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提高班級管理水平對策研究
班主任提高班級管理水平的對策研究
梅州市五華縣梅林鎮中心小學張杏花
內容摘要:班級是學校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單位,班主任是班級建設的主帥,是班級組織的領導者,是協調班級人際關系的主導者。班主任的素質直接決定班級的管理水平,直接影響班集體成員的整體水平。隨著新課標改革的提出和推進,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已經上升到一個全新的層面,不僅要控制課堂秩序,抓好班級的學習成績,還要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為社會全面發展的人才。發展作為目標,以創新的教育方法作為動力,就一定能做好班級的管理工作。
關鍵詞:班主任;班級管理;制度化;人際關系;班集體
導言
班級是學校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最基本單位,班級管理工作是學校管理工作中最基本的組成部分。搞好班級管理工作,對學校完成教育任務和實現教育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新時期班級管理的主體,青少年學生思想觀念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他們的價值觀趨向多元化,市場經濟觀點趨強,但很容易滋生拜金***;獨立自主意識增強,又存在對老師、學生干部的逆反心理;參與意識增強,但又存在“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主義苗頭;竟爭意識增強,又缺乏與他人合作的能力。班級管理必須適合學生這一心理發展。同時,二十一世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要求培養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格的高素質人才,學生管理亦必須適應這種要求。班級管理方式是否合理決定著班級管理的效益和育人的效果。探索高效低耗的班級管理模式,實現班級管理的最優化,是每一位班級管理者值得思索的問題。
一、班級管理的含義及其特點
班級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是教師根據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帶領全班學生,對班級中的各種資源進行計劃、組織、協調、控制,以實現教育目標的組織活動過程。班級管理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社會活動,這一活動的根本目的是實現教育目標,使學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發展。從定義中我們可以得到班級管理的特點:是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一個過程,必須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需要,當然這里的需要指他們的學習和發展的需要。而不是需要什么東西物質層面的需要。教師這個主導是班級管理的關鍵,如果沒有一個很好的計劃不能對主體進行一個很好的指引,將會是一個低效的班級管理。
二、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及其弊端
(一)傳統班級管理模式
1、在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中,學生對老師存在嚴重的依賴性,影響了學生的自由發展。盡管老師在學校生活中一直扮演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指導學生,組織學生起著主導作用。但是長期以來,這種完全依靠老師的管理模式導致學生產生了嚴重的依賴心理,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一切以老師的要求為標準,即使每個班級都有一個自己的管理群體,即班委。但是在實際生活中,班委往往充當的是老師的傳話筒,是老師決策的實施者,學生也只能按部就班的按照已經成型的計劃進行,這樣的班級管理模式約束了學生的創造力,破壞了學生大眾參與班級建設與管理的信心。
2、強制性的,統一化的行為規范忽視了個別情況的具體實施,導致班級管理缺乏靈活性和柔性,管理僵化。就目前我國學校的班級管理方法來看,大多數學校仍然采用的全校統一性的,強制性的班級管理行為規范。每個班級的管理都要求遵循統一的管理規范,甚至有些班級管理行為是強制性的要求,它忽視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情況,導致在班級管理中可能出現矛盾激化的問題和弊端。
3、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非常注重班級整體利益和榮譽,導致有些班級在管理中由于過分強調班級利益而損壞了個別學生的利益和感情,影響了學生的團結;有些班級管理中為了達到班級的整個利益,不顧學生的個人情感,對學生做出強制性的要求,在這種長期的強制化、壓抑化環境中,學生的個性發展受到很大影響。
篇2:班主任提高班級管理水平對策研究
班主任提高班級管理水平的對策研究
梅州市五華縣梅林鎮中心小學張杏花
內容摘要:班級是學校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單位,班主任是班級建設的主帥,是班級組織的領導者,是協調班級人際關系的主導者。班主任的素質直接決定班級的管理水平,直接影響班集體成員的整體水平。隨著新課標改革的提出和推進,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已經上升到一個全新的層面,不僅要控制課堂秩序,抓好班級的學習成績,還要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為社會全面發展的人才。發展作為目標,以創新的教育方法作為動力,就一定能做好班級的管理工作。
關鍵詞:班主任;班級管理;制度化;人際關系;班集體
導言
班級是學校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最基本單位,班級管理工作是學校管理工作中最基本的組成部分。搞好班級管理工作,對學校完成教育任務和實現教育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新時期班級管理的主體,青少年學生思想觀念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他們的價值觀趨向多元化,市場經濟觀點趨強,但很容易滋生拜金***;獨立自主意識增強,又存在對老師、學生干部的逆反心理;參與意識增強,但又存在“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主義苗頭;竟爭意識增強,又缺乏與他人合作的能力。班級管理必須適合學生這一心理發展。同時,二十一世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要求培養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格的高素質人才,學生管理亦必須適應這種要求。班級管理方式是否合理決定著班級管理的效益和育人的效果。探索高效低耗的班級管理模式,實現班級管理的最優化,是每一位班級管理者值得思索的問題。
一、班級管理的含義及其特點
班級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是教師根據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帶領全班學生,對班級中的各種資源進行計劃、組織、協調、控制,以實現教育目標的組織活動過程。班級管理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社會活動,這一活動的根本目的是實現教育目標,使學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發展。從定義中我們可以得到班級管理的特點:是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一個過程,必須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需要,當然這里的需要指他們的學習和發展的需要。而不是需要什么東西物質層面的需要。教師這個主導是班級管理的關鍵,如果沒有一個很好的計劃不能對主體進行一個很好的指引,將會是一個低效的班級管理。
二、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及其弊端
(一)傳統班級管理模式
1、在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中,學生對老師存在嚴重的依賴性,影響了學生的自由發展。盡管老師在學校生活中一直扮演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指導學生,組織學生起著主導作用。但是長期以來,這種完全依靠老師的管理模式導致學生產生了嚴重的依賴心理,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一切以老師的要求為標準,即使每個班級都有一個自己的管理群體,即班委。但是在實際生活中,班委往往充當的是老師的傳話筒,是老師決策的實施者,學生也只能按部就班的按照已經成型的計劃進行,這樣的班級管理模式約束了學生的創造力,破壞了學生大眾參與班級建設與管理的信心。
2、強制性的,統一化的行為規范忽視了個別情況的具體實施,導致班級管理缺乏靈活性和柔性,管理僵化。就目前我國學校的班級管理方法來看,大多數學校仍然采用的全校統一性的,強制性的班級管理行為規范。每個班級的管理都要求遵循統一的管理規范,甚至有些班級管理行為是強制性的要求,它忽視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情況,導致在班級管理中可能出現矛盾激化的問題和弊端。
3、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非常注重班級整體利益和榮譽,導致有些班級在管理中由于過分強調班級利益而損壞了個別學生的利益和感情,影響了學生的團結;有些班級管理中為了達到班級的整個利益,不顧學生的個人情感,對學生做出強制性的要求,在這種長期的強制化、壓抑化環境中,學生的個性發展受到很大影響。
篇3:音樂美術學業水平考試實施方案
金平二中20**年音樂、美術學業水平考試實施方案
金平縣20**年音樂、美術學業水平考試將于20**年4月26日進行,根據《金平縣教育局關于做好金平縣20**年初中學生音樂、美術學業水平考試工作的通知》相關要求,結合本校實際情況,更好的操作執行,特此作出如下方案:
1、基本情況說明:
金平二中考點本次共有八個班級,459名同學參加考試,按照每一考場30人,共設置16考場.考場設置于教學樓二、三、四樓。
二、成立工作小組:
組長:趙軍
副組長:舒繼全
成員:趙春、及其他七、八年級班主任。
三、相關職責及其工作安排:
1.由趙軍總體負責安排協調本次考試。
2.由舒繼全具體負責考試工作各項工作部署和實施。
3.李軍負責試卷的分發和調度及其回收,李立負責考場的總體安排。
4.白志新及其政教處負責考試期間周邊環境及其突發事件處理。
5.趙強駿負責學生及其教師后勤要求。
6.趙沅嶺負責考試試卷及其相關問題的處理。
7.羅負責考試音響設備等技術支持。
8、七、八年級部分班主任,九年級班主任負責考場的安排布置、九年級班主任負責學生的送考工作。
9、4月26日下午七、八年級將不再進行上課,空出教室供九年級使用,七、八年級班主任提前做好各自班級學生的監管工作、做好宣傳,禁止學生到考試區域流竄,玩耍,禁止學無故外出學校.值日教師協助做好七、八年級學生管理。
4、考試時間
20**年4月26日(星期四)下午,14:00--15:30考音樂;16:00--17:30考美術。
五、其他要求、考務工作相關要求
1.考試前,召開九年級考生、畢業班班主任會議,認真開展誠信教育,教育考生嚴格遵守考試紀律,杜絕舞弊現象的發生。
2.每個考場設監考教師(由本校教師擔任)
2名,科任教師不得監考相應考試科目。
3.每個考場設30名考生,學生考號與體育學業水平考試考號一致。
4.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密封,于4月27日下午17:00前派專人送至竺群英老師處。
5.學生考務費(每生每科5元,每生共10元)
從學校公用經費中列支.
六、附件監考表
金平縣第二中學音樂/美術學業水平考試監考表
20**-4-26
14:00-15:30
20**-4-26
16:00-17:30
音樂
美術
金平二中
20**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