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在學習中成長

在學習中成長

2024-08-01 閱讀 3871

在暑假期間,我有幸在學校領導的安排下參加了由鄭州教育局、聯合中州大學,北師大珠海分校舉行的為期十天的“鄭州市中小學骨干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從第一天報到拿到課程安排,每天的講座安排得滿滿的,我想:要坐整整十天,肯定會厭倦的,然而,在這短短的十天之中,不僅有講座、活動體驗,更有中州大學為我們舉行的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每個人在結束時,都有戀戀不舍的感覺,更是覺得這次培訓收獲滿滿,幸福滿滿。

這次培訓有不僅由國內、香港的知名心理學家,還有國外知名的心理專家。講座的內容沒有圍繞教師這個職業進行,而是從音樂、舞蹈、家庭等不同的方面講了和我們的人生、工作相關的內容。

每一位老師的講座都十分精彩,李慶安教授的《儒家心理資產與學生教育》李教授首先向師生們展示了儒家心理資產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人的七種關鍵需要“明、語、功、勞、友、政、變”,李教授用深入淺出的語言將這七種關鍵需要結合心理資產一一予以解釋,并講解了如何發揮這些需要和心理資產的力量的原理,對同學們更好的挖掘自身潛力、健康成長具有重要啟示意義。他現場演示了快速記憶法,用以說明“變”在提高記憶效率中的應用,引發了現場師生的轟動,并通過心理測試對現場一位同學的人格特點做出了準確的推論。李教授還告訴我們:小孩從一年級開始要陪他讀,從四年級開始,家長不在扮演老師的角色,要做回家長;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要把心理問題和道德問題混為一談,只有知道孩子的問題出在哪兒,我們才能為孩子解決問題。

權江紅老師的講座《在舞動中發現最真的自己》更是使我印象深刻。上午是活動體驗課權老師先讓我們根據音樂隨意的舞動,后挑一人做自己喜歡的動作其他人跟著學,以此類推,隨著音樂的律動,我們從拘謹到放開,每一個人沉浸在舞動之中忘記自己是一個大人,忘記自己根本不會跳舞。當大家放松后,活動正式開始,第一階段“絲巾之舞”,一個人是主人,一個人是絲巾,首先隨著音樂絲巾在主人的帶動下舞動,接著分別讓主人和絲巾分別講講自己的感受。第二階段“感受孩子內心”,讓一個人扮演孩子的父親或母親,一個人扮演孩子,從不會說話的孩子到能離開父母獨自玩耍的兒童,讓家長體會孩子的需要,增加親子間的互動。第三階段“自我成長”,活動后讓每個人畫出自己的內心,寫下自己的感受。最后伴著動感的音樂節拍,同學們盡興舞動身體、盡情釋放自己,本次舞動青春工作坊活動也順利落下帷幕。下午的講座,權老師也讓我們真正了解了什么是舞動治療,她還根據自己和孩子之間的互動告訴我們:只要不是無理取鬧,哭也是一種情緒的發泄,同樣生氣、憤怒等情緒,都可以通過任何動作來表示,這就是舞動的魅力。

與之相同效果的還有音樂治療,在活動中梁曉瑩讓我們體驗了四種音樂治療方法,從聆聽音樂,二次創造、即興、創作四個環節中,我發現音樂治療不需要你有多專業的音樂水準,你只需要喜歡音樂,音樂就會帶給你不可思議的體驗。

張麗老師的講座從一句話開始: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命運。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角度,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就不一樣,效果也不一樣。下午我們欣賞了影片《當幸福來敲門》,從影片中感受積極心理學,張老師告訴我們:我們對孩子說的每一句話,長大以后都會變成他自己的內部語言,所以我們要慎言。

美國教授Larry老師的《HeroDay》中告訴我們:對于世界來講,你只是一個老師,對于你的學生來說,你就是他們的英雄。Larry老師通過五個故事告訴我們怎樣運用敘事領導力來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

陳俊雄教授的沙維婭成長模式則告訴我們孩子的心理問題來自于家庭的影響,父母所承受的教育方式有可能影射到孩子的身上。

周紹輝則講出了作為老師所避諱講的“中小學心理與性健康”。他說:中小學性教育的原則是講在不講中,但要讓孩子了解自己,保護自己,避免傷害。

最后張軍教授從我們教師職業方面講了教師職業心理健康維護

篇2:學習成長伙伴崗位職責描述崗位要求

職位描述

職責描述:

崗位職責:

1.配合教學主管監督教學質量,積極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

2.負責對學員教學成果的追蹤、學生學習問題的解答

3.制定實施教學計劃,協助組織活動及開展;并積極參與相關市場推廣活動

4.能很好的與學生與家長溝通,了解學員及家長的思想動態及時給予解決

崗位要求:

1.大專及以上學歷(統招以上)

2.有一定的學術能力,對教育產品、方法能有透徹了解

3.有身為人師的責任感,有耐心積極地幫助學生和家長解決學業方面的問題

4.有團隊協作能力,能與教師管理部門、市場部門協同完成工作

5.參與過教學管理工作的優先,英語口語及讀寫能力優秀者優先

職位要求

篇3:建立學生成長袋真實記錄孩子學習過程記錄孩子成長軌跡

建立學生成長袋,真實記錄孩子的學習過程記錄孩子的成長軌跡

吉林省通化市東昌區第三實驗小學張紅麗

關鍵詞真實記錄尊重差異全面評價

摘要建立學生成長袋,真實記錄孩子的學習過程,真切幫助孩子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記錄孩子的成長軌跡,尊重孩子的個性差異,為全面評價孩子,有效地發現自我,反思自我,具有重要而積極的意義。

正文

活潑快樂的孩子們,處于不斷發展變化中,而教育就是要通過正確引導,促進孩子的自我完善。多彩的童年生活,應該在老師的引導下,在孩子的主動參與下,真實記錄孩子的學習過程,真切幫助孩子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所以建立學生成長袋,記錄孩子的成長軌跡,尊重孩子的個性差異,為全面評價孩子,有效地發現自我,反思自我,具有重要而積極的意義。

一活動促進成長,檔案記錄真情感

(一)社會實踐心靈感受更多彩

孩子的成長,每時每刻,教師有心將孩子的成長與多彩而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那么孩子的童年必是更加精彩的。

20**年的春天,乍暖還寒,而45位一年級的小朋友的心卻異常火熱。因為師生們早已準備好了一封封小信,那上面承載著孩子們稚拙的語言,卻是熱乎乎的心聲。“親愛的爺爺,奶奶,我們雖然不認識,但我希望您的臉上永遠都是微笑!祝天天開心!……”全班師生,為那一位位年邁的“爺爺”“奶奶”送上大家精心準備的一兜兜水果,一袋袋蛋糕,一首首樂曲,一支支舞蹈,一個個笑話……老人們笑了,笑得臉上掛著淚珠!這些孤獨的老人們,由于各種不同的原因,離開了家,或許有的,沒有了家,他們在這里相聚,沒有了兒女的照顧,只能在這里暫住。敬老院里,有了孩子們這群鮮活的生命,有了孩子們的歡歌笑語,師生帶來的小節目,老人笑得更開心了……節目表演后,孩子深入到老人身邊,和老人嘮嘮家常,為老人送上自己帶來的禮物。孩子們不僅看到了生活的又一個側面,也了解了老人的內心世界,在我們熱熱鬧鬧的世界的邊緣,還有這樣一群老人,是那么需要大家的愛呀!

活動中的精彩瞬間,照成照片,讓孩子在照片的旁邊寫上活動收獲,存入成長袋,留下美好回憶。

(二)讀書實踐“竊讀”味更甜

“書是甜的”這個信念,猶太人從小孩子出生,直至一生受用,銘記書的味道。假期時,我讓孩子,最少約上3到5位好朋友,去書店,“竊讀”也就是只讀不買。活動前,鍛煉孩子組織協調的能力,自主約會好朋友,定時間,在活動中,感受書的甜蜜味道,書中的快樂,溫暖,驚險,幸福,也讓孩子親眼目睹生活中,買書,選書,靜靜地品味書的人,就在身邊,如此之多,友誼是甜蜜的,知識是甜蜜的!同時小伙伴的相互促進,你讀我也讀,讀后的閱讀交流更珍貴。在閱讀中吸取最可貴的學習正能量!活動后,引導孩子將“竊讀”的讀書體會,珍藏進孩子的成長記錄袋,這些真實的珍貴的回憶,永遠都會留有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