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進行教育科研結題

進行教育科研結題

2024-07-31 閱讀 2719

一、結題所需的資料教育科研結題是整個課題研究的工作總結、是對研究效果的鑒定。對一個教育科研課題的結題工作,需要哪些資料呢?一般需要準備如下資料:1.結題申請報告;2.課題立項申報報告;3.課題立項批復通知;4.課題研究的階段性總結;5.課題研究終結性結題報告;6.和件:(1)課題效果;(2)課題的有關研究資料等。二、結題專家組構成對一個課題的結題,主要是對這一個課題的效果進行鑒定,所以,結題也需要成立一個專家組,以完成對課題效果的鑒定工作,專家組的構成一般由學科專家,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水平的人員構成,人員一般在3-7人為適,在我市一般由柳州市科研領導小組進行組織和聘請,也可以與課題組協商確定人員構成。三、結題資料的提高和審閱1.結題資料的提交在提交結題申請報告后,經教科所科研會,該進行審核,同意后即可提交結題資料。在提交結題資料時,一般要準備專家組人手一份,以利于專家組對資料的審閱。2.專家組審閱結題資料在收到課題提交的結題資料后,即由專家組對結題資料進行審閱,一般而言,專家組主要是審核資料中對課題的研究情況,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1)課題的選題意義如何;(2)課題的研究設計是否科學、合理;(3)課題的研究過程,包括管理過程是否科學;(4)課題的研究方法是否正確,特別是有關變量的投放、控制、資料和數據的收集是否科學、充沛等;(5)課題的研究效果如何,特別是有無充沛的數據、資料加以說明和論證所取得的效果,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課題研究效果的價值如何等;(6)課題研究的特點有哪些?(7)課題研究還存在哪些問題,對課題的進一步研究有什么建議等。專家組在完成上面幾個方面的工作后即可要求召開結題論證會議。專家組一般應在開結題論證會前一個星期對資料進行審閱。四、召開結題論證會在專家組審閱完結題資料后,就可以召開結題論證會議了,結題論證會議一般由專家組組織召開,由課題組負責提供會場和會議接待工作。結題論證會議議程一般如下:1.專家組聽取課題小組對課題研究的簡要說明或簡要介紹,也可以對結題資料進行進行補充說明。2.如有必要專家組也可以進行聽課或到有關科室查閱核實有關數據,也可以召開小型教師、同學座談會、聽課等。3.在專家組完成聽課或召開小型座談會,聽取課題組簡要介紹后,就可以要求課題組就課題研究的有關問題進行答辯了。4.在完成答辯會后,專家組召開會議,進一步討論對課題效果的評價。5.專家組向課題組公布和提交對課題研究效果的評價結果,專家組的評價結果可以作為課題研究的效果認證依據,也可以作為有關科研評獎依據。以上是結題論證會的一般議程。五、結題工作應注意的幾點1.課題組在提交結題申請前,應先對結題資料進行充沛準備,特別是結題報告的撰寫(結題報告的撰寫方法和要求見后)2.對課題的研究結果要客觀、如實地進行反映,正確認識課題研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失敗也是一種勝利,它是再對同類課題進一步研究的珍貴經驗。3.專家組亦應客觀、公正地對課題效果給出恰當的評價,不能以點概全,要實事求是,一分為二。

篇2:農村小學數學練習設計有效研究結題報告

農村小學數學練習設計有效的研究的結題報告

廣西桂平市垌心鄉王舉小學謝擁軍楊文英

摘要:

關鍵詞:數學結題報告

一、課題的提出:

數學練習是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新授課還是練習、復習課都離不開練習。它是掌握數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學生能力、發展學生智力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精心設計每堂課的練習,是完成教學任務,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新課程的理念下就會發現在數學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值得研究的問題。通過調查發現老師在數學練習的設計方面存在如下狀況:1.練習單調,形式單一,以計算訓練為主。2.份量不均,隨意性較大。有時多、有時少。3.課堂作業當堂完成少,課后完成多。4.學科之間缺少溝通,不能合理的統籌安排學生的作業量。5.作業格式隨意,書寫潦草。6.注重新授作業,忽視復習鞏固作業。7.新授時作業少,復習期間作業多,學生負擔重。8.教師下水作業少,對作業難易程度不太了解。9.反復訓練多,舉一反三少,不注重練習設計,過于強調練習與教材的一致性,課堂練習題大多是一些條件明確,思路單一,結論明確的封閉性習題。10.書面作業多,其他形式的作業少。

基于上述現象,我們認為有必要對練習重要性的再認識和對練習現狀的重新反思,因此我們課題組提出了新課程下小學數學練習的有效性研究,力圖通過研究,改變傳統的練習觀,從現狀出發,從“有效”入手,確立效率意識,反思當前哪些練習是有效的,哪些練習是低效甚至是無效的,使學生學得既扎實又輕松,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輕負擔高質量,推進素質教育”這一主題。

二、課題的價值與研究目標

1.本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

(1)關注小學數學練習活動設計的研究,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能切實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以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

(2)關注小學數學練習活動設計的研究,可以讓學生所學內容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欲望,使學生愿學、想學、樂學,真切地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

(3)通過對“小學數學練習活動設計的探究與實踐”課題研究,可以促使教師認真研讀現行小學數學教材,達到“讀懂、讀通、讀透”教材的三重境界,從而能活用教材,重組學材,提高小學數學教師的專業素養,并最終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益。

2.本課題研究的目標

(1)通過研究,探索不同教學內容練習的重難點及練習的多種形式,從而使課堂的練習能真正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2)改變傳統的作業形式,探索多種課外作業的形式,提高作業效率。

(3)通過實踐研究,轉變教師、學生的教與學方式,與其形成小學數學練習活動設計的有效策略。

三、理論依據:

(1)建構主義理論:

其強調學習是由學習者自己決定的,學習具有主動性、社會性和情境性。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是主體和客體之間的交互作用,學習者主動地去接觸有關的信息,并利用學習者已有的知識和觀念來解釋這些信息。學習者以自己的經驗和觀點來構建知識,獲得對客觀世界理解并賦予意義。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在建構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并不是知識的分配者,而成了學習活動的共同參與者。按照建構主義的觀點,教師注意的重點并不在教材上,而是在學生的“認知過程”上面,教師所關注的是提高學生學習的品質。對學生的評估也就不是單純的以成就測驗的方式去測量學生學了多少知識,而是更多地重視“質的評估”。

篇3:教科研隨筆記一次課題結題答辯會

昨天參加了連云港市教育學會十二五教研課題結題答辯現場會,我研究的課題"簡約"將于近期結題。這次欲結題的課題很多,我和兩個同事排在了第5組。下午二點不到我們就到了教師發展中心等候,第5答辯室已經來了不少人。大家神色略顯緊張,相互小聲地交流著。我們幾個也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答辯現場會,搞不清會遇到什么問題,也沒準備什么材料,心中不免忐忑不安。

不一會,負責第5組答辯的董主任帶著聘請的專家師專附小的潘校長進來了。潘校長面帶微笑,態度和藹,一悉話緩解了大家的緊張情緒。董主任簡單宣布了流程及注意事項,答辯會正式開始了。值得點贊的是領導們考慮的很周到,特提出路遠的農村教師可提前進行答辯,對教師的人文關懷讓人感動。

答辯會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潘校長不時對答辨者進行提問或提出一些建議。真不愧是專家,所提的問題一針見血,所提的建議切實可行,讓與會者聽得心服口服。