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培養學生運算能力?
談談您是如何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的?
發布者:吳紅才
《新課程標準》要求:數學教學要著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運算能力,處理數據的能力,空間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數學信息的表達和交流能力。而運算能力則排在其余諸能力之前??梢娖湓诮虒W中的重要地位,但從平時練習,考查來看,目前初中學生的運算能力薄弱,速度慢,走彎路,常出差錯。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加強指導和訓練,逐步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下面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幾點看法。
一、牢固掌握數學“雙基”是培養運算能力的基礎
學生運算能力的高低,雖不直接決定于掌握知識的多少,但掌握知識的程度卻與運算能力的形成緊密聯系,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必須以掌握數學“雙基”為前提。
例1、n為何值時,y=(n2-5n+6)Xn2+2n-13+(n+1)X+4是二次函數?
解:由二次函數的定義,可得
n2-5n+6≠0①
n2+2n-13=2③
由(1)得n≠2,n≠3;由(2)得n1=-5,n2=3
∴當n=-5時,y=(n2-5n+6)Xn2+2n-13+(n+1)X+4是二次函數。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要得到正確的運算結果,必須要使學生透徹理解,切實掌握在運算中所根據二次函數的概念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等知識及技能。
二、在觀察,猜想和分析問題中培養運算能力
運算能力的強弱,主要體現在正確性和迅速性,而正確又是迅速的前提,有些學生平時運算中常常急于求成,以致得不到正確的結果,他們不懂得慢中求快的道理。對此,應要求學生樹立認真的學生態度,養成觀察細致的作風,以便從式子,數字的特點中找到合理,簡捷的計算方法,從而提高運算速度和減少計算錯誤。
例2,解方程{[(-5)+7]+9}=1
由于受思維定勢的影響,學生常會先去小括號,這樣結果會使解題變得復雜,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有必要提醒和幫助學生,糾正按部就班的思維習慣;除了強調計算順序的規定性外,還要強調簡單的優化意識,指導學生對題目認真觀察,猜想和分析,然后有目的運算,才能有條不紊,少走彎路。如例2的解法是先方程兩邊都乘以10,再移項,合并同類項得[(-5)+7]=1再用同樣的方法求出方程的解。
三、加強數字變形能力的培養
學生運算能力差與學生數字變形能力差也有密切的關系,學生比較習慣按給定的法則把幾個數組合成一個新數,忽視了將一個數字化為幾個數字的積或和;即數字變形能力。這種能力在配方,因式分解,拆補項等式的變形過程中都要大量用到。如:把1轉化為X.(X≠0)把4X轉化為(X2+2X+1)-(X2-2X+1)等等。
例3,計算1/(10×11)+1/(11×12)+1/(12×13)+…+1/(19×20)
解:原式(-)+(-)+…+(-)=-+-+…+-=-=
解此題的關鍵是能否看出1/(10×11)=-;1/(11×12)=-……
四、注意經常剖析典型錯誤
對學生在運算中發生的錯誤,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隨時舉出典型錯例;出示“黃牌警告”作為從反面強調概念,法則,公式的一種手段,往往能取得較好的效果,隨時幫助學生修正錯誤,積極探索這些錯誤的性質和產生的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方法促進錯誤的有效轉化,可以從反面堵塞“漏洞”以彌補僅僅從正面掌握所學知識的不足。
例4已知y=y1+y2,y1與X成正比例,y2與X成反比例,且X=1時,y=4;X=2時,y=5,求X=4時y的值。
錯解,依題意,設y1=KX,y2=則有y=KX+把X=1,y=4代入得4=K+K解得K=2
∴y=2X+∴當X=4時,y=2×4+=8.5
對正,反比例函數解析式學生不會感到有問題但這里多出一個條件;到底錯在哪里?迫切的求知心理和想弄清錯因的強烈愿望陡增,此時教師可利用學生存在的認識沖突及時點拔;y1與X成正比例與y2與X成反比例系數不一定相等,便可很好地實現教學目標,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加強運算練習
能力必須在實踐活動的鍛煉中才能形成;要提高運算能力,必須加強運算練習;不僅練解題思路,也要練運算的正確與合理;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有助于提高運算能力。當然“多練”并不是多多益善;設計的練習應結合學生實際,具有針對性;類型要多樣,形式要靈活,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然后要針對問題進行講評,且經常練習,這樣既能培養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又能提高運算能力。只要對學生的運算能力堅持不懈地培養,學生的運算一定能達到快而準的要求。
的,培養,能力,如何
篇2:您是培養學生運算能力?
談談您是如何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的?
發布者:吳紅才
《新課程標準》要求:數學教學要著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運算能力,處理數據的能力,空間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數學信息的表達和交流能力。而運算能力則排在其余諸能力之前??梢娖湓诮虒W中的重要地位,但從平時練習,考查來看,目前初中學生的運算能力薄弱,速度慢,走彎路,常出差錯。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加強指導和訓練,逐步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下面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幾點看法。
一、牢固掌握數學“雙基”是培養運算能力的基礎
學生運算能力的高低,雖不直接決定于掌握知識的多少,但掌握知識的程度卻與運算能力的形成緊密聯系,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必須以掌握數學“雙基”為前提。
例1、n為何值時,y=(n2-5n+6)Xn2+2n-13+(n+1)X+4是二次函數?
解:由二次函數的定義,可得
n2-5n+6≠0①
n2+2n-13=2③
由(1)得n≠2,n≠3;由(2)得n1=-5,n2=3
∴當n=-5時,y=(n2-5n+6)Xn2+2n-13+(n+1)X+4是二次函數。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要得到正確的運算結果,必須要使學生透徹理解,切實掌握在運算中所根據二次函數的概念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等知識及技能。
二、在觀察,猜想和分析問題中培養運算能力
運算能力的強弱,主要體現在正確性和迅速性,而正確又是迅速的前提,有些學生平時運算中常常急于求成,以致得不到正確的結果,他們不懂得慢中求快的道理。對此,應要求學生樹立認真的學生態度,養成觀察細致的作風,以便從式子,數字的特點中找到合理,簡捷的計算方法,從而提高運算速度和減少計算錯誤。
例2,解方程{[(-5)+7]+9}=1
由于受思維定勢的影響,學生常會先去小括號,這樣結果會使解題變得復雜,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有必要提醒和幫助學生,糾正按部就班的思維習慣;除了強調計算順序的規定性外,還要強調簡單的優化意識,指導學生對題目認真觀察,猜想和分析,然后有目的運算,才能有條不紊,少走彎路。如例2的解法是先方程兩邊都乘以10,再移項,合并同類項得[(-5)+7]=1再用同樣的方法求出方程的解。
三、加強數字變形能力的培養
學生運算能力差與學生數字變形能力差也有密切的關系,學生比較習慣按給定的法則把幾個數組合成一個新數,忽視了將一個數字化為幾個數字的積或和;即數字變形能力。這種能力在配方,因式分解,拆補項等式的變形過程中都要大量用到。如:把1轉化為X.(X≠0)把4X轉化為(X2+2X+1)-(X2-2X+1)等等。
例3,計算1/(10×11)+1/(11×12)+1/(12×13)+…+1/(19×20)
解:原式(-)+(-)+…+(-)=-+-+…+-=-=
解此題的關鍵是能否看出1/(10×11)=-;1/(11×12)=-……
四、注意經常剖析典型錯誤
對學生在運算中發生的錯誤,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隨時舉出典型錯例;出示“黃牌警告”作為從反面強調概念,法則,公式的一種手段,往往能取得較好的效果,隨時幫助學生修正錯誤,積極探索這些錯誤的性質和產生的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方法促進錯誤的有效轉化,可以從反面堵塞“漏洞”以彌補僅僅從正面掌握所學知識的不足。
例4已知y=y1+y2,y1與X成正比例,y2與X成反比例,且X=1時,y=4;X=2時,y=5,求X=4時y的值。
錯解,依題意,設y1=KX,y2=則有y=KX+把X=1,y=4代入得4=K+K解得K=2
∴y=2X+∴當X=4時,y=2×4+=8.5
對正,反比例函數解析式學生不會感到有問題但這里多出一個條件;到底錯在哪里?迫切的求知心理和想弄清錯因的強烈愿望陡增,此時教師可利用學生存在的認識沖突及時點拔;y1與X成正比例與y2與X成反比例系數不一定相等,便可很好地實現教學目標,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加強運算練習
能力必須在實踐活動的鍛煉中才能形成;要提高運算能力,必須加強運算練習;不僅練解題思路,也要練運算的正確與合理;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有助于提高運算能力。當然“多練”并不是多多益善;設計的練習應結合學生實際,具有針對性;類型要多樣,形式要靈活,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然后要針對問題進行講評,且經常練習,這樣既能培養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又能提高運算能力。只要對學生的運算能力堅持不懈地培養,學生的運算一定能達到快而準的要求。
的,培養,能力,如何
篇3:培養學生運算能力
如何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
發布者:龔永蓮
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培養計算能力。一個小學畢業生應能正確地、迅速地進行整數、小數和分數的四則計算,達到這個要求,才能為升入中學進一步學習和參加生產勞動打好基礎。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看法。
一、要講清算理和法則
算理和法則是計算的依據。正確的運算必須建筑在透徹地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生的頭腦中算理清楚,法則記得牢固,做四則計算題時,就可以有條不紊地進行。
小學生遇到的算理如:10以內數的組成和分解,湊十法和破十法,相同數連加的概念,十進制計數法,有關數位的概念,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積、商的變化規律,分數的意義與性質,分數單位的概念,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約分與通分等概念。
以上這些基礎知識,都應講解得很清楚,使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便在學習新知識時,能發揮知識的正遷移作用。如,“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這部分知識就很重要。在講解小數乘、除法的計算法則,小數、百分數互化時,就要用到它。分數單位的概念,在講解分數加、減、乘、除的計算法則時也離不開它。這兩部分知識,學生如能掌握得很熟練,學習小數、分數四則計算才能順利進
二、要講清四則混合運算的順
運算順序是指同級運算從左往右依次演算,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有加、減,也有乘、除,要先算乘除,后算加減;有括號的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小數、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跟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完全相同,因此,講清這個運算順序是很重要的小學數學教材中,關于運算順序這部分知識是分散出現的,一年級第二學期就出現了兩步計算的加減式題,二年級第二學期出現了兩、三步計算的式題,三年級第二學期學習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包括中括號),四、五年級繼續鞏固。所以,一般均能掌握較
四、要加強基礎知識教學和基本技能訓練
有些知識,要通過課堂教學的訓練,使學生能脫口而出,并做到準確無誤,只有這樣,計算起來才能正確迅速。如,20以內的加減法,乘法口訣,假分數、帶分數的互化,求較小的兩個數的(或三個數)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小數、分數、百分數的互化,一些計量單位的進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