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在生活中寫作

在生活中寫作

2024-07-31 閱讀 9367

在生活中寫作

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公園路小學焦艷

在作文課上,很多學生會“談作文色變”,甚至不少學生就眼睛盯著天花板,長嘆著,無話可寫。即使強迫著自己寫下去,也是內容空洞,千人一面。事實上,我們的孩子對作文總是敬而遠之,他們總以為,作文就像一尊佛像高高地占據在神壇之上;我們的部分老師總喜歡搬出所謂的作文“公式”,重視寫作技巧的訓練,強調作文格式、套路,使作文遠離了孩子,遠離了生活。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他們的真情實感。所以,作文教學,特別是小學起步階段的作文教學必須引導孩子們留心生活,體驗生活,在與生活接觸的接觸中捕捉寫作素材,為孩子們打開豐富多彩的生活天地,讓作文變得新鮮有趣,使孩子想寫、樂寫,并漸漸成為他們精彩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感受生活,調動興趣

心理學認為:“當一個學生對某種學習產生興趣時,他總是積極主動,而且心情愉快地去進行學習,不覺得學習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小學生好奇心強,愛表現,形式多樣的習作活動能調動學生的習作興趣。太陽每一天都是新的!一草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春日的萬紫千紅,夏日的朝氣蓬勃,秋日的碩果累累,冬日的銀裝素裹……父母的呵護、老師的關愛、同學的互助……生活是美的,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究根到底是因為缺少一顆熱愛生活的心!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離開生活,我們的寫作便成了無本之木,無水之源了。我們要帶領孩子們走出教室,投身到廣闊的大自然的懷抱中去,去欣賞紅花綠草,去領略湖光山色,去聆聽流水潺潺……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生活就是巧婦手中米,是習作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源泉。引生活進入教學中,首先就要強化學生對生活的印象。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但學生對生活之中的小事和周圍發生的事往往視而不見,充耳不聞,認為是小事。我們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從小學會捕捉生活中的小浪花,從生活中提煉素材,挖掘題材。捷普洛夫說過:“一個空洞的頭腦是不能進行思維的。”,只有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素材,才能厚積而博發。如活躍的課余生活,創造性的團隊活動,形式多樣的課外閱讀,都是學生寫作的豐富題材。在寫作教學中我們要想法設法引導他們做有心人,去發現,去探究,去感受,去激活生活的印象。讓他們意識到,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發生過的許多事雖小,只要有意思,就是很好的題材。

二、走進生活,積累素材

臺灣著名女作家三毛曾經帶了幾個孩子出去野營,可是孩子們對自然美景熟視無睹,只顧看著各種卡通漫畫,于是三毛不禁驚嘆:孩子們被商業美術俘虜,拋棄大自然了……事實上,我們的孩子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他們的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已經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在此基礎上,我們可引導他們爭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培養他們“事事留心,處處在意”的習慣,讓學生多積累生活中的素材,寫作時就有話可說了。如上課時天氣突變

篇2:小學寫作小論文小學作文教學生活化策略研究

小學寫作小論文小學作文教學生活化策略的研究

山西省太原市萬柏林區閆家溝小學校楊志茹

摘要:

沐浴著改革的春風,教育教學領域也煥發出勃勃的生機。但是在人文教學尤其是寫作教學這個環節中卻仍存在著諸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潛心研究,大膽嘗試生活化作文教學的新模式,拓展寫作資源更為廣闊的新天地。奏響了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新的樂章,真真正正地帶來作文教學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局面。

關鍵詞:小學作文教學生活化研究

正文:

沐浴著改革的春風,教育教學領域也煥發出勃勃的生機。但是在人文教學尤其是寫作教學這個環節中卻仍存在著諸多問題。這一切問題的產生都源于應試教育長久的影響。根深蒂固的傳統教育教學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他們像一顆毒瘤一樣去除不盡。而寫作教學又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于是大多數教師和家長感到特別茫然,很多教師由于多種因素,只注重知識傳授輕情意培養,重技能訓練輕自由表達,這直接導致作文教學嚴重脫離現實生活,學生寫作能力低下。這種沒有實踐、沒有體驗、沒有情感的寫作讓生活經驗還十分貧乏的小學生苦不堪言。于是一提寫作文,學生就像條件反射似的馬上產生“皺眉頭”“咬筆桿”“擠牙膏”------等一系列的作文“焦慮癥”、“恐懼癥”。針對這種情況,作為一名多年在教學一線工作的語文教師,我潛心研究,大膽嘗試作文教學的新模式,拓展寫作資源更為廣闊的新天地。下面是我的一些初探點滴,把它寫出來以與各位同仁共同切磋。

一、教師必須破釜沉舟、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實現觀念的新突破。

在教學中不囿于傳統的思維定勢,敢于打破清規戒律,大膽的改革作文課堂教學結構,嘗試開放性作文教學模式,即作文教學要回歸自然。正如《學習與革命》一書的作者

篇3:豐富課余生活提高寫作水平

豐富課余生活提高寫作水平

作者:姜家永

摘要:學生通過校外課外活動、校內課外活動,豐富課余生活,積累寫作素材,提升表達能力,提高寫作水平。論文關鍵詞:課余生活,寫作水平寫作課上,學生面對作文題目,不是抓耳撓腮,就是閉門造車。寫親情的,自己生病了,父或母在大雨或大雪中背“我”上醫院;寫友情的,同學、朋友之間因為一點小事鬧矛盾,然后冰釋前嫌。沒有生活的體驗,缺少真情的表達。為了解決學生在寫作中無內容可寫的困惑,我在教學實踐中,一方面立足課堂,另一方面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寫作水平。一、校外課外活動要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走進自然,讓學生有一個全新的視野,因為校外的世界很精彩,校外課外活動的天地極廣闊。教師要注意引導,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同時,把自己與當今的世界、生活的社會,生存的環境等方面聯系在一起。活動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可以帶領學生參觀工廠、新農村、農業科技基地、高新科技園等,讓學生增長見識,受到社會現實教育,增強學習動力,明確學習目的,樹立遠大理想。讓學生欣賞大自然、武當名勝,奇妙無比的大自然、歷史文物,是學生獲取自然常識、歷史知識和民間文化的生動教材。可以讓學生收集昆蟲、植物標本,觀察某種生物的生態變化過程,增長知識。可以讓學生以文會友,通過書信、電子郵件與外地同齡學生交往,達到溝通、交流互相提高寫作水平的目的。可以讓學生走進市場,觀察商人、小販的言行舉止,并了解當今社會物質的豐富、市場的繁榮。可以讓學生走進標志性的城市建筑,讓學生感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展等等。活動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1、當我講到社會調查這個內容的時候,在課堂上只能講解調查報告的一般格式、基本要求,但無法讓學生坐在教室里編寫,因此就讓學生走進社會,有的調查一次性用品使用情況,有的調查白色垃圾的污染,有的調查母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