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新學期有感學校發(fā)展我責任
我門的學校是一個美麗的校園,和諧的校園,大家的關系都處的很融洽,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工作和學習,我感到非常開心.為了學校的發(fā)展,我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在思想方面,堅持不懈地加強自身政治理論學習,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不斷提高政治素質,更新教育思想和理念。今后要繼續(xù)學習和領會*****的內(nèi)涵,并且以*****來指導自己今后的工作。
第二、在教學方面,認真?zhèn)湔n,吸收借鑒先進科研成果,了解本專業(yè)前沿動態(tài)信息,開拓學生視野;改變課堂教學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樹立和貫徹“讓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的現(xiàn)代教學理念。在教學手段上,做到生動靈活。在教學安排上,使理論和實踐達成完美的統(tǒng)一。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學習積極性、趣味性,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第三、在服務方面,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戒驕戒躁,切實作好服務工作,要為學生服務,切實培養(yǎng)好學生,以實際行動感染學生,以學生為本,熱情周到,注重學生的全面、協(xié)調(diào)、可持續(xù)發(fā)展。
總之,現(xiàn)在對教師個人綜合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迫切感受到個人綜合素質的不足,為適應教育教學發(fā)展的需要,同時也為了體現(xiàn)自身價值,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思想和具體的發(fā)展規(guī)劃,而不是簡單的重復。
篇2:讀書筆記讀《班主任可以這樣做有滋味》有感
暑假,妹妹南京之行帶回來了幾本書,都跟班主任的工作有關,浙江省杭州市實驗中學高級教師鄭英著的《班主任,可以這樣做的有滋味》就是其中一本。作為科任教師的我,一直對班級管理這一塊的工作無所適從,看到這個題目,不禁好奇:“班主任還能做得有滋味?”帶著疑問,我翻開了這本書。
鄭英老師,1978年出生,中學高級教師,連續(xù)7年擔任兩個班的班主任工作。在我看來中學教師的教學任務本來就很繁重,而班主任們除了教學任務外,還有繁瑣的班級管理任務,鄭英老師卻把班主任做的有滋味,對她而言,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雙豐收,先后成為《班主任》、《班主任之友》等雜志的封面人物。
這本書立足于班主任的常規(guī)工作,在熟悉的地方探索美麗的風景,收錄了諸多班級管理的妙招。按照她的話來說,她就是一“教育農(nóng)人”,做著班主任的常規(guī)工作,只是她多了一份細心,更多了一份用心,并注重積累。她的每一項工作都做的特別透徹,比如說:“運用名字的藝術”、“與學生對話的藝術”、“獎勵學生的藝術”、“懲戒學生的藝術”、“收作業(yè)的藝術”等。這本書解決了班主任工作中出現(xiàn)的很多問題。給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名字的藝術。沒想到記著學生的名字這么重要。在教學中,我們經(jīng)常叫出那些顯山露水的學生,他們或成績優(yōu)秀,或行為出格,而對于“平平”的學生,總是印象不深。我教200多個學生,幾年下來,能說出學生的名字的少的可憐,提問有時還會張冠李戴,特別尷尬,也會拉遠與學生的距離。謝謝鄭英老師的提醒,今年我準備從記住學生的名字開始,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鄭老師的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鸚鵡學舌、邯鄲學步,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把鄭老師的智慧和教育經(jīng)驗,借用到工作當中,希望自己能一步一步長大,把科任教師做的有滋味!
篇3:聽管建剛執(zhí)教《月光啟蒙》及講座有感
5月16日,在宿遷市實驗小學,聽取了管建剛老師執(zhí)教的《月光啟蒙》,課后又聽了他的講座《我的作文教學革命》。
很早就讀過他的一些文章,了解到他起初在作文教學方面取得的成就,后又轉向閱讀教學,提出了指向寫作的閱讀教學策略,感覺到一位特級教師總是在不段地鉆研自己的課程,提出一些嶄新的觀點,分享自己研究成果,于是,發(fā)自內(nèi)心地欽佩他。
今天,又聽了他的課和講座,尤其是他談到自己曾經(jīng)患病、養(yǎng)病、從商后又回歸課堂、十年磨劍被評為特級教師的人生經(jīng)歷,更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聽過很多人執(zhí)教《月光啟蒙》,還清晰地記得特級教師陳萍執(zhí)教這一課的一些片段,她將文中的歌謠譜成曲給孩子們吟唱,她那感情充沛的范讀,繪聲繪色的講述,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特級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我以為。管建剛老師踐行著自己指向寫作的教學理念。他打著節(jié)拍與孩子們一起說唱歌謠,讓學生明白這些童謠歌謠,以及嫦娥奔月、牛郎織女的故事,都與《月光啟蒙》有關,這就是圍繞中心選材。接下來,又讓學生發(fā)現(xiàn)寫故事,僅僅提到名字,沒有講故事,讓學生明白這是詳略得當?shù)膶懛āH缓螅芾蠋煂⒆约盒薷牡奈恼掳l(fā)給學生,讓他們與原文比較,發(fā)現(xiàn)將寫月光的語段刪掉了,進而體會描寫月光不僅渲染了美好的意境,而且這美好的月色里有濃濃的母愛、柔和的母愛。
我當時很不能理解,管老師為什么沒有關注文章第四段,那里有“芳香的音韻”“不長莊稼卻長歌謠”等需要品味的詞句。后來才明白,這樣的句子是學生自己能讀懂的,學生能讀懂的,老師自然不必教,老師要教的是學生還不能讀懂的那部分。
聽了管老師的講座,我更加折服。特級教師的作文教學,僅是編寫班級作文周報,就堅持了15年。這是真功夫,也是真研究。管老師談到,學生讀了不少東西為什么寫不出好文章來?那是因為他們在閱讀中只是指向情感和情節(jié),只關注寫什么,不指向寫作,不關注怎樣寫,所以讀了很多,寫作水平?jīng)]有提升。他從自己的寫作經(jīng)歷中悟出了指導寫作的真諦。他總結出學生寫作中的一百多種語病,他在班級中編寫作文周報,開展作文積分活動、搶分活動、稿費活動、稿費換書活動等等,讓學生體驗到發(fā)表的快樂、作文成功的快樂。
讀了不少特級教師的文章,也聽了不少特級教師的課。我認為,特級教師的共同特點是把課堂上得有情有趣,有聲有色,能讓學生不斷地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嘗試,特級教師總能找到辦法讓學生保持注意力,激發(fā)好奇心,享受成功的快樂。他們把心思全部傾注在讓課堂怎樣吸引學生,讓教學怎樣變得輕松,讓課程如何粘住學生上。
感嘆特級教師的聰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