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學故事:飛翔于天空的夢
小學教學故事:飛翔于天空的夢
孩子的一生將經歷許多的波折與坎坷,在有著小小憂愁的孩提時光,他們能否懷抱希望?那么取決于他們的父母,取決于他們的老師,取決于,將生命的意義捧在手心,輕輕呵護的我們--思想品德老師。
在課堂之上,我們常常會帶著一身的疲憊,講述著那些麻木的知識,思品書變成了一個拖延時間很好的讀本。是的,有時候,我看到過這樣的課堂,一堂課下來,孩子是興趣缺缺的,老師也處在游離狀態。我們的思想像空洞的臭氧層,沒有任何生命的活力。怎樣讓自己的課堂如同飛翔的青鳥一般在知識的天空翱翔呢?那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我們思品教師能不能上好一堂課,不僅僅取決于我們有多扎實的專業基礎,更取決于我們能否和孩子心意相通。我們被彼此所吸引,像水滴一般,想行星一般...
我們對彼此排斥,像磁鐵一般,像肌膚顏色一般。我們可以吸引,可以排斥。學生喜歡你,或許,這一堂課還可以上下去,那么學生不喜歡呢?
如果我是那雨滴的話...
那么,我能夠像把不曾交會的天空與大地連接起來那樣...
把學生的心和我的心串聯起來嗎?
首先,我認為,態度很重要。作為一名還不成熟的思品老師,我知道,我的態度可以影響到學生。學生在看到我什么準備都沒拿空手進教室,他們的腦中,首先就是失落。我至少,拿上一本書,或者一兩個觸手可及的小道具,認認真真地對待這一堂課,那么,首先,學生和我們之間的們就打開了一條縫。
然后,課堂之上,不乏生動有趣的教學環節,可以是學生的踴躍發言,更可以是教師的妙語連珠。我們可以靈機一動,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展開討論:比如:我在一堂課上,學生跟我告狀說:“老師,他把垃圾丟到我這里!”|我正好講到一個叫小潔的女孩子保護環境的實例,于是,我對他說:“如果你是小潔,你的座位是小船,教室的地面就是清澈的湖水,而前面丟東西的孩子就是那個丟香蕉皮的小男孩,你怎么做呢?”當時,我還沒有問完,課堂猛地氣氛就改變了,同學們把目光投向了他,發出了“唔~~~”的聲音,這個孩子馬上一臉興奮,撿起地上的紙片舉起來說:“老師,我要把它丟到垃圾桶里!”得到我的默許后,高興地丟到了垃圾桶里,回到座位上一臉的驕傲,我馬上表揚了他,并旁敲側擊地批評了亂丟的那個孩子。我覺得,我這一堂課,因為這一瞬間的亮點爆發出了生命的活力。
當課堂中講到食物這一課時,孩子們口水直流,津津樂道地和大家分享自己喜歡吃的食物,講得頭頭是道,可是,在講到怎么吃才文明的時候,學生們沉默了一會兒,然后慢慢地有幾個學生闡述了一下自己的觀點,基本上都是“吃光,不浪費”之類的答案,學生遵照學校的叮囑能做到把飯吃光,實現“光盤行動”但他們還是有時候偷偷留下一些自己不愛吃的菜,拿衛生紙包著,飯后偷偷丟掉。這樣子看似很聰明,實際上,孩子們每次這樣做的時候都是心虛的。于是我讓孩子們舉出了集中自己不愛吃的東西,比如:胡蘿卜、請教、豆腐等,其中,小江最討厭胡蘿卜,然后我讓喜歡吃的孩子講一講他為什么喜歡,家里是怎么做的,還真有那么幾個能說會道的把這些食物說得色香味俱全。我在課堂上沒有發表意見,但中午偷偷去食堂看了看,發現小江在嘗試吃胡蘿卜,我走過去,笑著問她:“怎么樣,味道如何?”“唔,味道怪怪的,沒有他們說的好吃,但還可以。”我看著她的樣子不禁想笑,于是接著說:“對呀,如果和飯在一起吃還會有點甜,并且吃了后女孩子可以變漂亮!”旁邊幾個女孩子聽了,馬上扒了幾口飯,紛紛露出開心的表情。從那以后,我發現孩子們在慢慢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也漸漸不讓父母操心了。教學融入生活,也是個不錯的注意。
最后,多看寫書總是沒錯的,和孩子們一起看更是善上之事。不論是書或者影片,動畫,只要覺得對孩子有意義的。都可以。生命的活力,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病怏怏的課堂誰都不喜歡?我們教的又不是大學生,而是一群活潑的孩子。孩子們很傻很天真,但處處散發著生命的蓬勃朝氣。課堂之上,我們所能給予的除了知識,更重要的是生命的希望與勇氣,面對事情的決斷與冷靜。
我們就要睜著眼睛做著飛翔在天空的夢,存著希望,就有明亮的未來!
篇2:中學教學故事與校長搭班
早讀到辦公室,恰逢段校長過來,以為是巡視至此,不料她問起我哪節課是英語。她說朱老師生病了,英語組幾位老師請假,一時排不過來,所以她要代朱老師上課。
我半信半疑,因為我知道段校長很忙。誰知她說:“你問問學生進度,咱倆換一下課,你先上,我備一下課。”
于是,我和校長成了搭檔!
與校長搭班這兩天,真的是不同凡響,再次激起我執教的思考和熱情。
教室里掌聲如雷,于是辦公室沒課的楊老師,張鳳老師,婁老師都被吸引了過去!照片在全校群里瞬間刷屏!校長登臺授課,十八中師生紛紛圍觀!
這倒沒引起我的好奇,覺得大家真沒有必要!校長英語科班出身,教咱學校的學生一兩節課,還不是小菜一碟兒嗎?
下午第三節沒下課,收到校長微信留言:第四節我想進班督促檢查一下學生的背默情況!第四節原本我的培優課,可以!
我進班通知學生,順便問學生英語課接受如何?肖鑫說:校長不像十年沒代課,一口流利的英語,而且是英式發音,很有皇家風范,喜歡!
晚自習,又收到了校長的留言,有時間的話,我去檢查他們默寫。晚上19:10,校長向班里走去,我回家。
一路上,頭腦里一直都是校長,到底她是怎么讓孩子們背默課文的,一日三查,學生背下來了嗎?她會不會發火?
第二天,校長有會,她又和我換課,這次數學課在前,她先上。于是,我坐在教室后邊旁聽。
學生先聽她示范誦讀,然后她描述情景,引導學生心里想著SCENE口頭復述,然后讓學生齊讀,之后讓同學們拿出紙筆跟著她描述的情境去默寫,同時兩位同學上黑板默寫,他巡視全班同學默寫,之后,是同學對改
篇3:故事在數學教學活動中運用
淺談故事在數學教學活動中的運用
陳燦妹
我是一名普通的農村幼兒教師,在擔任一年數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發現幼兒對數學都不怎么感興趣,為數學課枯燥乏味,而我也產生了不好教這樣的困惑。后來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我在課堂教學中給小朋友講了一個和本課內容有關的數學故事,本來是想幫助小朋友豐富一下知識,卻沒想到全體小朋友出乎意料的精力集中,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這讓我想到如果把幼兒感興趣的故事放到枯燥乏味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效果會如何呢?因為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無不重視興趣在智力開發中的作用。因此,我們必須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年齡特點,采用多種手段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對于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講,他們最喜歡、最容易接受的就是故事。其曲折的情節、生動的人物引人人勝,吸引幼兒與故事的主人公一起排憂解難、分享喜悅。因此,若能充分發揮故事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往往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如何在幼兒園數學的教學活動中更好的運用故事教學呢?結合本人的實踐,談談以下幾點做法。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在導入新課時,有多種方式,可以復習導入,幫助學生回憶舊知,以便教授新知,但往往學生的興趣不大,而采用故事導入就是這樣一種可以兩全其美的好的教學方法。故事教學是有一種真實性的任務教學方式,它對于我們的數學課堂有著多種多樣的作用。學生的興趣會立即大增,這樣良好的開端為整節課的教學成功也做好了鋪墊。
比如在教學大班下冊《分類》時,常規的方法是在導入新課時出示多種種類,引導學生觀察,要求他們找出它們的共同特點分為一類,這種做法,讓我發現學生的主動性不強,而利用故事導入,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課始,我給學生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森林里有只可愛的小蜻蜓。一天,它遇見了蝴蝶,對蝴蝶說:“我們是一家人。”小蝴蝶就奇怪了,說道:“我是蝴蝶,你是蜻蜓,怎么是一家人了?”小蜻蜓笑了笑說:“在森林里還有很多物體和我們是一家呢。”這時一輛汽車說,那我和你是一家人嗎?小蜻蜓想了想,不是不是,因為……故事一講完,我提出問題:小蜻蜓找到了什么?為什么汽車和小蜻蜓不是一家子?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接下來的學習時,目的就非常明確了,而且學生的注意力也比較集中。
通過一節課的學習后我再帶著學生回到故事,幼兒發現前面讓他們所找的都是動物,而后面找的是車類。讓學生在故事的情境中,不知不覺完成了本節課的學習任務,既輕松,學習效果也比較明顯。表面上看起來只是一個故事,只是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其實里面還運用到了發現法。發現法是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根據他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