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我教學故事

我教學故事

2024-08-01 閱讀 2073

我的教學故事

浠水實驗小學饒美珍

作為教師必須首先從一切方面了解學生。使每個孩子都能得到自己平等的關注,這就需要我們用心發現他們閃光點,從而照亮他們的精神世界。可有時真的是在所難免的,這時我們不妨先退一步。對孩子進行多方面的觀察了解,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選用適合他的教育方式方法。

那天是一節新授課,教室里孩子都看著黑板,認真地聽著,只有陳奧在那里拉著同桌說話,看我走過來,才磨磨蹭蹭地、慢騰騰地坐好。“干什么?”老毛病又犯了,我拍拍他,低聲說道:“怎么又不聽講?不聽講的孩子不聰明。”沒想到,今天這句話似捅了個馬蜂窩(以前我也這樣批評過他多次):陳奧呼的一下站起來,雙手使勁地拍打桌子,歇斯底里地吼道:“我很聰明,你為什么說我不聰明?你為什么說我不聰明?”孩子們被突如其來的喊聲下了一跳,吃驚地著我們。我也愣住了:好大的火氣啊,就算是我說重了,課堂上也不能這樣吵鬧啊,更何況三天兩頭不聽講,還影響別人。我正想聲色俱厲地訓他幾句,滅滅他器張的氣焰,可又一想陳奧是個倔強的孩子,我不能讓他下不了臺。這樣默默地想著,我心里平靜多了。看我沒有言語,陳奧更加憤怒了,眼睛里噴著火,大聲吼:“你講的我都知道,我怎么不聰明?”看著他那張憤怒的臉,我大腦飛速轉動著,幾秒鐘,我有了對策。好,陳奧,我向你道歉,你確實聰明。我一字一板地說道。陳奧微微征了一下,情緒也穩定了一些。“陳奧,現在我交給你一個任務:給胡金揚當小老師,教會她今天學的知識。”話音剛落,他小跑著沖到講臺前,拉著胡金揚就開始講。其他孩子默不作聲,也認真地聽著。“35-8,你先畫出35根小棒。”

“5根減8根不夠,怎么辦?”

“你不知道?”

“嗯,我告訴你一個辦法:從3捆里借1捆,拆開后就有15根,……”

……

講完后還自己出了2個題胡金揚做。

孩子們自覺鼓掌表揚他倆。“今天老師要表揚我們一(4)班所有孩子,你們今天真棒!,特別是陳奧,你好聰明呀!是一個很棒的小老師。如果你以后每節課都像現在這樣,那就更好了。”

這時陳奧一動也不動,眼睛看著黑板認真地聽著。我由衷地笑了,

“好了,我現在要送給你們一個特別的禮物。”我馬上在網上搜索了一個數學故事(動畫版)讓孩子們看。孩子們很有興趣。

這之后,我每天總要留5分鐘讓孩子們看一個數學故事,課堂上違反紀律的孩子越來越少了,會聽講的孩子越來越多了。孩子們學習數學興趣更高了。

退一步,春風化雨,寓大愛于無形。用一顆善良寬厚、真摯熱誠的心包容學生,讓學生在老師處理問題的過程中自我以省、心悅誠服。讓每一朵理想的小花,都能燦爛的開放!

篇2:中學教學故事與校長搭班

早讀到辦公室,恰逢段校長過來,以為是巡視至此,不料她問起我哪節課是英語。她說朱老師生病了,英語組幾位老師請假,一時排不過來,所以她要代朱老師上課。

我半信半疑,因為我知道段校長很忙。誰知她說:“你問問學生進度,咱倆換一下課,你先上,我備一下課。”

于是,我和校長成了搭檔!

與校長搭班這兩天,真的是不同凡響,再次激起我執教的思考和熱情。

教室里掌聲如雷,于是辦公室沒課的楊老師,張鳳老師,婁老師都被吸引了過去!照片在全校群里瞬間刷屏!校長登臺授課,十八中師生紛紛圍觀!

這倒沒引起我的好奇,覺得大家真沒有必要!校長英語科班出身,教咱學校的學生一兩節課,還不是小菜一碟兒嗎?

下午第三節沒下課,收到校長微信留言:第四節我想進班督促檢查一下學生的背默情況!第四節原本我的培優課,可以!

我進班通知學生,順便問學生英語課接受如何?肖鑫說:校長不像十年沒代課,一口流利的英語,而且是英式發音,很有皇家風范,喜歡!

晚自習,又收到了校長的留言,有時間的話,我去檢查他們默寫。晚上19:10,校長向班里走去,我回家。

一路上,頭腦里一直都是校長,到底她是怎么讓孩子們背默課文的,一日三查,學生背下來了嗎?她會不會發火?

第二天,校長有會,她又和我換課,這次數學課在前,她先上。于是,我坐在教室后邊旁聽。

學生先聽她示范誦讀,然后她描述情景,引導學生心里想著SCENE口頭復述,然后讓學生齊讀,之后讓同學們拿出紙筆跟著她描述的情境去默寫,同時兩位同學上黑板默寫,他巡視全班同學默寫,之后,是同學對改

篇3:故事在數學教學活動中運用

淺談故事在數學教學活動中的運用

陳燦妹

我是一名普通的農村幼兒教師,在擔任一年數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發現幼兒對數學都不怎么感興趣,為數學課枯燥乏味,而我也產生了不好教這樣的困惑。后來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我在課堂教學中給小朋友講了一個和本課內容有關的數學故事,本來是想幫助小朋友豐富一下知識,卻沒想到全體小朋友出乎意料的精力集中,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這讓我想到如果把幼兒感興趣的故事放到枯燥乏味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效果會如何呢?因為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無不重視興趣在智力開發中的作用。因此,我們必須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年齡特點,采用多種手段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對于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講,他們最喜歡、最容易接受的就是故事。其曲折的情節、生動的人物引人人勝,吸引幼兒與故事的主人公一起排憂解難、分享喜悅。因此,若能充分發揮故事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往往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如何在幼兒園數學的教學活動中更好的運用故事教學呢?結合本人的實踐,談談以下幾點做法。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在導入新課時,有多種方式,可以復習導入,幫助學生回憶舊知,以便教授新知,但往往學生的興趣不大,而采用故事導入就是這樣一種可以兩全其美的好的教學方法。故事教學是有一種真實性的任務教學方式,它對于我們的數學課堂有著多種多樣的作用。學生的興趣會立即大增,這樣良好的開端為整節課的教學成功也做好了鋪墊。

比如在教學大班下冊《分類》時,常規的方法是在導入新課時出示多種種類,引導學生觀察,要求他們找出它們的共同特點分為一類,這種做法,讓我發現學生的主動性不強,而利用故事導入,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課始,我給學生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森林里有只可愛的小蜻蜓。一天,它遇見了蝴蝶,對蝴蝶說:“我們是一家人。”小蝴蝶就奇怪了,說道:“我是蝴蝶,你是蜻蜓,怎么是一家人了?”小蜻蜓笑了笑說:“在森林里還有很多物體和我們是一家呢。”這時一輛汽車說,那我和你是一家人嗎?小蜻蜓想了想,不是不是,因為……故事一講完,我提出問題:小蜻蜓找到了什么?為什么汽車和小蜻蜓不是一家子?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接下來的學習時,目的就非常明確了,而且學生的注意力也比較集中。

通過一節課的學習后我再帶著學生回到故事,幼兒發現前面讓他們所找的都是動物,而后面找的是車類。讓學生在故事的情境中,不知不覺完成了本節課的學習任務,既輕松,學習效果也比較明顯。表面上看起來只是一個故事,只是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其實里面還運用到了發現法。發現法是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根據他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