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經驗分享讓孩子當老師積極性更高

經驗分享讓孩子當老師積極性更高

2024-07-31 閱讀 7164

讓孩子當小老師,其實是一件既有趣又有用的事情。這件事難在一個度,和孩子之間要把握好度,不要讓你孩子之間沒有了距離,他就會就此放縱自己。更重要的是老師要放下架子,要把自己當成是他的朋友,甚至把自己當作小孩子。對于成熟的我們,經歷了那么多的人世滄桑,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一種生活模式的老師來說。把自己當小孩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甚至,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那是很幼稚的事情。所以,讓小孩當老師最難的就是教師的心態。

還記得那時候學校下午陽光體育活動課,女生啦啦操練習開始了。我沒有像往常一樣做局外人,因為我不會,所以要學習。這時,我沒有找同事教我,而是讓我們班的孟瑞教我。她是老隊員了,學習得很扎實了,從她的動作和眼神中可以看出那份難得的自信。孟瑞教我的時候非常的認真細致,也很有耐心。可是,我的心卻一直游離在千里之外。練了一次又一次,她從不放棄,用心以及耐心仿佛看到了在講臺上的我,是我不得不認真學習了。

開始的時候,我還是沒有把自己當成小孩,一個學習者。沒有轉換角色使我很難學會。最后,我做到了。同時,我也領悟到了讓孩子當老師有以下幾個好處:

一、可以讓孩子們真正體會到老師教育的辛苦,當學生不用心學時,老師要花費很多力氣。貴在積極。所以,他們就能學會珍惜課堂,珍惜學習的機會。

二、老師放下姿態和學生相處沒有什么不可以的,相反還可以增加師生之情。讓老師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學生,解答他們心中的疑惑。

三、讓學生當小老師,能更有效的鍛煉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同時,加深知識點的印象,讓他更有信心的去了解更深層的內容。

篇2:二年級老師激發學生回答問題積極性

作為一線教師經常會聽到有老師抱怨學生回答問題不積極,課堂教學無法開展。有經驗的教師說學生在低年級回答問題比較積極,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舉手的人會越來越少,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心理發生了變化。低年級的孩子處于愛表現的年齡,舉手的人比較多。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漸漸有了自尊心,愛面子,怕被笑話,越來越多的學生即便會回答也不舉手。然而,在我初接到二年級時的情況與老教師的經驗大相徑庭。課堂上提出的問題哪怕是非常簡單的也沒有學生舉手。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出現這種情況,究其原因,主要是農村學生參與校內外活動較少,因而多數學生膽小,性格內向。同時,大多數教師習慣采用集體答問題或指名回答問題,久而久之,學生舉手回答問題的學風就蕩然無存了。那么,如何激發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一、及時鼓勵,激發信心

老師的鼓勵是學生信心的源泉,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能夠得到老師的表揚孩子們心理是非常自豪的。

于是,我建立了評選“小勇士”的答題制度。凡是每節課第一個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不論回答的正確與否均會被評為小勇士,當天回答問題次數最多的學生將被評為“超級小勇士”。有幾個膽子大一點的學生開始舉手了,我立即表揚了他們。漸漸地,回答問題的學生多了,舉手的學生也越來越多了,看到孩子們漸漸有勇氣主動回答問題,我也會口頭表揚他們,“你真勇敢!”“你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你真會思考!”“你是咱班第一個舉手的孩子呢!”“表揚某某同學,積極勇敢地回答問題。”一句簡單的表揚換來的是孩子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當其他孩子看到老師表揚他時就急切地舉起自己的小手,也想要表達自己,更想要受到老師表揚。因此,及時鼓勵、表揚舉手和回答問題的學生,能夠激發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二、耐心引導,啟迪心智

遇到沒有學生舉手的時候,我們往往會犯這樣一個錯誤:對學生大發雷霆。這樣不僅不能激發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相反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看到老師發脾氣,學生會因為害怕被老師批評而不敢舉手。有時候,學生不是不會而是明白但不知道如何表達。這時,孩子是非常緊張的,我們這時就更不能著急。我常常會面帶微笑說“不著急,好好想想。”然后靜靜地等待孩子回答。因此,作為教師我們要耐心等待并引導學生思考,啟發學生回答問題。

三、改變觀念,平等互動

過去,教師總是高高在上,現在,課程改革在推進的同時也要求各位教師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平等對待學生。針對學生回答問題不積極的情況,教師應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與學生平等相處、互動。教師在教學中若主動降低身段,與學生平等相處,這樣,膽怯、內向的學生能夠漸漸與教師溝通、交流,并能逐漸克服心理障礙主動回答問題。

四、積極思考,適時啟發

農村學生見識少,思維不開闊,思考問題不全面,甚至有時一個簡單的問題他們卻不知道從何處入手,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孔子有言:“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啟發他。所以,提出問題后不能急于公布答案,而要循序漸進引導學生思考,適時啟發。遇到大多數學生都無法找到答案時,我常常的做法是,小組交流討論。討論之后原本沒有想法的學生在交流中能夠受到啟發而有所收獲,交流之后回答問題的學生多了,表達也清晰了。

如何激發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我們在教學中應做到:及時鼓勵,激發信心;耐心引導,啟迪心智;改變觀念,平等互動;積極思考,適時啟發,從而激發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讓回答問題不再困難,讓學生都自信地舉起自己的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