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游戲語文精彩語文激活語文讓語文課堂在游戲中更活起來

游戲語文精彩語文激活語文讓語文課堂在游戲中更活起來

2024-07-31 閱讀 1117

游戲語文精彩語文激活語文讓語文課堂在游戲中更活起來

[摘要:]傳統的語文課堂似乎就是呆板地搖頭晃腦,滿嘴之乎者也;小學生的快樂游戲,好像與中學語文課堂絕緣。如何在中學語文課堂中滲透游戲,怎樣讓游戲在中學語文課堂中發揮積極作用,讓我們的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活躍起來?本文通過親自實踐開展活動并收集數據與材料,力圖探討游戲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所起到的積極作用,旨在摸索游戲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積極作用,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積極性。

[關鍵詞:]游戲;活躍;語文;課堂;氣氛

歌德說,誰游戲人生,誰就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就永遠是一個奴

隸。[1]

筆者在這里淺談游戲語文,并非倡導不負責任地游戲人生,做生活的奴隸。在生活中甚至是在教學中適當的滲透一些小游戲,放松心情,促進教學,筆者認為還是非常有必要的。把語文課堂氣氛搞活,方法自然多種多樣,因各施各法,亦不勝枚舉。在此,筆者專門淺析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開展一些小游戲,以便激發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莎士比亞說,游戲是小孩子的“工作”。[2]筆者認為,游戲也該成為高中生、甚至是成人的工作!如果不是因為親自實驗,而且取得了較大的成功,筆者竟不曾想到,游戲雖小,影響卻絕不可小覷!怪不得席勒說:兒童游戲中常寓有深刻的思想。

的確,我認為,所謂的小游戲,不在于它們本身的意義有多大,而在于,當你正確引導學生參與其中,你就會讓學生感覺到他們的思想被慢慢兒打開了,身心也漸漸放松了,它們的魅力與影響不知不覺就留在了你和學生的腦海里!

筆者成功的案例是在班里開展的“國王與天使”游戲,效果很好,意義很大。因為,這個游戲本身,不僅給每一個同學提供了重新或進一步加深認識與印象,交流和展示才藝、愛心互助的機會,而且活躍了整個語文課堂的氣氛,讓大家喜歡上了小游戲,從而更喜歡上了科任教師,也因此而更加喜歡語文課堂,覺得學習語文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事情。這個小游戲不僅讓大家在勞累的學習生活中有了小小的、新的、美好的期待,而且,為了快樂地參與這個小游戲,絕大多數的同學都必須想方設法付出努力甚至是付出真心與真情。更因為人的好奇心理,很多同學不絞盡腦汁天衣無縫地為自己的國王做件好事,不找到自己的“天使”,很難罷休!

筆者是這樣開展“國王與天使”游戲的:

當時正在上晚讀,筆者叫學生們暫停,說今晚不讀書啦(學生們有點兒奇怪,平時老師進門兒雷打不動的第一句話就是叫學生讀書!)。然后故意在大家都不知情的情況下叫他們每人拿出一張白紙(學生們更奇怪了---老師這是要干什么呢?),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叫同學們在白紙上工整地寫上自己的真實姓名,而且特別強調一定要寫上真實姓名(他們一臉茫然,搞不清楚老師在玩兒什么)。

第三步:(溫和地)詢問他們,寫好了沒有?大聲齊答:寫好了(怪怪的表情)!

第四步:請同學們在自己名字的前面或者后面寫上“國王”兩個字,即國王*x或*x國王(疑惑更甚了)。

第五步:完成后交到老師處(這就完了?!完全不清楚老師葫蘆里到底在賣什么藥!)。

第六步:筆者把同學們上交的紙條故意弄亂順序后,叫同學們按座位號依次上講臺領紙條回去。特別強調:1.若抽到自己的紙條請務必放回再重新抽取。2.抽到紙條后請認真查看紙條上的國王姓名,并記在心里。3.紙條僅供本人看,不可讓其他同學查看,也不許告訴其他同學你抽到了誰的紙條。

第七步:當全班同學都抽到別人的紙條了,請同學們在自己抽到的紙條上工整地寫上自己的姓名,并在自己的名字前面或后面寫上“天使”二字,即天使*x或*x天使(一陣嘩然:干什么呀?)。

第八步:(老師笑瞇瞇地)詢問同學們,寫好了沒有呢?異口同聲:寫好了(因疑惑越來越重,讓他們急得有點兒坐不住啦)!

第九步:完成后再次把紙條上交到老師處,由老師保管。如果同學們沒有自行泄露的話,除了老師,只有天使本人知道自己的國王是誰,而國王是不知道誰是自己的天使的。

第十步:解釋游戲規則---現在,我們正在玩的這個游戲叫“國王與天使”,所謂天使,往往是不求回報,無私幫助別人的人。每一個同學都是天使,每一個同學也都有機會做國王,老師要求每一個天使務必在一個星期內無私地為自己的國王至少做一件好事。但,不能告訴你的國王,你是他的天使,也不能告訴別的同學,你的國王是誰,泄露秘密者屆時將受罰!如罰唱歌跳舞講故事之類。好事也必須是在國王不知道的情況下去做,即最好做得天衣無縫,神不知鬼不覺!(一陣哄然!)放心啦!每一個天使有為自己的國王做好事的義務,每一個同學同時也是別人的國王同樣能夠享受你的天使給你帶來的幫助和快樂嘛!溫馨提醒:一個星期后,老師將一一詢問每一個國王,看看我們的天使是否都盡到了美麗天使的責任!看看哪一個天使做得最用心,也考察一下哪一個國王最聰明!能夠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通過蛛絲馬跡找到自己的天使。如果國王感覺到自己的天使為你做好事了,屆時可以準備一些小小小小的禮物作為對天使的答謝,哪怕只是一句謝謝!

一個星期后,即**年10月4日晚上(高三統一上課),筆者結束并總結了游戲。當時整整花了一節晚讀和一節晚自修課的時間,才完成了詢問每一個國王的工作。一定要一視同仁,一一詢問。操作格式如下:

筆者拿出之前保管的國王天使名單紙條,按順序一一詢問:“*x國王,請站起來。請問,這個星期,你有沒有感覺到有人幫你做好事了呢?”答案自然只有兩種:1.有。2.沒有。

回答“有”的,老師則問:“那請你說說,你的天使幫你做了哪些好事?”答:(此處略)。

“請問,你知道是哪位天使幫你做的好事嗎?”答案也只有兩種:1.知道。2.不知道。

老師:“讓我們用掌聲請出*x國王的天使!”【回答沒有感覺到天使為國王做好事的,則直接操作這一步,可說:是天使沒有做好事,還是這個天使做得太好,以致于讓國王察覺不出天使做了好事?掌聲有請*x國王的天使!】(天使站起來)“*x國王,請認清你美麗的天使。”

若天使做好事了,老師會說:“*x國王,有什么話或有什么微薄的禮物答謝你美麗又可愛的天使嗎?”(有的送禮物,有的說謝謝,有的擁抱致謝)

若天使沒有做好事,老師則說:“*x國王,現在,你有權懲罰這個不懂事的天使,不要太為難他,讓他力所能及就行。此刻,你是國王,你最有權威!你說了算!罰他唱歌跳舞講故事之類都行。”(要求受罰的天使必須當堂完成)

操作格式基本如上,當然,在大前提不變的情況下細節可以自由發揮。

這個小游戲讓同學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助人為樂的智慧、技巧、勇氣與樂趣。還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積極性、熱情程度、愛心程度。比如,天使做好事必須不露痕跡,這不就得講究做事的智慧與技巧了嗎?既然天使做事滴水不漏,國王又怎么樣去判斷和找出自己的天使呢?這也考驗了國王的智慧!有些天使做好事,完成“任務”了,有些天使并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原因可能是時間不夠,沒來得及做;也許是想做而沒能鼓起勇氣去做;或者是根本不當回事兒,認為就是一個游戲,不想參與;再者,是想參與,但積極性、主動性不夠,辦事拖拉;如果真心付出,也許不會考慮太多外在因素,積極去做,努力創造條件……從而看出一個人做事的積極性與熱情程度、愛心程度。

第一次開展這個游戲,筆者認為,效果很好!超出了筆者預期的效果。

下面,我以一組數據作為說明:

(煩見下頁)

莎士比亞,不負責任,游戲人生,小游戲,小學生

篇2:春學段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方案

*春學段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方案

前言:

本學期有五個月,我們的教學時間相對來說比較寬裕,所以說咱們小組本學期可以每次安排兩人上課,課前有研討,課后也有研討。每次活動時間為一晌。(中午aa制聚餐)二月份活動內容是依據課標確定本學期要教學的具體任務,交流自己的教學計劃,教學思想,并敲定自己上公開課的課題。

活動要求:

1、每次活動沒有特殊情況要按時參加。

2、作課教師提前一周公布教學設計,小組成員及時交流思想,交換意見。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3、活動時提前十五分鐘到達作課地點,作課教師與聽課者簡單交流思想。

4、上完課及時上傳實錄,最好利用禮拜天整理、上傳,周一大家點評。

5、平日教學中多反思,每次活動時最好大家都帶著問題參加。我們不僅僅探討課,也探討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活動時間安排:

2月22日3月21日4月18日5月16日6月20日

具體就是每月的第三周周三。

具體的作課順序等到22日活動時再定。

篇3:在語文課堂中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

如何在語文課堂中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我們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生于2000年之后,獨生子女占多數,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關于“助人為樂”“禮貌謙讓”“見利思義”“尊老愛幼”等方面的美德教育,在社會風氣和家長變形的教育思想中,都成為傻孩子做的事,使孩子養成了唯我獨尊、人人為我的習慣。家長對孩子的一味遷就,百依百順,有求必應,甚至是縱容已經成為普遍現象。還有的家庭,父母和長輩過分寵愛自己的子女或晚輩,無原則地滿足他們的不合理要求,偏袒過失。獨生子女處于家庭的核心地位,這樣的家庭環境容易使他們變得我行我素,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同情心,不懂得尊重他人,缺乏責任感。

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如何在課堂上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已經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讓我們談談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我自己在教《走進西部》這一個單元時,上完課文,我給學生布置寫話練習:

1、假如你現在是一名已經臨近畢業的大學生,你會熱血沸騰地選擇去西部嗎?你覺得你會為西部建設做些什么?

2、看了“感動中國”節目后,請你為“西部大開發”的建設者寫一段頒獎詞。

孩子們討論熱烈,對邊疆的建設者充滿了無限的敬意。其中韓孟霖同學就堅決表示:我以后也要去建設西部,使得那里的人民過上幸福的的生活。

語文教學是一種“人本思想”為指導的人性關懷教育,特別關注人的發展、人的需要、人的個性、人的價值和人的成長。語文課程也是學生成長過程的一種催化劑,對提高學生人文素養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責任感就是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培養的一個重要內容。托爾斯泰認為:“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責任感是一個人日后能夠立足于社會、獲得事業成功與家庭幸福的至關重要的人格品質。

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學生一天在課堂里度過的時間約占他們生活時間的二分之一。在這長長的時間里,他們的認知、情感、性格、意志都在變化著。師生間、同學間、學生與教材間的交流日復一日,個性處于迅速的變化和發展之中,他們接觸到的身邊的每個人每件事,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能對他們的個性發展和思想形成無法估量的影響。首先,我們應以學生為本,在充分尊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標與各學科所蘊含的德育因素,自然地、有機地、不顯痕跡地結合起來,把德育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內化為學生個體的思想品德。其次,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如上好每一節課,做好每一次作業,甚至回答好每一個問題,寫好每一個字,也能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學生的責任意識。再者,作為為人師表的教師,也應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個上課從不遲到,批作業從不含糊的教師,其一絲不茍、細心踏實的行事作風,也會給學生以受益終身的影響。藤野先生總是認真細致地幫魯迅先生修改講義,連血管圖的微小偏差都不放過,其兢兢業業、踏踏實實的敬業精神激勵了魯迅一輩子。這樣的責任感教育才真正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極高境界。

古人云:育人為本,責任為先。何謂責任?父母對兒女的撫養是一種責任;兒女對父母的孝敬是一種責任;老師對學生的教育是一種責任;學生學好學業學會做人是一種責任……責任是一個人所有道德品質的基礎,責任是一個現代人所必需具備的基本品質,責任是一個人文明程度的標志。

然而,現代小學生責任感的現狀又是如何呢?現實告訴我們:現代小學生責任感的現狀不容樂觀。如進了學校,該帶的作業、學習用品忘帶,還埋怨父母沒給他裝,沒有提醒他;早上,校園內打掃衛生時,幾人一組相互吵鬧、嬉玩,上課鈴聲一響,便草草了事;在處理與他人的關系時,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對他人漠不關心等等。基于此,我想僅就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責任感談一些粗淺的見解。

小學生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課堂學習中,所以我們老師抓住課堂教學的契機,在點滴中,因勢利導,適時對孩子進行責任教育。

首先,我們教育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積極創設氛圍,引導上課專心聽講,積極發言,能虛心求教,敢于質疑等。

其次,我們在課堂教學中還注重學生的的讀寫姿勢、用眼衛生等習慣的養成,逐步培養學生對自己的身心健康負責。例如,對一年級新入學的孩子,我們每天都要認真指導他們的讀寫姿勢,教給孩子讀書寫字“三個一”的口訣,即:眼睛離本一尺遠,胸離桌子一拳遠,手指離筆尖一寸遠。久而久之,孩子們形成了習慣,只要讀寫就想口訣,想到口訣就自然坐直身體,坐正了姿勢,最后成為孩子們的自覺習慣,這樣孩子們會終生受用。

再次,結合學科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責任教育。例如,學科活動中的小組成員分工,引導學生各負其責,既對自己負責,也對他人負責;語文學習中,借助課文中的英雄事跡對孩子進行榜樣教育,孔子說:“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人們的品德行為往往是通過觀察,模仿示范者榜樣而學習得來的,孩子也不例外,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育應該而且能夠造就現代化社會所需的一代新人發揮重要作用。”那么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是至關重要、迫在眉睫的。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許多孩子沒有像以前那樣從小就要承擔起家庭的重擔。應該說,大部分的孩子他們內心還不是很成熟,如:教師批評幾句就砸東西,還有和老師對罵。這種現象普遍存在。語文課堂只重視語文知識的積累,重視學生考試分數的高低,這將嚴重阻礙學生素質的提高。因此,語文教學不但要讓學生掌握文化知識,還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以及使命感,將來走向祖國的四面八方,承擔起建設祖國的歷史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