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最后一分鐘》教材解讀

《最后一分鐘》教材解讀

2024-07-31 閱讀 8293

《最后一分鐘》教材解讀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這是一首充滿激情的詩。作者傾訴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懷抱最后一分鐘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時刻的思緒,表達了全中華人民積蓄心中的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對香港回歸祖國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整首詩語言凝練,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摯熱烈,作者那沸騰的熱血與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詩句之中。全詩共有4個小節。第一小節是全詩的引子,作者把香港擬人化了,就像是和親人談心似的,“傾聽最后一分鐘的風雨歸程”。作者和所有中國人一樣,滿懷激情地迎接香港回歸祖國這一歷史時刻的到來。第二小節表達了人們眼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與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冉冉升起時,無比激動無比自豪的心情。這種情感,作者是通過一些特寫鏡頭來真切表現的,如“旗幟”,“旗桿”,“寂靜”的場面,“微微顫抖的嘴唇”,“在淚水中一遍又一遍輕輕呼喊”。第三小節主要是講作者聯想到了香港的屈辱歷史,聯想到了*戰爭以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表達了如今揚眉吐氣的歡欣鼓舞。第四小節是說香港從此掀開了歷史的新篇章,作者用熱情、奔放的語言,表達了對香港回歸祖國的熱情歡迎和對香港美好未來的深情祝福。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通過誦讀詩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理解詩句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是本課教學的重點;結合歷史背景理解一些含義深刻、感情強烈的詩句,是教學的難點。

2.詞句解析。

叩問:真誠熱切地詢問。

脊梁:即脊背,人或動物背上中間的骨頭。常被比喻為氣節、骨氣。

硝煙:炸藥爆炸后產生的煙霧。

骨髓:骨頭空腔中柔軟像膠一樣的物質。詩中“那深入骨髓的傷痛”是說列強的侵略給中華人民造成了刻骨銘心、難以忘懷的傷痛。

篇2:青島版一年級下教材修改與對比解讀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很榮幸能在這里和大家一起學習。下面我先分析一下今年的一年級下冊教材的知識結構和解決問題的內容,然后針對今年新出版的一年級下冊青島版實驗教材的修改內容向各位老師做一下介紹,并和去年的教材進行對比,解讀修改的原因和教學建議,不當之處,敬請各位領導和老師批評指正。

一、全冊知識結構

首先請老師們一起來了解本冊教材的知識結構和主要教學內容。本冊主要內容有……(略)

二、解決問題

1、第四單元信息窗一:比多、比少問題的解決

信息窗一包括了三類知識點:兩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加整十數的口算和比多比少問題的解決。由于兩位數減一位數和兩位數減整十數是融合在解決問題里進行的,為了協助同學更好地理解比多比少問題的算理和解法,在教學時教師們可以把本信息窗分三課時進行:前兩課時分別教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第三課時再重點解決比多比少的問題,通過反復利用學具逐步形成表象,從而協助同學理解解題思緒和解法。

2、第五單元信息窗二:解決人民幣的簡單問題

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同學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獨立考慮,也可以借助學具進行操作,喚起同學已有的生活經驗來理解。

3、第六單元信息窗五:解決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問題

本信息窗包括兩個教學重點,一是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的豎式計算,二是解決兩步計算的問題。為了協助同學更好地掌握知識點,老師們可以把重點分在兩課時進行,先進行計算的教學,當同學已經掌握計算方法后再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同學更好地理解兩步問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三、修改對比解讀

今年的一年級上冊教材與去年相比,共有17出不同,分別是:

1、第4頁第2題

舊教材:“我說你數”。即一人說出一個數,另一個人接著數,既可以正著數,也可以倒著數;既可以一個一個地數,也可以5個5個地數。

新教材:題目要求不變,數數方法進行了改變:一個一個數、5個5個數、10個10個地數。

對比解讀:修改后同學數的方法更具有多樣性,可以協助同學更好地掌握100以內數的基礎知識。

2、第6、7頁

舊教材:信息窗出現了小朋友數海鷗、海豹、企鵝的只數的情境,引入對讀數、寫數和數的大小比較知識的學習。

新教材:信息圖做了較大改動,刪除了海豹。把一群企鵝分成兩群,并注明:“我們有20只”、“我們有40只”。增加了一個紅點:一共有多少只企鵝呢?還有一個綠點:你會計算30+6和23-3嗎?

對比解讀:舊教材中對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減法的內容是作為半例題出現在了自主練習第4題中,老師們在教學時很容易忽略。因此新教材把這局部口算內容布置進了信息窗二之中,通過數企鵝的只數學習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并通過綠點來學習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減法。這樣布置不只使同學加深了對數概念的理解,也為后面進一步學習百以內數的加減法作好充分的準備。

3、第9頁

舊教材:第4題是一道半例題,進行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減法的口算練習題,這是對信息窗教學內容的擴充,

新教材:增加了“依照數的順序填數”的練習內容,并把原來的第4題刪除了2道,并降為基本練習。這是針對信息窗內容的改變而進行的相應改動。

4、第11頁二單元標題

舊教材:學看鐘表

新教材:認識鐘表

對比解讀:“學看鐘表”太片面,而“認識鐘表”就相應的比較具體,除了表示認識鐘面,還表示要正確認讀鐘面時間。

5、第16頁主題圖中第2、4幅圖

第2幅圖:刪掉了圖中的玉米。

第4幅圖:刪掉了大樹,并把北斗七星轉動了位置。

對比解讀:新教材中刪掉了多余的內容,指向性更明確,更有利于同學觀察。但是對于北斗七星和北極星的位置,我查找了相應的資料和圖片,所有資料中都指出:將北斗七星勺子口最開始的兩顆星(天樞、天璇)延勺底至勺口的方向連起來,朝斗口方向延長約5倍遠,就找到了北極星。由此可以看出舊教材中的第4幅圖是正確的。我建議老師們在教學時協助同學理解晚上北極星所在的方向是北方即可,假如有同學提出北斗七星和北極星的位置問題,老師們也可以做相應的解釋,引導同學課下查閱相關的天文資料,培養同學的濃厚興趣。

6、第17頁第3題

舊教材:調查班內同學各住在學校什么方向,整理填表。

新教材:說一說你座位的東南西北面各是誰,并填表。

對比解讀:調查家在學校的方向時,很容易出現東北等之類的方向,不利于同學統計。記錄同學的東南西北面的同學更具有指向性,更便于同學操作。

7、第25頁第7題

對比:第1、2小題調換了位置。

教學建議:教師可以引導同學在充沛觀察畫面的基礎上,提出有關“比多少”的問題進行解決,培養同學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8、第31頁第5題

對比解讀:新教材中增加了問題“媽媽比爸爸多掂了幾個?”這個問題更具有指向性,可以引導同學提出不同類似的問題,便于同學練習。

9、第46頁

舊教材:中間的小女孩說“大約是40只。”

新教材:改成“用學具。”

對比解讀:對于26+12,教師要引導同學在獨立考慮的基礎上進行合作探索,并組織交流。但在實際教學中同學不會想到用估算的方法,因此新教材刪除了估算,改為用學具。這樣改動更能突出學具的重要性,把計算方法放在口算和筆算上,更有利于同學掌握。

10、第51頁

對比:新教材把圖進行了改動,并刪除了桌面上的豎式。

解讀:在教學時,教師要讓同學在獨立考慮的基礎上探索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的計算方法,并進行交流,方法在合作探索中引導全體同學掌握口算和筆算的計算方法。

11、第61頁第5題

對比:小明和小紅的信息進行了改動。

解讀:舊教材中,“小紅再跳18個就和小麗跳的一樣多。”要求小紅跳了多少個,這種反敘的題目同學不容易理解,因此新教材中就進行了改變。另外,同學假如提出問題“小麗和小明一共跳了多少個”,53+47正好是100,是連續進位,同學計算有難度,因此新教材就改為38個。

12、第72頁第5題

對比解讀:舊教材中的練習內容難度太大,同學不容易掌握。改動后的內容同學獨立解決就可以了,更能培養同學學習的興趣。

13、第79頁

對比:刪除了第3

題“丈量乒乓球臺的長”,增加了第2題“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

解讀:“丈量乒乓球臺的長”同學不容易操作,而且也受學校條件的限制。增加的第2題可以讓同學獨立完成,全班交流時說一說怎么想的,培養同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4、第82頁

對比解讀:在統計表中,每一橫行表示什么意思在最左面一欄都有注明,同學很容易就能理解,為了和規范的統計表相統一,新教材把統計表中的“()人”刪掉了。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同學理解統計表中的每一項表示什么意思,然后再獨立完成統計表。

15、第86-89頁《兒童樂園》

舊教材:出現的是小朋友在兒童樂園里游玩的情境。回顧整理用五種圖形出現五個板塊,引導同學對本冊的知識進行全面的回顧與整理。

新教材:情境圖分成四個局部,每一局部的信息又與回顧整理一一對應。第一局部是復習100以內數的相關知識,第二局部是100復習以內數的加減法和解決問題,第三局部是復習人民幣的內容,第四局部復習厘米和米的知識、平面圖形、認識時間的內容。

對比解讀:舊教材中的主題圖復雜、信息量太大,同學在觀察時容易顧此失彼,不利于同學對本冊知識的系統的回顧復習。修改后的兒童樂園更加細化,一目了然,同學觀察時也能夠有條理地觀察并提出問題,有利于同學全面、系統地整理全冊知識點。

16、第90頁綜合練習

對比:練習題進行了很大的改動。局部題目前后調換了位置,把第11、14題刪除,增加了第5、10、11、15、16題,同時把第6和第10題進行了改動。

解讀:從這個改動可以看出,教材把不相關的開放性的練習形式刪掉,增加了計算和解決問題的相關內容。這樣的改變卦有助于教師組織同學復習,也改變了教材練習內容單一的局面。

17、第95頁“我都學會了嗎?”

對比解讀:教材把開放性強的習題換成基本的計算,可操作性較強,便于教師引導同學掌握本冊教材的重難點,培養同學形成歸納整理知識的能力。

從這些教材的修改可以看出,青島版教材在逐漸完善,越改越實用,越改越有利于教師的教學和同學的學習。而每次修改都是在征求一線教師意見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我們在使用教材的時候,要做個有心人,和時發現教材的缺乏,提出修改建議,以便使我們的教材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