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課程標準依據什么進行修訂?

課程標準依據什么進行修訂?

2024-07-31 閱讀 1776

課程標準依據什么進行修訂?

發布者:賴厚炳

1.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的原則

(1)以中央有關文件的精神作為指導思想,特別是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精神,作為課程標準的修訂的思想基礎。

(2)從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為實現我國在戰略機遇期成功轉型的高度著眼,確定語文課程建設的指導思想。

(3)認真研究外國母語課程改革的經驗和理念,從本國語文教育的傳統和現實狀況出發,明確當前語文課程改革的主要內容。

(4)堅持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鞏固改革成果,總結十年課程改革的成功經驗,針對語文教育中存在的新老問題,修訂課程目標和內容。

(5)進一步研究學生學習語文的規律和語文課程的特點,提出切合實際的課程實施舉措;從善如流,吸納來自各方面的有價值意見和建議。

2.我國社會和教育的發展對語文課程的要求

(1)當今社會的發展要求語文課程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信息化社會的發展對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社會的進步要求語文課程更加重視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重視培養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文化選擇能力;

(4)當代社會語文生活的變化,也對語文課程提出了新的挑戰。

3.參考外國母語教育課程改革的啟示

(1)追求課程的價值觀引領,將母語課程置于核心地位,充分發揮其獨特的價值,培育具有國家觀念和國際視野的公民,堅守民族文化根基,積極吸納世界多元文化;

(2)重視知識積累和方法策略的學習,強化“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和學習能力的培養;

(3)創設多樣化的學習情境,設計開放的學習活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母語綜合運用的能力;

(4)關注學生思維能力和個性的發展;注重信息技術的運用和媒體素養的培養;

(5)建構完整的課程評價標準體系,發揮課程評價的促進功能。

4.梳理出語文課程標準修訂中重點關注的幾個方面

(1)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本學科中的滲透。

(2)進一步鞏固和深化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理念。

(3)突出人才培養模式變革的導向,注重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4)根據兒童認知發展規律和學習語文的特點,系統梳理并適當調整課程目標和內容,注意減輕學生過重負擔。

(5)針對語文教學和社會語言文字運用中的突出問題,增強改革力度

課程

篇2:新頒布初中《歷史課程標準》(修訂稿)中你認為修訂最顯著變化是什么你學習體會

新頒布的初中《歷史課程標準》(修訂稿)中,你認為修訂最顯著的變化是什么,談談你的學習體會。

發布者:張林誠

新頒布的初中《歷史課程標準》(修訂稿)中,最顯著的變化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在課程性質上,規定歷史(7-9年級)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必修課。其次,從基本理念上看,新歷史課程突出體現了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進入和適應社會打下基礎,為學生進一步接受高一級學校教育打下基礎;新歷史課程使學生獲得基本的歷史知識和能力,培養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新歷史課程避免了專業化、成人化傾向,克服重知識、輕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歷史學科體系的完整性,課程內容的選擇體現了時代性,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減少艱深的歷史理論和概念,增加貼近學生生活、貼近社會的內容,有助于學生的終身學習;新歷史課程改革有利于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倡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勇于提出問題,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改變死記硬背和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新歷史課程改革有利于教師教學方式的改變,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鼓勵教師創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學途徑,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為學生學習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良好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新歷史課程改革有利于建立學生全面發展、激勵教師積極進取的評價機制,以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采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方法,注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全程評價,充分發揮歷史教學評價的教育功能。第三,從《標準》的設計思路上看,體現了面向全體學生,使所有學生都能達到課程標準所規定的目標;高度重視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長,為其主動適應未來生活打下好基礎。

通過學習新《標準》,使我進一步認識到這次歷史課程改革要以唯物史觀和科學的教育理論為指導,通過精選歷史課程內容,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轉變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拓展學生學習和探索歷史問題的空間;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觀,進而使學生學會辯證地觀察、分析歷史與現實問題,加深對祖國的熱愛和對世界的了解,從歷史中吸取智慧,養成現代公民應具備的人文素養,以應對新世紀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