者勝出,按名次頒獎

(2)游戲人數:6人(每院派2人,每3個院為1組,共4組)

(3)需要器材:蒙眼布3條,凳子3張

(4)游戲時間:20分鐘左右

(5)活動目的:這個游戲體現的是團隊隊員之間的合作能力,增強對他人的信任,建立隊員之間的相互信任,促進溝通與交流

(6)游戲負責人:張丹妮

十、頒發獎品:16份小禮物(每組的優勝者)

懲罰環節:每組的最后一名要喝醋與雪碧混合的飲料或者吃涂有芥末的餅干

十一、注意事項:

(一)如遇到活動時間與中心活動相沖突,我們將做出相應的調整

(二)如遇活動期間天氣的變化,我們將另行通知

(三)比賽時注意安全,由我院外聯部成員維護安全秩序

十二、活動效果:推進各院外聯部的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融合,增進同學之間的互動了解,增進同學之間的情感和友誼,更有利于打造和諧校園環境。

桂林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院團委學生會外聯部

韋希蔚張丹妮黃沛姍劉曉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