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你準備運用信息技術優化寫話習作與口語交際教學?

你準備運用信息技術優化寫話習作與口語交際教學?

2024-07-31 閱讀 4836

你準備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優化寫話、習作與口語交際教學?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語文課程標準》中也對語文教師提出了掌握和運用信息技術的要求。可見,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極具活動力的工具、媒介和手段融入到語文教學中將成為一個全新的課題,需要我們去探索,去實踐,去研究。信息技術無疑也會成為優化新課程理念下口語交際教學必須充分利用的重要資源。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整合信息技術,對于更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過程,實現課程目標具有革命性的優勢和意義。

1、擴大學生知識范圍,讓學生豐富知識儲備。

信息資源巨大的信息容量為口語交際訓練提供了豐富而優質的教學資源。上下五千年,縱橫千萬里,只需鼠標輕輕點擊,多種美文名句,應有盡有。作為口語交際訓練內容的信息資源通常表現為以下形式:①教師根據交際內容整合后的信息資源庫;②學生自主搜集的原始信息資源。前者雖然經整合成以交際主題為中心的題材,但統一性太強。后者雖然存在著蕪雜之處,卻是分屬不同學生的獨特個性的體現,二者在教學中都不可或缺。教師在填充資源庫時要力求豐富多樣,讓學生有較多的選擇余地。學生在自主搜集學習資源時,也要學會去粗存精選,力求獲取有效資源。知識倉庫越來越飽滿,才能逐漸擺脫“巧媳婦難為無米炊”的窘境,而達到“信手拈來,出口成章”的境界。

2、提高學生交際興趣,讓學生敢于表達。

在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能將抽象、枯燥的知識內容轉化為視聽結合的圖文、影像,能起到刺激感官,激發興趣的作用。①可用成功范例刺激間接興趣,例如配樂朗讀、演講錄像、辯論會錄像、話劇表演等,成功的賞心悅目的榜樣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交際實踐的興趣。②選擇貼近生活的信息資源,引發學生心理上的認同感和親近感,激發他們對身邊事物和生活的重新整理和認識,從而導引出交流的欲求。③用視聽結合的直觀形式物化抽象話題。從而淡化學習障礙,提高交際興趣。

3、營造良好交際情境,給學生提供交際基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教學活動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具體的交際情境,我們可以理解為直接情境和間接情境。直接情境是現實生活中所提供的直接形象所構成的情境。如:向老師和同學介紹我自己這樣的情境是現成的,無需刻意創設就能直接感受。間接情境是指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的虛擬情境。信息技術為創設間接的虛擬情境提供了便利,憑借圖化、視頻、聲音等多種媒介、構建情境交融的交際情境,不僅能集中學生注意力和激發興趣,也為學生交際提供了實現的可能。

4、運用技術手段及時反饋,讓學生及時交流。

在教學中,我們可以用錄音或錄像的技術手段把學生的交際訓練過程錄制下來(包括朗讀、演講、角色扮演、辯論等)。讓學生的反復聆聽,了解自己的口語交際水平,采用互評、自評、師評的方式形成反饋,也可采用與范本對比,與同學對比的形式,找出差距,促進口語交際能力的不斷提高,教師也可從中了解學生的發展水平,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信息技術在口語交際教學中的運用僅僅是手段和工具而不是目的,信息技術在為我們的教學提供方便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不利因素,例如,人機對話的缺點,網絡語言的泛濫,教學內容的偏高,道德教育的濫化等。這就要求教師在開發利用時擺正其輔助性的地位,借助而不依賴,利用而不迷信,使信息技術在口語交際教學課堂中得到健康的整合。

口語交際,信息技術,教學,如何

篇2:談信息技術優化寫話習作與口語交際教學

談信息技術優化寫話、習作與口語交際教學

一.全新視覺、指導觀察。

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拓展學生思維空間,使他們眼前有物、胸中有情,才能激發學生寫作熱情。看圖寫話,看圖是基礎,但低年級學生還缺乏觀察能力,特別是剛入學的孩子,觀察事物無目的,無順序,東看看,西看看,抓不到重點。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這一手段,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

觀察人物,先左后右,從人物的形體、相貌、衣著分析出身份、年齡、職業;從人物的動作分析出干什么、怎么干;從人物表情、動作分析出怎么說、怎么想等。畫面上有人物,有景物,有色彩,但沒有聲音,也不會動。而看圖作文,則要求借助于圖畫提供的形象,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合理想象,使圖上那些靜止的人物、景象“活”起來。

針對于多幅畫面我指導學生先整體連續觀察畫面,判斷出這個故事或事件的重要內容,然后再一幅圖一幅圖地看。最后把每幅圖的意思連起來。需要說明的是,訓練學生看圖,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指導過程,剛開始學習的時候,要求不能過高,可以只說一兩句話,只要能說清楚什么人、什么時候、在哪里、干什么就行了。有時時間、地點可以不說,只說什么人、做什么事、也是可以的,慢慢地再訓練學生細看畫面,展開想象。

現在,信息技術可以為我們提供更有利的觀察條件,讓五彩繽紛的動感畫展現在自己的眼前。它可以給學生展示各類植物生長規律,從萌芽到結果,學生的視覺、思維空間就變得寬闊起來,其寫作的欲望被激發起來,何愁他們寫不出精彩的作文?

二.提高興趣、敢于表達。

在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能將抽象、枯燥的知識內容轉化為視聽結合的圖文、影像,能起到刺激感官,激發興趣的作用。①可用成功范例刺激間接興趣,例如配樂朗讀、演講錄像、辯論會錄像、話劇表演等,成功的賞心悅目的榜樣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交際實踐的興趣。②選擇貼近生活的信息資源,引發學生心理上的認同感和親近感,激發他們對身邊事物和生活的重新整理和認識,從而導引出交流的欲求。③用視聽結合的直觀形式物化抽象話題。從而淡化學習障礙,提高交際興趣。

三.營造氛圍,提供舞臺。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教學活動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具體的交際情境,我們可以理解為直接情境和間接情境。直接情境是現實生活中所提供的直接形象所構成的情境。如:向老師和同學介紹我自己這樣的情境是現成的,無需刻意創設就能直接感受。間接情境是指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的虛擬情境。信息技術為創設間接的虛擬情境提供了便利,憑借圖化、視頻、聲音等多種媒介、構建情境交融的交際情境,不僅能集中學生注意力和激發興趣,也為學生交際提供了實現的可能。

篇3:運用信息技術優化寫話習作口語交際

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優化寫話、習作、口語交際

學生的寫話、習作和口語交際,是培養學生語文基本素養的重要手段。教師指導學生說話時,既要憑借圖畫和事物,借助課件、白板、錄像等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認真教學生觀察、認識、分析、表達的方法,又要把話說完整說清楚說具體。如上三年級的《海底世界》,讓學生寫一寫你最喜歡的海底動物或植物,我就制作了精美的課件,通過播放海底世界的錄像,帶學生欣賞海底各類熱帶魚、海龜、海帶、龍蝦……孩子對海底世界有了直觀、形象的認識。看著圖片先說后寫,興趣高,課堂效率好。

多媒體所營造的集圖、文、聲和交互性于一體的新穎的形式,對輔助寫話、習作、口語交際教學有很大的作用,能提高課堂效益,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在語文教學中,充分發揮多媒體手段的優勢,創設一定的語言環境,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提供豐富的說話內容,啟發學生的思維,較好地培養學生的口語、寫作能力。由于工作需要,我常常深入課堂聽課,低年級的教師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口語交際的一些做法常常吸引了我的目光,引發我的思考。結合教學實踐,筆者就如何利用多種媒體優化口語交際教學談一些體會。一、合理運用,豐富口語交際的內涵教育技術學認為,多媒體是教學手段的一類,教學手段是為教學服務的,應該按需選取,并不是教學的任何環節都需要使用多媒體手段。我們在口語教學實踐中,認為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創設情境、啟發想象、理清思路這三方面作用最為顯著:1.創設情境,激發說話興趣利用多媒體創設一定的情境,能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從而引發學生的真情實感,激發他們的說話興趣。例如:在介紹春游活動的口語課上,我們先帶學生到野外游覽,讓他們感受大自然的美,并把游覽的過程錄制下來;回到課堂上播放這段錄像。將學生再次帶到歡樂的游覽活動之中。悅耳的音樂、美麗的畫面,激起了他們表達的欲望,個個興趣盎然、爭先恐后地舉手發言。有的說:“春天來了,大地鋪上了一層綠地毯,五顏六色的鮮花開了,引來一群美麗的花蝴蝶。”有的說:“春天到了,河邊的柳樹發芽了,垂下的柳枝好像少女的頭發,在微風中輕輕搖擺。”這樣,我們借助錄像畫面再現形象生動的場景,增添了口語交際課的趣味性,收到了較好的效果。2.啟發想象,豐富說話內容有了豐富的內容,學生才能有話可說。運用電教媒體創設情境、設置說話內容,能幫助學生喚起表象、啟發思維、展開想象的翅膀。例如:在《聰明的公雞》口語教學時,筆者以往利用掛圖引導學生說話,由于靜止的畫面內容單一、想象的空間受到限制,因此教學效果不太理想。后來我們根據教學內容制作了PPT。教學中,讓學生認真觀察教師的演示,邊觀察邊想象。第一幅畫面內容是一只公雞走在前面,狐貍偷偷地跟在它的后面。教師提示學生注意觀察狐貍的面部表情,然后提問:“狐貍想干什么?”學生從狐貍狡猾的神態中明白它不懷好意,想趁機吃掉公雞。教師接著演示第二幅畫面:公雞回頭觀望,狐貍的嘴在動。教師啟發學生:“公雞回頭看見了狐貍。狐貍會說些什么?”通過生動有趣的投影片,喚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接著教師演示第三幅畫面,問學生:“狐貍聽公雞說了一句什么話后,轉身就跑了?”學生的思維異常活躍。有的模仿公雞的語氣說:“‘怎么是我一個人呢,獵狗就在后面!’狐貍聽后撒腿就跑。”還有的說:“公雞想了想說,‘我可不是一個人,獵人就在后邊。’公雞多聰明啊!”然后教師重新演示投影片,讓學生再看一遍,并進行分組練習時互相補充,并推選說得好的學生上臺講給大家聽。通過這樣的訓練大大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豐富了說話內容。3.理清思路,指導說話方法開始時小學生話說不好、說不明白,是因為心中有話不知從何說起,即沒有掌握說話表達的方法。因此,在口語教學時,教師可發揮多媒體的優勢,為學生創造一個豐富多彩的說話環境,使其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說話方法。例如:在教低年級口語教學課之前,我們將蝴蝶在花叢中飛舞的情景制成動態的多媒體課件。教學時,先讓學生觀看屏幕畫面,畫面中有花草、蝴蝶……然后點擊按鈕,讓學生說出蝴蝶在什么地方飛來飛去。學生說:“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教師再問:“誰能說說什么樣的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像在干什么?”學生很快說出:“美麗的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好像在跳舞。”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理清了說話的思路,表述也愈來愈完整。用同樣的方法還可讓學生以“可愛的小白兔”、“活潑的小松鼠”等為內容練習說話。運用電教媒體拓展了學生說話的內容范圍,理清了思路,使他們說得準確、說得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