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怎么對中小學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怎么對中小學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2024-08-01 閱讀 6977

怎么對中小學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學學生在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下,心理發展出現一些矛盾,這是必然的。作為教師應根據中小學學生的特點,采取適合中小學學生心理特點的教育方法,把他們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祖國未來建設者。對中小學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我認為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中小學學生的成人感,使他們總感到自己是成人,而不必依賴家長和老師的幫助,總認為自己可以獨立生活和工作,他們常不滿家長過份的照顧與關懷。實際上,他們的心里發展與思想還很幼稚,還離不開成人的幫助。針對這獨立性與依賴性的矛盾,教師和家長應尊重獨立性與自尊心,給他們獨立學習與生活的機會,但同時仍需給以具體的指導。

如我教過的七年級學生陳恩,12歲,人很聰明,與同學關系很鐵,但就是與父母的關系相當緊張。究其原因,總認為自己已經長大,嫌父母愛嘮叨,這也管,那也管,這個不許,那個不行,經常與父母爆發矛盾與沖突。最嚴重的一次孩子還動手打了自己的母親,一周時間沒有回家。

了解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問題后,我告訴孩子父母,現在你們先冷處理,讓我來幫助孩子剝去身上的堅冰,從自己營造的“成人大廈”中走出來。接下來,我主動接近孩子,生活上、學習上,我給予孩子關心與照顧,課余我經常與孩子一起談心、打球,慢慢地孩子有什么話就主動找我訴說,并樂于與我交流。看看時機成熟,我便與孩子談了他與父母之間的問題,孩子也毫不回避,并深刻地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只是不知道怎么去向父母說起。我如是告訴孩子:其實父母需要的不是你的道歉,他們需要的、希望的是自己的孩子能茁壯成長。不知道怎么說,那就把自己想說的動筆寫出來,相信父母會原諒你的。

孩子遵照我的提議,給自己的父母每人寫了一封信,孩子的父母看到信的當天就給我打來了電話,激動地說孩子似乎長大了、懂事了,萬分感謝老師的教育。我在分享父母的激動與高興的同時,又一次感覺到我工作的幸福與自豪。不久后的一天,我家訪到陳恩家,看到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場景,我更堅定了作為教師心中的那份信念。

其次,在中小學學生社會化過程中,他們一方面社會交往的需要增多,,并希望別人理解自己,而另一方面卻又不輕易透露自己內心世界的秘密,故而產生心理的閉鎖性與孤獨感。針對這閉鎖性與交往需要的矛盾,教師與父母應充分關心他們的心理變化。在尊重他們的基礎上,對他們的“心事”應及時關心與疏導,而不要采取強制的辦法和施加壓力對他們加以斥責。那種以成人的心理胡亂猜測他們的內心活動的做法不會有任何好處。教師和家長要關心和熱愛他們,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在他們感到無人理解而苦悶時,要給予真誠的啟發與幫助。

其次,中小學學生情緒容易激動,情緒的兩極性十分突出。他們常因為順利與成功而歡喜若狂,也會因一時挫折和失敗而很快便灰心喪氣。他們常常因為沒有控制自己的情緒,一時沖動而造成不良后果,并為此而懊悔不已。教師針對這一情況,要幫助中小學學生提高思想水平,發揮理智的作用,處理好人際關系,加強意志鍛煉。在他們情緒激動時,要耐心的進行“冷處理”,及時分析情緒沖動帶來的害處。

再次,中小學學生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因而行為的獨立性與自覺性都有所增長。與此同時,他們也會盲目自信。但與之相矛盾的是,他們易受暗示。他們很容易受別人或外界的影響而輕易決定主張或改變決定。因而,他們會跟著好學生做好事,也會跟著鬧事者“起哄”。這跟他們在社會化過程中心理的模仿性和從眾性有關。

教師針對中小學學生的這一特點,班集體中應創造以“正氣”占優勢的良好的心理氣氛,和提供良好的榜樣。這是有效的教育方法。教師還要善于組織和引導青少年學生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和實際鍛煉,這對于培養中小學學生的意志是很必要的。

最后,中小學學生的求知欲強烈,他們對自然和社會充滿好奇,但他們的識別力低,因而積極的與消極的東西都會接受,這時出現求知欲強烈但識別能力低的矛盾。

針對這一矛盾,教師應善于引導中小學學生對社會現象和思潮以及各種讀物,實事求是地進行剖析,以提高中小學學生的識別能力。中小學學生時時刻刻面臨形形色色物質與精神因素的誘惑。面對這一情況,教師與家長采取單純的禁止或堵防不是根本的辦法,而應幫助他們提高思想認知水平,提高他們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和對文藝作品的鑒賞能力。此外,作為學校與班級還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組織中小學學生多參加文藝活動、體育運動、科技活動、社會服務活動,去充實中小學學生的生活內容。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的共同努力。相信,給孩子一個笑臉,孩子會回報我們一個百花齊放的春天!

篇2:心理健康教育老師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老師崗位職責

崗位職責:

1.按照學校課程計劃及工作安排,認真做好備課、授課等教學工作及學生管理工作;

2.采用探究式、參與式、啟發式、體驗式教育教學方法授課;

3.熱愛學生、尊重學生人格,教學與管理并重,教書育人,管教管導;

4.積極參與教研活動和規定的文化業務進修;自覺進行教學基本功訓練,堅持互相聽課,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5.對學生分層次教學、按需輔導,培優輔弱,鞏固提高學生成績。

任職資格:

1.要求具備全日制院校(師范類)本科及以上學歷,心理學專業畢業;

2.1-3年以上的教學經驗,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持有普通話等級證和教師資格證;

3.應屆畢業生需相關專業碩士及以上學歷,本科需為國內統招A類院校;

4.應屆畢業生有教師資格證或在2019年7月之前可以獲得教師資格證,熱衷社會活動,曾擔任學校管理職務者優先考慮。

5.骨干教師獲得過省、市級先進教師者優先;

6.具有省、市級以上公開課獲獎經歷者優先;

7.有較強的科研能力,有突出的科研成果。

心理健康教育老師崗位

篇3:5?25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方案

為不斷提升口腔醫學院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工作在口腔醫學院深入展開,普及心理知識,強化學生心理素質,口腔醫學院舉辦“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月”系列活動。活動安排如下:

一、活動時間

*年5月4日――5月25日

二、活動內容

1.廣泛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教育活動。口腔醫學院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積極通過各種方式,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心理危機干預知識,營造關心、關注、關愛學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圍;圍繞樹立陽光心態、積極應對壓力,打造和諧型校園、關愛型校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口腔醫學院將舉辦人際關系團體輔導、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心理委員培訓)、心理讀書會和校園心理情景劇大賽。

2.做好學生心理危機傾向排查工作,杜絕極端事件發生。口腔醫學院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對口腔醫學院全體學生開展一次心理危機排查工作。做到深入細致,對特困生、畢業生等重點人群進行排查工作,搜集并跟蹤異常心理學生的信息,及時向學院主管學生工作的領導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提供具體報告。杜絕學生因心理問題導致極端事件發生,確保學院穩定。

3.認真總結工作,完善工作體制和機制。口腔醫學院借此機會,對本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行一次深入的回顧和總結,發揚成績、克服不足,逐漸建設好三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網絡體系,完善全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隊伍建設。

三、活動目的

進一步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強大學生的心理保健意識,使學生在悅納自我、開發潛能、優化人格、全面發展上,獲得成長的動力與快樂人生,同時讓更多的人來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讓更多的人意識到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要性。

口腔醫學院

二零一三年五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