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寶寶們小小愛情

寶寶們小小愛情

2024-08-01 閱讀 8722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寶寶們的“小小愛情”

“我愛媽媽,也愛爸爸,最愛婷婷。”當這樣的話通過寶寶童稚的嗓音傳出的時候,家長是哭笑不得,還是勃然大怒?為什么許多四五歲的孩子就有了“心上人”?是孩子太早熟,還是家長的教育有問題?其實――

輝輝的“愛”,不等于“愛情”

案例:“輝輝,你最愛爸爸還是最愛媽媽?”“我愛媽媽,也愛爸爸,最愛婷婷。”輝輝說。“婷婷是誰?”“婷婷是我們班最漂亮的女生,我可喜歡她了,她也喜歡我。”聽到輝輝這樣的回答,媽媽心里一驚:輝輝才4歲,怎么就開始“早戀”了?

媽媽問:“你為什么最愛婷婷啊?”輝輝說:“婷婷每天都戴好看的小花,還穿漂亮裙子,我可喜歡了。”“那婷婷為什么喜歡你呢?”“因為我每天都幫她把剩下的午飯吃完,這樣老師就不會批評她了。”媽媽不禁啞然失笑:原來,輝輝“愛”的并不是這個小女生,而是她的衣著打扮;婷婷“喜歡”輝輝的,也只是輝輝對她的“幫助”。

解密:3-5歲正是兒童對外界開始好奇的年齡,這個年紀的孩子常會對衣著、打扮、相貌都和自己有很大差別的異性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尤其是男孩,往往會對穿著鮮艷的衣服、梳著漂亮發辮的女孩產生“愛慕”的感情;而女孩也會對經常幫助自己的男孩產生依賴心理,這種心理與對家長的依賴性質相同。家長要認識到這種“愛慕”并不是異性間的相互吸引,更與愛情毫無關聯,這種感情只是單純的羨慕和仰慕。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樣的“童年愛情”往往會在短時間內自生自滅。

引導:對于常把“我愛上她了”、“我真的離不開他”掛在嘴邊的孩子,家長應認真傾聽孩子講述“愛”的原因,充分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及時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比如,婷婷的家長得知寶寶每天“幫助”婷婷吃飯后,就會帶婷婷去看醫生,及時關注婷婷的身體健康。

滔滔的禮物,與情人節無關

案例:情人節前一天,滔滔爺爺對媽媽說,去接滔滔的時候,滔滔見麗麗還在玩滑梯,就一定要在那里一起玩。晚上,滔滔突然說:“媽媽,幫我寫張卡片,就寫‘麗麗,我有禮物送給你!’”媽媽嚇了一跳,趕緊問:“你要送什么禮物啊?”滔滔指了指兩個糖果盒――這是滔滔平時最寶貝的東西:“老師說明天是情人節,這是節日禮物。”

第二天,滔滔媽媽去接滔滔,順便向幼兒園老師了解了情況。老師說:“是啊,滔滔今天送給麗麗一盒糖,麗麗也送給斌斌一張畫。不過,他也送給斌斌一盒糖。”

解密:其實,滔滔對麗麗的感情,更多是出于崇拜和對友情的珍惜。現在的孩子幾乎都是獨生子女,平時沒有兄弟姐妹一起玩,所以格外看重小朋友之間的關系,害怕要好的玩伴由于分離而忘了自己。

引導:對于滔滔的擔心,媽媽是這樣做的。她告訴滔滔,只要你每天在幼兒園見到麗麗,大聲地和她打招呼,她就不會忘記你,會一直和你做好朋友。如果孩子只對某一個異性伙伴產生依賴而不和其他伙伴玩耍,這說明孩子的性格比較孤僻膽小,不善于和人交流,這時候家長和老師應該多加引導,盡量想辦法擴大孩子的交往圈。

明明的擁抱,只有溫暖

案例:一連幾天,明明媽媽接兒子的時候都發現明明總是最后一個從樓梯上走下來,并且都和同班的女生苗苗摟在一起。明明媽媽還觀察到,明明偶爾還會親苗苗一下。

這是為什么呢?明明媽媽很緊張,原來,明明和苗苗個子都比較高,他們兩個一直排在隊伍的最后。上周,苗苗下樓梯不小心摔了一跤,老師便告訴明明,以后走路要照顧好苗苗,不能走得太快。從此,每天幼兒園放學的時候,明明就摟著苗苗下樓。至于為什么要親吻,明明說:“媽媽不是也經常親我嗎?”

解密:孩子與異性小伙伴擁抱親吻,往往是對大人行為的模仿,他們并不理解這些動作的真實含義。像明明對苗苗的“摟抱”動作,本意只是想照顧好同伴。而孩子間的親吻,也是模仿了媽媽對自己的親吻,只想表達一種天真的喜愛之情。

引導:首先,家長不可責備孩子,這會在孩子心中留下陰影,導致日后人際交往困難;也不可將此當做笑料宣傳,這樣會讓孩子以為成人贊同這樣的行為。對于明明的動作,媽媽應當告訴明明:“你想照顧好苗苗,拉著她的手小心走路就可以了,抱在一起反而更容易摔跤;媽媽親明明的時候知道自己沒有感冒生病,可是明明生病的時候自己不知道,親了別的小朋友,讓他們也傳染上就不好了。”當然,如果孩子極度渴望和異性小朋友擁抱、親吻,也可能是家長對孩子親昵不夠,使孩子產生“皮膚饑餓”,因而想從其他人身上得到皮膚接觸的溫暖。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篇2:幼兒教師隨筆有你們就夠了

三月,一聽就是個討人喜歡的季節。

三月,風吹桃林十里萬里,梨花簇簇競相綻放。

三月,又是一個相聚的日子......

坐在大巴車上,藥力促使睡意昏沉。盡管獨自坐車回家已八年有余,但是手機一直響個不停。爺爺、爸爸、媽媽、姐姐、弟弟、妹妹......微信、QQ、信息、電話,一次次確認我的位置,生怕我會丟了一樣。

到達市區,爺爺送我去車站坐車。一路上和我說路線的最新消息。鄭州到家的哪條線路開通了,價錢不貴,也不會暈車......突然間就想到一句話,一個人哪天突然很了解某一處的情況,只是因為那里有他最在乎的人。

到達家鄉車站,看著打著雙閃的車,我笑了。一家五口聚齊了。

回家第一餐,是爸爸燉的美顏圣品。喝著甜甜的,美滋滋的。有人約著喝酒,爸爸推辭了“孩子都回來了,不去了”

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總是能說很多話,每次都會秀恩愛刺激我。和弟弟在一起總能說很多話,是個黑姐專業戶,偶爾暖你一下。和妹妹在一起總能說很多話,毒舌拌嘴拌著拌著就睡著了。這是我寒假以來唯一沒有做惡夢的一晚。

趁著春暖花開,舉家出游。看人看風景,我的眼里有你,你的手機里有我和你。一路上歡聲笑語,哪怕是堵車,在一起也是美美噠。

月亮出來了,就著月光,開開心心吃著燒烤,不知道在談些什么,就是瞎開心。媽媽趁爸爸休息的時候告訴我,爸爸說,很多東西不能教會我,不然我就不回去了,自己得留一手。

其實,爸爸的擔心是多余的。

其實,身在鄭州心是在家的。

其實,我是什么都不看重的。

其實,你們一句話我就會回家的。

真的,有你們,就夠了!

篇3:教育隨筆:當幼兒教師要有愛心

教育隨筆:當幼兒教師要有愛心

保育和教育相結合,是幼教工作的特殊性質,沒有慈母般的愛心,是不會做好幼教工作的。面對剛剛步入教育最初級階段的幼兒群體,從幼兒的吃、喝、拉、撒到呀呀學語,無不透著老師愛心的關愛交互。

多年來的幼教工作,我憑著對孩子和一片愛心和高度負責的事業心,不斷改進教學手段和保教方法,做到了在園幼兒的身心發展。

文浩小朋友由于父母離異,性格比較孤僻,有個小朋友哭著找老師說文浩把他推到了,鼻子臉全是血。叫來文浩,問他:“為什么和小朋友打架”?他卻一聲也不吭。老師只好把被摔的孩子洗好、包好、哄好后,再抱起文浩小朋友說:“做錯了事就要承認,向小朋友說聲對不起,看把小朋友都摔出血了,承認了錯誤,老師和小朋友都會喜歡你的。”“老師,他說我是沒人要的壞孩子嗎?”聽了這話我的心情非常沉重。是呀文浩需要更多的母愛和周圍人們的關愛。從那以后我把文浩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經常為他換洗衣服,有病前去送藥、看望。并經常跟他奶奶談論如何關愛小文浩的衣食問題。后來文浩進步很快,是愛,溫暖了這個可憐的童心。類似的事例很多很多,不勝枚舉。在孩子身上付出的你會得到更大的收獲。付出的是愛心,收獲的是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