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工作壓力與心理健康教育一點看法
教師工作壓力與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點看法
隨著社會轉型向縱深發展,人們的價值觀、社會文化都趨向于多元化,青少年厭學、自殺、犯罪(甚至是惡性犯罪)問題、教師體罰、傷害、侵犯學生等問題屢屢見諸報端。教師作為未成年人心理環境的“重要他人”,他們的言行會直接、間接地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成長產生影響。在大家普遍關心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今天,我們也把目光關注在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上。據權威統計顯示:30%~40%的教師經常性處于情緒波動之中,15%有心理問題;7%有心理障礙,2.49%的教師已經構成心理疾病。也就是說,有1/5的教師是在病態下走上講臺,走進課堂的。一個身體健康、心理健全的教師,才能應付日常工作,才能培養出身心健康、高素質的下一代。
一.教師壓力來自三方面
調查表明:51%的教師覺得工作壓力源于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35.9%的教師覺得工作壓力源于家長和學生,13.1%的教師覺得工作壓力源于自己。
1、體制改革和素質教育的關注挑戰著教師的心理。教育行政部門近幾年對教師提出的要求越來越多,且越來越高。目前,我國的教育體制已進入全面的改革,職稱評定、教師聘任、末位淘汰、按績取酬等,在教師中形成必須排序的現狀。這種排序,讓教師們與之相應的壓力隨之加大。學校方面也給教師施加了很大壓力。由于高考和中考的競爭日益激烈,社會對學校好壞的評價標準多以升學率高低、考入名牌大學和重點高中的多少來衡量,這就造成學校不得不為教學質量而給教師加壓。這促進了教師總體素質的提高,也給教師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
2.社會對教師的期望值過高,也無形中加重了教師的心理負擔。出于傳統的“名師出高徒”影響,許多家長把希望寄托在教師的身上。家長們在為孩子擇師時的標準非常苛刻,他們希望老師年富力強、有教學經驗,希望老師是名師等等。隨著家長文化水平不斷提高,對教師的要求也日益攀升;現代社會使得學生視野開闊、信息量大,教師在許多方面不再“聞道在先”,威信受到一定的沖擊和動搖,無形中向教師工作提出了挑戰。
3.教師職業本身具有很大的壓力。教師自己力求“敢為人先”,“追求完美”,致使不斷自我加壓。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知識的不斷更新,學生獲取信息和知識的途徑越來越多,老師的觀念和知識并不能完全讓學生滿足,特別是在日益嚴峻的升學壓力下,一些老師對自己的教學能力表示懷疑,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成為中小學教師們的主要負擔。
此外,部分教師也受到自身性格的制約。許多教師整天忙于工作,無暇充實自己的生活。有的教師除了看書、學習,沒有業余愛好、沒有休閑場所,緊張的工作情緒得不到放松;還有的教師自身性格內向,不愿意與人交流,內心焦慮、嫉妒、孤獨無法排遣。
篇2:心理健康教育老師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老師崗位職責
崗位職責:
1.按照學校課程計劃及工作安排,認真做好備課、授課等教學工作及學生管理工作;
2.采用探究式、參與式、啟發式、體驗式教育教學方法授課;
3.熱愛學生、尊重學生人格,教學與管理并重,教書育人,管教管導;
4.積極參與教研活動和規定的文化業務進修;自覺進行教學基本功訓練,堅持互相聽課,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5.對學生分層次教學、按需輔導,培優輔弱,鞏固提高學生成績。
任職資格:
1.要求具備全日制院校(師范類)本科及以上學歷,心理學專業畢業;
2.1-3年以上的教學經驗,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持有普通話等級證和教師資格證;
3.應屆畢業生需相關專業碩士及以上學歷,本科需為國內統招A類院校;
4.應屆畢業生有教師資格證或在2019年7月之前可以獲得教師資格證,熱衷社會活動,曾擔任學校管理職務者優先考慮。
5.骨干教師獲得過省、市級先進教師者優先;
6.具有省、市級以上公開課獲獎經歷者優先;
7.有較強的科研能力,有突出的科研成果。
心理健康教育老師崗位
篇3:5?25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方案
為不斷提升口腔醫學院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工作在口腔醫學院深入展開,普及心理知識,強化學生心理素質,口腔醫學院舉辦“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月”系列活動。活動安排如下:
一、活動時間
*年5月4日――5月25日
二、活動內容
1.廣泛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教育活動。口腔醫學院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積極通過各種方式,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心理危機干預知識,營造關心、關注、關愛學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圍;圍繞樹立陽光心態、積極應對壓力,打造和諧型校園、關愛型校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口腔醫學院將舉辦人際關系團體輔導、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心理委員培訓)、心理讀書會和校園心理情景劇大賽。
2.做好學生心理危機傾向排查工作,杜絕極端事件發生。口腔醫學院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對口腔醫學院全體學生開展一次心理危機排查工作。做到深入細致,對特困生、畢業生等重點人群進行排查工作,搜集并跟蹤異常心理學生的信息,及時向學院主管學生工作的領導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提供具體報告。杜絕學生因心理問題導致極端事件發生,確保學院穩定。
3.認真總結工作,完善工作體制和機制。口腔醫學院借此機會,對本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行一次深入的回顧和總結,發揚成績、克服不足,逐漸建設好三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網絡體系,完善全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隊伍建設。
三、活動目的
進一步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強大學生的心理保健意識,使學生在悅納自我、開發潛能、優化人格、全面發展上,獲得成長的動力與快樂人生,同時讓更多的人來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讓更多的人意識到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要性。
口腔醫學院
二零一三年五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